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选举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民主的实践美国选举制度的演变与影响
![民主的实践美国选举制度的演变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af7885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0.png)
民主的实践美国选举制度的演变与影响民主的实践:美国选举制度的演变与影响民主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共同目标之一,而选举制度则是民主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民主国家之一,其选举制度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对全球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美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世界民主实践的影响。
一、早期的美国选举制度美国的选举制度起源于其独立之初。
在建国初期,美国采取了代表制度,并为选举设立了一些基本原则和标准。
首先,选举的参与者必须是成年男性,并且具备一定财产或土地拥有权。
其次,选民通过公开投票来选举代表,最初并没有采用现代的无记名投票方式。
此外,选举制度还受到各州法律的限制和约束,表现出较强的地方性特色。
二、普选权的扩大和制度改革19世纪中叶,美国开始面临对选举制度的改革呼声。
主要的变革包括:1. 普选权的扩大:在此时期,美国逐渐废除了选举的财产或土地拥有权限制,使更多的公民可以参与选举。
这一步骤对于民主实践的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扩大了选民的基础,为社会更广泛的代表性打下了基础。
2. 无记名投票的引入:19世纪末,美国开始大规模推广无记名投票方式。
这种改革不仅提高了选举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也增强了选民的自由意识,并推动了现代选举制度的发展。
3. 选举制度的集权化:随着美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央政府对选举制度的规范和监督也逐渐加强。
选举程序和标准逐渐统一,增强了选举结果的合法性和可信度,促进了国家政权的稳定和发展。
三、现代选举制度的构建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进步,美国选举制度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1. 大选和小选的并行:美国的选举制度可以分为总统大选和各级政府的小选两个层次。
总统大选一般每四年一次,而小选则根据不同的州和职位设立,频率较高。
这种并行的选举模式保证了政府层面的稳定性和效率。
2. 高度竞争的特点:美国选举制度鼓励民众提出竞选,并保障各党派和候选人的平等竞争权。
从中西方选举制度对比来研究中国选举制度的完善
![从中西方选举制度对比来研究中国选举制度的完善](https://img.taocdn.com/s3/m/c6fc50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e.png)
从中西方选举制度对比来研究中国选举制度的完善中国选举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重要议题,可以借鉴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对比来进行研究。
在中西方选举制度对比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中国选举制度的完善。
首先,借鉴西方选举制度的经验,可以推动中国选举制度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的提高。
例如,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电子登记和在线投票系统,有效避免了假票和选民舞弊问题。
在中国,可以通过提升选举过程的透明度,如公开候选人资格审查、选民登记和票数统计等环节的公开,以确保选举的公正性。
此外,加强选举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对候选人和选民的培训和教育,也是提高选举制度公正性的关键措施。
其次,西方选举制度中注重政党竞争的模式,可以提供中国选举制度的参考。
在西方国家,政党是选举的主体,选举结果直接影响政府组成。
相比之下,中国现行的选举制度更注重个人的选拔,政党在选举中的作用相对较小。
可以考虑在中国选举制度中引入政党竞争的机制,以加强政府的稳定性和责任性。
这可以通过增加政党的参选资格、加强政党组织建设和候选人培训等方式来推进。
另外,西方选举制度的特点是突出选民的自治性。
选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判断选择合适的候选人或政党。
相比之下,中国选举制度中的特点是党委领导下的民主选举。
因此,可以考虑在中国选举制度中加强选民的自治性,例如尊重选民的个人选择和意愿,鼓励选民积极参与选举,提高选民对选举的认可度和参与度。
最后,通过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对比,可以借鉴西方选举制度中的优点,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完善中国选举制度。
必须强调的是,选举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
同时,中国的选举制度也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以实现选举制度的科学和可行。
总的来说,通过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对比研究,可以为中国选举制度的完善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借鉴。
这需要关注选举制度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政党竞争的机制、选民自治性等方面的问题,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改进和完善。
美国选举制度对中国的启发_通过美国总统选举看我国的选举制度
![美国选举制度对中国的启发_通过美国总统选举看我国的选举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529288171fe910ef12df840.png)
2008.08(下)LegalSystemAndSociety美国选举制度对中国的启发——通过美国总统选举看我国的选举制度宋涛摘要选举是一个国家民主宪政制度的组成部分,与民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本文指出如果没有选举制度,就不可能有大规模,深层次的民主政治;离开民主的选举也不可能有效进行。
关键词民主选举选举制度中图分类号:D97-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0592(2008)08-232-012000年11月7日美国进行总统大选。
大选次日,佛罗里达州宣布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州长获得2909135张选票,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副总统获得了2907351张选票。
由于选票之差小于所投票总数的0.5%,根据州法规定进行了再次自动计票,结果表明布什仍然获胜。
戈尔利用佛州规定的异议程序,要求在倾向民主党的选区进行手工计票。
在迈阿密—戴德选区的检查团因故于11月23日停止手工计票后,戈尔竞选委员会起诉,要求计票继续进行。
在佛州最高法院拒绝发布这一命令后,戈尔表示将按照州法的争议程序来挑战这一选区的选举结果。
11月21日,佛州最高法院在合并诉讼的意见中把公正日期延迟到11月26日,命令重新计票过程继续进行,并判决在此期间的手工计票结果必须被包括在最后的公正数字当中。
布什将这一判决进一步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
佛州最高法院以6:1再次肯定了原先判决的这一期限。
最终由联邦最高法院裁决终止计票,布什以几百张选民票的微弱优势赢得佛州关键的25张选举人票得以当选。
年份2000总统候选人乔治・W ・布什阿尔伯特・戈尔政党共和党民主党选举人票271266选民票5045614150996039一、选举制度的基本理论(一)选举制度的概念选举制度是“选举国家各级代表机关的代表(议员)和其他公职人员的原则和制度的总称”。
(二)选举制度的内容选举制度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选举的基本原则,选举权的确定,选举的组织和机构,选举的程序与方法,选举的经费,选举人与当选人的关系,对破坏选举行为的制裁等。
西方选举制度的经验教训
![西方选举制度的经验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44c8ea7ca26925c52cc5bf7d.png)
造成选举中的违法事件发生。
三、选举违法行为的对策建议归纳对选举违法行为的对策措施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对选举权的宣传和选举程序的公开性,让公民知道他们的权利和公开程序,这是防治选举违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法律不到位,制度不到位,程序不到位才出现这么些选举违法的现象。
如组织选举者封锁消息,不让选民知道选举法的内容和赋予公民的权利,组织者好控制选举和暗箱操作。
这种情况在村委会选举中较严重。
二是应进一步研究法律和制度存在的缺陷,如《村委会组织法》等法对选举违法行为没有规定处理措施的问题急需解决。
村委会属于自治地区性组织,不能同行业协会那样的自治组织相提并论,它有一定政权职能,在理论上应进一步研究。
刑法第九十三条的司法解释就把村委会成员的贪污视为国家工作人员对待。
对破坏村委会选举的行为又为何不能视为侵害公权力由刑法定罪呢?又如对选举中的违法和犯罪行为在代表选举法中有规定,但地方组织法、居委会组织法里没有规定,难道政府领导人的选举就没有违法行为吗?所以应完善这些法律,系统完善对选举违法行为的处理措施。
地方立法可以在对选举中的违法行为、违纪行为的规定上先行一步。
在是否对选举行为提起行政诉讼问题上,虽说在理论上可以依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进行干预,但实践中法院无先例就无法推广,这也应通过立法解决。
立法前可通过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等手段加以解决。
在对选举违法行为的认识和处理上,对公民违法处理得比较多,对组织者违法的处理比较少,难度也比较大。
因此要增加从制度上约束组织行为违法的研究。
还有要善待公民的选举行为,不要动不动因选民有点违规违法的就锒铛入狱。
有的选民违法是对选举组织者违法的不满和反抗,组织者违法在前,不加处理,只抓公民的违法是很不公平的。
三是除完善法律外,建议建立选举纠纷的救济机构。
在选举纠纷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应加强司法处理选举纠纷的救济措施,可考虑法院在选举时设立一个临时的选举纠纷审判庭,有一套特殊的程序及时解决选举纠纷。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及其启示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9c65b3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0.png)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及其启示[关键词]选举;选举制度;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摘要]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作为政治文化和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通过不断的扬弃和积累,逐步形成了当代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相对独立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研究它的实践和发展过程,可以给我们:民主政治的发展是选举制度赖于存在的基础;选举方式与程序的规范化、法制化是完善和发展选举制度的基本保证;选举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必须符合本国的国情,不可强求一致等几项启示,这对于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选举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D750 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958(2001)03-0054-05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作为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是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在随后的资产阶级国家成长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不论西方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怎样不同,一般说来它们的议员和政府首脑,形式上都是由选举产生。
在政治生活领域中,选举是指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根据自己的意志,按照一定的形式和程序,通过投票方式,选出一定的公民来行使国家公共权力的人。
现代民主国家通过选举这种程序,以选举中表达出来的人民的愿意,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
选举制度作为现代民主国家政治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石。
它是选举产生国家政权机关和选举任免其组成人员及有关公职人员制度的总称。
由一系列与选举原则、选举程序、选举方法相关的经法律规范形成的各种具体制度所构成的整体。
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确立使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程度得到巩固;使人民的政治素质得到提高;使社会得到稳定和发展。
一西方国家选举的发源地在古希腊。
古希腊的选举经验告诉我们直接民主制只有在雅典那样的袖珍国家才能被采行。
再往后,国王选举与教皇选举均留下选举方面的宝贵遗产。
近代西方选举制度是伴随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在同封建势力反复斗争的过程中,在继承和借鉴古代社会选举制度的基础上,为适应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而逐步产生的。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不同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7109364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f.png)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不同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历史和政治传统的影响,对于了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西方选举制度的不同之处。
首先,中西方选举制度在选举方式上存在着差异。
西方选举通常采用简单多数制,即候选人获得最多选票即当选。
这种制度着重强调个人的竞争和表现,倾向于形成两党制。
相比之下,中国的选举制度更加注重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
中国通常采用间接选举的方式,通过代表机构选举,从而保证了政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其次,在选举过程中,中西方选举制度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
在西方国家,选民的选择往往基于个人的意愿和政治立场。
选民有完全的自由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利益投票。
而在中国等东方国家,选民的选择往往受到政府的影响和指导。
政府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选民理解国家的需要和利益,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优选的候选人。
此外,在选民注册和选举管理方面,中西方选举制度也存在差异。
西方国家注重选民的个人权利和隐私保护。
选民通过个人注册程序获取选民身份,并行使选举权。
相比之下,中国等东方国家采取集体户口注册的方式,将选民注册与家庭关系相结合。
这样可以更好地管理选民和确保选民的参与。
最后,在政治竞选和选民行为上,中西方选举制度也存在着不同。
在西方国家,政治竞选是激烈和多样化的。
候选人通过公开辩论和选民互动来争取选民的支持。
选民的投票行为往往受到媒体宣传和辩论影响。
中国等东方国家则更注重候选人的素质和能力,政治竞选更加注重候选人的绩效和实际表现。
总体来说,中西方选举制度在选举方式、选举过程、选民注册和管理、政治竞选和选民行为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西方国家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差异。
对于理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和对比来说,深入研究和了解这些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国的选举制度和中国的选举制度有何异同?
![美国的选举制度和中国的选举制度有何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f7fb6c1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2.png)
美国的选举制度和中国的选举制度有何异同?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之一,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选举制度的设计存在着不同的理念和实践。
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两国选举制度经过长期实践不断完善,但其基本原则和操作方式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异同。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选举原则在选举制度中,选举原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其决定着选举的公正性和代表性。
美国选举注重“平等”和“自由”原则,即每个具有选民资格的个体在选举中应当拥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的选择。
在美国,所有拥有选民资格的成年公民都可以参加选举、竞选或投票。
除了联邦议员选举采用的选区制度外,其余选举都采用单票制度即“首位当选”原则,最高票当选,反映了其选举制度的候选人竞争性和民主性。
中国的选举原则则注重“团结”和“民主”原则,即在选举中应当尽可能地体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充分表达人民内部的自由协商和民主决策。
在中国的选举制度中,除了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中采取的群众代表推荐制度外,其余选举都采用的是单一候选人提名制和区域选举制,保证了选举的稳定和代表性。
二、选民资格选民资格是选举制度中最基础的问题,其决定着选民的数量、质量以及选举结果的合法性。
在美国,拥有选民资格的人包括所有美国公民,年龄要求一般为18岁以上,一些州也规定有犯罪记录的人不能投票。
同时,美国还规定了选民登记制度,未在规定时间内登记的人不得参加投票。
中国的选民资格则由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18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均可成为选民,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实施的多党合作制度,一部分选民需要在某些组织或党派内进行推荐和参加党内选举,而这些人的参选资格则不得不在更高的标准下进行限制。
三、选举进程选举进程越科学、规范,选举结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就越高。
在美国,选举进程分为初选和总统大选两个环节。
初选是各政党在内部进行的海选,通过一系列州的党团结会议、初选、党代表大会等环节,最终确定该政党的总统候选人。
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优缺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优缺点及对中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13136f6524de518964b7dfa.png)
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优缺点及对中国的启示一、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几种形式及从实践情况和民主政治的运作来分析,不同的优点(一)多党制的优点1、多党制有利于政府清正廉洁。
多党制下权力比较分散,一党难以独掌政权,政治权力受到的监督和制约比较大,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腐败的发生。
2、多党制国家的选举采用的是比例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是按照各党派所得选票的比例分配议会席位,因此保证了相当小的政党在议会中也有自己的代表。
为各社会阶层更广泛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较多的机会。
(二)议会民主制度优点1、政府首长(首相/总理)由立法机构最大政党的党魁出任,以确保政府的政策在立法机构得到支持。
2、政府全体内阁成员也是从议会议员中产生,议员执政可避免议员逐渐与实际社会脱节。
3、行政和立法机构有联系,可提高政府效率和避免政变发生。
4、称职的政府首长可以不限任期。
(三)三权分立民主制度优点三个机构具有相互独立的平等地位,分别具有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权分立制度是人类政治制度学上一大创举,用权力制约权力,是防止权力滥用的最有效方法。
二、从上述西方当代民主制度分析,西方民主制度存在如下弊端1、民主虚伪从选举制度来看,西方国家的选举都是金钱操纵的选举,西方发达国家的总统、总理、州长等都只有大的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才能参加选举,其实际上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体大多被政府和财团所控制,要为他们服务,必要的时候也要为他们说谎话;西方国家虽然都标榜自己讲人权,但事实上他们所做的远没有他们所说的那么好。
美国号称是“自由者的乐土”,但被剥夺自由人数的比例名列世界前茅。
根据联邦调查局2004年11月公布的数字,2003年美国执法人员共拘留或逮捕了1360万人次,全国每10万人中有4695.1人被逮捕。
西方国家经常标榜自己的民主,指责其他国家缺少民主,实际上是把“民主”作为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以实现自己的经济和政治目的。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1dcb12e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d.png)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第一篇: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1、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我国的各项选举制度要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
西方国家是两党制或多党制国家,各党派之间是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其选举制度不需要以接受某一个党派的领导为前提。
2、我国由选民选出的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政府、检察院、法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西方国家一般是两院制(上议院和下议院或参议院和众议院),国会、法院、政府分别行使立法、司法、行政权力;本着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国会不是国家机关中权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机关,政府首脑、司法官员并非全由国会选举产生。
3、我国的人大代表代表着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人民意志、为民说话。
而西方社会的民主从总体上说是少数人的民主。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确定受选区总人口数的多少、代表名额中要保持适当的性别比例、代表的身份、代表所属的民族等几个因素的影响。
西方国家国会或议会议员名额的确定主要受选区总人口数的影响,有时也考虑种族因素。
5、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除了人大常委会和各专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是专职的和有薪俸的外,其他的都是兼职的和无薪俸的,他们有相当一部分兼任了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公职。
我国人大代表的人数很多,而开会日期却很少。
西方国家的议员一般都是专职的和有薪俸的,以英、美、法、德最为典型,他们的人数并不多,但每年开会的日期却很长。
6、在选举经费和法力保障保障方面也有不同。
我国《选举法》第一章第八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
”西方国家选举用的一切经费,大都由候选人或提出候选人名单的组织负担,选举用的工具及设备都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广大劳动人民无法享用。
为了保障选民自由行使选举权,我国的选举法专章规定了对破坏选举的制裁,杜绝贿赂舞弊、防上与取缔破坏选举的各种违法行为。
英、法、德议会选举制度比较研究
![英、法、德议会选举制度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88075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2.png)
英、法、德议会选举制度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议会选举制度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通过对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欧洲国家的选举制度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政治体系和历史文化背景下,议会选举制度的运作机制和特点。
本文将首先概述每个国家的选举制度基本情况,包括选举周期、选举方式、选区划分等,然后分析这些制度如何影响政党的竞争策略和选民的行为。
本文还将探讨各国选举制度在促进政治稳定、代表性和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它们面临的挑战和改革趋势。
通过这一比较研究,我们可以为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英国议会选举制度英国议会选举制度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具影响力的选举制度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中世纪。
英国议会由两部分组成:上议院(House of Lords)和下议院(House of Commons)。
其中,下议院通过普选产生,而上议院主要由贵族和世袭议员组成,不过近年来上议院也在进行一定的改革,以增加其民主性。
选举机制:英国的选举机制采用简单多数选举制,即选区内获得最多选票的候选人当选。
英国还有一套复杂的选区划分系统,旨在确保各党派在不同地区都有公平的代表权。
选区划分:英国选区的划分基于人口和地理因素,并定期进行调整。
选区大小不等,既有城市选区也有农村选区,以确保每个选区的人口规模大致相当。
候选人资格:成为英国下议院候选人的基本要求包括必须是英国公民、年龄必须达到18岁以及必须在选区内居住。
候选人通常需要得到一个或多个政党的提名。
选举过程:英国议会选举通常在每年的5月或6月举行,但具体日期由首相决定。
选民在选区内投票,每个选民可以投一票。
选举结果通常在投票日当晚或次日公布。
政党制度:英国实行多党制,但两大主要政党——保守党和工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存在其他小党和独立候选人,但他们往往难以在选举中获得显著支持。
影响与挑战:英国议会选举制度对英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确保了政治权力的和平转移,促进了政治稳定。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比较和我国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比较和我国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https://img.taocdn.com/s3/m/3d5137b2fd0a79563c1e7299.png)
西安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学年论文论文题目:中西方选举制度的比较和我国选举制度的完善学生姓名:李全学号:0911240126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级:政行0901班指导教师:刘慧娟完成日期: 2012 年 6 月 18 日中西方选举制度的比较和我国选举制度的完善摘要:选举制度是当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也是公共权力获得合法性的重要依据.本文对中西方选举制度的起源、理论基础、选举特点和原则、选举经费的来源、选举过程的监督、选举制度的目的和选举的方式方法等做比较,研究其优缺点,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选举制度提供借鉴.关键词:中西方选举制度差异改革完善选举制度,是一国统治阶级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它包括选举的基本原则、选举权利的确定,组织选举的程序和方法,以及选民和代表之间的关系。
中西方选举制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通过对中西方选举制度的比较,以及当前西方选举制度的优点及我国选举制度的不足,取其之长补己之短,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选举制度提供有益借鉴。
一、中西方选举制度的概述起源(一)中国选举制度的概述及发展中国古代考试作为一种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方法,其历史源远流长。
但其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大致来说,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实在四岳会议的基础上产生的禅让制;春秋以前,出于世官和选举;汉代推行察举和征辟;曹魏时实行九品中正制;至隋唐迄于清代所采用科举制度并逐步完善,以此来选拔人才,巩固统治。
但是,到了近代,由于事变之亟和民族危机的严重,加上他自有的弊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日益变的不合时宜,并成为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教育发展的障碍,所以于1905年宣布废除。
科举制度虽早已随封建统治的结束而不复存在,但是沿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和人才的理念依旧被使用着。
而西方的近现代政治制度的传入,其中选举制度也随之传入,并被近现代所接纳并结合我国传统科举选拔制度,从而形成中国现代选举制度。
中国和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及其启示
![中国和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34418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a.png)
及其启示2023-11-09CATALOGUE目录•引言•中国选举制度及其特点•西方选举制度及其特点•中西选举制度的差异及其原因•中西选举制度差异的启示与借鉴•结论与展望01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其选举制度也存在明显差异。
研究中国和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政治体系的优缺点,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借鉴和启示。
选举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对于国家治理和民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比较分析中国和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探讨其产生原因、影响和启示。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
收集关于中国和西方选举制度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研究,总结归纳出其选举制度的差异及其启示。
研究目的和方法02中国选举制度及其特点中国选举制度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科举制度,这是中国选举制度的起源。
古代科举制度自清朝末期以来,中国的选举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选举制度。
近现代选举制度中国选举制度的历史演变中国选举制度的主要特点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中国的选举制度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即人民选举出代表,代表再选举出上一级代表。
差额选举中国的选举制度实行差额选举,即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这样可以增加选举的竞争性和透明度。
共产党领导中国的选举制度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体现了党的意志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优势中国的选举制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同时,差额选举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选举的竞争性和透明度,有利于选民行使自己的权利。
不足中国的选举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一些代表可能存在代表性不足的问题,一些选民可能存在投票意愿不高等问题。
此外,由于历史和文化等原因,一些地区和群体的投票率可能存在差异。
中国选举制度的优势与不足03西方选举制度及其特点西方选举制度的历史演变从封建选举到现代选举西方选举制度经历了从封建选举到现代选举的演变。
中西方选举制度比较
![中西方选举制度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782356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7.png)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
2
3
虽然中西方选举制度存在差异,但它们都体现了民主的原则,即公 民参与政治决策、享有基本权利和义务、监督政府工作等
同时,中西方选举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 民需求
4
-
T/卡通
选举制度的比较
选举程序比较
中西方选举制度比较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选举程序比 较如下
中国选举制度:中国选举制度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 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各级国家 机关领导人员。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 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它的常设机关是常务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对它所通过的决议 负责并监督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的选举
与公共事务等权利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法律保障 比较表明了两种不同的法律 保障方式:一种是强调基本 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保障;另 一种是强调参与权利和参与 义务的法律保障。两种法律 保障方式各有优缺点,但都
体现了民主的原则
中西方选举制度比较
1
总之,中西方选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包括选举程序、规则、 法律保障等方面
20xx
中西方选举制度 比较
目录 / CONTENTS
-
选举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选举制度的比较
中西方选举制度比较
以下是一份关于中西方选举制度的比较,以markdown格式回复,约1000字
中西方选举制度比较
选举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选举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选举的程序、规则和法律保障。选举制度是 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重要途径。选举制度的比较可以从选举的程序、 规则、法律保障等方面进行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选举规则比较表明了两种不同的提名方式和监督方式:一种是差额提名 和监督,即通过差额选举和公开的竞选活动进行提名和监督;另一种是等额提名和监督, 即通过等额选举和监督权与提案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名和监督。两种提名方式和监督方 式各有优缺点,但都体现了民主的原则
中国和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及其启示
![中国和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e756e6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c.png)
中国和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及其启示选举制度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民主发展。
中国和西方国家在选举制度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选举方式、选举组织机构、选举参与和选举结果四个方面,阐述中国和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并探讨这些差异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首先,选举方式是中西方选举制度的重要差异之一、西方国家一般采用“多党制”和“相对多数选举制”来进行选举,即各个政党根据自己的纲领和政策进行选举竞争,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当选。
而中国则采用“一党制”和“相对多数选举制”,即只有一个执政党参与选举,候选人需要在选举中赢得多数选民支持才能当选。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和政治环境的差异。
西方国家强调个体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倡导政党竞争,多元并存。
而中国强调集体利益和稳定,政党竞争相对较少。
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选举制度时,要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寻求适合的方式和模式。
其次,选举组织机构是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另一个差异。
在西方国家,选举由独立的选举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监督,例如美国的联邦选举委员会,英国的选举管理委员会等。
这些机构独立于政府和政党,确保选举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而在中国,选举由政府组织和管理,缺乏独立的选举管理机构。
这导致了中国选举过程中缺乏独立监督和公众参与,容易出现不公正现象。
因此,我们应当加强选举监督机构的独立性,确保选举的公正和公平。
再次,选举参与是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又一差异。
在西方国家,选举普遍推行宽松的选民资格,鼓励选民积极参与选举。
选民可以自由选择候选人,并行使一人一票的选举权。
而在中国,选民资格受到一定的限制,选民选择候选人受到较多的局限。
例如,中国的民族地区有较高的选区门槛,选民需要经过严格审查才能参选。
这导致了选举公众参与度不高,容易出现民众对选举的冷漠和不信任。
因此,我们要通过放宽选民资格的条件,鼓励更多的人参与选举,提高选举的民主性和代表性。
最后,选举结果是中西方选举制度的重要差异。
各国选举制度的异
![各国选举制度的异](https://img.taocdn.com/s3/m/f4df727527284b73f24250fb.png)
然后,选民和候选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上的差异 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是竞选制度。候选人之间为使
自己当选而展开争夺选票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候选人通过制定竞选纲领,利用报刊、电视、电台等 多种媒介,采取周游、发表演讲等各种形式在其竞选 地区,向选民宣传自己的主张,许下承诺,以获取选 民的信任以使自己当选。 我国实行的是候选人介绍制度,即推荐候选人的政 党、团体和选民、代表可以在选民小组会议上介绍所 推荐的候选人的基本情况。这种介绍候选人制度具有 节约经费、有利于社会稳定等优点,但由于在具体运 行过程中并没有能够真正贯彻实施,致使部分选民没 有充分了解候选人的情况下就盲目投票,易于导致选 出的代表并不是选民的意愿体现。
第三,要坚持和完善自身的选举制度,加大选举的监
察和督促力度,坚决防止选举中出现的腐败现象,使 选举真正体现出民意。
其次是监督机制的差异
选举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列活动,选举过程的合理、 合法需要设立监督机构进行对口监督管理。 西方各国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法院来处理选举过 程中的申诉,以达到选民监督的目的。而中国的立法 监督没有那样复杂多样。其原因在于:其一,人民代表 大会的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此规定不但为选民普 遍行使选举权提供了条件而目也使中国的选举活动摆 脱了金钱的影响和束缚。其二,中国的选举活动是处 于国家有组织、有纪律的管理阶段,候选人之间基本 上不存在竞选。因此,中国对候选人的监督不如西方 国家的突出。
各国选举制度不同的原因
第一,国情不同。主要表现为社会性质和社会形态,
以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例如资本主义制度 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差异。
第二,历史因素的影响。西方国家主要通过革命或者
改革的方式走向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是通过共产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以及官 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分析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71c2f8aef8941ea76e057d.png)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分析王 颖(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2)摘要:选举制度是当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也是公共权力获得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本文对中西方选举制度的理论基础、选举过程的监督、选举经费的来源、选举制度的目的和选举的方式方法等做比较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选举制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政治制度;选举制度;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D 52;D 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146(2004)04-0025-04 选举制度是当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也是公共权力获得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在人类社会日益进步的今天,选举制度已成为世界各国显示其进步程度的标志,成为政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选举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选举制度是指有关选举一切公职人员的制度,狭义的选举制度专指有关选举国家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的制度,本文所论的是狭义的选举制度。
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国的选举制度虽有共性,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各自呈现不同的个性色彩。
本文通过中西方选举制度的比较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选举制度提供借鉴。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举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西方现代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其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学说。
近代西方社会笼罩在封建王权的专制制度之下,封建专制制度是无视人的制度,它只承认一个原则:朕即国家。
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激烈地批判这种君权至上的原则,认为封建制度使人类遭受屈辱、丧失尊严,是既不公平而又荒谬的制度。
西方近代意义上的选举活动,是在资产阶级确立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之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主权在民”思想的创始人卢梭认为,人民的主权至高无上,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运用主权的人应当而且必须是缔约建立国家的人民。
根据“人民主权”理论,资产阶级创造了代议制的形式,让人民选举代表机构,由它来行使人民委托给它的权力。
西方政党选举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西方政党选举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3854b87cc22bcd126ff0c72.png)
一
些 变化 。其 中 , 突 出 的变 化 就 是处 于传 统 间 的阶层迅 速发 展 、 崛起 、 强 大起来 。以德 国为 例 , 人 群 体 阶层 在 社 会 中所 占 工
级会议上 , 路易十六仍 以等级为单位召开会议 , 导致
第 三等级 的严重 不 满 , 终 导 致 了 巴 黎人 民武 装 起 最 义, 结果 迫 使 政 权 从 王 室转 移 到 了议 会 ; 后 经 过 此
举 制度 的产 生也 最有 代 表 性 。在 英 国 , 早 的 选举 最
的竞 争 。 因此 , 定意 义上 说 , 方政 党选举 制 度也 一 西
是 西方 国 家 的选 举 制 度 , 者 在 本 质 上 是 一 致 的。 二 随着 资 本 主义 的发展 、 资产 阶级 的壮 大 , 方近 代选 西
熊 光 慈
摘
要: 政治系统 的有效运作离不开政党 , 国家的政治领 袖通常也是政党 的领袖 。一定 意义上说 , 西方 政党选举制
度 也是 西方国家的选举 制度 。随着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产 阶级 的壮大 , 方近代选 举制度在 与封建 势力长 期反 复 资 西 斗争的过程 中, 与资产 阶级议会制度一起产 生、 展、 发 完善。现代西方政党选举 制度 , 既继承 了近代 西方选举 制度 , 又 结合 时代发展 与环境 变化发 生 了一些转化。研 究西 方政 党选举 制度 的历史 演变 、 原则 、 式与程序 、 能, 方 功 总结 其 经验教训 , 对于 改革和完善我 国的选举制度具有 一定 的启发 意义。 关键词 : 西方政党 ; 选举 制度 ; 示 启 中图分类号 :5 4 D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7 1 2 1 )3_ 0 2 5 10 —0 5 (0 1 0 —0 2 —0
西方政党选举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西方政党选举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b2949787e21af45b307a87a.png)
西方政党选举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摘要:政治系统的有效运作离不开政党,国家的政治领袖通常也是政党的领袖。
一定意义上说,西方政党选举制度也是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西方近代选举制度在与封建势力长期反复斗争的过程中,与资产阶级议会制度一起产生、发展、完善。
现代西方政党选举制度,既继承了近代西方选举制度,又结合时代发展与环境变化发生了一些转化。
研究西方政党选举制度的历史演变、原则、方式与程序、功能,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西方政党;选举制度;启示政治系统的有效运作离不开政党,世界政治本质上是政党政治。
国家的政治领袖通常也就是政党的领袖。
西方的选举实际上是两个或多个政党之间的竞争。
因此,一定意义上说,西方政党选举制度也是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西方近代选举制度在与封建势力长期反复斗争的过程中,与资产阶级议会制度一起产生、发展、完善。
现代西方政党选举制度,既继承了近代西方选举制度,又结合时代发展与环境变化发生了一些转化。
一、西方政党选举制度的演变与形成西方政党选举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其发源地在古希腊。
古希腊的城邦制形式由于国家小、人口少,比较容易采用直接选举的方式。
在这之后,西方各国的国王选举与教皇选举留下了选举方面的宝贵遗产。
由于历史久远、资料缺乏等原因,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关于西方政党选举制度历史演变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对近代西方选举制度的研究。
从国家范围来说,又主要集中于对英法美政党选举制度的研究。
英国作为最早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其选举制度的产生也最有代表性。
在英国,最早的选举制度是1215年英国“自由大宪章”,其核心的规定是:由联合起来的大封建主负责选出一个由25人组成的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职责就是监督国王是否遵守宪章。
这往往被认为是英国议会的开端。
在这之后,1343年英国国会分为贵族院和平民院;1647年、1649年,英国军队中的平等派曾两次提出关于普选权的问题,但是都遭到当时执政的克伦威尔政府的压制;1688年英国人引以为荣的“光荣革命”后,英王威廉三世在1689年、1701年被迫接受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这些文件主要确认了议会是超越于国王之上的最高立法机关;宣布国会议员实行直接的“自由选举”,确立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选举制度。
从美国总统选举看中西选举制度差异
![从美国总统选举看中西选举制度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19ac2ba5fd0a79563c1e728b.png)
从美国总统选举看中西选举制度差异摘要:2008年美国总统换届大选掀起了世界性的选举思想浪潮。
许多名人志士也开始审视我国的选举制度,并开始与西方的选举制对比,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盲目批判我国的,要求照搬西方的选举制度的混乱思想。
由此本文以美国总统选举为引,通过对中美选举制度的比较分析,澄清中西选举制度的区别与联系,以消除人们的错误认识,并希望能有助于我国选举制度的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字:中美选举制度差异选举制度是当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也是公共权力获得合法性的主要依据。
在人类社会日益进步的今天,选举制度已成为世界各国显示其进步程度的标志,成为政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08年以来,美国总统选举一直备受瞩目,至今奥巴马的当选,更引发了各国人民对选举制度的思考。
美国作为西方国家的代表,它的选举制度和我国的究竟有何不同,对我国的选举制度有怎样的启示,本文主要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中美选举制度的主要差异尽管中美选举制度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如都遵循普遍,平等。
秘密投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以及都有选举诉讼等,但由于中美国家性质和历史传统存在差异,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也充分显示了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
中美选举制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理论基础的差异在选举制度建立的理论来源上,美国作为西方国家的代表,其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结果,是在资产阶级确立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之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理论基础是人们主权学说。
根据“人民主权”理论,资产阶级创造力代议制的形式,让人民选举代表机构,由它来行使人民委托给它的权力。
而我国的选举制度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同时吸收前苏联的选举经验,批判地继承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中国可采取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但必须实行无男女,信仰,财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选举制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更是一个国家民主是否得到有效发挥的重要衡量指标。
本文在对西方国家的多数当选制、比例代表制和混合选举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对我国的选举制度进行思考,得出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选举制度比较启示
中图分类号:d750 24 文献标识码:a
“选举”作为政治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自古都有,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个国家历史的原因以及它们所处的社会、地理环境和民主发展的程度不同,每个国家都产生了与各自国家发展相适应的选举制度。
但从选举制度对促进国家的发展和政治稳定的作用分析,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明显要优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因此,总结西方先进的选举制度,对于广大的发展国家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尤其对于我们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通过研究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并借鉴他们在选举中所创造出来的优秀成果,对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选举制度的界定
对于选举制度的界定,存在以下几种说法,皮纯协从集合概念角度给选举制度下了定义,他认为选举制度是“选举政权代表机关的成员(代表、议员)和国家机关工职人员时应遵循的各项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总称”①;张友渔从法律制定的角度出发,将选举定义为“法律规定的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和某些国家工职人员的制度”②;唐晓等学者从法学的角度对选举制度下了如下定义“选举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选举国家代表机关和国家工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是各种选举法律规则的总称”③;罗豪才和吴撷英从公民民主的角度出发,认为“近代意义上选举制度的概念是指公民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选出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决定国家政治事务”④。
综合以上学者对选举制度界定,笔者认为:选举制度是一国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公民依照国家法律的规定,按照民主的程序选出代表,组成代议机关代为行使自己各种权力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列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总称。
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这个概念,首先从核心和内涵来说,选举制度是一国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选举制度的优劣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优劣,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主文明程度;其次选举制度包括公民在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代为行使自己的权力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的原则、制度和程序。
最后,选举制度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和遵从民主的要求进行选举,使民主权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西方国家采取的三种主要选举制度
经过对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的考察,我们发现当前西方国家主要存三种选举制度形式,分别是:多数当选制、比例代表制和混合选举制。
三种选举制度各有优劣,是各个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并经过长期的实践得以确认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国家虽然对自己的选举制度作了修改,但是根本的选举制度形式并未发生变化,只是在一些选举范围或程序上作了一些修补。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三种选举制度:
(一)多数当选制。
三种选举制度中,多数当选制出现的时间最早,具有易操作、简单明了等特点。
所谓多数当选制就是根据获得选票的多寡决定是否当选的一种选举制度形式,主要表现为相对多数制和绝对多数制两种形式。
这两种选举形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候选人是否需要超过半数以上的票数。
相对多数制是指候选人只需要得到选区内多数票无须超过半数即可当选;而绝对多数制则要求候选人的所获得的选票必须在全部选票的半数以上才可当选。
相对多数制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选举形式。
据统计,全世界150个具有选举资料的国家中,有43个国家采取相对多数制。
⑤美国是这种选举制度运用最广泛的国家之一,在美国,从总统、国会参议员、州长、州议会议员到县行政长官、市长、市议员等都是通过这种选举制度选举产生的。
相对多数制经一轮选举即可得出结果,选举过程简单明了,选举效率较高。
但这种选举制度的明
显不足就在于当选者的代表性不足。
这种选举制度的优点在于有助于两党制的巩固,从而保证政治的稳定性。
与相对多数制相比,绝对多数制要显得复杂一些,一般存在选择投票制和两轮投票制两种形式。
选择投票制的代表国家是澳大利亚,自1918年以来,澳大利亚众议员的选举就采用这种制度,爱尔兰和斯里兰卡的总统选举也是通过此种方式选出来的。
法国是两轮投票制的代表性国家,这种选举制度是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开始采用并实施的。
目前,世界上91个实行总统直选的国家中,有49个国家采用这种选举制度,从数量上要稍高于相对多数制的国家。
但法国的选举制度与其它国家又有不同,它采取的单选区两轮投票制,这种选举制度的形成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为避免第四共和国党派林立、反复无常的弊端而设计的,这种选举制度有助多党制下左右翼政党联盟的形成,更有利于政治的稳定性。
但相对多数制和绝对多数制都存在相同的缺陷,那就是选举结果容易受选取的的操纵,从而又被操纵的风险,这主要源于多数当选制采用单选制的缘故。
(二)比例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产生要晚于多数当选制,这种选举制度一定程度了克服了多数当选制代表性不足问题。
其核心意思是通过计算各党派在选举中所获得的票数占总选票的比例多少分配议席的一种选举制度。
这种选举制度考虑到了“少数人”的正当利益,为少数人利益的实现进行了很好的制度设计。
正如密尔在其《代议制政府》一书中所说:“少数应当有适当的代表,这是民主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没有它就不可能是真正的民主制,只不过是民主制的虚伪装潢罢了。
”目前,欧洲大陆国家是比例代表制最有流行的地方,丹麦是欧洲最早使用比例代表值的国家。
⑦但比例代表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议员和选民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因为这种选举制度选民选票主要是针对政党而非候选人,选民关注的多是政党未来的施政方针政策,缺乏对候选人的了解;二是这种制度使得政党有选择自己政党领袖的权力,而选民对此也无能为力。
综上所述,这种制度虽然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多数当选制的一些问题,并关注到了“少数人群”的正当权利,但它也强化了政党分立的局面,对政治的稳定也埋下隐患。
典型的代表就是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和战后意大利,出现多党林立、政府频繁倒阁的不稳定政治局面。
因此,在一个国家还没有形成共识性民主因素的情况下采用这种制度,还是存在较大的风险的。
(三)混合选举制。
混合选举制是二战后产生的一种选举制度,这种选举制度首先在联邦德国被采用。
该制度是在对多数当选制和比例代表制融合而成的,是联邦德国政府为防止魏玛共和国时期采用比例代表制带来的消极结果采用的一种选举制度。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他们采用5%的政党门槛及多数当选制和比例代表制相结合的新的选举方式,这两种制度的结合能够发挥它们在原有制度优势的基础上,互为补充,使选举制度为政治的稳定以及各个利益集团权益的公平表达发挥最大的作用。
这种选举制度在联邦德国获得巨大的成功,使民主精神在选举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先后被其他国家所认可。
据统计,自1993年至2004年十年间,世界上共有27个国家的选举制度发生了变化,其中,有12个国家是由其他选举制度改为混合选举制,包括俄罗斯、乌克兰、日本、意大利、新西兰、菲律宾等。
但这种选举制度并非完美无缺,与前两种选举制度相比,这种选举制度程序较多,操作比较麻烦。
另外,多数当选制和比例代表制的固有缺陷也被保留了下来,因此,选用这种选举制度之前应该综合考虑本国实际情况。
三、西方国家选举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中外选举制度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通过介绍西方国家主流的三种选举制度,我们不难发现,西方各国在选取相应的选举制度的时候,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和社会原因。
从根本上说,任何选举制度最终还是为其统治阶级服务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的选举制度和西方各国的选举制度是存在根本区别的,西方各国选举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
(二)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适应”的选举制度。
从普适性的角度来说,并不存“放之四海而皆适应”的选举制度,只存在适合本国国情的选举制度。
即使一些国家采取相似的选举制度,但在选举的具体操作和权限规定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对一国选举制度界定的时候,既要看到这种制度与其他国家选举的共同之处,也要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
这就告诉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选举的时候,既不能盲目崇拜,也不能全盘否定,一方面我们要看到西方选举制度中优秀的部分,参照我国的具体国情,对于那些适合我国国情的、优秀的成果,敢于用“拿来主义”,大胆借鉴,另一方面我们要将那些与我国国情、国家体制以及人民利益相违背的制度,坚决拒之门外。
(三)任何选举制度的发展都是缓慢的过程。
在对以上三种选举制度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也是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才得以形成现在较为成熟的体系,从多数当选制到比例代表制以及到最年轻的混合选举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发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产生到现在还不到六十年的时间,存在一定的问题是正常的,我们应该客观、冷静地看待其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不足。
同时,也告诫我们,选举制度的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这与我国的国情也是相违背的。
因此,我们一方面应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选举制度中优秀的成果,另一方面应客观面对当前选举制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努力改进,不断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使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