二氧化锡薄膜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气相沉积法是用电弧、高频或等离子体 将原料加热,使之气化或形成等离子体,然后骤 冷。使之凝结成超微粒子。可采取通入惰性气体, 改变压力的办法来控制微粒大小。通常,它包括 真空蒸发、溅射、离子镀等方法。
溅射工艺以惰性气体放电而产生的正离子轰 击固体阴极而把其材料轰击出来,有直流溅射、射 频溅射和磁控溅射等方法。溅射工艺重复性及可 控性好,可以制备超微粒薄膜,但设备昂贵.生长 速度较慢。李建平”3等分别用液延生长热氧化 法(RGTO)、室温直流(CD)溅射法、射频(RF)溅 射法制备了SnO。薄膜,其中R(;TO技术是意大 利学者Sberveglieri G【lo?发明的一种制备金属氧 化物薄膜的方法。制备过程分两步:首先采用磁 控溅射在温度稍高于sn熔点(232℃)的基片上, 沉积约l sO nm厚度的Sn膜层.然后使金属Sn 膜在高温下产生热氧化反应,从而制备成SnO:薄 膜。L、D溅射技术的Sn膜是在室温下沉积生成 的.而RF溅射技术则是在室温混合气氛(Ar/Oz
2 Snth薄膜的应用 2.1 二氧化锡薄膜在气敏材料巾的虚用 2.1.1 Sn0,气敏机理
关于Sn()。气敏材料的敏感机理,南于研究方 法及实验条件的不同,所提出的机理有表面电导、 晶界势垒和颈部控制等不同的模型[1¨。如表由 吸附控制模型u“认为,在洁净的空气(氧化惟气
万方数据
第2j卷第4期
第25卷第4期
张谢群等:二氧化锡薄膜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 化学试剂,2003,25(4),203~206
二氧化锡薄膜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
张谢群,余家国‘,赵修建,赵丽.刘升卫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议430070)
摘要:介绍了近年来_二氧化锅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在功能材料中的应用。探时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提出了今后二氧化锡薄
喷涂热处理工艺是将反应物喷涂彳F热衬底表 面,经热分解而产生SnO。薄膜,在此工艺中,反应 溶液多采用SnCI。、Sn(cH。),C12等的水溶液,水 为氧化剂、N:、(),等为携带气体,酒精、EfI醇等物 质作为稀释剂加入反直溶液中。越泽廷“21等人 根据气敏光学特性的要求,用可控气压喷涂和高 温处理的新方法,制成SnOz膜。膜面平整均匀, 晶粒结构细密,缺陷较少,其光学特性比用其他方 法制成的薄膜好,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简单。用这 种方法可在外型结构较为复杂的光波导表面L喷 涂上敏感膜,还可用于各种膜片(包括电阻喇气 敏膜)的制作,并适合工厂化生产。
超声雾化喷涂法是在常压喷涂工艺的纂础r 采用超声增强雾化的一种新工艺。我们知道,振 荡频率为10”Hz数最级的超声波.可穿透金属、 玻璃等固体材料,而SnCI。水溶液吸收超声波后, 会分解生成以水分子和SnCl。分子为丰组成的雾 化蒸气,向雾化杯中通以氧气或氮气,携带出雾化 的sncl。、}i:0蒸汽,喷洒在加热的衬底表面|., 反应物在衬底表面受热氧化,从而生成SnO:薄 膜。周之斌““等人运用该技术成功地制备了 SnO:薄膜,将其用于太阳电池光学减反射涂层. 获得初步成功。
随着高新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发展,对气敏材
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二氧化锡而言,要
求探索新方法,制备一定厚度的薄膜,使其灵敏
度、响应和恢复时间等方面的性能有进一步的提
高。采用适当的元素对二氧化锡进行掺杂,降低
上作温度.以向实用化方向发展;利用硅微电子技
术及使用生产集成电路的平面工艺技术,研制薄
膜型、多功能、集成化气体传感器;利用一些测量
于开发出性能更为优越的气敏材料““。
2.2
SnOz薄膜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二氧化锡电热膜又称半导体电热膜、无机电
热膜、透明电热膜等,是电热膜中最常用的一种。
该膜本身硬度高,与载体结合牢,高温性能稳定,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能在较高温度下工作,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化学腐
蚀能力,以及较好的阻值稳定性,并具有节能、轻
巧、长寿、无明火、起动电流小等主要特性。它厚
比为8:2)条件F RF溅射SnO。靶,然后退火获 得SnO。薄膜。制备技术的小同,所获得的SnO, 薄膜结构与性能差异很大.用RGT()技术制备的 SnO。薄膜多孔,疏松.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丽用 RF技术制备的SnO:薄膜粒径大、疏松,容易吸附 有机大分子。
脉冲激光物理沉积方法(Laser Ablation)也 是制备sm):薄膜的一种有效方法。与其他方法 相比,它具有污染小、沉积速率高、好的卒间选择 性等优点。张兵临”1等人运用该技术成功制备 r SnO:薄膜。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制备的薄 膜,比之_}}I蒸发成膜所制备的薄膜具有较高的分 辨率。 1.4 喷涂法
张谢群等:一氧化锡薄膜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
氟)中加热到一一定的温度时,对氧进行表面吸附 (I自j二二氧化锡处于SnO。。的状态,表面活性较 高,存有催化剂的情况下很容易吸附氧),在材料 的晶界处(材料处于多晶状态,或本身就是由纳米 级的微粒维成的)形成势垒,该势垒能束缚电子在 电场作用下的漂移运动,使之不易穿过势垒,从而 引起材料电导降低;在还原性被测气氛中,吸附被 测气体并与吸附氧交换位置或发生反应,使晶界 处的吸附氧脱附,致使表面势垒降低,从而引起材 料电导的增加。通过材料电导的变化可用来检测 气体.见图1(以Co为例):
1 Sn02薄膜的制备 1.1溶胶一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作为低温或温和条件下合成无
机化合物或无机材料的重要方法,在软化学合 成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法采用无机盐或金属有 机化合物,如醇盐(即金属烷氧基化合物)为前 驱物,首先将其溶于溶剂(水或有机液体)中.通 过在溶剂内发生水解或醇解作用.反应生成物 缩合聚集形成溶胶,然后经蒸发干燥由溶胶转 变为凝胶[3]。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二氧化锡薄 膜,既具有低温操作的优点.又可严格控制掺杂 量的准确性,而且还克服了其他方法制备较大 面积薄膜时的困难,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如 Sungr”以锡的异丙醇盐为前驱物.用溶胶一凝胶 法制成SnOz薄膜,研究了反应物浓度、pH、基片 提拉速度、热处理温度、时间等因素对薄膜的厚 度、电学以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刘威“等以 SnCI。·2H2()及乙醇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 制备了纳米SnO。薄膜,探讨了制膜的t艺条件, 同时考察了薄膜的晶相结构、晶粒尺寸、表面形 貌以及薄膜中元素的化学状态与热处理条件之 间的相互关系。郭玉忠”1等人通过溶胶体系流 变学实验研究,给出了切粘度、特性粘度及pH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分析 了SnO。胶粒生长动力学过程特征、结构演变规 律及其生长过程中伴随的质子H+释放现象。 实验和理论揭示出SnO。胶粒遵循三阶段模型和 胶粒结构不变性规律,同时溶胶酸性对生长动 力学速率有较大影响.这为SnOz薄膜溶胶一凝胶 工艺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技术,如Auger谱及EPR等手段,检定半导体中
局域化未成对电子的浓度及吸附氧的浓度;用热
致脱附谱(TDs)与质谱连用,在超真空度时可以 估算单层膜的氧覆盖率及一些可能的脱附现象,
运用红外光谱及四极质谱等检定脱附物的组成和
浓度;结合动力学的一些方法.推测气固反应的
催化机制,研究和探讨二氧化锡的气敏机理,以便
热固体表面(称为衬底或基体)上进行化学反应, 形成层固态沉积物的过程。由于它是通过一个 个分子的成核和生长,特别适宜在形状复杂的基 体上形成高度致密和厚度均匀的薄膜,且沉积温 度远低于薄膜组分物的熔点,从而成为高技术领 域不可或缺的薄膜制备技术。Lee S WL61等人采 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以四乙 基锡作为有机台属源制备SnO。薄膜,利用XRD、 SEM、AES等力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彳iF,并与采用 金属有机分解法(MOD)制备的SnO:薄膜进行微 结构比较,得出了如下结论:MOCVD法制得的 薄膜具有粗糙、浓密的柱状结构,而MOD法制得 的厚膜具有孔结构。王雅静”一等人用等离子激活 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制备了非晶SnO。薄 膜。PECVD是制备薄膜的一种新型方法,它兼 备了化学气相沉积和等离子体沉积的低反应温 度、高活化能的优点。另外,准分子激光CVD是 近年来迅速崛起的精确成膜技术,它可利用激光 光束的选择性以及光强依赖性,实现图形的转换 以及直接图形生长。王庆亚“1等人采用该技术首 先进行厂SnO。薄膜生长规律的研究,然后利用这 一规律实现了SnO。薄膜宽约80“m窄条形和面 积1 00x 100tim2方块形图形生长。 I.3 物理气相沉积(PVD)法
膜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关t词:SnO。薄膜I制备}应用;应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3283(2003)04—0203—04
近年来,伴随着电子工业科技的飞速发展,薄 膜技术日臻成熟,新的工艺使氧化物功能薄膜等 作为半导体材料、介电材料、电极材料、催化剂和 传感器等新材料,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一 门新的代表高科技发展方向的产业——薄膜产业 应运而生,其中以透明导电薄膜、传感器、薄膜太 阳能电池等为代表的薄膜产业尤为突出。众所周 知,SnO。是最早使用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气 敏材料,是整个薄膜行业的基础。因此,有关二氧 化锡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已成为纳米薄膜 材料和传感器材料研究领域中一个很重要的部 分,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度极薄,一般以微米(】0“)计,其独特之处是透明
性,可见光透过率可达90%以.卜。在电子工业
oxygen
、(Oq8印).☆
厂7]
L:坚!竺l
b
圈1 a.表面氧空位俘获传导电子降低导电率 h当氧负离子和易燃气体反应,被俘获电子 退回导带时,导电率增强
2.1.2 SnOz在气敏材料(气体传感器)中的 应用
SnO:传感器如今已经得到了普遍使用。由 SnO。组成的传感器,已成为需要及时准确的对易 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预报和自动控制 的天然气、煤炭、石油、化工等部门不可缺少的一 部分。到目前为止,这种半导体传感器已可检测 包括城市煤气、oz、H。o、cO、C02、NQ、s(k、 H:S、C。H。OH、甲苯、二甲苯等多种气体,并且已 有各种固定嘲号的传感器在市场上出售,甚至还 有一些“专职传感器”,如费加罗技和矢崎技器分 别独立完成的cO传感器。另外,智能型SnO。气 敏传感器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例如 结合仿生学和传感器电子技术而研制的性能类似 殉鼻子的“电子鼻”,能在复杂的混合气体中对气 体进行定量组分分析和识别[】“。“电子鼻”一经 问世,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Lee D S[1”等人研 究/-9个分离传感器的传感阵列,该阵列可以定 性识别一些可燃气体,如甲烷、丙烷等。通过使用 担载了不同添加剂的纳米传感材料,这种阵列能 产生均匀的热分布,并且在低温下具有高灵敏度 和良好的重现性。 2.1.3 Sn()。气敏材料(气体传感器)的展望
收纂日期;2002 07 18 基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2049. 50072016);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作者简舟t张谢群(1 978一),女,安徽人,硕士研究生,t霹 研究方向为功船薄膜材料.
万方数据
204
化学试剂
1.2 化学气相沉积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利用气态(蒸气)物质在一
二氧化锡是一种受到广泛重视的宽禁带半导 体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例如掺杂后具有高 导电率、高透射率以及较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等, 这些性质可应用在很多技术领域,包括太阳能电 池、液晶显示器、光探测器、保护涂层等“]。近30 年来,二氧化锡一直处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阻 式气体传感器研究的中心。
二氧化锡材料主要有烧结型、厚膜型和薄膜 型几种,其中薄膜型材料由于在一致性、小型化、 集成化和智能化等方面的优势,以及能满足实用 中的要求,使国内外对于二氧化锡薄膜的研制开 发近年来给}T极大的重视“。用来制备二氧化 锡薄膜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 气相沉积(PVD)、喷涂热解(spray pyrolysis)和 溶胶凝胶等方法。本文将系统地对有关SnO。薄 膜的制备[艺、应用与研究进展予以阐述,以期对 有关的研究开发人员有所帮助。
溅射工艺以惰性气体放电而产生的正离子轰 击固体阴极而把其材料轰击出来,有直流溅射、射 频溅射和磁控溅射等方法。溅射工艺重复性及可 控性好,可以制备超微粒薄膜,但设备昂贵.生长 速度较慢。李建平”3等分别用液延生长热氧化 法(RGTO)、室温直流(CD)溅射法、射频(RF)溅 射法制备了SnO。薄膜,其中R(;TO技术是意大 利学者Sberveglieri G【lo?发明的一种制备金属氧 化物薄膜的方法。制备过程分两步:首先采用磁 控溅射在温度稍高于sn熔点(232℃)的基片上, 沉积约l sO nm厚度的Sn膜层.然后使金属Sn 膜在高温下产生热氧化反应,从而制备成SnO:薄 膜。L、D溅射技术的Sn膜是在室温下沉积生成 的.而RF溅射技术则是在室温混合气氛(Ar/Oz
2 Snth薄膜的应用 2.1 二氧化锡薄膜在气敏材料巾的虚用 2.1.1 Sn0,气敏机理
关于Sn()。气敏材料的敏感机理,南于研究方 法及实验条件的不同,所提出的机理有表面电导、 晶界势垒和颈部控制等不同的模型[1¨。如表由 吸附控制模型u“认为,在洁净的空气(氧化惟气
万方数据
第2j卷第4期
第25卷第4期
张谢群等:二氧化锡薄膜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 化学试剂,2003,25(4),203~206
二氧化锡薄膜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
张谢群,余家国‘,赵修建,赵丽.刘升卫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议430070)
摘要:介绍了近年来_二氧化锅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在功能材料中的应用。探时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提出了今后二氧化锡薄
喷涂热处理工艺是将反应物喷涂彳F热衬底表 面,经热分解而产生SnO。薄膜,在此工艺中,反应 溶液多采用SnCI。、Sn(cH。),C12等的水溶液,水 为氧化剂、N:、(),等为携带气体,酒精、EfI醇等物 质作为稀释剂加入反直溶液中。越泽廷“21等人 根据气敏光学特性的要求,用可控气压喷涂和高 温处理的新方法,制成SnOz膜。膜面平整均匀, 晶粒结构细密,缺陷较少,其光学特性比用其他方 法制成的薄膜好,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简单。用这 种方法可在外型结构较为复杂的光波导表面L喷 涂上敏感膜,还可用于各种膜片(包括电阻喇气 敏膜)的制作,并适合工厂化生产。
超声雾化喷涂法是在常压喷涂工艺的纂础r 采用超声增强雾化的一种新工艺。我们知道,振 荡频率为10”Hz数最级的超声波.可穿透金属、 玻璃等固体材料,而SnCI。水溶液吸收超声波后, 会分解生成以水分子和SnCl。分子为丰组成的雾 化蒸气,向雾化杯中通以氧气或氮气,携带出雾化 的sncl。、}i:0蒸汽,喷洒在加热的衬底表面|., 反应物在衬底表面受热氧化,从而生成SnO:薄 膜。周之斌““等人运用该技术成功地制备了 SnO:薄膜,将其用于太阳电池光学减反射涂层. 获得初步成功。
随着高新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发展,对气敏材
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二氧化锡而言,要
求探索新方法,制备一定厚度的薄膜,使其灵敏
度、响应和恢复时间等方面的性能有进一步的提
高。采用适当的元素对二氧化锡进行掺杂,降低
上作温度.以向实用化方向发展;利用硅微电子技
术及使用生产集成电路的平面工艺技术,研制薄
膜型、多功能、集成化气体传感器;利用一些测量
于开发出性能更为优越的气敏材料““。
2.2
SnOz薄膜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二氧化锡电热膜又称半导体电热膜、无机电
热膜、透明电热膜等,是电热膜中最常用的一种。
该膜本身硬度高,与载体结合牢,高温性能稳定,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能在较高温度下工作,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化学腐
蚀能力,以及较好的阻值稳定性,并具有节能、轻
巧、长寿、无明火、起动电流小等主要特性。它厚
比为8:2)条件F RF溅射SnO。靶,然后退火获 得SnO。薄膜。制备技术的小同,所获得的SnO, 薄膜结构与性能差异很大.用RGT()技术制备的 SnO。薄膜多孔,疏松.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丽用 RF技术制备的SnO:薄膜粒径大、疏松,容易吸附 有机大分子。
脉冲激光物理沉积方法(Laser Ablation)也 是制备sm):薄膜的一种有效方法。与其他方法 相比,它具有污染小、沉积速率高、好的卒间选择 性等优点。张兵临”1等人运用该技术成功制备 r SnO:薄膜。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制备的薄 膜,比之_}}I蒸发成膜所制备的薄膜具有较高的分 辨率。 1.4 喷涂法
张谢群等:一氧化锡薄膜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
氟)中加热到一一定的温度时,对氧进行表面吸附 (I自j二二氧化锡处于SnO。。的状态,表面活性较 高,存有催化剂的情况下很容易吸附氧),在材料 的晶界处(材料处于多晶状态,或本身就是由纳米 级的微粒维成的)形成势垒,该势垒能束缚电子在 电场作用下的漂移运动,使之不易穿过势垒,从而 引起材料电导降低;在还原性被测气氛中,吸附被 测气体并与吸附氧交换位置或发生反应,使晶界 处的吸附氧脱附,致使表面势垒降低,从而引起材 料电导的增加。通过材料电导的变化可用来检测 气体.见图1(以Co为例):
1 Sn02薄膜的制备 1.1溶胶一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作为低温或温和条件下合成无
机化合物或无机材料的重要方法,在软化学合 成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法采用无机盐或金属有 机化合物,如醇盐(即金属烷氧基化合物)为前 驱物,首先将其溶于溶剂(水或有机液体)中.通 过在溶剂内发生水解或醇解作用.反应生成物 缩合聚集形成溶胶,然后经蒸发干燥由溶胶转 变为凝胶[3]。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二氧化锡薄 膜,既具有低温操作的优点.又可严格控制掺杂 量的准确性,而且还克服了其他方法制备较大 面积薄膜时的困难,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如 Sungr”以锡的异丙醇盐为前驱物.用溶胶一凝胶 法制成SnOz薄膜,研究了反应物浓度、pH、基片 提拉速度、热处理温度、时间等因素对薄膜的厚 度、电学以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刘威“等以 SnCI。·2H2()及乙醇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 制备了纳米SnO。薄膜,探讨了制膜的t艺条件, 同时考察了薄膜的晶相结构、晶粒尺寸、表面形 貌以及薄膜中元素的化学状态与热处理条件之 间的相互关系。郭玉忠”1等人通过溶胶体系流 变学实验研究,给出了切粘度、特性粘度及pH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分析 了SnO。胶粒生长动力学过程特征、结构演变规 律及其生长过程中伴随的质子H+释放现象。 实验和理论揭示出SnO。胶粒遵循三阶段模型和 胶粒结构不变性规律,同时溶胶酸性对生长动 力学速率有较大影响.这为SnOz薄膜溶胶一凝胶 工艺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技术,如Auger谱及EPR等手段,检定半导体中
局域化未成对电子的浓度及吸附氧的浓度;用热
致脱附谱(TDs)与质谱连用,在超真空度时可以 估算单层膜的氧覆盖率及一些可能的脱附现象,
运用红外光谱及四极质谱等检定脱附物的组成和
浓度;结合动力学的一些方法.推测气固反应的
催化机制,研究和探讨二氧化锡的气敏机理,以便
热固体表面(称为衬底或基体)上进行化学反应, 形成层固态沉积物的过程。由于它是通过一个 个分子的成核和生长,特别适宜在形状复杂的基 体上形成高度致密和厚度均匀的薄膜,且沉积温 度远低于薄膜组分物的熔点,从而成为高技术领 域不可或缺的薄膜制备技术。Lee S WL61等人采 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以四乙 基锡作为有机台属源制备SnO。薄膜,利用XRD、 SEM、AES等力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彳iF,并与采用 金属有机分解法(MOD)制备的SnO:薄膜进行微 结构比较,得出了如下结论:MOCVD法制得的 薄膜具有粗糙、浓密的柱状结构,而MOD法制得 的厚膜具有孔结构。王雅静”一等人用等离子激活 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制备了非晶SnO。薄 膜。PECVD是制备薄膜的一种新型方法,它兼 备了化学气相沉积和等离子体沉积的低反应温 度、高活化能的优点。另外,准分子激光CVD是 近年来迅速崛起的精确成膜技术,它可利用激光 光束的选择性以及光强依赖性,实现图形的转换 以及直接图形生长。王庆亚“1等人采用该技术首 先进行厂SnO。薄膜生长规律的研究,然后利用这 一规律实现了SnO。薄膜宽约80“m窄条形和面 积1 00x 100tim2方块形图形生长。 I.3 物理气相沉积(PVD)法
膜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关t词:SnO。薄膜I制备}应用;应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3283(2003)04—0203—04
近年来,伴随着电子工业科技的飞速发展,薄 膜技术日臻成熟,新的工艺使氧化物功能薄膜等 作为半导体材料、介电材料、电极材料、催化剂和 传感器等新材料,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一 门新的代表高科技发展方向的产业——薄膜产业 应运而生,其中以透明导电薄膜、传感器、薄膜太 阳能电池等为代表的薄膜产业尤为突出。众所周 知,SnO。是最早使用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气 敏材料,是整个薄膜行业的基础。因此,有关二氧 化锡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已成为纳米薄膜 材料和传感器材料研究领域中一个很重要的部 分,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度极薄,一般以微米(】0“)计,其独特之处是透明
性,可见光透过率可达90%以.卜。在电子工业
oxygen
、(Oq8印).☆
厂7]
L:坚!竺l
b
圈1 a.表面氧空位俘获传导电子降低导电率 h当氧负离子和易燃气体反应,被俘获电子 退回导带时,导电率增强
2.1.2 SnOz在气敏材料(气体传感器)中的 应用
SnO:传感器如今已经得到了普遍使用。由 SnO。组成的传感器,已成为需要及时准确的对易 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预报和自动控制 的天然气、煤炭、石油、化工等部门不可缺少的一 部分。到目前为止,这种半导体传感器已可检测 包括城市煤气、oz、H。o、cO、C02、NQ、s(k、 H:S、C。H。OH、甲苯、二甲苯等多种气体,并且已 有各种固定嘲号的传感器在市场上出售,甚至还 有一些“专职传感器”,如费加罗技和矢崎技器分 别独立完成的cO传感器。另外,智能型SnO。气 敏传感器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例如 结合仿生学和传感器电子技术而研制的性能类似 殉鼻子的“电子鼻”,能在复杂的混合气体中对气 体进行定量组分分析和识别[】“。“电子鼻”一经 问世,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Lee D S[1”等人研 究/-9个分离传感器的传感阵列,该阵列可以定 性识别一些可燃气体,如甲烷、丙烷等。通过使用 担载了不同添加剂的纳米传感材料,这种阵列能 产生均匀的热分布,并且在低温下具有高灵敏度 和良好的重现性。 2.1.3 Sn()。气敏材料(气体传感器)的展望
收纂日期;2002 07 18 基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2049. 50072016);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作者简舟t张谢群(1 978一),女,安徽人,硕士研究生,t霹 研究方向为功船薄膜材料.
万方数据
204
化学试剂
1.2 化学气相沉积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利用气态(蒸气)物质在一
二氧化锡是一种受到广泛重视的宽禁带半导 体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例如掺杂后具有高 导电率、高透射率以及较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等, 这些性质可应用在很多技术领域,包括太阳能电 池、液晶显示器、光探测器、保护涂层等“]。近30 年来,二氧化锡一直处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阻 式气体传感器研究的中心。
二氧化锡材料主要有烧结型、厚膜型和薄膜 型几种,其中薄膜型材料由于在一致性、小型化、 集成化和智能化等方面的优势,以及能满足实用 中的要求,使国内外对于二氧化锡薄膜的研制开 发近年来给}T极大的重视“。用来制备二氧化 锡薄膜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 气相沉积(PVD)、喷涂热解(spray pyrolysis)和 溶胶凝胶等方法。本文将系统地对有关SnO。薄 膜的制备[艺、应用与研究进展予以阐述,以期对 有关的研究开发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