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的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科学、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的认识
————————————————————————————————作者:————————————————————————————————日期:
对科学、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的认识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对于科学、伪科学、非科学和反科学的讨论一直未停歇,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随之产生的一些新问题也越来越多,导致了一时间内反科学与伪科学等现象也不绝于耳。

对我们来说,弄清它们的含义及相互区别对端正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学术研究及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有积极意义。

1、科学
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的和规律的知识,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

科学是反映事实真相的学说,科学与事实真相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科学首先指对应于自然领域的知识,经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社会科学。

它涵盖两方面含义:致力于揭示自然真象,而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

科学的本质属性有:1、科学有客观具体性,即一切以客观事实的观察为基础,对象是特殊的具体物质运动,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和规律。

2、科学具有社会性,即所有的科学实践,科学理论,都是在人类社会中进行,在人类社会中接受检验,并为整个社会服务。

3、科学具有严谨性,要求得到的结论必须是正确的,认识的过程是系统而明晰的,逻辑结构严密。

4、科学具有范围局限性,任何理论的预测结果都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

5、科学具有可证伪性。

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必须回到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由于科
学发展本身的条件限制,一些科学理论在当时是无法检验的,但是原则上应该具有可观测性,等到条件成熟的时候再进行实践的验证。

2、非科学
非科学不是科学,但并不一定是错误的。

与科学基本特征相比,非科学的特征与其相反,或者只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般而言,凡不满足严格意义上科学命题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条件的,统称为非科学。

非科学中的许多理论体系往往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推动科学事业发展和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占星术、炼金术、巫术、中医等就曾积极地推动过近代天文学、化学和医学的产生和发展;哲学、伦理学、宗教则已成为人类精神文化基石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们同科学一样,在人类社会中有自己不可被剥夺的生存权。

科学与非科学是一种辨证统一的关系。

非科学同科学一样是人们对周围自然事物的有效认识,它们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科学的理论来自于非科学的理论,而非科学的理论只要通过科学的理论得以证明和研究,就有可能成为科学的理论。

非科学的理论存在更有利于促进科学理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现代的科学发展起源,是通过以前那些被我们现在认为是非科学的理论,经过无数的学者研究最中得到的科学理论。

3、反科学
反科学,即反对科学,也就是站在科学的反面。

反科学认为科学有邪恶的一面,表达的是一种怀着批判的态度直接反对、质疑科学的精
神。

主张丢弃科学,抓住科学产生的某些负面结果或者无能为力,否定和批判科学。

反科学的主要特征有:
1、反科学含义的模糊性。

反科学的反对目标或对象难以准确定位。

这种模糊性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是科学术语本身的模糊性导致反科学含义的模糊性;二是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反对靶子有别,或者攻击的要害有异。

2、反科学成员的庞杂性。

其中既有普通大众,也有学界精英,而且他们意趣多端,政治和价值取向不尽相同,甚至截然对立的政治派别也会心照不宣,在反科学的旗帜下有意或无意地结为“神圣同盟”。

与科学自身的复杂性相对应,科学的反对者们也是来自不同的立场和方面,具有几乎同样复杂的构成;来自不同立场、不同方面的反对者往往通过反对科学ﻫ的某一方面进而反对科学自身。

3、反科学本质上的反文化性。

这里的反文化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科学(即使它的萌芽状态)作为一种异于传统文化的新兴文化,在某些方面往往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从而受到固守旧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排斥和反对;二是一些人群或出于对主流文化的不满,或在现实文化出现危机之时,把科学当作替罪羊或“从犯”加以反对。

前者在近代似乎表现得比较明显,后者在现代和后现代也许更为突出。

现代社会依赖科学,人们信仰科学,反科学批判和质疑科学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醒我们思考科学一定会是人类进步吗?空气污
染、全球变暖、科技的进步人类丧失了很多能力等等,这都应该是人们重新反思科学对于人类的意义。

4、伪科学
伪科学不是科学,但却伪装成科学。

伪科学就是把非科学一定要说成科学。

伪科学是一些虚假的“科学”或者骗局,经常借用科学名词进行装饰,但实际上与科学在本质上并无关联。

伪科学的东西属于非科学, 但非科学的东西并不能称之为伪科学, 伪科学只是非科学的一个子集。

科学与伪科学是坚决对立的,非科学与伪科学也不完全是一回事,应该说伪科学是非科学的一个子集。

从逻辑上讲,科学之外的其他东西都可以称之为非科学,例如文学、艺术、宗教、迷信……它们是非科学,但是并不等于就是伪科学。

只有在有人拿非科学的东西来冒充科学时,它才变成了伪科学。

像风水、星相、阴阳等这些是非科学,但是如果拿着这些东西作为科学去给人算命,或者说气功、“练功”包治百病,那么这只能被认为是伪科学了,科学就一定要揭露伪科学,但是科学理论有限,一些伪科学还尚不能能彻底揭穿那些为打着科学旗号的非科学。

以科学的态度辨析“科学”、“非科学”、“反科学”和“伪科学”的区别,对于科学精神的普及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近代以来, 科学的应用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科学的社会作用也得到普遍的尊崇, 但这并不等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都是科学的势力范围。

科学仍然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要素,
它无法解释和指导一切,科学之外的非科学要素依然存在。

至于“伪科学”的东西,是一些打着科学的旗号,貌似科学、模拟科学或伪装成科学而建造的“理论”体系,是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

比如“水变油”之类的把戏、披着科学外衣的虚假广告、篡改实验数据冒充科学发现的行为, 都属于伪科学。

鉴别科学成果的真伪要靠严格的科学检验和学术共同体的监督评议。

有些不成熟的科学假说、设想, 可能包含某些不科学的成分,只要不是自称为严格的科学成果, 就不宜简单称之为“伪科学”。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科学、非科学、伪科学和反科学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精神看待问题,看待非科学、伪科学和反科学,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全社会营造起崇尚科学之风,使我国各项事业能够在科学的发展轨道上阔步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