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a1bf4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e.png)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浓情中秋,欢乐共享”二、活动背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寄托。
通过开展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传说、习俗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中秋节的文化氛围。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手抄报、诗歌朗诵、手工制作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活动时间活动开展的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学校教室、校园操场等六、活动对象具体的班级或学生群体七、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如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3)设计活动评价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2、学生准备(1)查阅有关中秋节的资料,了解中秋节的相关知识。
(2)分组并选出组长,明确小组分工。
八、活动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如中秋晚会的片段或有关中秋节的动画,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中秋节有哪些习俗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知识讲解(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讲解中秋节的历史渊源、传说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以及文化内涵。
(2)让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加深对中秋节的了解。
3、小组活动(1)“中秋诗词朗诵会”①各小组选择一首与中秋节有关的诗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白的《静夜思》等,进行朗诵排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秋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秋节](https://img.taocdn.com/s3/m/d4c5f2e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8.png)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
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即将来临。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我校特开展了以“中秋节”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背景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后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象征着团圆、和谐、美满,是家人团聚、欢庆丰收的时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传承。
为了让学生们亲身感受中秋节的氛围,我校决定开展此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起源、风俗习惯、文化内涵;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活动内容1. 主题班会各班开展以“中秋节”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讲解故事、分享心得等方式,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起源、风俗习惯、文化内涵等。
2. 中秋故事会邀请退休教师、社区志愿者等来校讲述中秋节的民间故事,让学生们了解中秋节背后的传奇故事。
3. 手工制作组织学生进行中秋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灯笼、月饼、剪纸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4. 诗词朗诵开展中秋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在优美的诗句中感受中秋的浪漫与诗意。
5. 中秋知识竞赛组织中秋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中秋节的认识和了解。
6. 团圆夜宴在校园内举办团圆夜宴,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品尝美食,共度佳节。
四、活动安排1. 时间:9月15日至9月21日2. 地点:学校操场、教室、会议室等3. 参与人员:全体师生及家长五、活动总结1. 对活动进行总结,评选出优秀作品和优秀个人;2. 邀请家长和学生代表发言,分享活动感受;3. 对活动中的优秀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4. 将活动成果汇编成册,存档备查。
通过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对中秋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活动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综合实践中秋教学案例(3篇)
![综合实践中秋教学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21b6e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e.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决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以“中秋”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 掌握中秋节的庆祝方式,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1. 教师准备:- 收集整理中秋节的相关资料,如历史起源、文化内涵、传统习俗等。
- 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安排、注意事项等。
2. 学生准备:- 查阅中秋节的相关资料,了解节日的基本知识。
- 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二)活动实施阶段1. 主题活动一:中秋知识讲座- 教师通过PPT展示,向学生介绍中秋节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 学生积极参与,提问互动,加深对中秋节的了解。
2. 主题活动二:月饼制作-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月饼制作方法,如冰皮月饼、豆沙月饼等。
-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月饼制作,包括揉面、包馅、成型等步骤。
-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月饼制作。
3. 主题活动三:赏月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的空地或操场上,举行赏月活动。
- 学生带上自己制作的月饼,边品尝边欣赏明月,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如写诗、绘画等,表达对中秋节的喜爱之情。
4. 主题活动四:猜灯谜活动- 教师准备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灯谜,如“月到中秋分外明”、“月饼香飘万里外”等。
- 学生分组进行猜灯谜比赛,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7a61b72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c.png)
一、活动背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谐与美好。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我们学校决定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4.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欢乐中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三、活动内容1. 主题班会各班召开“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通过观看视频、讲述故事、分享心得等形式,让学生对中秋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2. 亲子制作月饼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月饼,让学生亲身体验中秋节的传统文化。
家长可以教孩子制作月饼的技巧,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团圆的氛围。
3. 中秋知识竞赛举办中秋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检验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
竞赛内容涉及中秋节的来历、习俗、诗词等方面,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4. 诗歌朗诵比赛组织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朗诵中秋诗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比赛可以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5. 中秋晚会举办中秋晚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
晚会节目可以包括舞蹈、歌曲、相声、小品等,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6. 亲子游园活动组织亲子游园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游戏,增进亲子感情。
游戏内容可以包括猜灯谜、投壶、拔河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中秋节的乐趣。
四、活动步骤1. 宣传发动阶段:通过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活动内容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2. 准备阶段: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收集中秋节的资料,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准备活动所需物资。
3. 实施阶段:按照活动内容,分阶段开展各项活动。
4. 总结阶段:活动结束后,各班进行总结,评选优秀个人和集体,分享活动心得。
五、活动评价1. 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dd5b7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5.png)
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民间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秋之夜,月圆人团圆的时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
一、仪式活动:1. 迎月仪式:在学校或家庭内,准备好各种供品,并请学生或家长们一起欣赏明月拜月。
2. 月饼切割:利用月饼刀将月饼切成不同形状,再用鲜花或水果做成各种艺术图案,让学生体验古代品尝月饼的方式,同时也可以陶冶审美情操。
3. 灯笼制作:准备一些彩纸和红丝线,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中秋节的传统灯笼。
学生可以在家或学校里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加中秋节的喜庆气氛。
二、文艺活动:1. 诗歌比赛:选拔出几篇中秋节相关的优秀诗歌,再邀请各个班级参赛并进行评选,以此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
2. 歌曲演唱:在学校或家庭举办中秋节歌曲演唱会,让学生或家长们演唱一些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中秋节歌曲,使人们更好地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和传统。
3. 相声小品:组织一些学生编写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相声小品,增加中秋节的娱乐气氛,同时让学生在娱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游戏活动:1. 中秋晚会:在学校或家庭内组织一场特别的中秋晚会,学生可以在晚会上表演节目、赛诗,参加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了解更多关于中秋节的文化和传统。
2. 猜灯谜:利用写有灯谜的彩纸卡片,并组织学生参与猜灯谜活动,增加中秋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月饼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月饼制作比赛,可以根据不同程度和口味进行比赛结果评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制作月饼,掌握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技艺。
四、实践活动:1. 中秋节手工制作:让学生在老师或指导家长的帮助下,学习如何制作各种中秋节用品,包括灯笼、月饼、拜月器具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中秋节的传统文化魅力。
2. 传统食品制作:在学校或家庭里准备好各种传统中秋节食品原材料,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月饼、桂花酒、芋头粿等传统美食,增加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中秋节教学设计综合实践(3篇)
![中秋节教学设计综合实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69921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a.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谐与丰收。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特设计本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渊源、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活动时间为期一周(共5课时)四、活动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五、活动内容第一课时: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1. 教师讲解中秋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中秋节习俗。
3. 教师总结并展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第二课时:制作中秋月饼1. 教师讲解月饼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种口味的月饼。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月饼的制作。
4. 教师点评并评选出最佳月饼。
第三课时:中秋诗词鉴赏1. 教师介绍中秋诗词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中秋诗词进行赏析。
3. 学生代表进行诗词朗诵,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四课时:中秋主题手抄报1. 教师讲解手抄报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张中秋主题手抄报。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意,运用各种材料装饰手抄报。
4. 教师点评并评选出最佳手抄报。
第五课时:中秋团圆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中秋团圆活动,如团圆饭、赏月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乡过的中秋节,互相交流心得。
3. 教师总结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六、活动评价1. 学生对中秋节起源、习俗和诗词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制作月饼、手抄报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学生在团队合作、沟通和创新能力方面的提升。
4.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七、活动总结本次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中秋节庆祝》的综合实践教育教案
![《中秋节庆祝》的综合实践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da17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c.png)
《中秋节庆祝》的综合实践教育教案中秋节庆祝的综合实践教育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中秋节庆祝活动,提供综合实践教育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介绍2. 制作中秋节传统食品——月饼3. 中秋节的艺术表演——舞狮和舞龙4. 中秋节的手工制作活动——制作灯笼教学过程:步骤一: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介绍(2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和相关传统习俗,如观赏月亮、赏月、吃月饼等。
2. 学生与教师一起观看有关中秋节的视频,加深对中秋节的了解。
步骤二:制作中秋节传统食品——月饼(4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月饼的种类和制作过程,并展示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分组进行月饼制作实践,每个小组制作一种口味的月饼。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中秋节传统食品制作的乐趣和技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步骤三:中秋节的艺术表演——舞狮和舞龙(3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舞狮和舞龙的起源和表演形式,并展示相关视频资料。
2. 学生分组进行舞狮和舞龙的表演实践,每个小组自行编排表演内容。
3. 学生通过舞狮和舞龙表演,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步骤四:中秋节的手工制作活动——制作灯笼(3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中秋节的灯笼制作传统和材料,展示不同样式的灯笼。
2. 学生自行选择材料和样式,进行灯笼制作。
3. 学生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以及相关活动有较深的了解。
2. 学生能够独立制作月饼、表演舞狮舞龙,并展示团队合作意识。
3. 学生能够制作精美的灯笼,展示个人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中秋节庆祝活动的展览或社区庆祝活动,进一步了解和体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2. 学生可以进行中秋节相关的绘画、写作等创作活动,展示对中秋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e78be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8.png)
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一、引言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农历节日之一,代表着团圆、和谐与幸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我们特别策划了“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
以下是对该活动的详细设计方案。
二、活动主题活动主题为“月满中秋,传承经典”,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让学生感受中秋节的传统文化魅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起源、民间传说和相关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增进家校互动,让家长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活动时间活动定于农历八月十五(具体日期以当年农历为准),为期一天。
五、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教室及多功能厅。
六、参与人员1. 学生:全校学生,按年级分为不同的小组。
2. 教师:负责组织、指导和参与活动。
3. 家长:受邀参与活动,协助组织并陪伴孩子共同完成活动。
七、活动准备1、宣传准备(1)提前一周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家长群等渠道发布活动预告,介绍活动主题、内容和参与方式。
(2)制作活动海报,在校内外张贴,营造节日氛围。
2、物资准备(1)月饼、水果、零食等食品类物资。
(2)制作灯笼、猜灯谜、文艺表演等活动所需道具和材料。
(3)布置场地所需的装饰物品,如灯笼、彩带、横幅等。
3、场地准备(1)提前布置活动场地,确保安全、整洁、美观。
(2)划分不同活动区域,如制作区、展示区、表演区等。
(3)设置休息区,为家长和师生提供便利。
八、活动内容1. 中秋文化课堂- 由语文老师为学生讲解中秋节的起源、民间传说、诗词佳句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文化。
- 安排学生提前准备与中秋节相关的手抄报或绘画作品,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2. 灯笼制作与猜灯谜- 组织学生分组制作中秋灯笼,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准备一系列中秋主题的灯谜,让学生在制作灯笼的同时,参与猜灯谜游戏,增添趣味性。
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cdc14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7.png)
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一年一度,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每年的中秋月份。
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为它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所以它不仅是友谊的象征,还是亲情的纽带。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开展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给大家分享一些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案。
一、中秋节手工制作活动中秋节手工制作活动是一项非常流行的活动,可以唤起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级,设计不同难度的制作活动,如五颜六色的月饼模型、以苗家彩绸为材料的手帕、中秋主题的挂饰、彩纸灯笼等等。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
二、中秋文化传承体验活动中秋文化传承体验活动可以分为多个环节,如中秋节的历史演讲、传统习俗体验、故事讲解及文化知识小游戏等。
通过这些环节,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也可以亲身体验传统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沉淀,并通过小游戏学习到更多中秋节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的活动,可以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让学生们真正地感受到中秋节的温馨和欢乐。
三、中秋传统艺术表演比赛中秋传统艺术表演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在中秋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表演技巧,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艺术的热爱。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们互相表演赏月的歌曲、舞蹈、戏曲及魔术等等,在竞赛环节中给出的评分标准多角度展示学生的实力和才华,评选出优秀的表演者。
四、中秋节主题绘画展中秋节主题绘画展可以让学生们通过画画的形式,沉淀自己的情感,展示出自己对中秋节的独特理解。
学生们可以选择传统的绘画方式,如水墨画、彩绘等等,也可以采用现代的艺术拼贴技巧,让中秋节的主题呈现出轻松而富有创意的感觉。
中秋节的实践活动方案大全
![中秋节的实践活动方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ac6eb3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b.png)
中秋节的实践活动方案大全中秋节的实践活动方案大全(精选篇1)月是民族、家庭幸福的象征。
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
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
从渊源上看,我国古代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中秋又叫“祭月节”。
祭月的风俗始于魏晋,盛于唐宋,甚至被定为国节,烧斗香、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中秋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起来。
一个民族把宇宙天象最完美的时刻与农事巧妙结合,把月圆之夜作为举国同庆的节日,使得原本纯粹的自然现象有了丰富的人文寓意。
文化是月的魂。
我们不但要让传统文化植根于市场沃土中,还要不断赋予“中秋望月”新的时代内涵,重新找回“中秋望月”的时代感觉。
今年的中秋节,我院为在校师生打造了“中秋望月”的平台。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两天二、活动目的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前期准备工作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3、中秋故事演讲。
四、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1、情境导入播放音乐《花好月圆》,营造一种中秋的氛围。
展示圆月的画面,引出仅次于春节的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
师: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向全班同学介绍中秋节悠久的历史和传说。
中秋传说嫦娥奔月。
中秋传说吴刚折桂。
中秋传说朱元璋与月饼起义2、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1)月儿圆。
播放《__》录像,让学生了解中秋节来历、风俗。
交流《__》《__》《__》等传说,感受中秋文化的博大精深。
欣赏古诗《__》,领悟思乡之情。
(2)饼儿甜。
老师介绍月饼的种类、制作过程。
小学2024年中秋节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2024年中秋节实践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b9309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c.png)
小学2024年中秋节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共享月圆时刻,传承中华文化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家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
三、活动时间:2024年9月四、活动地点:校园内、外五、活动内容:1. 中秋知识普及: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起源、传说故事、习俗活动等,增强学生对中秋节的认知。
2. 手工艺品制作:组织学生利用废旧物品、手工材料等,制作灯笼、月饼、兔子等与中秋节相关的手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校园美化活动:组织学生对校园进行美化,悬挂灯笼、彩带等装饰品,营造节日氛围。
4. 中秋文艺演出:举办中秋文艺演出,让学生表演与中秋节相关的节目,如歌曲、舞蹈、朗诵、小品等,展示学生的才艺。
5. 月圆之夜庆祝活动:组织学生在月圆之夜开展庆祝活动,如赏月、猜灯谜、吃月饼等,让学生体验传统习俗,共享美好时光。
6. 家庭亲子活动: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度过中秋节,开展亲子活动,如一起制作月饼、观赏月亮等,增进亲子关系。
7. 中秋主题征文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中秋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中秋节的感悟和祝福。
六、活动组织及分工:1. 活动筹备:由班主任、辅导员和部分学生代表组成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策划、方案制定、宣传发动等工作。
2. 活动实施:各部门、班级按照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由筹备小组对活动进行总结,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
七、活动预算:根据活动内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活动预算,包括材料费、场地租赁费、奖品购置费等。
八、活动效果评估:1. 学生参与度:评估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情况,包括报名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活动现场的积极性等。
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375e9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e.png)
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一、引言中秋佳节,又称月圆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和谐。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人们对民族节日的认同感,我们特别策划了“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
以下是活动的详细设计方案。
二、活动主题“月满中秋,情满人间”——中秋佳节综合实践活动三、活动目的1. 深入挖掘中秋节的丰富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增强社区(学校、企业等)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3. 提高参与者的文化素养,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四、活动时间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下午14:00-20:00五、活动地点XX市(县、区)文化广场(或社区活动中心、学校操场等)六、参与人员1. 主办单位:XX市(县、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XX市(县、区)教育局、XX社区(学校、企业等)2. 承办单位:XX市(县、区)文化馆、XX市(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3. 参与人员:全市(县、区)市民、学生、企业员工等,预计参与人数1000人左右。
七、活动准备1、宣传准备(1)制作活动海报、宣传册,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广泛宣传;(2)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进行活动预热,增加活动知名度;(3)联系当地媒体进行活动报道,提高活动影响力。
2、物资准备(1)活动道具:中秋主题灯笼、横幅、气球等;(2)表演道具:音响、话筒、服装、道具等;(3)活动奖品:月饼、礼品券、文化纪念品等;(4)现场布置:桌椅、帐篷、灯光、音响等。
3、场地准备(1)提前与活动场地负责人沟通,了解场地设施及使用规定;(2)布置活动现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3)设置活动区域,包括表演区、互动区、展示区等;(4)安排现场安保人员,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八、活动内容1. 开幕式- 主持人介绍活动主题、目的和活动流程;- 主办方代表致辞,表达对中秋节的祝福和对活动圆满成功的期望;- 表演嘉宾进行开场节目,如舞狮、舞蹈等。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1bbc0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e.png)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制定了一系列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一:制作传统月饼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一周活动地点:校内食品实验室活动内容:根据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中国传统食品文化,组织学生自己制作月饼。
通过此活动,学生可以了解中秋节月饼的种类、口感、制作过程和意义等,了解月饼的藏历和年代,感受中秋节的传统气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
活动二:扫描二维码了解中秋节习俗活动时间:中秋节当天活动地点:校园中央广场活动内容:在校园中央广场设立“中秋节特别展示区”,展示包括中秋节的历史渊源、习俗、文化内涵、传统手工技艺、中秋节相关活动和节日美食等。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我们将会在展示区二维码的制作,并识别二维码以查看有趣的视频、图片、音乐和动画,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手机上的二维码识别工具来了解中秋节习俗和文化。
也提供给大家传统民俗游戏,如走月亮、打陀螺等。
活动三:诗词歌赋比赛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一周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活动内容:为了进一步挖掘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中文水平、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传承文化遗产,我们安排诗词歌赋比赛,邀请有志于参与该比赛并且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学生前来参赛。
比赛分组进行,每组进行诗词歌赋创意展示和口语表达,评审专家将从创作内容、语言表达、形式多样性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以上就是我们制定的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习俗,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并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
同时,这些活动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作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并在实际操作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中秋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中秋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c3241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c.png)
中秋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一、引言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农历节日之一,代表着团圆和丰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我们特别策划了“中秋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以下是活动的相关内容安排。
二、活动主题活动主题为“月圆人团圆,共庆中秋节”,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起源、民间传说、传统习俗等,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活动目的1. 增进学生对中秋节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四、活动时间活动定于农历八月十五(具体公历日期根据当年农历计算),为期一天。
五、活动地点活动地点为学校操场、教室及多功能厅。
六、参与人员1. 参与学生:全校小学生。
2. 教师及工作人员:各班班主任、相关科目教师、后勤人员等。
七、活动准备1、宣传准备(1)提前一周在校内张贴活动海报,宣传活动内容。
(2)利用校园广播、班级群等渠道,向学生和家长介绍活动主题及安排。
(3)组织学生制作中秋节主题的手抄报,展示在校园内,营造节日氛围。
2、物资准备(1)购买中秋节相关物资,如月饼、灯笼、装饰品等。
(2)准备活动所需道具、器材,如制作灯笼的材料、表演节目的服装等。
(3)确保活动现场的音响、投影仪等设备正常运行。
3、场地准备(1)布置活动场地,包括悬挂灯笼、摆放座位、搭建舞台等。
(2)划分不同活动区域,如制作区、展示区、表演区等,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3)提前检查场地设施,确保安全无隐患。
八、活动内容1. 中秋文化知识讲座- 邀请专家或教师为学生们讲解中秋节的起源、民间传说、各地习俗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文化。
- 安排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增强参与感。
2. 中秋主题手工制作- 分年级组织学生制作中秋节相关的手工艺品,如灯笼、月饼、嫦娥奔月画作等。
- 提供丰富多样的手工材料,指导学生发挥创意,体验传统工艺。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d0ed0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5.png)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团圆共此时,欢乐度中秋”二、活动目的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通过开展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参与者深入了解中秋节的历史渊源、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培养参与者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活动主体_____学校全体学生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学校校园、社区、家庭六、活动准备1、成立活动策划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策划和组织协调。
2、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包括历史典故、诗词歌赋、风俗习惯等,制作成宣传手册和幻灯片。
3、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面粉、馅料、模具、灯笼制作材料、画笔、颜料等。
4、联系社区和家长,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5、布置活动场地,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七、活动内容(一)中秋节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或老师举办中秋节知识讲座,介绍中秋节的由来、传说、习俗以及文化内涵。
通过讲座,让学生对中秋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月饼制作活动1、组织学生在学校食堂或烹饪教室学习制作月饼。
邀请专业的糕点师傅现场指导,让学生亲身体验月饼的制作过程,包括和面、包馅、压模、烘焙等环节。
2、制作完成后,学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月饼带回家与家人分享,也可以将部分月饼送给社区的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传递爱心和温暖。
(三)中秋灯笼制作比赛1、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中秋灯笼制作比赛。
学生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如纸盒、塑料瓶、易拉罐等,发挥创意,制作出独具特色的灯笼。
2、对学生制作的灯笼进行展示和评选,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颁发奖品和证书。
(四)中秋诗词朗诵会1、组织学生开展中秋诗词朗诵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中秋诗词进行朗诵。
可以个人朗诵,也可以小组朗诵。
2、在朗诵会上,设置评委对学生的朗诵进行点评和打分,评选出最佳朗诵者和最佳表现小组。
(五)中秋文化手抄报展览1、要求学生以中秋节为主题,制作手抄报。
小学综合实践中秋节教案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中秋节教案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691432c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b.png)
小学综合实践中秋节教案活动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在小学综合实践中,通过开展中秋节教案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增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小学综合实践中秋节教案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传统文化。
一、活动名称:中秋节的故事活动目标:1. 了解和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2. 培养学生对中秋节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流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老师通过图片或短视频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故事探究(3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集体探究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嫦娥奔月》,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小组合作(40分钟):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中秋节的传说故事,自行阅读和研究,制作小报告或展示。
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和分工合作。
4. 分享展示(20分钟):各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研究的传说故事,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提问。
通过分享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学习。
5. 总结回顾(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中秋节的传说故事,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活动辅助材料:1. 中秋节起源和传说故事的图片、短视频等;2. 学生阅读和研究传说故事的素材和参考书籍;3. 小组展示的道具和PPT等。
活动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展示的内容和表现;2. 学生课堂参与和表达的积极程度;3. 学生对中秋节起源和传说故事的理解和总结。
活动延伸:1. 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共同制作中秋节的手工制品,如月饼、灯笼等,并在学校举办中秋节手工制品展览和品尝活动;2. 组织学生观看中秋节相关的音乐、舞蹈和戏曲表演,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3. 组织学生进行中秋节主题的绘画、写作和诗朗诵比赛,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
通过以上的中秋节教案活动,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中秋节研究》的综合实践教案
![《中秋节研究》的综合实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500b9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2.png)
《中秋节研究》的综合实践教案1. 课程背景中秋节,又称月圆节、团圆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根据历史记载,中秋节始于唐朝,盛行于宋朝,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中秋节以月圆之夜象征团圆,人们通过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活动来庆祝。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本教案将进行中秋节的研究。
2.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历史背景和习俗。
- 学会制作月饼和赏月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深入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 学会运用观察、记录和总结的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 增强学生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3. 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2. 中秋节的习俗和活动。
3. 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4. 实践环节:制作月饼、赏月和猜灯谜。
4.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中秋节的习俗和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3. 文化探讨:分析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4. 实践环节:a. 制作月饼: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月饼,体验传统习俗。
b. 赏月:组织学生户外赏月,感受中秋氛围。
c. 猜灯谜:举办猜灯谜活动,增加课堂趣味性。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总结中秋节的意义。
5.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秋节起源、历史背景和习俗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对家庭亲情和文化传承的认识和体会。
6. 教学资源1. 教材、课件和参考资料。
2. 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
3. 户外赏月的场地和设备。
4. 灯谜卡片和奖品。
7. 教学建议1. 提前准备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2. Outdoor activities should be planned in advance to ensure safety and smooth execution.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环节,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109e9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0.png)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为了丰富学生的节日体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本文设计了一套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交流能力。
一、活动目标本次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旨在:1.增进学生对中秋节文化的理解和认同;2.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3.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二、活动内容1.中秋节文史知识竞赛开展一场中秋节相关的文史知识竞赛,邀请学生参与。
通过竞赛形式,学生能够巩固对中秋节的历史、传说和习俗的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中秋节传统食品制作让学生亲手制作中秋节传统食品,如月饼、花灯饼等。
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技巧,了解食品的历史渊源,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最终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食品。
3.中秋节文艺演出学生按自愿报名的方式组成团队,准备一场中秋节主题的文艺演出。
演出形式可以是舞蹈、歌曲、戏曲、朗诵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参与。
这样的演出不仅可以展示他们的才艺,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中秋节习俗展览让学生分成小组,调查中秋节的各种习俗并进行展览。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种习俗,通过制作展板、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给其他同学观看。
这样的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展示能力,同时让其他同学了解到更多中秋节的习俗。
5.中秋节主题手工制作学生可以利用废旧材料,进行中秋节主题的手工制作。
可以是中秋节灯笼、中秋节卡片等,这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活动实施计划1.确定活动日期和时间:活动可以在中秋节前后进行,在校内选定适当的时间段,保证学生的参与度。
2.安排活动资源:准备足够的活动材料,如制作月饼所需的食材、工具,手工制作所需的废旧材料等。
3.组织活动评选: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学生的评选,以激励学生参与,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认可。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与方案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与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96e39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5.png)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与方案一、活动背景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聚、亲情交流的时刻。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传统文化素养,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对中秋节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4. 加强学生与家庭的亲情交流,促进家庭和谐。
三、活动方案1. 中秋节主题知识讲座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或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为学生进行中秋节主题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传统食品等。
学生可以通过听讲座的方式了解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中秋节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中秋节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制作中秋灯笼、剪纸、月饼等。
通过亲自动手制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中秋节主题艺术展览组织学生开展中秋节主题艺术展览,展示学生的绘画、摄影、手工艺等作品。
通过展览的形式,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4. 中秋节家庭联欢晚会举办中秋节家庭联欢晚会,邀请学生家长参与。
晚会内容包括中秋节文艺表演、亲子游戏、家庭制作月饼比赛等。
通过家庭联欢晚会,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情交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5. 中秋节主题阅读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中秋节主题阅读活动,鼓励学生阅读与中秋节相关的图书、故事书等。
通过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四、活动预期效果1. 学生对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3.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4. 学生与家庭之间的亲情得到加强,家庭和谐氛围得到营造。
5.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五、活动实施计划1. 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一周进行相关宣传和准备工作,中秋节当天进行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
动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快乐中秋》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
(2)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3)了解中秋节月饼的由来
(4)了解有关中秋节的诗歌
[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
1、经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经过本次活动更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2
2020年4月19日
2、经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经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活动过程:
●活动一:开题课确定研究主题
师生谈话
师: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对于中秋节的传说也是各种各样,你们想了解吗?
生:(大声:想)课件欣赏相关中秋节的图片
师:看了刚才的图片,大家有什么话想说?
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对,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从今天起,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中秋节的文化,关于中秋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学生发言之后确定研究主题
3
2020年4月19日
如:A、中秋节的由来
B、中秋节的习俗。
C、有关中秋节的诗词
D、中秋月饼的来源
……
●活动二:分组,落实任务
根据学生的爱好,分成六组。
每组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任组长。
各组选择研究主题。
分析讨论定下研究计划并完成表格。
●活动三、开展调查研究
1.习俗调查
中秋赏月、吃月饼是全国各地普遍的风俗习惯,但由于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
教师可引导学生向长辈了解自己家乡过中秋节还有哪些风俗习惯,把了解到的记录下来,回到班里进行交流。
2.月饼调查
4
2020年4月19日
教师可引导学生按居住地域或自由组合,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制订一份简单的调查计划,深入学校或家庭附近的超市、百货商店、食品厂等地,针对月饼的品牌、产地、生产厂家、价格等方面进行调查采访,有条件的话,还能够分别购买一些不同种类的月饼,品尝口味,比较优劣,做好调查情况的汇总。
3.巧手作坊
(1)写一写
在了解了各地和家乡过中秋的习俗后,请学生计划一下“今年的中秋节你准备怎么过?”能够经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制订一份简单的节日方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2)做一做
用自己喜欢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张精美的贺卡,写上一句的祝福的话语,寄给自己最亲近的人。
4.携手共享
5
2020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