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形成于农耕经济基础之上,并具备多种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特质。随着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愈演愈烈,现代人更需要从传统中汲取智慧,获得启迪。我们有必要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温情与敬意”的态度,重新对传统文化进行定位,并认真思考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儒释道文化特质当代社会

中国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中国之历史,悠久、无间断且详密,若一民族文化之评价,与其历史之悠久博大成正比,则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1]钱先生喟然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人在西方文明侵染下对传统文化的悲观,故标榜传统文化之优点,以振奋国人之民族自信力。当今,中华民族早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以辉煌的建设成就,赢得全世界之瞩目,与彼时钱先生所处的背景,固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在今天多元共生的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能给中国现代化施以何种影响,能为当代社会带来什么,仍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刻思考的恒久而常新的重要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张岱年先生就明示国人:“如果一个民族具有优秀文化传统,而人们对之无所认识,也就无从萌生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因此,正确认识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应当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温情与敬意”的态度,重新对传统文化进行定位,并认真思考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关系。

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1、“文化”之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是:“文化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个定义显然过于生硬和宽泛了,我们可将其视为广义的文化;而本文所要讨论的文化,是一种狭义的文化,更侧重于其精神、道德层面。因此,若对“文化”下一个适合本文语境的定义,就有必要使其回归古代传统的视野下进行关照。

“文”字最早见于上个世纪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一个陶器的残片上,形状是两条相互交错的线条,此为“文”之本意,即“花纹”、“纹理”,《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字的演进,“文”字逐渐被赋予了多层涵义。第一层含义,

[1]钱穆.国史大纲·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

[2]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内容的核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4):21.

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如《尚书·序》载伏羲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第二层含义,是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如《尚书·舜典》疏:“经天纬地曰文”;《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第三层含义,在前两层含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如《礼记·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曰:“文犹美也,善也。”

“化”字含义较容易理解,通常为改变、生成、造化等,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具体来说,“化”指事物形态性质的改变,由此又引申出教化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用,最早见于成书于战国末年的《易·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为治理国家除观察天文外,更要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都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相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西汉后,“文”与“化”合成为一词,如《说苑·指武》:“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之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可见,合而称之的“文化”,也是“以文教化”的意思。

因此,在中国古代传统的视野中,“文化”的含义实际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更侧重于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在精神、道德层面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2、中国传统文化之形成

从广义上讲,传统就是指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对后世存在影响并且相对稳定的东西。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必然存在精华与糟粕,并非传统的便都是好的。本文所论述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指那些具有生命力和永恒价值的优秀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精神与道德层面上的共性。它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结晶。”[1]具体来说,又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正是由于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观念和信仰,才能长久地集聚在一起,保持长期的兴旺发达。

以钱穆为代表的新儒家认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究其根源,最先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人类文化大略可分为三种类型:[1]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231.

游牧文化、商业文化与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发源于高寒的草原地带,商业文化发源于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农耕文化发源于河流灌溉的平原。这三种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三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并进一步形成了三种文化类型。中国为传统的农耕型社会,其文化类型自然为农耕文化。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从而也决定了其与西方文化的根本性不同。

对于农耕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之影响,唐君毅先生有着精彩的论述。唐先生认为:农耕经济依赖于土地与气候,故农业之事只能尽人力以俟天;农业之人向地工作,而地上之植物上升于天,故得见上天下地之相通;农业生活定著而安居,则生于斯长于斯,对自然环境皆熟习而生情,惊奇之心遂少;又求定著安居以勤力生产者,亦自然爱和平。故农业之生活,使人倾向于内,重尽己力,求人我各安其居,互不相犯之愿浓;其精神之向上,则易为向一有内在性而周行地面之神致其崇敬;而对环境中之人物,易有悠久之情谊;伦理之念笃,艺术之审美心强。由中国人之农业生活,自然促进人之致广大而爱和平之精神,唯有内外之和平,而后个人有深厚之文化修养,以承前启后,民族之文化生命乃得悠久无疆,以向前扩展。[1]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

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始终,那么我们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也需要对传统社会的构成有所了解。

1、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构成

自公元前五世纪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其社会主体,逐渐分化成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在这四个阶层中,士的地位最高,也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按照余英时先生的观点,士来源于古代知识分子阶层的兴起与发展,如果从孔子算起,中国的士至少已经延续了两千五百年。[2]在整个封建社会历程中,士阶层掌握着文化知识,占有较多的财产,并享有一定的名望,他们在地方上往往还兼有教化百姓、维护安定的作用。隋唐以后,开科取士,推行科举制度。科举制的实行,使得平民有了晋身于士阶层的机会,同时,也使得其他三个阶层与士阶层之间的界限,变得不再有绝对的严格区分。此外,中国自古以来就依赖于农耕经济,农业为立国之本,农民也是中国社会最广大的人群。工,是指手工业工人,他们多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一般说来,商人在近世之前的传统社会中是没有地位

[1]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12.

[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引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