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一)

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因其文明自起源发展至今,传统从未被割断而备受世人推崇与关注。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历来有种种猜想与说法。最近几十年,其中尤其是最近30余年,中国古人类学和中国旧、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因而关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的研究,可谓近20年中国人文科学独领风骚的一个领域。

在师辈启迪和社会需要推动下,我自20世纪80年代初,从东北史地之学和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过渡到对中华民族进行整体研究,关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成为我用力较多的一个方面。1984年,阴法鲁教授约我为其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史》撰写第一章:《中华文化起源和中华民族形成》。1987年我开始就《中华民族的含义与中华民族起源初探》和《中华新石器文化的多元区域性发展及其汇聚与辐射》发表文章。这些文章是受苏秉琦教授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类型理论的启发,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对中国旧、新石器时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初步成果,对中华民族的结构也提出了“多元集合体”的观点。不久,费孝通教授召我,说已读过我关于中华民族含义及中华民族起源的文章,指出“中华民族是多元集合体”的提法有些模糊,应是“多元一体”。1989年费老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这一著名论文。自此,我便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核心理论,先后协助费老出版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及其修订本、《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并出版了个人专集《中华民族研究初探》。在我关于中华民族研究一系列论文陆续发表以来,学术界师友给了我多方面支持,尤其是费老、苏老,都是我在大学时期的老师,他们一再勉励我坚持研究,并指出综合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材料与研究成果一炉共冶,从而得出自己的体会,这种研究方法也很对头。这些支持和勉励,使我在自己学业根底不深且研究条件有种种缺陷的情况下,坚持了20年,取得了一些成果,并以中华民族形成史为专业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学们希望我逐步将自己的研究归纳一下,那我就先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说起吧。

总括20年来,关于中华文明以及其早期发展已发了一系列文章,其要点包括:

一、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起源,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

二、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起源,具有鲜明的多元起源、多区域不平衡发展的特点。

三、中国的农业从起源时期起南北不同,最近10余年的考古发现证明南北农业起源均可追溯至距今万年左右,与世界农业起源最早的各地区大体同步。

四、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萌芽,可追溯至距今5000余年以前,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这一个千年纪,考古学界称为“古文化古国”,我称之为“王朝前古国”。这个历史时期,在考古学上大体相当龙山文化期向青铜器时代过渡;在社会发展方面,是从无阶级社会向有阶级社会过渡;在文化发展方面,是从无文字向有文字文明过渡;在国家和民族发展方面,是从部落联盟向国家和民族形成过渡;在中国文献记载方面,是从黄帝至尧舜的五帝向夏商周过渡。因而,我所说的“王朝前古国”时期,是王朝前夜、文明初曙、国家雏型从萌芽至发展的漫长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时代。

五、中华文化的发展在不同区域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间的互补关系,是中华文化产生汇聚和向一体发展的动力因素。

六、中华文化的发展延绵不绝,连续而未有中断,与其他任何古老的文明相比都是不同的。但,中华文化又是兼容并蓄的,是一种“和合”的文化,故其“内聚”和“外兼”是对立统一体。正因为中华文化的这些特性造就中华文化的丰富与长久生命力,也是中华民族结构形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原因。

应该说,这些关于中华民族起源和早期发展特点的认识,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成就,它凝聚了多个学科数辈学者的共同心血。除了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外,还有历史学和民族学的成就。大

致说来,对我影响较大的前辈学者除上面已提的老师,还有顾颉刚、傅斯年、蒙文通和徐旭生等先生。若说我自己还有些成绩的话,可以归结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时代在进步,而我们站在前辈学者的肩上,故比前辈看得稍微远一些;二是新中国的考古学成就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我们有幸看到这么丰富的地下资料,眼界和认识自然会提高一些。

另外,多年来,曾从事历史地理和民族史研究的经历对我的帮助也甚大。历史地理的背景,使我在历史的研究中时刻关注与空间的关系,考虑空间问题时又会照顾到历史的时序;而民族史的背景,使我更关注“纵横时空网络”中族群关系的变化,由历史事件真实性的探求深入到探讨“中国性”(Chinese-ness)诸问题。

我始终相信,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后人必定要超过前人,所以我的这些认识也会随时代的更替而被不断补充和发展,我自己也随时准备更新认识,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一关于中国人及其文化的来源,长期存在外来说和本土说、一元论与多元论的争辩〈1〉。以往由于受到当时政治背景和流行学说的局限,科学发现也不充分,因而很难得有说服力的认识。如关于中华文明的种种西方起源说,就带有明显的虚构、编撰和假想成分。而且,从18世纪法国人约瑟夫.德.古尼(甚至更早的17世纪)开始,止于20世纪初叶的安特生之前,所有西来说的立论都是站在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立场之上(包括古埃及文明中心说和西亚古文明中心说等)〈2〉。考古学发展起来以后,有的研究也不免有种种偏见和浅见。

当前,中国境内古人类学的材料已相当丰富和系统,旧、新石器时代(特别是万年以来)的考古发现在中华大地上已是“遍地开花”。这些系统而又丰富的发现,文化性质明确,内涵清楚,相互关系也易于得到证明,用来与中国文献记述的远古神话传说互相印证,已经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和多元特点,以及新石器时代以来由多元向一体发展的特点。

人类起源于何方?是一个中心还是多个中心?古人类学界尚在不断探讨之中。中国古人类学研究有近80年的历史,在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坎坷中取得了喜人的进展;人类起源各阶段的人骨遗骸化石材料,在中华大地上均有所发现,且分布广泛;人类起源序列各主要环节,在中国古人类学的发现中没有缺环。从体质特征方面观察,早期智人阶段已经出现了向蒙古人种(黄种人)方向演化的萌芽;到晚期智人阶段,以柳江人(广西柳江市发现)和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发现)为代表,蒙古人种已出现南北异型的分化现象。

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早期遗存有不同于他处的特点,北京人遗址文化堆积之厚、内涵之丰富早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瞩目。可以说,世界上普遍承认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存在,得益于北京人遗址的丰富文化内涵和鲜明特点。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小长梁遗址的遗存,其特点也是非常突出的,主要表现在石器的制作和加工上,大型球状石核以外,其它石器普遍较小,一般重约5─10克,最小仅有1克左右,但数量众多,已发现有2000多件!据其形制可分为尖状器、刮削器、雕刻器、锥型器等,反映了当时人们过着狩猎的生活。从这些旧石器的精细程度推测,在此以前其文化当有漫长的发展过程,人们必然具有足以保证技术传授、模仿、改进和继承的语言交流。长江流域也发现了一系列腊马古猿材料。将这些材料综合起来考虑,有理由推断:人类起源当在四五百万年以前,中国处于人类起源地区的范围之内〈3〉。

早期智人及与之相应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分布范围已明显扩大,尤其以黄河中游及其支流渭河、汾水流域,所发现的地点为多。晚期智人已几乎遍及整个中华大地,其相对应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和地点在现今行政区划的各省均有分布,仍以黄土高原较为密集。从考古学文化的特征分析,中国南北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既具有不同的风格和传统,又具有共同的特点。至迟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部出现了不同区域类型的发展倾向。

综上所述,人类起源的问题还会进一步争论下去,但人类起源仅非洲一个中心之说,过去就已受到一系列新发现的质疑;最近在中国山西曲垣发现的世纪曙猿化石,则已将“人类起源

于非洲”的论断推翻,“夏娃理论”不能成立。因资料的限制,“基因证据”的研究也远未解决人类起源是一个中心还是多中心的问题。当然,讨论人类的起源不能局限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狭小范围之内,应该站在全球和全人类的视角来讨论和分析问题,实际上,中国人的起源问题正是人类起源问题的一部分。另外,假若“人种”的划分是可行的,中国人的起源问题还涉及到蒙古人种的起源问题。虽然,目前尚难确断中国是否是人类起源的中心地区,但已知的材料已经证明中国是蒙古人种的故乡。谁也无法否认,中华大地上的这些人类化石,从直立人一直到现代人,其体质形态的进化表现有明确的连续性。

将化石材料与现代中国人体质形态的基本特点相比较,也能发现中华民族的历史连续性。正如吴汝康教授所总结的那样,中国人具有四大突出特征:(1)铲形门齿,中国人为98%,白色和黑色人种相加也仅为5%;(2)印加骨,出现的比率也相当高;(3)面部扁平;(4)下凳圆枕〈4〉。因此,中华民族,包括其主体──华夏/汉民族,从总体上来说,其远古祖先应来自那些起源于中华大地,并留居于本土继续创造历史的人们。

因此,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5〉。二对中华大地上万年以来的考古文化,许多学者都有极其精彩的归纳和总结〈6〉。从这些归纳和总结中,可明显看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即由多元起源而向一体汇聚的特点。

传统史观认为,中华民族是从黄河中下游最先发端,而后扩散到边疆各地,于是有了边裔民族。司马迁综合春秋、战国诸说,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这样表述:由于共工、欢兜、三苗、鲧有罪,“于是舜归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这种史观影响甚大,直至近现代也还有一些学者相信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中下游。过去史家总是用“礼失求诸野”的观点来推测区域间文化发展变化的关系,把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当作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心。这就是本土起源说中的一元说。

一元说的论点已被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所推倒,中华文明不是从黄河中下游单源扩散至四方,而是呈现多元区域性不平衡发展,又互相渗透,反覆汇聚与辐射,最终形成为中华文明。我在许多场合都讲到过这样的认识。在《中华民族起源说的由来与发展》一文中,曾对此加以总结,提到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与近代以来史观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7〉。当然,多区域不平衡发展的观点并非我的发明。1927年,蒙文通先生首先将古代民族分为江汉、河洛和海岱三大系统,其部落、姓氏、地域各不一样,其经济文化也各具特征〈8〉。傅斯年继之于1930年和1934年提出“夷夏东西”说,认定中华文明来源的两大系统〈9〉。1941年,徐旭生先生将中国古代民族概括为华夏集团、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三大“古代部族集团”〈10〉。徐说晚出,最详。

上述诸说,对考古研究的促进是非常明显的。傅斯年是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创办人,中国学者进行的最早的考古发掘就是由他支持下开展的。他关于“新史学”的主张对古史研究有相当的推动〈11〉。徐旭生先生参加过1927年的西北考察,1959年又开创了“夏墟”调查和“夏文化”研究。后来,考古学界开创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研究的苏秉琦教授就是他的学生,追溯起来,受他的影响最大。

众多的考古发现,以及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的研究成果已经昭示:中华文明起源有多个中心,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对于中华文明的多元性特征,我曾做过如下概括:“中华大地上的远古居民,分散活动于四面八方,适应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创造着历史与文化。旧石器时代已显出来的区域特点的萌芽,到新石器时代更发展为不同的区系,各区系中又有不同类型与发展中心。而神话传说中,远古各部落所奉祀的天帝与祖神及崇拜的图腾也有明显的区域特点。考古文化与神话传说相互印证,揭示了远古各部落集团的存在,从而成为认识中华民族起源多源特点的科学基础。”〈12〉

我所以强调考古与神话传说的“相互印证”,就是为了改变“考古自考古,神话自神话”的两分

局面。中国没有发达的神话,或者说,中国的神话体系与西方是不同的,它是古史的传说,即古史的一部分。诚如徐旭生先生所指出的那样:掺杂神话的传说(legend)与纯粹神话(myth)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古史传说并不是纯粹的神话〈13〉。但中国的古史传说至迟到战国时期就有了总结和归纳,表明不同来源和世系的各区域文明渐渐向一体发展。

下面就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划分,其与远古部落集团的对应文化,及各区系间文化的内外互动、融汇等内容,详为叙说。这是综合我以往发表的多篇论文而成的,同时针对考古研究的新认识(如碳14重新测年数据),结合最近的考古发现作了相应的补充和修订。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新发现的考古学文化密集分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之上,我关于中华民族起源及其发展结构的总体认识也因之日趋精确和完善,这些不断丰富的新知更细致描绘了中华文明起源的本土特点、多元特点以及由多元向一体汇聚的特点。

由地质学的研究,我们知道公元前一万年左右进入冰后期,开始了全新世,人类的历史也由此进入新的纪元。

1987年8月,考古学家在河北徐水南庄头发现一处距今约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出土了一批陶器、石磨盘、石磨棒等,还发现了一些植物种子,说明农业已经萌芽〈14〉。此外,江西的仙人洞下层和广东的玲珑岩和西樵山等地也都发现了万年左右的文化遗存。虽然我们关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约公元前6500年之前)只有上述零星的发现,但已足以说明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多元起源特点。就旧石器时代文化的面貌和我国比较优越的地理自然环境等条件来推测,我相信未来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我国也是探寻农业起源的最佳地区之一。

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7000余处。7000年前的考古学文化几乎已是遍布全国各地,如辽河流域的查海文化、兴隆洼文化,山东泰沂地区的后李文化,关中地区的大地湾和老官台文化,中原地区的裴里岗和磁山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长江中游的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和石皂文化,等等。这些新的发现不仅突破了“黄河一元中心论”的传统认识,更丰富了“满天星斗说”的内涵。苏秉琦先生将这些成果归结为“区系类型理论研究”的必然:“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对中国古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大大开阔了考古学家观察古代各族人民在中华辽阔国土上创造历史的视野,开始了从文化渊源、特征、发展道路的异同等方面进行考古学区系类型的深入探索,过去那种过分夸大中原古文化、贬低周边古文化的偏差开始得到纠正,这就为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的突破,开拓了新的思路。”〈15〉这与我多年前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中华民族的形成的角度对考古发现的归纳基本一致〈16〉。我在许多场合又进一步强调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主张中华民族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其族体结构与文化发展是以“多元起源,多区域不平衡发展,反覆汇聚与辐射”的方式作“多元”与“一体”辩证运动的〈17〉。这是我试图结合区系类型划分问题,进而对文化发展变化进程的分析和归纳。这个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在具体的细节还会有不断的反覆,但总的进程应是如上所概括的那样。

所以,我坚持认为有两点贯穿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一是中华文化的多元区域性不平衡发展,各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各有渊源,又自成系统,分布区域和范围明确,文化内涵和面貌也无法相互重合,可以明显地划分为几个独立的文化区系。二是区域性文化呈现向中原汇聚及中原文化向四周辐射的双向运动。

上述认识不仅来源于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系划分,更来自对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故不妨将具体的划分结果及其认识作下列复述〈18〉,并依照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对以往的叙述稍作修改〈19〉:

1.黄河中下游东西相对的两个文化区

黄河中游区,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为中心,北达河套及长城沿线,南接鄂西

北,东至豫东,西抵黄河上游甘青接壤地带。南头庄文化以下,有磁山(公元前6100─6100年)──裴李岗文化(前6200─前5500年)、大地湾(下层)文化(前5900─5300年),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前5000─前3000年)〈20〉,中原诸龙山文化(前2900─前2000年)继之。与这一区域相对应的为炎帝和黄帝两大部落集团,从中可以追溯氐羌与华夏起源,并且大致可以肯定继中原龙山文化发展的是夏文化(晋南、豫西、豫中)、先商文化(豫北、冀南)和先周文化(关中)。炎黄集团起源之地比较接近,无论从文化还是从地理的因素分析,这两大集团都是有共同起源和共同文化特点的亲缘集团。炎、黄同出少典──有峤氏部落,后世成为异姓的相互通婚的不同氏族与部落。我认为黄帝起源于陇山西侧,天水地区为近是。在黄帝集团的发展中,陕北是极为重要的地区。相传,黄帝死后葬于桥山。黄帝并非具体历史人物的私名,其陵园所在就表明了陕北在黄帝集团发展中的重要性。黄帝集团另一个最重要的活动地区是燕山地区。该集团从陕北向燕山地区迁徙的证据已得到了考古学的印证。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自渭水下游越过黄河后,沿汾河和桑干河北上,与燕山以北红山文化在桑干河及汾河发源的河北张家口地区交汇在一起。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促进了文明曙光的出现〈21〉。

《国语.晋语》说,黄帝有25子,因母不同而别为12姓(实则是11姓)。这11姓显然不一定出于同一来源,而是不断融合的结果。故传说中的黄帝谱系有不同的称号,如“轩辕氏”、“有熊氏”等,说明这些后加入的群体还有自己的图腾,但均奉黄帝为共同祖神和天神。“黄帝”既是该集团共同奉祀的天帝,也是该集团大酋长所共享的名号。

炎帝又称赤帝,是炎帝部落集团共同奉祀的天帝,也是该集团大酋长袭用的称号。相传,前后承袭炎帝名号者凡8氏,共530年,最后一位为榆罔氏〈22〉。炎帝集团起源之区当为陕西境内渭水上游和秦岭以南汉水上源一带。其后不断迁移。炎帝的后裔有姜姓诸夏及姜姓之戎,还包括氐羌。后发展为共工、四岳和氐羌三大支系。共工一分为二,即共工和鲧(缓读),说明炎帝集团又有进一步的分化。共工发展于今豫东及冀南地区,徐旭生具体指出其为辉县境内,范围显然过于偏小。鲧兴于崇山(今嵩山),发达于豫晋接壤地区。故此,鲧被认为是黄帝集团的一支系。四岳,或写作西岳,又作太岳。其后裔有申、吕、齐、许等国。申在今河南南阳;吕原在陕西,后迁南阳;齐在山东;许即今河南许昌;炎帝都陈(今河南淮阳)。大约四岳一支是炎帝的主流。氐羌则比较复杂,一直处于西北农牧交错地带。传说中,共工与鲧治水失败后,被天帝殛死,鲧化为黄熊或黄龙;共工化为赤熊〈23〉。这与黄帝集团以猛兽为图腾有相通之处。可见,炎黄两大集团分布的地区内,不仅新石器时代文化系列相同,文化特点亦有相当的相似处,差别只是地方类型和文化中心的差异。神话传说上的共同性更加说明两大部落集团的文化渊源相通。

今黄河下游,以泰山为中心,南至淮,东至海,北至无棣,实际是先秦时期济水及海岱地区。其文化渊源和承袭关系比较清楚,发展序列完整。后李文化(前6300─前5600年)〈24〉,青莲岗.北辛文化(前5600─前4300年)〈25〉,大汶口文化(前4300─前2500年),龙山文化(前2500─前2000年)和岳石文化(前1900─前1500年),诸文化前后互继。海岱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神话传说的太昊、少昊部落集团相对应,其中一部分与炎黄集团融合,成为夏人、商人的来源之一,大部分则为夏商周时期的东夷先民。整体上,海岱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应是三代时的东夷文化。

太昊,分布偏北,时代稍早于少昊,它是东方的帝,又是风姓的祖神。少昊分布与太昊交错重合而稍偏南,以鸟为图腾,《左传》昭公十五年列举有15个以鸟为氏的部落或氏族。传说中,少昊的后裔有后益、陶、蚩尤和羿等,今莒县是其核心区。

2.长江中下游东西相对的两个文化区

随着长江中下游考古发现的增多,我们对于这一地区的考古文化面貌和结构关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长江中游,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南包括洞庭湖,西尽三峡、川东(今渝东),北达豫南与黄河中游的考古学文化相同分布,是一个自成体系的考古学文化区。关于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关系,由于两湖和四川、重庆等考古工作者的工作,也由于三峡库区1995年以来的抢救性发掘,有了更新的认识〈26〉。如青年学者孟华平写的《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的结构》一书,对中游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作了很好的归纳,也落实了我原来的一些设想:时代越晚,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越广,其文化内涵的包容性也因之越丰富。他说:“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主要表现为以二元为主体的谱系结构……,即以两湖平原西南侧为中心的南方系统和以汉水东侧为中心的北方系统的谱系结构。南方系统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由彭头文化、皂市下层文化和汤家岗文化构成,北支由城背溪文化和大溪文化构成,他们的绝对年代约在距今8500─5100年之间。北方系统的考古学文化由边畈文化、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构成,他们的绝对年代约在距今6900─4200年之间。在发展的构成中,南北两系统的考古学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往和影响。约在距今5100年前后,这种以二元为主体的谱系结构被打破,即北方系统的油子岭文化逐步向西南扩展,到屈家岭文化时期基本取代了南方系统,实现了空前的统一和繁荣。尽管如此,南方系统的文化出土仍有部分保留,成为北方系统的不同地方类型。石家河文化之后,来自中原的考古学文化逐渐向长江中游地区渗透,形成了后石家河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江中游地区的传统文化谱系结构,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7〉传说中,这个区域有三苗集团。按照《国语.楚语》下及高诱注,三苗是九黎的后裔。九黎的分布,文献记载不明。三苗则战国初吴起指出其地望:“昔者三苗所居,左有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战国策.魏策》)。《史记.五帝本纪》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徐旭生和钱穆均作过考证,所说即鄱阳湖、洞庭湖一带。俞伟超首先从考古学的角度把三苗与长江中游的史前文化联系起来,认为长江中游“以屈家岭文化为中心的原始文化”属于三苗文化遗存。屈家岭文化最盛时“向北影响丹江和汉水中游,直抵伏牛山麓,使得那里的原始文化从以原始因素为主,转化为以屈家岭因素为主。在洞庭、鄱阳两湖间江西修水一带的南部类型,因自身序列不清,不知始于何时,但至迟到屈家岭阶段,长江中游的原始文化因素已达到那里,并同岭南的石峡文化结合在一起。在前3000纪中叶以后,这个文化系统发达到新阶段,文化面貌发生急速变化,可能进入铜石并用时期,并同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阶段诸文化发生更多的接触。”〈28〉考古学文化的这种发展与三苗集团的范围与势力消长大致吻合。从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的谱系分析来看,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有明确的北方因素,故有学者把它们当作“北方系统的考古学文化”〈29〉。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它们的起源与面向海洋的“鼎文化”传统有内在的联系。如,石家河文化中的陶规受泰沂地区的文化传统的影响。石家河文化的玉器也有明显的大汶口──龙山文化风格(如玉凤等)〈30〉。

综上,长江中游地区,屈家岭文化时期大致出现了“一统”的局面,相对稳定一段时间后进入石家河文化时期,此时整个长江中游的文化面貌有较大的变化。“后石家河文化”与石家河文化之间已经发生文化的断裂现象,似乎说明了尧舜禹时期中原对“三苗”的征伐。

另外,有学者指出,黄帝集团在较早的时期有一支发展到长江中游的宜昌地区,与西陵峡一带的土著通婚,衍生出“昌意族”,并从考古学上予以证明,即“仰韶文化南下对大溪文化中心区的影响,也许就有着黄帝与嫘祖传说的历史背景”〈31〉。长江以北地区,无论大溪文化,还是油子岭文化都明显可见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和庙底沟文化)的影响因素,而且呈由北向南逐渐减弱之势,至江南则基本不见其踪迹了〈32〉。

长江下游,以太湖平原为中心,南到杭州湾地区,北以宁镇地区为中心(包括苏皖接壤地区),是自有渊源、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完整的文化区系。自河姆渡文化(前5000─前3400年)──马家文化(前5000─前4000年)以下,有松泽文化(前4000─前3200年)、良渚文化(前3200─

前2200年)〈33〉。

这个地区分为三个明显的中心,即杭州湾宁绍地区,太湖周围和苏杭地区,以及以南京为中心的苏皖接壤地区。其文化面貌有自己特点,如稻作农业、干阑式建筑等。特别是,良渚文化出现的成套的礼玉、高坛建筑土筑(“金字塔”)和规划严整的聚落等等,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说明其开始进入等级礼制社会。令人惊讶的是,良渚文化的发展突然中断。其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与后来的青铜文化看不出直接的联系。我曾将其原因推测为自然灾害方面的后果,近来从地理、地质研究的结构基本支持了这个推测:距今4000年前,在长江下游一带发生了大规模的洪涝灾害〈34〉。

良渚文化明显地影响到南北各地。鲁南──苏北一带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就包含有颇多的良渚文化因素,反过来,良渚文化也受到了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影响,两种文化的陶器和石器常有互借现象。近年来,关于良渚玉器符号和大汶口文化符号的探讨,已表明了两种文化区系间的密切往来〈35〉。发掘不久的江苏新沂花厅遗址,就是两大集团文化相碰撞的最好证明。在这处属于大汶口文化的遗址中,所出土的玉器基本是良渚文化的风格〈36〉。严文明认为这是两种文化“冲击”与“碰撞”的结果〈37〉。

良渚文化的重要性,考古学和历史学家都已作了充分的估计,或称其达到“酋帮制”阶段,或认为处于“军事民主制古国”时期。我以为应列作“前王朝古国”时期,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性质与文化内涵,已在引言中阐述,于此不赘。我们清楚地知道,良渚文化的诸多因素为夏商周所吸纳,如礼玉制度,鼎的使用,甚至商周时期的“饕餮纹”也是直接来自良渚玉器上的纹饰〈38〉。但是,整个三代,长江下游的文化和文明发展都表现出中断和回归的特点,直到春秋中晚叶才重新起步,兴起了吴越文明。也许,正因此之故,在先秦文献及汉晋以来流传的神话传说中,不见远古时期客观存在于这一带的部落与部落集团。相当时期内,对其认识一直是一片空白。如,前举蒙文通的“三系说”和徐旭生的“三集团说”都将长江下游视作洪荒无人的空白之区。

我们的意见是,伏羲、女娲神话起源于长江下游。由于已在〈中国远古的各部落集团〉一文做了考证,此不重复〈39〉。

3.燕辽文化区及黄河上游文化区

燕辽文化区,相当于苏秉琦所说“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文化区。包括辽东、辽西和燕山南北地带的新石器文化。辽西,进入1980年代以来有一系列的重大考古发现,凸显了辽西作为文明起源中心的地位。特别是围绕“坛──庙──冢”及“古文化──古城──古国”的讨论,将牛河梁、红山咀等的重要发现提高到文明起源的认识水平,进而中华文明的北方源头已见端倪。不久,又发现更早的查海文化和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位于辽宁阜新,兴隆洼遗址位于内蒙古敖汉旗。两种文化的最早年代均超过前6000年〈40〉。查海出土十数件真玉制品,包括工具和装饰品,还发现了最早的龙纹图像,被誉为“中华第一村”。兴隆洼遗址是目前中国北方已知年代最早的环壕聚落遗址,已发掘的房屋有120多座,排列有序,居于中心的房子面积达140平方米,可知当时的社会结构组织已相当系统和发达。兴隆洼文化的发现,揭开了北方新石器考古研究的新篇章。查海文化和兴隆洼文化的玉器是已知最早的中国玉器作品。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还有赵家沟文化(距今7200─6800年)〈41〉。继之为红山文化(距今6000─5500年)和富河文化(距今约5200年)。前述之牛河梁和红山咀均为红山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辽东及旅大地区,为新乐文化(距今7300─6800年)和小珠山(下层)文化(距今6500─4500年)。小珠山为代表的辽东半岛的新石器文化,明显受到了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影响。山东长岛大汶口文化遗址的系统发掘,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文化联系的密切性。新乐文化基本是一支独立的文化系统,与红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都有一定的关系,如彩陶和“之”字纹的普遍使用等。在内蒙古的中南部已进入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分布范围,此不

赘。

由上可知,该区的考古学文化系统比较完整,且自成体系。文化面貌也有自己的特点,如常见细石器,石砌建筑和陶塑像发达,玉器自成系统,等等。这些内涵,都昭示了这是一个独立的古文化区。多年前,我写〈商先起源于幽燕说〉(与干志耿、李殿福合作)及〈商先起源于幽燕说再考察〉,论证商起源于幽燕地区,至上甲微以后,南下发展于河济泰山之间〈42〉。黄河上游,指陇山以西的甘青地区,分布着马家文化(距今5200─4000年)和齐家文化(距今约4000年)。这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大体与中原的龙山文化相当,即所谓的“龙山时代”时期。新石器时代中期,一般认为这里是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再向上因材料有限,则无法追溯。

黄河上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一种旱地农业文化,直至青铜时代早期。但狩猎和畜牧业则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继承发展的是游牧文化。人们通常不把甘青区划为一个独立的区系,除了囿于材料外,主要没有同时考虑生计类型的文化要素。这一带昆仑神话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生产力的发展: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二、远古居民 1、元谋人距今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群居,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 2、北京人距今七十万年,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打制石器 三、氏族公社 1、山顶洞人距今一万八千年,人工取火,使用磨制石器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七千年,种植世界上最早的水稻,定居,住干栏式房屋,挖掘 水井,出现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 3、半坡原始居民:距今五六千年,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世界上最早的粟,住半地穴式房屋, 出现原始文字,出现纺织布,打猎捕鱼。 4、大汶口文化:距今四五千年,出现黑陶、白陶,贫富分化出现,私有制产生。 四、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1、炎黄战蚩尤:距今四五千年,经涿鹿大战,炎黄结盟大败蚩尤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尧舜禹的禅让,实行于部落联盟时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3、人文初祖:黄帝 4、阶级社会产生: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一、奴隶社会 1、形成:夏---前2070年禹在阳城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前1600年夏桀灭亡。 2、发展:商---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前1046 年,商纣王被武王进攻,在牧野大败,商朝灭亡。 3、强盛:西周---前1046年,武王建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通过分封制,成为一个强 大的国家,国人暴动后,前771年西周灭亡。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汉阳,史称东周。 4、瓦解:春秋是奴隶社会瓦解时期,诸侯间进行争霸战争,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二、经济 1、手工业:青铜铸造:商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 尊,成都平原出现了“三星堆”文化。 陶瓷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农业:夏、商、西周以农业为主,后代的“五谷”在商周时期已经齐备,人们已经知道 选种、施肥、治虫害。 3、畜牧业:今天大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都有,还建牲畜圈栏。 4、奴隶的悲惨生活:人祭、人殉。 三、战国------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2、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3、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大败赵,从此六国再无力抵御秦军。 四、大变革 1、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的修建 2、政治:土地私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 商鞅变法: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变法,使秦国在战国后期最强大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成为主要 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五、中华文化 1、文字:甲骨文 2、科学技术:天文(夏朝有日食慧星、记载)、历法(商有一年分12个月,战国测定24节气) 和医学(扁鹊的针刺、按摩、汤药) 3、文学:屈原的《离骚》 4、音乐: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初高中历史微课堂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课程标准 重难点 核心素养 知识梳理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重、难点 1.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国家的特征。 2.难点: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最早古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万年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政权更迭,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公元前1040年西周建立。 2.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夏、商、西周的政权更迭。 3.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研思原始人群到民族公社,三皇五帝与夏商周。 4.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中国原始文化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和早期国家形成时期,也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和繁荣时期。 5.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出自身道路的特点与风格。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考古发现,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就是石器。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不同而被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1.文化遗存代表: 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2.社会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 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二)新石器时代(打磨结合制作石器) 文化遗存代表: (1)分布特点: 文化遗存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2)主要代表: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 ①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 ②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 ③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居民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距今约5000年: ①黄河流域进入龙山文化时期,代表器物是黑陶。 ②在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

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三讲: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讲述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历程,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 2.了解中国文化史的分期及各时期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 2.中国文化的两次转折。 教学内容: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孕育发生到雄壮强大,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一、前文明期:猿人到大禹传子 (一)基本特征:蒙昧时代 这是中国文化的史前期,它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二)主要情况 1.中国人种及文化独立起源。大量考古发现有力驳斥了中国人种西来、南来、东来诸说这类论断。我国境内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考古遗址表明,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居民间,体质上存在明显的承续、发展的人种学序列,基本上是在一个大的人种(蒙古人种)主干下发生和发展的,还未发现西方人种的参入,中国人种西来说和中国文明西源论缺乏人类学依据。也就是说,中国石器时代文化是在相对单一的人种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对以后中国文化持续稳定的独立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2.农业起源的中心奠定了农业文化的基石。经历了一百多万年的采集和渔猎活动,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积累了丰富的动植物知识,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开始了农业栽培和家畜驯养。中国无疑是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之一,包括稻作和旱作在内的丰富多彩的农业生产方式,奠定了有别于游牧方式的农耕文化的基石,由此决定了后来中国文化的许多实质性特点。 3.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中国前文明期时期的文化遗址数量极多、分布极广,恰似“满天星斗”,它预示着中国文明的多元发生,然而其主体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及其南北不远的范围内,这与文献传说大致相符,华夏(河洛)、东夷(海岱)和苗蛮(江汉)三大先民集团,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就得到了部分的证明。 二、雏形期: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 (一)基本特征:文明奠基,元典创制 像世界其他地区独自生成的文明系统一样,此一阶段已经奠定了文化的基本构架,后来影响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东亚文化达两千多奶奶许多特征在此阶段已初

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一)

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因其文明自起源发展至今,传统从未被割断而备受世人推崇与关注。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历来有种种猜想与说法。最近几十年,其中尤其是最近30余年,中国古人类学和中国旧、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因而关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的研究,可谓近20年中国人文科学独领风骚的一个领域。 在师辈启迪和社会需要推动下,我自20世纪80年代初,从东北史地之学和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过渡到对中华民族进行整体研究,关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成为我用力较多的一个方面。1984年,阴法鲁教授约我为其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史》撰写第一章:《中华文化起源和中华民族形成》。1987年我开始就《中华民族的含义与中华民族起源初探》和《中华新石器文化的多元区域性发展及其汇聚与辐射》发表文章。这些文章是受苏秉琦教授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类型理论的启发,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对中国旧、新石器时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初步成果,对中华民族的结构也提出了“多元集合体”的观点。不久,费孝通教授召我,说已读过我关于中华民族含义及中华民族起源的文章,指出“中华民族是多元集合体”的提法有些模糊,应是“多元一体”。1989年费老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这一著名论文。自此,我便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核心理论,先后协助费老出版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及其修订本、《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并出版了个人专集《中华民族研究初探》。在我关于中华民族研究一系列论文陆续发表以来,学术界师友给了我多方面支持,尤其是费老、苏老,都是我在大学时期的老师,他们一再勉励我坚持研究,并指出综合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材料与研究成果一炉共冶,从而得出自己的体会,这种研究方法也很对头。这些支持和勉励,使我在自己学业根底不深且研究条件有种种缺陷的情况下,坚持了20年,取得了一些成果,并以中华民族形成史为专业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学们希望我逐步将自己的研究归纳一下,那我就先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说起吧。 总括20年来,关于中华文明以及其早期发展已发了一系列文章,其要点包括: 一、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起源,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 二、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起源,具有鲜明的多元起源、多区域不平衡发展的特点。 三、中国的农业从起源时期起南北不同,最近10余年的考古发现证明南北农业起源均可追溯至距今万年左右,与世界农业起源最早的各地区大体同步。 四、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萌芽,可追溯至距今5000余年以前,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这一个千年纪,考古学界称为“古文化古国”,我称之为“王朝前古国”。这个历史时期,在考古学上大体相当龙山文化期向青铜器时代过渡;在社会发展方面,是从无阶级社会向有阶级社会过渡;在文化发展方面,是从无文字向有文字文明过渡;在国家和民族发展方面,是从部落联盟向国家和民族形成过渡;在中国文献记载方面,是从黄帝至尧舜的五帝向夏商周过渡。因而,我所说的“王朝前古国”时期,是王朝前夜、文明初曙、国家雏型从萌芽至发展的漫长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时代。 五、中华文化的发展在不同区域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间的互补关系,是中华文化产生汇聚和向一体发展的动力因素。 六、中华文化的发展延绵不绝,连续而未有中断,与其他任何古老的文明相比都是不同的。但,中华文化又是兼容并蓄的,是一种“和合”的文化,故其“内聚”和“外兼”是对立统一体。正因为中华文化的这些特性造就中华文化的丰富与长久生命力,也是中华民族结构形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原因。 应该说,这些关于中华民族起源和早期发展特点的认识,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成就,它凝聚了多个学科数辈学者的共同心血。除了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外,还有历史学和民族学的成就。大

华夏文明的发展特征(一)

华夏文明的发展特征(一) 华夏文明的发展特征 悠久的历史底蕴 •文明起源可追溯至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历经夏、商、周等多个朝代,形成了丰富多彩、庞大复杂的华夏文明 古老而独特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了诸多方面,如儒家思想、道教文化、佛教艺术等等 •艺术领域包括了陶瓷、绘画、书法、音乐等多个方面,其中不乏许多享誉世界的名作与传统艺术流派 社会结构的演变与变革 •从氏族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现代社会的演变历程中,各个时期都对华夏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每个时期,社会结构、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变革都伴随着文化价值和传统观念的不同程度的调整和演变。 融合与多元的发展 •华夏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并以自身特色,对其进行改造发扬 •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华夏文明格局,这也是其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元一体的发展路径 •华夏文明并非封闭的世界,其内外部发展相互关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具有多元一体特征的华夏文明也在不停地发展变化•只有在保留核心文化价值的前提下,带着不断创新和开放的心态,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发扬光大。

结语 华夏文明凝聚着亿万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也正因如此,才拥有了其独 特的发展轨迹。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并将其融入 到我们的生活中,以这种方式让华夏文明得到永久地传承下去。 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华夏文明中最为影响深远的思想之一,它提倡的“仁爱之道”、“中庸之道”、“忠恕之道”等理念影响着千百年来 中国社会的发展 •儒家思想对华夏文明的道德观、教育制度、社会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道教文化的特点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其重要贡献之一是“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 •道教文化具有其独特的现世性和个体性,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思想理念,旨在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平衡和境地 的自然 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佛教文化在汉朝时期就已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宗教相互交融、渐趋独具特色 •佛教文化具有清净、慈悲、智慧等特点,在中国大地茁壮成长,形成了不少独特的佛教实践、文艺、思想等传统。 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华夏文明的艺术遗产丰富多彩,从古代的青铜器、陶瓷、书法到现代的绘画、音乐、舞蹈等方面,在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也不断 地进行着创新 •现代艺术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断地吸收先进的西方艺术思想,在发展中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启示。 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华夏文明伴随着中国历史演变而不断发展,不断地与外来文化交流融合。融合而不同化,是华夏文化一直追求和坚守的文化价值。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出现“百家争鸣” 2、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力发展,各民族经济联系加强,对外交往扩大,由君主专制到思想专制。(亚洲文化国)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国家分裂、士族政治黑暗、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开发——佛教盛行,建筑、绘画、石窟 4、隋唐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达和对外开放——兼容并包、全面繁荣 5、宋元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民族融合空前加强,对外交往更加频繁,我国科技文化达到高度繁荣的水平,三大发明在此完成外传 6、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闭关锁国,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 世界历史总纲 •世界大事和分期,希腊罗马对应记;奴隶民主与法律,思想源于人主义; •宗教神学愚弄时,全部断送中世纪;航路新开近代期,文艺复兴新世纪; •近代科学哥白尼,启蒙思想创新机;立宪共和是政体,英国始建美独立; •三次革命强科技,蒸汽电气与信息;自由垄断两经济,二九全球现危机; •斯福新政挽消极,推波助澜凯恩斯;战后制度展新意,全球区域有良机; •本质揭开马克思,巴黎十月现代史;国际格局有两极,苏东巨变成多极; •和平发展两主题,世界历史最好记。 世界历史具体分期 •一、奴隶社会: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法律;人文主义起源。 •二、封建社会:(475——1500)宗教神学统治人们的思想,封建割据。 •三、近代社会: •(1500—1900)或(1640—1917), •一是从全球化考虑;二是传统观点,资阶革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四、现代社会: •(1900—至今)或(1917—至今)一是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二是传统观点,无产阶级革命时期。 世界史特点及知识体系 •1、上古史——奴隶社会: •小国寡民的奴隶制民主政治、罗马法律的不断成熟、思想上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主要是必修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必修三的西方人文主义精神起源) •解释:小国寡民的奴隶民主政治决定希腊出现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的精神;而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反映当时的政治现状。 2、中古史——封建社会:封建时代诸侯割据,经济上的庄园经济盛行,思想上宗教神学统治时代。 解释:这一阶段历史不用掌握。 2、专题表现: •(1)政治史(一)——社会主义事业在全球范围的确立、发展、演变。俄国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实践;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事业受挫,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证明国家的制度要立足于国情。 •(必修一: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东剧变) •(2)政治史(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

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特征

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特征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具有独特的起源和发展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起源 中华文明的起源并非单一地区或单一族群,而是多元起源的。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地区都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这种多元起源的特点,不仅体现在中华文明的物质文化方面,如农业、陶器、金属工艺等,还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如宗教、哲学、艺术等。 二、早熟文明 中华文明具有早熟文明的特点。在许多方面,中华文明的发展速度之快、发展程度之高,令人惊叹。例如,在文字方面,中国是最早发明和使用象形文字的国家之一;在政治制度方面,中国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政治体系;在科技方面,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全世界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连续发展 中华文明具有连续发展的特点。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从未中断过,始终保持着连续的发展轨迹。这种连续性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方面,如农业、手工业、建筑等,还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如哲学、文学、艺术等。 四、多元融合

中华文明具有多元融合的特点。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族群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例如,中国古代的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都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地域特色 中华文明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显著,这使得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各有特色。例如,南方地区的稻作文化、北方地区的游牧文化、西部地区的山地文化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些地域特色不仅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容,也使得中华文明具有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总之,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特征是多方面的,这些特征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了世界上最独特、最具有魅力的文明之一。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高中历史纲要上)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史)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中国古人类 1. 石器时代的中国文化遗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分布流域 社会形态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1万年前——5000年前) 父系氏族社会 (5000年前——4000年前) 文化遗存 北京人: (-70万至20万年) (中上游)仰韶文化: 彩绘陶器;粟 龙山文化 黑陶 黄河流域 (下游)大汶口文化 元谋人: (-170万年) 河姆渡文化, 水稻;养蚕缫丝技术 良渚文化 玉器 长江下游 红山文化(玉器) 辽河上游 生产方式 渔猎、采集 穴居、迁涉 原始农业、畜牧业;制陶、定居 农业、手工业、畜牧业进一步发展 剩余品→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分化与对立→ 国家初始形态(三皇五帝;万邦时代) 生产关系 共同劳动、共享成果 2. 文化遗址分布特点: (1)分布广泛 (2) 多元一体 (3)中原核心(黄河中游,华夏族) ※ (近代)外国或少数民族:夷或蕃 二、早期国家的产生: ※原因和过程: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分化与对立→国家 △三皇五帝传说:父系社会晚期的部落首领(“禅让制”——首领产生方式) (一)夏朝(-2070— -1600)父子相传;兄终弟及 1.夏朝的国家管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 “公天下→家天下”) (1)中央机构:王、相、卿、士 (2)地方行政管理:聚族而居,夏王直接统治夏后氏部落,其他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二)商朝(又称为“殷朝”,-1600年—— -1046年) 1.商朝的国家管理: 周朝 多元:多地起源、各具特色 一体:共同之处、相互交流 夏朝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历史学案板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本单元涵盖先秦和秦汉两个时期(原始社会至220年)。在夏商西周文化基础上,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秦汉时期初步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模式。 (1)政治: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初建和巩固,中华文明基本定型。 (2)经济: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后,历经秦、汉不断发展。 (3)思想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秦汉时期,文化专制逐渐加强;这一时期,文学体裁多样,时代特色鲜明。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考点定位 1.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征。2.夏、商、西周国家治理的特点。3.早期国家的特征。

主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时代代表性遗址生活状况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________(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 70万至20万年) 从事渔猎和采集;群居生活; 学会了用火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 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 和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 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 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 定;种植粟、水稻;掌握养蚕 缫丝技术 新石器时代 晚期,距今 约5000年 黄河流域中下游的龙山文化制作黑陶(“蛋壳陶”) 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出土了精美玉器,出现大规模 的祭坛和神庙 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 2.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人群时期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 母系氏族社会(旧 石器时代晚期) 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1)权力分配: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 (2)管理组织:出现部落和部落联盟。 (3)文明萌芽: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 思维点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明曙光 (1)社会组织内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贫富差异和等级分化。 (2)某些掌握政权、军权或宗教权的“王者”已经出现。 (3)遗址中城墙、围壕和祭祀遗迹的出现,表明专供统治者居住的,作为政治、文化、宗教中心功能的城邑已经出现。

第0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讲义)(解析版)

考点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知识点1:旧石器时代 1、概念:距今约300万年—1万年,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文化遗存: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3、社会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知识点2:新石器时代 1、概念: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从距今约1万年前开始,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我国原始农业出现,开始饲养家畜,早期先民走向定居。 2、生活特征: ①使用陶器②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③使用磨制石器④修建村落⑤开始定居生活,生活稳定 3、典型代表: 文化遗存时间地域生活特点 仰韶文化 距今约 7000~5000年黄河中游彩绘陶器,种植“粟” 大汶口文 化 黄河下游养猪较普遍 河姆渡文 化 长江下游种植“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 龙山文化 距今约 5000年黄河流域制作“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 红山文化北方辽河上 游 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 庙 良渚文化长江下游 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生活 知识点3:从母系到父系 1、生产力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2、出现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知识点4: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与劳作(选必二) 1、农业和畜牧业工具 石、木、蚌(耒耜)——青铜器农具(数量少) 2、手工业工具 纺织业:①山顶洞人骨针(缝制兽皮)②新石器时代陶纺(纺线) 陶瓷业:①泥条盘筑法;②新石器时代坯车制坯 知识点5:原始社会的居住形式(选必二) 村落民居:村落主要指大的聚落或多个聚落形成的群体,即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 知识点6:原始社会的交通建设(选必二) 1、陆路交通运输: ①原始人在自然界中打猎、捕鱼、采集食物,其习惯性的足迹就形成了“路”。 ②人类定居,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依赖天然的道路与河流。 ③轮子:由滑动到滚动的飞跃 ④马的驯化:黄河流域 2、水路交通运输: ①古人最初借助树干等物体漂浮于水上,后来、把类似物品捆在一起,制成筏; ②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刳木为舟,制造了原始的船; ③为了增大载重量和改善航行性能,人们开始在筏和独木舟的四周加装木板,同时对舟体采取连接、堵漏和捻缝等措施,木板船逐渐被发明出来。 考点二从部落到国家 知识点1 三皇五帝 1、三皇时代: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厚(伏羲、燧人、神农) 2、五帝时代:父系氏族公社的部落联盟鼎盛以及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黄帝、颛顼、帝喾、

从起源看中华文明的三对特征 附中华文明的多源性与统一性

世纪以来,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相关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各类专项研究也层出不穷。适时地从丰富的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出发, 总结、概括、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以管窥中国古史发展与演进的基因,显得愈加必要。在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三对特征''值得注意。 多元与一体 在今天中国地域范围内,史前时期每一个地理单元或地区都有着各自区域内文明的演进,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呈现多样性特点。严文明先生曾提出“多元一体''的文明起源模式,认为中国史前文化是一种重瓣花朵式的多元一体结构,即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同时又是一体的。随着各个区域考古材料的不断丰富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多元”与“一体”并不完全同时存在。关于“多元一体”,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从不同的角度看,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既是“多源”的又是“一源”的。“多源”易于理解,主要指中国史前几个区域文化如燕辽地区、海岱地区、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中原地M等各有特色,都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原地M以外的其他区域文化似乎分别在红山文化、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清文化之后相继衰落,其文明化的进程或夭折或中断,只有中原地区文明得以延续发展。尽管各区域先进文化因素汇集中原,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原文化这一主体。从发展脉络上看,始终有着中原地区这样一条主脉或主根,华夏文明的主体一直是在中原地区文化的基础上连续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因此,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是“多源”中的“一源”。所以,笔者认为,所谓的“多源”与 "一源''是从广义和狭义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结果。 第二,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看,“多元”与“一体”是文明化进程中的不同阶段,是一个多元演进并逐渐走向一体的过程。庙底沟文化时期是中国早期文化史上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阶段,龙山时代早中期是第二次较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阶段。在文化的互动交流中,中原地区的文化实力逐渐强大。龙山文化末期,周围地区的文化与社会相继衰落,其文明化进程遭遇挫折,而中原地区的文明脱颖而出。至二里头文化二期以后,中原地区作为中国文明中心的地位开始确立,二里头文明向周围地区广泛辐射。周围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或多或少地改变了方向,从原来以自己独立发展为主的轨道,改变为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共同发展的轨道上来,“多元”走向了“一体”,中华文明的“一体”开始初步形成。再经商周时期,各地逐渐融入以中原为主体的华夏文明之中。 从整体上看,中华文明形成的总体趋势是从“多元”走向“一体需要强调的是,“多元” 与“••体”并非同时。中华文明在史前时期是无中心的多种区域文化的多元并存,各区域文化均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似乎不易断定哪个区域文化是当时的文化中心。而大约至二里头文化尤其是该文化二期时,中原地区成为当时的文明中心,“一体''真正形成,但同时又存在着文化的多元。所以,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是从无中心的“多元”到有中心的“多元一体”,这或许正是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发展演进的最大特色。 国家与王朝 一般而言,国家与王朝关系十分密切,在长期的历史研究过程中,人们往往将国家等同于王朝,如认为夏代国家也即夏代这个王朝。然而,就今天中国史前考古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以为国家与王朝是有区别的。国家是政治组织形态,而王朝是政治权力统治模式,出现王朝肯定是国家形态,但国家形成不一定出现王朝。王朝的控制地域较广并且跨地区,而最初的国家控制地域相对单一且有限。王朝的核心是王权,国家还有可能是以神权为核心的神权国家。 在社会长时期或杂化的基础上,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社会出现了国家形态,进入了文明社会。良渚社会宗教色彩极其浓厚,这基本上已成学界共识,除去这一表面现象的外衣,我们就可以看清其社会核心权力的实质。良渚大型墓葬虽有零星世俗王权标志物如玉钺等,但在满目祭祀神器玉壁、玉琮的笼罩下显得相时少见与渺小。文化统一到对神的认同上,信仰与神性是统一的,而主要源于军权的王权明显处于从属地位,社会赖以正常运转的组织机构并不复杂有序。良渚国家虽也是初期的国家,但神权是国家统治的核心。 陶寺早期五座规格最高的大型墓规划有序地集中于一个区域,墓主均为男性,随葬品十分丰富。这表

中国史纲要重点知识——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中国史纲要重点知识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多元一体,中原核心;地处大江大河流域;本土性;悠久性; 三、中国早期国家的特点 政治上: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世卿世禄的贵族 政治); ②形成森严的尊卑等级结构秩序(分封制为例); ③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④国家结构比较松散(主要通过部族、方国联盟和分封管理),地方权力较大,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 力的高度集中(地方分权); ⑤尚未出现固定的成文法,国家法律制度不健全 经济上:农业经济为主,大河文明的典型代表 ①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农业生产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生产工具,少量使用青铜,处于石器 锄耕的劳作阶段); ②集体生产耕作阶段(生产力水平的落后导致了当时的生产经营处于千耦其耘); ③青铜时代(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文化上: ①出现较为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②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 ③出现和存在天命观为主;( ④出现敬德、重民和保民的观念 2.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春秋战国的社会演变: (理顺生产力发展井田制转向土地私有制确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演变) 铁制工具和牛耕推广 ↓ 农民开辟更多“私田”,不肯尽力于“公田”

↓ ↓ ↓ ↓ 诸侯国君和卿大夫两者产生争斗(本质:分封宗法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夺权) :建立封建化政权(郡县制和任官);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 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反映出的历史原理和本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二、战国的变法运动 1.原因:经济基础: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 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日益强大和士阶层崛起; 客观形势:兼并战争日趋剧烈,诸侯国面临生存压力 2.目的:富国强兵。 3.成果: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官僚制)国家在各国建立 4.代表: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356年。 ②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开始重农抑商) 奖励军功;(军功爵——军事上社会转型) 强制把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增加国家赋役) “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制——经济上社会转型) 实行什伍连坐; 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中央垂辖管理(中央集权)——政治上社会转型) ③特点: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长、广、彻底) ④影响:潮流: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 转型: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 富强: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 奠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备课资料]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备课资料]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课标解读:本专题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征;二是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特征。 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要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这里需要知道考古学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所作的区系划分,以及主要区系各自的特点。 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是指夏、商、周三个王朝的统治特征(周朝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放在西周表述).从石器时代到西周,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的作用非常突出,如果没有传世文献的帮助,考古材料的价值也无法充分发挥,因此我们需要知道他们两者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是本专题的重点.早期国家与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国家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主要在于都是世袭王朝,具有职官、军队等国家机器;不同点主要在于以部落联合或分封制为基础,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不同点是理解早期国家“特征"的关键。由于夏朝缺乏直接资料,这方面的问题可以主要在商朝、西周讲述.商朝讲述“内外服”问题,亦可涉及神权政治因素。西周主要讲述分封制,显示其比商朝的进步之处。 在讲述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时,要求使用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等不同材料,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考古材料不仅包括甲骨文和青铜铭文的载体——甲骨和青铜器,更主要的还有史前文化遗址及其出土的代表性器物.它们都是所在时代的物质遗存,甲骨文、青铜铭文更以文字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活动和思想,对于了解所在时代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相比之下,反映上古历史的传世文献,大都处于后人追溯和概括,史料价值不免要打折扣。但考古材料通常是零碎和散乱的,只有结合传世文献,才能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解读.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是了解上古历史的基本途径。 历史纵横 一、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磨制石器为主,生产上已有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定居生活。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7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三个基本特征:1。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 2.发明了陶器;3。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 距今7000多年至5000多年在中国大陆,出现了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中下游出现良渚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基本可以分为中原、海岱(齐鲁)、燕辽、江浙(吴越)、江汉(楚)、甘青、雁北、华南、岭南、巴蜀10个区域.后四个区域相对次要,因三星堆—宝墩文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才选录巴蜀区。

第1编 阶段1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阶段一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先秦、秦汉时期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一)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 八方雄起: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具有自身特点与风格。 家国同构:夏、商是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西周时期,宗法制度渗透于社会整体,国家是家庭的扩大和延伸。 争霸变革: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期,百家争鸣是这一变动的思想反映,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泽被后世。 (二)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 国家治理:秦统一,确立皇帝制度,设三公九卿,推行郡县制,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汉承秦制,初“与民休息”,出现“文景之治”,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东汉“光武中兴”,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田园风情:秦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发展,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农业、手工业促进了商业发展,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都体现了田园风情。 思想一统: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朝廷设立五经博士,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文化灿烂:《史记》《汉书》是两汉史学代表作;汉赋、乐府诗是文学成就的集中体现;两汉科技成就突出,造纸术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传播。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

的起源特征。 3.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知识点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一、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 1.生产工具:从打制方法到磨制的方法制作石器。 2.生活:从采集到从事原始农业。 3.文化遗存: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二、原始社会的阶段及特征 2-3 三、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采集和渔猎 (1)时间:远古时期 ( 2)特点 (1)时间:大约1万年前。 (2)概况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人类进化之路》图,提问学生 从中得出的信息。 “人和动物最大区别是制造和使用工具。” ——马克思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人类 最早制造使用的工具是什么? 认真观察图片, 从中思考出:人 是由古猿进化而 来,从四肢行走 到直立行走,并 开始制造和使用 工具。阅读课本, 回答问题:人类 最早制造和使用 的工具是石器。 通过《人类进 化之路》图, 展示人的进化 过程,引出本 课主题——中 华文明的起 源,提高学生 的读图能力, 并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教师展示两幅石器图片,提问它们分别来 自哪一个时代? 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都属于原始社 会,也称为石器时代。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进一步认 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相关内容。 教师展示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 图和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提出思 考问题:中国古人类分布在地域上有什么特 点? 【活动设计】:教师展示五幅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存代表器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相关描 述,进行链接对应。 观察图片,结合 教材内容,回答 教师问题:左图 中石器表面粗 糙,打制而成属 于旧石器时代; 右图中石器表面 光滑,磨制而成 属于新石器时 代。 结合课本知识, 完善表格内容。 观察人类遗址分 布图,思考分布 特点:旧石器时 代分布广泛,主 要集中在大江大 河流域;新石器 时代遗址数量 多,分布广泛, 奠定了多元一 体、中原核心的 发展基础。 根据课本上的相 应文化描述,找 到图片对应代表 文化,并完善表 通过图片对 比,学生立足 于课本,加深 学生对新石器 时代石器和旧 石器时代石器 的区别认识。 通过自主梳理 教材,了解新 石器时代和旧 石器时代的基 本史实,并在 此基础上进一 步学习中国古 人类分布在地 域上的特点, 认识中华文明 的多元一体, 增强学生的时 空观念。 通过图片找对 应文化,进一 步加深学生对 各文化遗产代 表器物的学

第0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发展(解析版)

第0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 核心考点0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目前,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研究这些文化遗存的主要依据是() A.史书记载B.神话传说C.考古发掘D.学术论著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料有效性考古发掘大于史书记载,大于学术论著,大于神话传说,所以选择C 2.河姆渡考古发现大量木桩、地板、柱、梁、枋等干栏式建筑构件,部分带有榫头和卯口,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复杂。这说明() A.中国木建筑领先世界B.建筑深受地理环境影响 C.河姆渡文明程度最高D.半地穴式建筑适合定居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南方地区雨水充足,干栏式建筑能够防潮,因此复杂的建筑是为了应对自然地理条件,故选B项;材料只能反映干栏式建筑较为复杂,并不能直接说明当时中国的建筑领先世界,排除A项;河姆渡文明程度最高的说法不准确,不管是河姆渡还是干栏式建筑,都只是当时的一种文明类型,排除C项;半地穴式建筑也是为了适应自然地理条件而产生的建筑类型,不能判断其是否适合定居,排除D项。 3.图腾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本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象征或标志,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原始信仰。图腾信仰的出现() A.侧面反映早期文明多元特点B.体现了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 C.标志人类已经进入阶级社会D.客观反映了生物的进化历程 【答案】A 【解析】题干中“图腾……用来做本氏族的象征或标志”,主要是为了将一个氏族和另一个氏族开,结合《纲要》上册第3页所学: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具有多元的特征,与题旨吻合,故选A项;题干未探讨图腾出现原因,排除B项;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有私有制出现,阶级分化明显,争夺财富和权力等,排除C项;“客观反映”与题干“‘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相悖,排除D项。 4.20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青铜大立人、青铜纵目面具、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2021年的新发掘中又出土重要文物一千余件。为此,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三星堆遗址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星堆遗址属于()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 B.自然遗产,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C.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是早期的城邦文明 D.早期文化遗址,彰显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三星堆遗址再现了辉煌灿烂的古蜀文明,是研究古蜀文化的实物依据,故选D 项;三星堆属于物质遗产,排除A项;三星堆属于文化遗产,排除B项;三星堆属于古蜀地区早期国家文明的代表,排除C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