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整合PPT优选课件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PPT课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PPT课件
第17页/共34页
二、信首页息>> 技信息术技术与与课课程整程合>整>理论合基的础 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 多 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多媒体 和 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 别 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为实现建构主义学 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学习目标:
1.了解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技术 2.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3.基本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核心、目的和方法及其意义 4.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 整合 在深化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第1页/共34页
本章内容结构
教育技术与 教育信息化
第31页/共34页
首页>>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国家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
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 入
发国展家、信广息化泛体利系用的信六要息素资:源,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பைடு நூலகம்
➢ 信息资源
信息网络
➢ 信息技术
信息产业
➢ 信息化人才
➢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L-with IT方式
即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根据信 息 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应用环境和方式的不同,又 可 分为“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
第26页/共34页
(4)特点 首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的和方法
➢综合性 ➢实践性 ➢开放性 ➢创新性
第27页/共34页
五、课首页程>> 整信息合技术实与课践程整中合>的>实践问中题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PPT范本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PPT范本
修改后的定义:
“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 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 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 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 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2、e-Learning(数字化学习)的目标
XX国21世纪劳动委员会经过研究断 言,XX国未来经济的健康发展将直接取决 于XX国年青一代在什么样的广度和深度水 平上达到“21世纪能力素质”的要求,而 e-Learning(数字化学习)正是XX国教育 部2000年12月向国会递交的“国家教育技 术计划”中打算用来提高年青一代“21世 纪能力素质”的根本措施。换句话说,eLearning的目标就是要普遍提高年青一代 的“21世纪能力素质”。
三、我们倡导的新型教学结构是 “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

所以,实际上建构主义提倡的以学为主、或以学为中心的教 学设计,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要真正落到实处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 作用。所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二者并 不矛盾,它们完全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统一起来,统一的 具体体现就是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教 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发挥得够不够,靠什么来检验?就 靠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由于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发挥在 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以及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等方面(而不是板书、讲授和满堂灌),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得越充分,学生 的主体地位也就必然会体现得越充分。这正是主导—主体相结合 教学结构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4 .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和高级认知能

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PPT课件

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PPT课件
整合的定义
整合 就是优化一个系统内各要 素的整体协调,互相作用,使系统 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
现代教育的整合观
所谓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和学 的全过程中,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 课程评价等各个环节,通过教和学方式转 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拓宽应用的途 径,关注信息技术的规模质量效益
整合相关概念知识
问题
评价 综合 分析 应用 理解 识记 目标
范 型实例
教材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过程分析 归纳总结
3。目标分析
导入新课
讲解新课
演示课件
重点质疑
讨论 练习
教学设想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评价分析
重庆巫山中学高中数学说课教案
范 型实例
教材简析
说教材 该课在教材中出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教学法
说教法
情景教学法
说学法
导入新课 比较分析法 讨论分析法
说教学过程 明确目标 讲练`结合法
学习新课
双基目标 思想目标 审美目标
课堂练习
板书与总结
重庆市计算机职业高中语文说课教案
范 型实例
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的
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教法 学法
知识教学要求 能力培养 思想教育要求
实证论
充满发现和定论的科学
信息化教育(课程)
以对话为模式,改变了参与对话者和所讨论内容的性质
人文合理性
讲求个人发展
从全球观念出发
通则概说
双向互相作用 折衷的倾向 复合性
信息化 教育(课
即席发挥 多元并进
程模式)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PPT6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PPT6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 整合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46页PPT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46页PPT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模块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ppt

模块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ppt
10
8.2.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资源
2019-10-13 感谢你的欣赏
3.学习资源的建设
1)资源建设概述
2)资源建设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先进性原则
(3)实用性原则
(4)规范性原则
(5)开放性原则
(6)经济性原则
11
2019-10-13 感谢你的欣赏
8.2.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25
(3)学生进行综合例子的制作。
2019-10-13 感谢你的欣赏
8.3.2“音频处理”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1)教师给学生播放一段对话,这段对话的两个主人公分别为蜡
笔小新和唐老鸭,通过这个小例子向学生初步展示GoldWave 软件的强大功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学习主动性。 (2)讲解部分案例。包括声音的淡入淡出处理、回声效果的添加、 声音片段的截取、多种声音效果的合成等,在这期间使学生逐 步熟悉工具的用法和软件的基本操作。 (3)学生进行综合实例“夜晚音乐会”的制作,教师给出素材蛐 虫蛙鸣、狗吠、小号乐曲、黎明鸡啼等,供学生自由衔接组合, 制作特效,完成作品的制作。 (4)让学生总结出GoldWave软件的功能,利用WIKI进行班级 笔记合著,完成学习内容,建立完整的笔记。
8.3.1“个人主页设计”案例分析 8.3.2“音频处理”案例分析 8.3.3 图像处理职业技能训练课程
24
2019-10-13 感谢你的欣赏
8.3.2“音频处理”案例分析
使用年级:中职或高职音频处理课程 课程类型:理论课 课时:1学时(45分钟) 使用媒体:网络多媒体机房 学习目标: (1)了解GoldWave软件的功能 (2)掌握音频处理的各种方法。 学习活动: (1)教师进行案例讲解,使学生熟悉软件的使用方法。 (2)学习GoldWave软件的功能。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十个案例 ppt课件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十个案例 ppt课件

三 《故都的秋》
目标设计: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 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 入课文的情景当中去,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 蕴含的思想感情。
过程设计:《故都的秋》是一篇语言优美、 典雅的美文。应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品 赏景物描写,揣摩精警的语句,赏析散文优 美的语言,消除时代的隔阂,感受人文精神, 感受文学形象,培养学生散文鉴赏中的审美 情趣。
知识与技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揣摩章语 言,把握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从而领悟作者的深沉感情
过程与方法: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范 读,学生品读,师生共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解读课文,领悟作者对故 都的秋的深深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散文 写作方法。
三、教材内容分析 《胡同文化》是一篇极具人文特色的文章。它是“
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但不是平常意义上 的序言。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现在这样一篇充分 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而这篇小品文带给我 们的是一种文化气息,一种健康的休息。像这类文 章最适合学生作为课外知识拓展来阅读。我们不仅 仅学习文章本身,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中对其它 信息的接收。所以我们要了解北京的胡同,还需了 解北京的文化,这大大地拓宽了学习本课的视野, 也为学生了解更多胡同知识、北京知识以及胡同文 化提供了一次契机。
5.指导背诵
6.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二 《胡同文化》
设计思想及知识背景描述: 现在正在大力提倡和进行素质教育,
老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和大胆思维的能力。 现代时代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课堂上已经 不再需要单纯的粉笔教学,学生需要的是一 种新的理念,新的学习模式。本课拟采用信 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式,利用网络资源, 让学生有更新的思维方式和接收信息的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一教学过程中,也就是说,“整合”的结果,既以信
息技术优化了课程教学的过程,促进了学生学科智能水
Hale Waihona Puke 平的提高;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传授了信息技术,促
2进020/了10/1学8 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5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是在新时代——信息时 代和新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育改革、促进 教育发展的切入点。通过这个切入点的研究和实践要 达成的目标是多方面的。 1、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2、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活动的改革。 3、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2020/10/18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途 径
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就是要在体现教学规律、落实教学原则、 应用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策略上充 分发挥信息技术所具有教学功能特点和 所提供的多种沟通机制的作用,使教学 活动按照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变革和发 展。这为我们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 的整合提供了基本途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020/10/18
1
面对汹涌而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多数老师深感困惑。 尽管在课程实施之前,大家对新的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进 行了认真的解读,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仍然遇到了许 多预想不到的困难。例如,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 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等等。
2020/10/18
7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相整合, 使教学活动更符合教学规律的要求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教 学实践中对体现着教学活动的本质特点的客观 存在的认识结果,是教学活动成功或失败的最 高层面的制约因素,是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和 评价教学的根据。因此,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 教学的整合,首先要考虑如何以信息技术的功 能特点使教学活动更符合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的要求上下功夫。
2020/10/18
2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含义、特点和目标,是实施 “整合”研究与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正确地认识这些基 本问题是科学地研究、有效实践“整合”的前提条件。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含义
“整合”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论上,表示为由两个或两 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 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符合一定条件要求的 前提下,凝聚成一个较大整体的发展过程及结果。教育界 引用“整合”一词通常表示整体综合、渗透、重组、互补、 凝聚等意思。
合的研究与实践中,应特别重视以信息
技术的应用优化教学原则的贯彻落实。
2020/10/18
9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相整合,使教学结构利于学生 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模式是依据结构功能的系统科学理论,在一定 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活动各要素根据 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所建 构的一种相对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它是教学理 论具体化和教学经验概括化的中介,体现理论与实践的 统一,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教学模式为教学过程的优化 提供某种相对稳定和具有示范意义的教学结构,利于我 们从总体上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所以研究和实践信息技术与课 程教学模式的整合,是研究和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 整合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4.“整合”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把两个以上的具有不同 特点的事物整合在一起,不是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 简单的思维推理就能实现的;要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去 实验、探求和总结,才能发现“整合”的本质和规律。
5.“整合”的结果是“双赢”的——成功的整合应当是把
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统一在
2.“整合”必须有正确明晰的指导思想——实施信 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具有多种价值取向可供选择。 一定要在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下,把整合的 研究和实施纳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以 “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020/10/18
4
3.“整合”要坚持整合要素的个性特点——在研究和实施 “整合”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特 点,以其特有的功能特点优化课程教学的过程;也要严 格遵循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体现教学过程规律 的需求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特点。“整合”是功能特点 和基本规律意义上的整合。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次课程改革不仅是一种研究取 向,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教师生存状态的转变。新课程下, 教师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还要搞好教学研究,同时也要 关注学校中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的问题,并提出 可供参考的解决办法。教师再也不只是传递知识的“教书 匠”,而是在“校本教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 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的新课程的研究者、执行者,为知识的 构建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做贡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一个包含着多种思想、多样实 践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课程整
合做出了不同的界定。
2020/10/18
3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特点
1.“整合”要有明确的目的——“整合”的目的是 在信息技术提供的新的沟通机制(计算机网络、 多媒体、专业网站、信息搜索、电子图书馆、网 上课程与远程学习)和丰富资源的环境中,优化 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能力素质(基本学习技能、 信息素养、创造思维、合作精神与交际能力、实 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020/10/18
8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原则相整合,促进 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的基本指导原
理,它综合地体现着实现教育目的对教
学工作的要求和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和
技巧的规律。在教学实践中,遵循教学
原则进行教学工作,就能提高教学质量;
反之,违背了教学原则,就会降低教学
效果。所以,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
2020/10/18
10
四、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相整合,提高教 学方法在达成教学目标中的应用效果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 目标所采用的手段。教师运用教学方法向 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思 想品德,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运用 教学方法学得知识、提高能力、转变情感 和学会认知。教学方法对于实现教学目的 与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是信息技术与课程 教学整合的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