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作者: 日期:

浅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中学语文论文

浅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朱德宏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涯,而且也将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师生关系主要有三种:一是服从型,教师靠规章要求学生服从;二是认同型,教师靠高超的讲课艺术,渊博的知识获得学生的认可,但关注的仍是教材和好书;三是同化型,这是最高层次的师生关系,教师以“教人” 为己任,关注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超越老师,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教育成功的标志之一。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服从型、认同型。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对教师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是能否使我们具有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如此,学生亦然。在“以人为本”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被认为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正确认识教师在新课程下的角色,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首先,要做一个甘为配角的新型教师

作为教师,不应是“授之以鱼”,不应是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以渔”,是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发展,学会共处的智者。新的教学体系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作业检查者,问题答案的提供者。

教师应把过去的主角地位让给学生,让学生演主角教师作配角、导演或幕后工作

人员。

(一)从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作用并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上老师往往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样就使教学成为一项单向的、单纯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师生之间的界限清晰,从而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并创新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师生间的交流。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二)从主导者转化为引导者叶圣陶老先生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点。在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这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学生灰心丧气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在他们取得进步时,予以表扬。第二,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比如有些学生阅读能力较差,

这时教师应该积极分析原因,发现问题后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第三,教师应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态度,帮助学生不断培养学习兴趣。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导致课堂效率降低,不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状态,在学习中发现快乐。第四,教师还应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选择有效信息和判断信息的可靠性。

(三)从主宰者转化为组织者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重要角色之一是组织者,成功的课堂活动取决于教师良好的组织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特

点,组织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学习水平的学生共同协作。在很多教学活动中,教师大都在课前设计好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在活动中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师

的要求去完成任务,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式有时并不能完全理解,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合作能力也得不到有效地发挥。因此,教师应作为组织者,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动脑动手,明确任务后自己设计活动,收集并利用学习资源,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四)从控制者转化为合作者和参与者一方面,新课标所倡导的合作包括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比如设立教师论坛,组织教师在一起探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至关重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控制者,他们控制着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甚至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没有或很少与教师合作。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全身心的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活动,共建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课堂氛围。此外,合作学习还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其次,让学生成为主角,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生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走上讲台,扮演主体角色,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参与、实践、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语感;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探究并掌握语言规律,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促进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因此教师在发挥引导作用的过程中要尤为注意以下几个环节: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师如何教,又备学生如何学;既考虑教材、课标要求,又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在课堂中走出演讲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

语言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另外,在课后不使学生进入大量“题海”,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教学如果能够做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创造性地给学生输入知识,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者单位:安徽潜山野寨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