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记忆中目标信息的即时性通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时记忆中目标信息的即时性通达

X5英莫雷XX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广州, 510631)

摘要采用移动窗口技术和探测词再认技术,探讨文本阅读过程中长时记忆中目标信息的即时性通达。实验1 探讨当原目标

尚未实现,新目标处于活跃状态,进入长时记忆的未实现的原目标是否对当前阅读产生影响。实验2 探讨当原目标已经实现,新

目标处于活跃状态,进入长时记忆的已实现的原目标是否对当前阅读产生影响。本实验结果初步证明,在含有目标信息的文本

阅读中,未实现的原目标信息和已实现的目标信息都处于活跃状态,一旦出现与原目标焦点有关的信息,就会被通达与当前的

信息进行整合,只是已实现的目标信息比未实现的目标信息通达的程度低。

关键词: 文本阅读目标信息即时通达焦点

1 问题与目的

文本阅读研究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关注的中心

问题是情境模型的建构[1 ] 。有关情境模型的建构的

一个基本观点是读者在时间和空间上追随主人公并

监控他们的行为[2 ,3 ] ,为了理解主人公的行为,读者

必须理解主人公的行为是怎样满足他们的目标

的[4 ,5 ] ,因为记叙文的情节一般都会描述主人公从事

的一系列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最终指向的目标[6 ] 。有

大量的证据表明主人公的目标在阅读理解中有较高

的通达性[5 ,7 ] 。例如Suh & Trabasso[5 ]的实验故事

之一描述一个叫Betty 的女孩,在母亲生日来临之际

考虑送母亲一件礼物(目标) ,去百货商店没有买到

合适的礼物(目标未实现版本) 或已经买到合适的礼

物( 目标实现版本) 之后,看见好朋友在织毛衣,她也

开始织毛衣,如果这时出现探测问题“Betty 想送母

亲一件礼物吗?”,读者在目标未实现版本中对该问

题的反应快于目标实现版本,表明未实现的目标比

实现的目标更容易被通达。

Suh 和Trabasso (1993) 的研究是有价值的,然

而,有两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一,该研究表明未实现的目标比已实现的目

标更容易被通达。但还没有探讨已经实现的目标是

否完全处于惰化状态,不对当前的阅读产生任何影

响。

第二,该研究使用了探测问题反应时间作为因

变量指标,从测量方法的即时性上,它不如探测词技

术。用即时性低的探测方法探讨阅读过程中信息的

即时加工问题说服力不够强。基于上述两点分析,

本研究准备用探测词再认反应时做因变量指标,对

进入长时记忆中的目标信息的通达性进行系统研

究。

2 实验1

211 目的

探讨在含有目标信息的文本阅读中,当原目标

尚未实现,新目标处于活跃状态,进入长时记忆的未

实现的原目标是否对当前阅读信息的整合产生影

响。

21 2 方法

21 211 被试

从华南师范大学二年级本科生的志愿参加者中

选出64 名被试,男女各半。

21212 材料

2121211 实验材料的编写

除了两篇故事来自Suh & Trabasso (1993) 外,按

照Suh & Trabasso (1993) 实验故事的编写规则自编

了28 篇故事,每篇故事分目标实现版本与目标未实

现版本两种,结构都是:介绍部分- 目标部分- 目标

实现情况:未实现/ 实现- 新目标部分- 结尾部分。

下面是阅读文本的一个样例。

2121212 实验材料的筛选

为保证目标未实现条件下目标与目标行为的相

关性高于目标实现条件,我们对30 篇故事进行了筛

选。

26 名不参加正式实验的大学二年级学生参加了

筛选实验。考虑到阅读故事数量大,实验分两次进

行。每次实验时发给每位学生一本小册子,里面有

15 篇实验故事,一篇文章占一页,每一篇文章都以目

标行为句的前一句(第13 句) 结尾。实验时要求被

试仔细地阅读文章,然后翻开下一页,下一页有一个

X

XX 通讯作者:莫雷,男。E2mail :molei @scnu1edu1c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061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心理学研究项目(05SXY002) 。

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 ,29 (5) :1119 - 1122 1119 例: 实验1 故事举例

介绍部分 1 、有个女孩名叫林秀。

2 、一天她发现母亲的生日快要到了。

目标部分 3 、林秀想送给母亲一件礼物。

目标未实现版本目标实现版本

4 、她去了百货商店。4 、她去了百货商店。

5 、她发现每一样东西都特贵。5 、她发现一个别致的钱包。

6 、她不能给母亲买任何一件东西。6 、她给母亲买了这个钱包。

7 、林秀感觉很遗憾。7 、她母亲非常高兴。

故事继续部分8 、几天后,林秀看见她的朋友在编织。

9 、林秀也擅长编织。

新目标部分10 、她决定织一件毛衣。

11 、她从杂志上挑选了一个样式。

12 、她按照说明编织。

13 、最后林秀织成了一件漂亮的毛衣。

结尾部分14 、她把毛衣送给母亲。

15 、母亲非常高兴。

探测词:礼物

探测位置:第10 句后或者第13 句后

问题,要求被试在上一页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评定主人公接下来发生目标行为的可能性,共1 - 7 个等级供评定者选择(1 代表完全不可能, 7 代表完全可能) 。目标行为仅指结尾句主人公所作出的行为,如要被试评定“林秀把毛衣送给母亲”这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将所有的实验材料划分为两个系列,在每

一系列的材料中,分别有二分之一的文章包含目标

实现描述,二分之一的文章包含目标未实现描述,确保每一主题的文章在同一系列中只出现一次。

分别对每一篇阅读故事被试在目标未实现和目

标实现两种条件下的可能性得分进行相关组t 检验,选取两种条件下可能性得分有显著差异的故事

20 篇,作为正式实验材料。

21213 程序

本实验是两因素被试内设计与材料内设计,研

究变量一是主人公目标的实现情况,分实现与未实

现两种水平,研究变量二是目标行为与原目标的相

关程度,分强相关和弱相关(参照Suh & Trabasso 1993 年的研究) ,所谓强相关是指当前的目标行为与原目标的关系紧密,反之称为弱相关。因变量为探

测词再认反应时间。正式阅读材料共20 篇,随机分为A、B、C、D 四组,每组5 篇,用拉丁方排列。所有的被试都阅读全部20 篇正式材料,四种条件各四分之一,四种条件同等地出现在各篇材料中。每套阅

读材料都有20 篇正式材料与20 篇填充材料,为了

使被试保持注意,每篇文章后面都设计1 项阅读理

解方面的正误判断题。

实验个别进行,被试自己按键,句子在计算机屏

幕上以窗口的方式逐句呈现。读完第10 句或13 句后,呈现探测词,探测词是有关总目标的名词,要求

被试回答该词是否在该文中出现过,若判断为是,则按键盘上的J 键,若判断为否,则按F 键;每篇文章

读完后,立即呈现一道阅读理解题,要求读者进行正误判断,若判断为是,则按键盘上的J 键,若判断为否,则按F 键;回答错误时,计算机屏幕会出现“错误”两字,持续750 毫秒。填充故事进行探测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