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工作现状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规划工作现状的调研报告

免疫规划是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简便的一项根本措施,也是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的特征。

当前,面对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加强和改进免疫规划工作,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仅是摆在疾病控制部门面前的严峻课题,也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需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这是因为,免疫规划工作成效如何,不仅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乎社会稳定和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更是体现了党和政府为民服务、为民办事能力强弱和水平高低,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基本情况与取得成效

****,辖***镇**乡**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个行政村,常住人口*****人(2013年),县域面积******平方公里(2013年)。共设有****个预防接种门诊(含县医院预防接种门诊),****个预防接种点。截止2014年年底0-7岁儿童****人;各级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人,其中县级***人,乡镇级***人(含县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村级***人;预防接种门诊都配

发冰箱、冰柜,各接种点均配备有冷藏包,满足了疫苗的冷藏运输需求,县疾控中心冷库与2008年3月安装并投入使用。通过各级疾控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免疫规划工作连续多年在市级排名前两位,****免疫规划工作连续排名全市第一名。

(一)建立覆盖全县的接种服务体系,完善疫苗接种和监测网络

***免疫规划工作,主要是由县、乡、村三级协作完成。县级主要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卫生防疫站),设免疫规划科,有专职人员负责全县免疫规划工作的组织实施;乡级主要为乡镇卫生院,设防(疫)保科及预防接种门诊,有专(兼)职人员负责辖区免疫规划工作的具体落实;村级主要为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有乡村(社区)医生协助完成辖区适龄儿童的摸底调查、接种通知单发放和/或村(社区)设有接种点的预防接种工作。此外,设有产科的医院(***人民医院、***中心医院等)建立有预防接种室,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在24小时之完成对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介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二)全面实施门诊化接种,全面创建省级示门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知识觉悟和服务需求逐步提高,疫苗种类和接种剂次逐渐增加,对预防接种环境和服务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一桌子、一间房子”的落后局面远不能满足居民对预防接种的服务需求。为

确保预防接种安全有效,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国家卫生部于2005年9月印发了《预防接种工作规》(下称《规》),对预防接种工作提出了全方位、高标准的严格要求。2011年4月《2011年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规化管理综合检查方案》和《省预防接种单位考核验收标准》,对加强预防接种门诊提出了更加制度化、规化、标准化和程序化的要求。***全县现有预防接种门诊**个,全部实现门诊化接种,从往年的月接种改为周接种,其中****、***实现了日接种,在提高了接种质量,服务质量的同时更好的为全县群众提供更加方便、更加自主的预防接种服务。

2012年***其中***个预防接种门诊通过省卫生厅验收,获得示门诊称号,2015年年底实现全部示门诊建设并通过省级验收。

(三)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免疫规划工作逐步步入信息化时代

1、根据卫生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实行)》卫疾控发〔2006〕512号要求,2008年***疾控中心出资给各级预防接种门诊统一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移动硬盘,同年***各级预防接种门诊全面实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完成历史数据的录入和上传工作(辖区儿童接种数据上传省数据库),接种数据通过管理系统与省、市平台对接共享,保障我县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都能够及时得到预防接

种服务,有效杜绝漏种现象发生。

2、2013年3月,***疾病中心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微信公众服务号,为订阅群众提高相关的预防接种信息、防病信息、健康教育等进行宣传互动,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认识。

3、2013年***疾控中心出资印制“新生儿基本信息登记本”并发放到各村级乡村(社区) 医生,2014年全县实施由其负责对该村新生儿基本信息进行登记,通过基本信息的登记造册,更好的为应种儿童提供接种信息服务,进一步杜绝漏种情况发生,为提高接种率和保护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奠定良好基础。

(四)实行目标责任管理,逐步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县卫生局每年对疾病控制和妇幼保健下达工作指标,并与各乡镇卫生院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具体业务工作由县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指导管理。

2002年,卫生局组织考核,经县疾控中心培训合格后,发给上岗证,实行档案管理。为保障安全接种,规接种起到决定性作用,连续多年未发生预防接种事故。

2015年4月23日—28日由医学会主办,***疾控中心协办分三期6天时间在****学院举办基层技能培训,由学院教授授课,共计培训***人。提高计划免疫工作水平,免疫规划工作向着科学化、标准化、规化的方向发展,加快防保人

员及卫生室人员的知识更新步伐,使之能更好的适应目前的工作需要。

(五)利用主题宣传日,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1、每年利用“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的主题,全县各级免疫规划主体单位利用横幅、黑板报、宣传画、宣传版面、宣传单、广播等宣传方式在城乡结合处、集贸市场等人群流动大的地方设立咨询台再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防病知识、疫苗效价进行宣传的同时接受群众的咨询,2015年共计制作宣传版面**块,悬挂条幅**条,标语***条,贴宣传画***份,制作黑板报***次,发放宣传单****余份。通过宣传使得居民对免疫规划以及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深入的认识,为动员全社会关注预防接种工作,普及儿童免疫接种,营造全社会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氛围,为提高儿童相关疫苗免疫接种水平,提高知晓率、接种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为了提高家长们对儿童预防接种重要性认识,更好掌握相关预防接种知识。2014年以***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为试点,推行“妈妈课堂”讲座。课程主要针对流动儿童家长,以新建卡的儿童家长以及孕晚期妈妈为重点人群,促进其参与预防接种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妈妈课堂”上,负责计划免疫的医生就对新出生宝宝如何办理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的重要性、预防接种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