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手册word】课时作业(九)课题2 第1课时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
课时作业(九)
[范围:第九单元 课题2 第1课时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建议用时:25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A.含溶质较多的溶液
B.含溶质较少的溶液
C.溶液中有固体物质的溶液
D.在一定温度下,加入该溶质不能再溶解的溶液
2.你认为下列溶液肯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是链接听/15例1方法点拨( )
图K-9-1
3.20 ℃时,向100 g水中不断加入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分别称量所得溶液的
质量如下表所示,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选项
A B C D
加入NaCl的质量/g
10 20 30 40
所得溶液的质量/g
110 120 130 136
4.下列哪种方式不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结晶
5.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欲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

A.加入KNO3固体 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 D.蒸发溶剂
6.2019·苏州改编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甜
1 / 1

C.改变条件, 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D.一定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7.保持温度不变,向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如图K-9-2所示图
像所反映的关系正确的是( )

图K-9-2
8.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链接听/15例3方法点拨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
2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二、填空题
9.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
(1)在20 ℃时的KNO
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至不再溶解,所得溶液为KNO3

的 溶液。

(2)在20 ℃时的KNO
3饱和溶液中加入20 g水,则溶液变为KNO3
的 溶液。

(3)将20 ℃时的KNO
3
饱和溶液升温至80 ℃,则变为 溶液。

10.2019·金华改编在室温条件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K-9-3所示操
作。

图K-9-3
(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2)乙溶液在加50 mL水的过程中,下列量逐渐减小的是 。
①溶质的质量 ②溶液的浓度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液的密度
11.利用如图K-9-4所示的仪器和药品,测量一定质量大颗粒食盐晶体的体积,同学
们展开了讨论。(不考虑杂质对实验的影响)

图K-9-4
1 / 1

(1)小柯提出,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晶体放入,观察液
面的变化来测量食盐的体积,但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大家的否定,原因
是 。

(2)同学们讨论后提出,只要将量筒内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只能利用图中的仪器和
药品),实验就能取得成功,该液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下实验,图K-9-5中甲、乙、丙、丁
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蒸发)。

图K-9-5
(1)上述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上述实验
中将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2)上述烧杯中的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填序号),其质量为 g,判断
该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使烧杯乙中未溶解的固体溶解还可以采用 的方法。
三、实验探究题
13.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溶液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氨碱工业用到的是饱和
食盐水,医疗上使用的则是0.9%的生理盐水。请按要求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用品: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硝酸钾、蒸馏水、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
(1)探究实验一:澄清透明的氯化钠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实验步骤
取一支试管倒入约5 mL氯化钠溶液 ,用药匙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振荡,观
察现象

(续表)
实验现象 氯化钠固体溶解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探究实验二:将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并探究饱和氯化钠溶液还能否溶
解硝酸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 1

氯化钠不饱和溶
液变为饱和溶液

1.2019·成都改编根据图K-9-6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K-9-6
A.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不能溶解其他溶质
B.20 mL水中溶解氯化钠的最大质量是定值
C.加热后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变大
D.加热后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2019·宁波改编20 ℃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
50 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固体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记录
数据如下表: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所取NaCl的质量/g
15 20 25 30
剩余NaCl的质量/g
0 2 7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链接听/15例1方法点拨( )
A.第一组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20 ℃时,50 g 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 g NaCl
C.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详解详析
【课时作业】
[达标巩固]
1 / 1

1.D [解析]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分两种情况:一是溶液中含有固体溶质,放置一段时
间观察,当固体溶质不再减少时,表明溶液处于饱和状态;二是溶液中不含有固体溶质,判
断是否饱和的方法是加相应的溶质,如果所加溶质不能再溶解,就表明溶液处于饱和状态。

2.A
3.D [解析] D选项中在100 g水中加入了40 g氯化钠固体,只得到了136 g溶液,说
明有4 g氯化钠没有溶解,所得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4.A [解析] 过滤只能将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因此,不能用于分
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5.C
6.C [解析] 泥土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溶液具有均一
性和稳定性,所以蔗糖溶液的甜度相同;改变溶质或溶剂的量,或改变温度都可以使饱和溶
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一定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氯化钠,但还能溶解
其他可溶的物质。

7.B [解析] 没有加入硝酸钾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是0;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
量随着硝酸钾的加入会增大,但达到饱和时它们都不再增加。

8.C [解析] 石灰水中的溶质是Ca(OH)2,CaO会与水反应生成Ca(OH)2,故在一瓶接
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CaO或Ca(OH)
2
都会使其变为饱和溶液;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

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升高温度也能使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

9.(1)饱和 (2)不饱和 (3)不饱和
10.(1)甲 (2)②④
[解析] 在室温条件下,将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转移50 mL到乙烧杯中,甲、乙两烧
杯中都是5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在乙烧杯中再加入50 mL水后,乙烧杯中的溶液变为不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的浓度和密度都减小。

11.(1)食盐易溶于水 (2)食盐饱和溶液
[解析] 一定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食盐。
12.(1)乙 升高温度 (2)丁 65 再加入固体M看能否继续溶解 (3)增加溶剂水
13.(1)此氯化钠溶液不是饱和溶液
(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 1

取一支试管倒入约10 mL不饱
和氯化钠溶液,用药匙加入适量氯化钠固体,振荡 氯化钠固体不再溶解

取一支试管倒入约10 mL饱和氯
化钠溶液,用药匙加入适量硝酸
钾固体,振荡
硝酸钾固体溶解 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能溶解硝酸钾

(实验步骤合理即可)
[直击中考]
1.C [解析] 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还能溶解其他溶质;由于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质量受
温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因此,20 mL水中溶解氯化钠的最大质量可能会变化;由于硝酸钾
在水中溶解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加热后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增多,但加热后硝
酸钾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2.B [解析] 分析四组数据可得出,20 ℃时50 g水中最多能溶解18 g氯化钠,故应
该是68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18 g氯化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