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强度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疲劳强度计算
一、变应力作用下机械零件的失效特征
1、失效形式:疲劳(破坏)(断裂)——机械零件的断裂事故中,有80%为疲劳断裂。
2、疲劳破坏特征:
1)断裂过程:①产生初始裂反(应力较大处);②裂纹尖端在切应力作用下,反复扩展,直至产生疲劳裂纹。
2)断裂面:①光滑区(疲劳发展区):②粗糙区(脆性断裂区)(图2-5)
3)无明显塑性变形的脆性突然断裂
4)破坏时的应力(疲劳极限)远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
3、疲劳破坏的机理:是损伤的累筍
4、影响因素:除与材料性能有关外,还与,应力循环次数N,应力幅匚a主要影响
当平均应力二m、一定时,二a越小,N越少,疲劳强度越高
二、材料的疲劳曲线和极限应力图
疲劳极限匚N(N)—循环变应力下应力循环N次后材料不发生疲劳破坏时的最大应力
称为材料的疲劳极限
疲劳寿命(N)——材料疲劳失效前所经历的应力循环次数N称为疲劳寿命
1、疲劳曲线(二N-N曲线):一定时,材料的疲劳极限 -N与应力循环次数N之间关系的曲线
N o —循环基数;-—持久极限
1)有限寿命区
当N<103(104)――低周循环疲劳一一疲劳极限接近于屈服极限,可接静强度计算
N _ 103(104)――高周循环疲劳,当103(104)一N 一N o 时,二N 随N fl二.-N J 2)无限寿命区,N _ N0匚N -厂不随N增加而变化
――持久极限,对称循环为,脉动循环时为<1。、I。
注意:有色金属和高强度合金钢无无限寿命区,如图所示。
3)疲劳曲线方程(103(104)岂N岂N。)
口常,N ”N0 =C -------- 常数
i N
•••疲劳极限:-N = m—::- - K N v (2-9)
\ N
K N =m_No――寿命系数
\ N
几点说明:
①N o (硬度w 350HBS 钢,N o =107,当N >N°=107时,取N = N o =107, K N =1
> 350HBS 钢,N o =(10~25)"07,N A N0 =25如O7时,取
I
N = N0 =25"07,K N =1
'有色金属,(无水平部分),规定当N -25 107时,取N二N0 =25 107
②m—指数与应力与材料的种类有关。
钢『m=9 ---- 拉、弯应力、剪应力青铜m=f 9 ----- 弯曲应力
\ m=6 ――接触应力 1. 8――接触应力
③越大,材料的疲劳极限 c N与二越大,二-1 (对称循环)最不利。
2、材料的疲劳极限应力图一一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下的疲劳极限图(匚m - ;「a图)
对任何材料(标准试件)而言,对不同的下有不同的匚,即每种下都对应着该材料
的最大应力二max "「,再由可求出二min 一厂max和二m、二a
以二m为横坐标、二a为纵坐标,即可得材料在不同下的极限二m和二a的关系图
1 *「二mG 1)
2 ―、:2 ―;F (匚 2 )
简化的材料与零件的疲劳极限详应力图:
如图2-7A ' B――塑性材料所示,曲线上的点对应着不同下的材料
疲劳极限二(相应的应力循环次数为N。)
r斗)一一••• ©m=°,了=T®m a x 二^丫二貯斗对称极限点
B®B,O)――石a =0,^max =6in = c (;「s ,o )――屈服极限点 线好求二lin ) 与AD •的延长线交于G ',得折线A D GC ,线上各点的横坐标为极限平均应力 各类的纵坐标为极限平均应力幅 c a AG 上各类:二 max = lin = m 二 a ,如二 max ":二 max 不会疲劳破坏 G C 上各类:6n »m 6 »s ,如二max =s 不会屈服破坏 •••零件的工作应力点位于 A D G C 折线以内时,其最大应力既不超过疲劳极限, 又不超 过屈服极限。 • AD G C 以内为疲劳和塑性安全区 AD G C 以外为疲劳和塑性失效区,工作应力点离折线越远,安全程度愈高。 材料的简化极限应力线图,可根据材料的 二」,二0和二s 三个试验数据而作出。 目前世界上常用的极限应力图 f haigh 图,即er m 图(本书) 彳 goodmam 图,即▽ max 一 W in 图 I simith 图,即▽ m —^max 图 D ( " max CT y ,..丫 = o,..cr ;=cr m 2 £o 2 脉动疲劳极限点 简化极限应力线图: A DGC 简化极限应力图可简化计算(曲线不好求 二lin ,而直 •••考虑塑性材料的最大应力不超过屈服极限,.••由 C (二 s ,°)点作 135°(与 二m 轴)斜线 匚m ,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