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专题五第一框“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本框内容从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入手,引出过去某些错误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对环境危机的影响,并进一步说明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过程,由此引出后面两框关于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问题。

学情分析:

高中二年级学生虽然对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认识,但要深入到环境伦理的高度去分析和思考,基于本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素质还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教学要由浅入深,要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路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具体的图片资料从感性层面认识环境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归纳环境问题的表现,并通过对“环境危机的伦理反思”活动中,形成健全的环境意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反思,能结合已有的认知经验深入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感受环境危机,反思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参与“爱护家园,从我做起”的活动中,激发环保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并在实践中自觉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做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现代好青年。

教学重点:

通过对环境危机的伦理反思,意识到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识。

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辅助创设情境,将小组讨论、自主探究与教师的讲解启发相结合。

教学过程及内容设计:

播放背景MTV:《地球你好吗》黑鸭子组合

导入:学生朗诵:“一封来自地球的信”

“在某一天的清晨,我醒来,却见你们用电锯、斧头、铲车,无情的将我的绿衫剥离我的身躯,你们建工厂,排放的污水、烟雾,让我好难受,好痛苦……”

思索:这封来自地球的信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并用大屏幕展示以下内容:

一、不堪重负的地球

1.环境问题的含义

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统称环境问题。

在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聚居地过分密集,造成了污染物集中,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

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植被破坏、物种减少。

2.环境问题的表现(多媒体呈现以下内容、图片和相关文字资料)

(1)环境污染区域扩展

《宁波近六成海域水质严重污染》《中海油渤海湾油田漏油受污地图》

(2)资源问题日益凸显

图表:《亚洲严重缺水》亚太地区缺乏符合卫生标准饮用水的人数多达8.3亿。

(3)环境负载过于沉重

漫画:“城市病”人口、资源、环境、交通、住房等;材料:世界人口已超过63亿;中国有50多个城市出现地表下陷现象。

(4)全球气候变暖、生态遭到破坏

世界约有29%的土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每年约有20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对热带雨林的大量砍伐和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导致大量物种灭绝,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130个种和亚种的鸟类灭绝。

小结:环境问题涉及到“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从哲学的角度: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需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

多媒体显示:

二、环境危机的伦理反思

1.导致全球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以满足少数人私利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制度

一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政府在环境保护立法方面的滞后也是造成全球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

2.片面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把GDP的增加等同于经济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片面发展观的特点、危害、应对措施,并引入绿色GDP、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幸福观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基本观点和危害。

4.狭隘的人类主宰论

讨论:人定胜天

基本观点:人对自然拥有无限的权利,可以任意使用和支配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人对自然的行为可以不受任何伦理原则的约束。你赞成吗?

5.科技万能论

启发学生用“科技发展:锋利的双刃剑”一课的观点客观的分析科技发展的隐患。

三、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

用多媒体显示人类环境意识的含义以及环境意识觉醒的相关材料: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出版,被视为人类环境意识觉醒的一个标志。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标志着环境意识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觉醒(全球化的标志)。

到2009年,全球性的环境与气候会议已经召开了近20次,其中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哥本哈根召开了全球气候会议,其主旨在于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可见,人们逐渐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环境意识。

思考:从伦理角度分析,如何保护环境?

(1)要树立健全的环境意识,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遵守环境伦理,坚持环境正义原则,尊重自然原则;(4)遵守环境道德规范,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从聚焦德班气候大会到《京都议定书》,世界各国的人民都积极的行动起来为保护地球环境而努力,作为地球的一个成员,我们又能为保护地球和环境做些什么呢?

学生活动:爱护家园,从我做起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预设)

第一小组:用11瓦节能灯换60瓦白炽灯,每晚开灯4小时,一年就可节电71.5℃,减排CO268.6kg。

第二小组:蒸饭前,淘米后把米浸泡10分钟,再放入电饭锅煮熟,一个月能节约一度电,减排CO2近1kg,而且泡米的水无论浇花还是洗碗都很好用。

第三小组:倡导一个星期少开一天车,换成骑自行车或步行,既可锻炼身体,又减少CO2的排放。

第四小组:倡议少用塑料制品,不用一次性碗筷,一年至少栽一棵树……

教师总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让青山绿水长存,我们要树立健全的环境意识,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守环境道德规范,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