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枢放射治疗的进展

全中枢放射治疗的进展

杨美玲

【摘要】全中枢放射治疗是治疗易沿脑脊液或脑膜播散的脑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但最佳的治疗方案,包括照射野的设计、照射剂量、照射技术以及是否联合化疗一直存在争议.该文探讨了降低全中枢剂量的可行性、联合化疗是否必要、不同放疗技术在全中枢治疗中的优劣势及应用前景,认为不应该盲目降低放疗剂量,螺旋断层放疗在全中枢放疗中具有剂量的均匀性、适行性及对正常组织保护的优势.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14(020)002

【总页数】4页(P276-279)

【关键词】全中枢放射;放疗剂量;放疗技术;化疗;进展

【作者】杨美玲

【作者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螺旋断层放疗中心,广州,510010;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

全中枢照射(craniospinal irradiation,CSI)主要用于容易沿脑脊液或脑膜播散的脑恶性肿瘤,如髓母细胞瘤、高危生殖细胞瘤和分化差的室管膜母细胞瘤等。随着现代放射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放疗技术已经从简单方形野的二维照射发展到了适形

度和精确度越来越高的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等。该文就近年来CSI治疗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1 放疗靶区的定义及剂量学研究

CSI靶区包括全脑和全脊髓,全脊髓下界至脊髓圆锥部,包括磁共振成像显示的硬膜囊下界。因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等对放射治疗敏感,采用常规分割方式即可达到根治目标,即每次1.8~2 Gy,每周5次。通常给予全脑30~36 Gy,全脊

髓24~30 Gy,肿瘤区域推量50~54 Gy。

由于全中枢放疗照射范围大,易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胃肠反应和骨髓抑制,对于儿童患者,因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CSI易对其生长、内分泌及智力造成损伤。文献报道[1],髓母细胞瘤患者经全脑平均剂量35 Gy照射治疗后,已经显现出认知功能

受损。目前的研究多聚焦于在保障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照射体积及剂量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德国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MAKEI 83/86/89[2]认为全中枢30 Gy,原发灶45 Gy能够取得良好疗效。Foote等[3]进一步降低CSI剂量至25 Gy,肿瘤灶推量至

40 Gy,10年生存率为100%,甚至有学者将CSI剂量降至21 Gy[4],在7年的随访期中,31例患者无病生存率达到94%,且未出现放射性脊髓损伤、视力损害、智力或生长发育障碍等,但以上为单中心小样本的非前瞻性研究,其结果不完全可靠。在北美的组间研究中(CCG-923/POG 8631)[5],降低髓母细胞瘤CSI剂量(23.4 Gy),不应用化疗,单纯脊髓失败的危险性显著升高,5~8年的无病生存率只有52%;Rutkauskiene等[6]的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Saran等[7]复习了1979~1996年关于髓母细胞瘤放射治疗的文献后,得出结论:放疗失败大多数是因剂量或范围不够造成的。单纯降低剂量可能增加早期中枢神经系统的复发,目前并不建议盲目降低放疗剂量。

鉴于颅脑肿瘤对化疗敏感,联合化疗以减少放疗的范围和剂量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化疗方案主要以铂类为基础,联合长春新碱、足叶乙苷、环磷酰胺、博来霉素、氨

甲蝶呤等。Matsutani[8]总结了123例放疗前诱导化疗的患者,放疗剂量下调至24 Gy,肿瘤复发率(约为6%)未显著增加。北海道大学[9]的一项研究联合化疗将CSI剂量降至18 Gy(年龄≤5岁)和24 Gy(年龄>5岁),中位随访112个月,5年

无病生存率达81%。Packer等[10]随机前瞻性研究379例低危髓母细胞瘤患儿,术后予CSI 23.4 Gy,后颅窝推量至55.8 Gy,并联合1~2个疗程辅助化疗,5年总

生存率达到86%,认为化疗在降低全中枢剂量方面有重要作用。尽管少数学者[11-12]认为化疗对提高生存率并无益处,反而增加了化疗相关毒性的发生率,但

减量放疗辅以化疗已成为低危患儿的一种标准治疗方案,目前联合放疗多建议24~30 Gy为宜[13-14]。但对于高风险组,特别是已经有阳性转移灶的患者,不管是否接受化疗,全中枢剂量不能降低,36 Gy是标准剂量。

2 不同放疗技术的研究

2.1 常规放疗常规放疗是二维放射治疗,作为全中枢放疗方法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传统的全脑全脊髓照射通常使用X线模拟机定位,按设野要求利用低熔点铅技术

制作挡块,全脑照射通常以左右两侧野对穿照射,脊髓照射采用俯卧位电子线垂直照射野(分上下两野),也可采用X线两后斜野±45°交角照射。通过旋转准直器或治

疗床角度使相邻两野边缘重合。但常规模拟定位机下的全中枢神经系统定位很难做到相邻两野间的良好衔接,易发生射野相接后超剂量或欠剂量,出现剂量“热

点”“冷点”,造成严重放射并发症或肿瘤的局部复发,而新技术的出现已逐步替代常规放疗。

2.2 三维适形放疗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开始应用于临床,它的出现使全中枢放疗步入了精确放疗阶段。3D-CRT全中枢放疗通常的靶区勾画为以下两种。①临床靶区2(clinical target volume 2,CTV2)为全脑全脊髓预防照射靶区:CT模拟获得

的影像上勾画整个全脑和全脊髓,范围包括蛛网膜下腔,注意不遗漏前颅窝底。CTV2外放0.5 cm形成计划靶2(planing target volume 2,PTV2)。②肿瘤推量照射区:治疗前大体肿瘤区外放1.5~2 cm为CTV1,或全脑室为CTV1,CTV1外放0.5 cm形成PTV1。全脑野采用两侧水平对穿等中心照射,半束射野,上脊髓野采用单一射野等中心照射,全束射野,下脊髓野采用半束射野衔接上脊髓野下界,通过定期移动两野衔接处来减少其间剂量不均匀的影响。Thornton等[15]报道,用适形放疗比用常规平行对穿野的治疗计划,脑正常组织受量显著减少,3D-CRT治疗计划中95%等剂量线包括的体积比常规治疗减少50%以上。3D-CRT通过对多叶光栅和照射野的角度、方向的调整,可以避开远离靶区的器官(如眼球、晶体),但对邻近靶区的器官(如视神经、脑干、中耳、内耳)避开困难。且传统加速器应用时通常角度有限,角度的限制使其不能产生很好的放射剂量分布。

2.3 调强放疗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20世纪末出现的先进放疗技术,具有同时对不同区域给予不同剂量照射、形成复杂剂量分布的技术优势。一般的全中枢靶区勾画与三维适形放疗相似,IMRT技术允许使用同时补量照射技术,在一个计划里同时实现大野照射和小野追加照射。Huang等[16]采用IMRT技术给瘤床加量,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耳毒性及其全后颅窝放疗带来的并发症而不牺牲肿瘤控制率。Sakanaka等[17]用IMRT的全脑室放疗提高了靶区剂量,减小了正常脑组织的受照射剂量。但普通调强射野数有限,并没有解决射野的衔接问题,在靶区的均匀性上仍欠满意。研究表明[18],邻近区域由于治疗床标志移动或是患者内部运动引起的最大剂量差别可达每毫米25%。而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时照射野较多、布野复杂、时间较长、患者保持体位不变较为困难,这些问题限制了IMRI的作用。

2.4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Tomo)是一种使用兆伏级CT图像实时引导的调强放疗,是21世纪放疗领域的里程碑。Tomo-CSI采用仰

卧位,一次摆位可完成全脑全脊髓照射,具有160 cm长的调强治疗能力,使射线

在照射过程中不中断,避免了传统放疗技术因照射野的衔接产生的剂量热点和冷点,其360°方位无死角的治疗能够避免伤害附近重要器官,其剂量分布既具有优异的

适形性,又具备高度的均匀性。每次放疗前的CT引导能够减少摆位误差,治疗中CT扫描能根据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变化及时修改治疗计划。Hui等[19]用螺旋断层

放射进行Tomo-CSI,结果显示敏感器官的照射剂量下降到靶区剂量的35%~70%,并可根据兆伏级CT影像调整治疗床的位置用以校正每日的摆位误差。Tomo-CSI与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加速器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研究发现[20-23],采用Tomo-CSI提高了靶区的剂量的均匀性和适形度,优于加速器常规放疗,减少了大多数危险器官的剂量。有学者[24]分析18例儿童Tomo-CSI的结果显示,不良反应可以接受,尽管接受低剂量照射区域的肺组织体积增大,但并未观察到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而Tomo接受低剂量照射正常组织的体积增大,

射线出束时间延长,引起全身积分剂量有一定的增加是否会对正常组织产生放射性损伤或引发第二肿瘤,还需要进一步临床观察[25]。

3 展望

CSI涉及的两个主要问题是射野形状和射野衔接,为了达到最佳的肿瘤控制,在靶

区体积的确定、重要正常组织的保护、剂量均匀度、射野交接区域以及剂量测定方面都需特别注意,全脑全脊髓放疗从常规放疗发展至三维适行放疗、调强放疗,逐步提高了放疗的适行性和准确性,但射野衔接、剂量分布、摆位精确度、正常器官保护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Tomo的出现无疑对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

由于Tomo系统在我国临床应用时间短,病例少,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尚有待于进

一步总结,但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给CSI带来了更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Kramer JH,Crowe AB,Larson DA,et al.Neuropsychological sequelae of

medulloblastoma in adults[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97,38(1):21-26.

[2] Bamberg M,Kortomann RD,Calaminus G,et al.Radiation therapy for intracranial germinama:results of the German cooperative prospective trials MAKEI 83/86/89[J].J Clin Oncol,1999,17(8):2585-2592.

[3] Foote M,Millar BA,Sahgal A,et al.Clinical outcomes of adult patients with primary intracranial germinomas treated with low-dose craniospinal radiotherapy and local boost[J].J Neurooncol,2010,100(3):459-463. [4] Schoenfeld GO,Amdur RJ,Schmalfuss IM,et al.Low dose prophylactic craniospinal radiotherapy for intracranial germinoma[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6,65(2):481-485.

[5] Thomas PR,Deutsch M,Kepner JL,et al.Low-stage medulloblastoma:final analysis of trial comparing standard-dose with reduce-dose neuraxis irradiation[J].J Clin Oncol,2000,18(16):3004-3011.

[6] Rutkauskiene G,Labanauskas L,Jarusevicius L.The results of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medulloblastoma with radiotherapy at Kaunas University of Medicine Hospital in 1994-

2000[J].Medicina(Kaunas),2006,42(1):22-32.

[7] Saran FH,Driever PH,Thilmann C,et al.Survival of very young children with medulloblastoma(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of the posterior fossa)treated with craniospinal[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98,42(5):959-967.

[8] Matsutani M.Treatment for intracranial germinoma:final results of the Japanese Study Group[J].Neuro Oncol,2005,7:519.

[9] Yasuda K,Taguchi H,Sawamura Y,et al.Low-dose craniospinal irradiation and ifosfamide,cisplatin and etoposide for non-metastatic embryonal tumor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J].J Clin Oncol,2008,38(7):486-492.

[10] Packer RJ,Gajjar A,Vezina G,et al.Phase III study of craniospinal radiation therapy followed by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newly diagnosed average-risk medulloblastoma[J].J Clin Oncol,2006,24(25):4202-4208. [11] Yen SH,Chen YW,Huang PI.Optimal Treatment for Intracranial Germinoma:Can We Lower Radiation Dose Without Chemotherapy?[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0,77(4):980-987.

[12] Chen YW,Huang PI,Ho DM.Change in treatment strategy for intracranial germinoma:long-term follow-up experience at a single institute[J].Cancer,2012,118(10):2752-2762.

[13] Doulas JG,Rockhill JK,Olson JM,et al.Cisplatin-based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reduced-dose focal irradiation for pediatric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germinomas[J].J Pediatr Hematol Oncol,2006,28(1):36-39.

[14] Aoyama H,Shirato H,Ikeda J,et al.Induction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low-dose involved-field radiotherapy for intracranial germ cell tumors[J].J Clin Oncol,2002,20(3):857-865.

[15] Thornton AF Jr,Hegary TJ,Ten Haken RK,et al.Three-dimensional treatment planning of astrocytoms:a dosimetric study of cerebral irradiation.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91,20(6):1309-1315.

[16] Huang E,Teh BS,StrotherDR,et al.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for pediatric medulloblastoma:early report onthe reduction of

ototoxicity[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2,52(3):599-605.

[17] Sakanaka K,Mizowaki T,Hiraoka M.Dosimetric advantage of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for whole ventricles in the treatment of localized intracranial germinoma[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2,82(2):e273-

e280.

[18] D′Souza WD,Ahamad A,Lyer R,et al.Feasibility of dose escalation using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n posthysterectomy cervical carcinoma[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5,61:1062-1070.

[19] Hui SK,Kapatoes J,Fowler J,et al.Feasibility study of helical Tomo Therapy for total body marrow irradiation[J].Med Phys,2005,32(10):3213.

[20] Penagaricano JA,Papanikolaou N,Yan Y,et al.Feasibility of cranio-spinal axis radiation with the Hi-Art tomotherapy system[J].Radiotherapy Oncol,2005,76(1):72-78.

[21] Parker W,Brodeur M,Roberge D,et al.Standard and nonstandard craniospinal radiot1herapy using helical tomotherapy[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0,77(3):926-931.

[22] Sharma DS,Gupta T,Jalali R,et al.High-precision radiotherapy for craniospinal irradiation:evalu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and helical TomoTherapy[J].Br J Radiol,2009,82(984):1000-1009.

[23] Sugie C,Shibamoto Y,Ayakawa S,et al.Craniospinal irradiation using helical tomotherapy:evaluation of acute toxicity and dose

distribution[J].Technol Cancer Res Treat,2011,10(2):187-195.

[24] Penagaricano J,Moros E,Corry P,et al.Pediatric craniospinal axis

Irradiation with helical Tomotherapy:patient outcome and lack of acute pulmonary toxicity[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9,75(4):1155-1161.

[25] Parker W,Filion E,Roberge D,et al.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for craniospinal Irradiation:Target volume considerations,dose constrains,and competing risk[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7,69(1):251-257.

全脑全脊放射治疗

全脑全脊放射治疗 全脑全脊放射疗(Whole-Brain and Whole-Spine Radiotherapy,WB-WBRT)是一种放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它是通过使用高能X射线或伽玛射线来照射整个大脑和脊柱的治疗方法。 全脑全脊放射治疗常用于以下情况: 1. 转移性脑脊髓转移瘤:当癌细胞从原发癌灶扩散到大脑和脊柱时,可能需要进行全脑全脊放射治疗来减少病变并控制病情。 2. 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某些类型的淋巴瘤,如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有可能侵犯全脑和脊柱。在这种情况下,全脑全脊放射治疗可以作为主要治疗方法或辅助治疗方法。 3.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某些原发性肿瘤,如胶质母细胞瘤和脊索瘤,可能需要全脑全脊放射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来清除残留或复发的病灶。 全脑全脊放射治疗的具体实施方式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治疗范围和剂量。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躺在治疗床上,通过线性加速器或伽玛刀等放射治疗设备进行照射。治疗时间和照射剂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然而,全脑全脊放射治疗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和风险。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发脱落、恶心、呕吐、疲劳、皮肤反应等。

因为放射治疗会对正常脑组织产生影响,所以可能会导致一些认知和记忆功能的变化。此外,长期使用全脑全脊放射治疗还可能增加患者患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 因此,在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全脑全脊放射治疗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和潜在风险,并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和讨论。最终的治疗方案应该是个体化的,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肺癌的放射治疗技术进展

肺癌的放射治疗技术进展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肺癌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其中放射治疗技术在肺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肺癌放射治疗的技术进展和相关成果。 一、外部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 外部放疗是最常用的肺癌放射治疗技术之一,通过向肿瘤区域传递精确的高能射线,使癌细胞受到杀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放射剂量的计算和治疗计划的制定变得更加精确。同时,高能射线治疗装置的更新换代,如直线加速器、调强放疗等技术的出现,使得外部放射治疗技术的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内部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 内部放疗是将放射性同位素放置在肿瘤组织内部,使其局部受到放射治疗的技术。通过放射源的直接接触,内部放疗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治疗。近年来,内部放射治疗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射频微波消融治疗、经皮气管插管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出现,使得肺癌的内部放射治疗成为可能,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三、靶向放射治疗技术的突破 靶向放射治疗是指将放射性同位素与特异性的肿瘤靶向抗原结合,使放射性同位素在肿瘤组织内局部放射。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在探索新的靶向抗体和同位素的

基础上,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靶向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为肺癌患 者带来希望,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四、剂量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 剂量调强放疗技术是一种通过调整放疗剂量分布的方法,来提高肿 瘤治疗的效果,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 迅猛发展,剂量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进。该技术可以根据肿 瘤的形态和生物学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肺癌治疗的精 确性和疗效。 五、新辅助放射治疗技术的研究 新辅助放疗是指在手术前或化疗前,给予患者放射治疗的一种方式。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缩小肿瘤的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的效果,降 低术后复发率。目前,新辅助放疗技术正在积极研究中,探索不同疗 程和剂量的最佳组合,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总之,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肺癌患者的治疗前景越来越 乐观。外部放疗、内部放疗、靶向放疗、剂量调强放疗和新辅助放疗 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肺癌治疗的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未来,放射 治疗技术的研究将继续深入,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加精确、有效的治疗 手段,为肺癌防治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放射治疗进展

第四节肺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王绿化王颖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为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来自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的报 告,国内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城市恶性肿瘤之首位。非小细胞肺癌占全部肺癌病例 的80%,临床工。Ⅱ期病例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约为40%。遗憾的是可手术病例仅 占全部肺癌病例的20%。30%。约30%一40%的病人在确诊时为局部晚期,40%的病 人确诊时发现有远地转移。肺癌的治疗需要采用综合治疗手段,这是从事肿瘤临床工作 的各个专业的医师的共同认识。放射治疗是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由于专 业的特殊性,以及医学教育对放射治疗所涉及的不足(包括放射物理学和放射生物学的 知识)。使得放射治疗的知识普及存在明显的缺陷。直接影响临床实践中综合治疗的有 效开展。本节将从不同方面讨论肺癌的放射治疗,希望不仅对从事放射治疗专业的同道狲—隅¨盏帮-临床肿瘤学进展 有参考价值,更希望能帮助从事肺癌治疗的非放射治疗专业的同道了解肺癌的放射治 疗。 一、放射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地位 放射治疗是局部治疗手段,与同样为局部治疗手段的外科手术相比,其适应范围更 为广泛,不仅能够用于局部病变的治疗(早期和局部晚期病例),对晚期病例,合理地 选择放射治疗,将能够获得满意的姑息治疗效果。 Scott Tyldesley等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放射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53.6%病例在其病程的不同时期需要接受放射治疗,45.6%的病 例在首程治疗中需要接受放射治疗。而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64.3%的 病例需要接受放射治疗,45.9%的病例在首程治疗中接受放射治疗。不同期别的NSCLC 治疗方式的选择不同。工、Ⅱ期NSCLC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其中约20%~30%的早期 病例因合并内科疾病(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病人高龄或拒绝手术而选择放射治疗。 工、Ⅱ期接受手术的病例中,约15%因手术切缘阳性或术后复发而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在I}缶床Ⅲ期NSCLC中,可手术病例不足20%。80%的病例需要行放疗或放疗/化疗综合 治疗。对手术切除的Ⅲ期病例,放射治疗仍然作为术后治疗的指征。Ⅳ期NSCLC放射 治疗作为姑息治疗手段,65%的病例在其病程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综合治疗是肿瘤(包括肺癌)的治疗模式,肿瘤病人能否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案,仅 放射治疗科医师掌握肿瘤放射治疗指征是不够的,还需要肿瘤外科医师和肿瘤内科医师 熟知肿瘤放疗适应证。对放疗医师同样需要了解肿瘤外科和肿瘤内科的知识。 二、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 外科手术仍然是早期NSCLC的首选治疗手段。I、Ⅱ期病例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 翠分别为53%~70%和48%~56%。然而,有部分早期病例因心肺功能差、合并其他 内科疾病或病人体弱而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或病人拒绝手术治疗。临床经验认为,对这 组病人,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新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早期可手术的非 小细胞肺癌,精确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获得与手术治疗 相似的结果。 适形放射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显示放疗在早期NSCLC治疗 中的应用前景。Cheung和Mackillop等报道102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部野(involved.field)照射的治疗结果,照射剂量为52.5120/4。中位生存期24个月,3年生存期35%,5年生存期16%。因此认为,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部野照射能使部分病例获得治愈,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部野照射的治疗技术可应用于不能适应手术的病例和因严重肺功能 不全不能耐受大野照射的病例。 Uematsu报道5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T。一:N0)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

全中枢放射治疗的进展

全中枢放射治疗的进展 杨美玲 【摘要】全中枢放射治疗是治疗易沿脑脊液或脑膜播散的脑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但最佳的治疗方案,包括照射野的设计、照射剂量、照射技术以及是否联合化疗一直存在争议.该文探讨了降低全中枢剂量的可行性、联合化疗是否必要、不同放疗技术在全中枢治疗中的优劣势及应用前景,认为不应该盲目降低放疗剂量,螺旋断层放疗在全中枢放疗中具有剂量的均匀性、适行性及对正常组织保护的优势.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14(020)002 【总页数】4页(P276-279) 【关键词】全中枢放射;放疗剂量;放疗技术;化疗;进展 【作者】杨美玲 【作者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螺旋断层放疗中心,广州,510010;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 全中枢照射(craniospinal irradiation,CSI)主要用于容易沿脑脊液或脑膜播散的脑恶性肿瘤,如髓母细胞瘤、高危生殖细胞瘤和分化差的室管膜母细胞瘤等。随着现代放射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放疗技术已经从简单方形野的二维照射发展到了适形

度和精确度越来越高的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等。该文就近年来CSI治疗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1 放疗靶区的定义及剂量学研究 CSI靶区包括全脑和全脊髓,全脊髓下界至脊髓圆锥部,包括磁共振成像显示的硬膜囊下界。因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等对放射治疗敏感,采用常规分割方式即可达到根治目标,即每次1.8~2 Gy,每周5次。通常给予全脑30~36 Gy,全脊 髓24~30 Gy,肿瘤区域推量50~54 Gy。 由于全中枢放疗照射范围大,易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胃肠反应和骨髓抑制,对于儿童患者,因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CSI易对其生长、内分泌及智力造成损伤。文献报道[1],髓母细胞瘤患者经全脑平均剂量35 Gy照射治疗后,已经显现出认知功能 受损。目前的研究多聚焦于在保障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照射体积及剂量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德国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MAKEI 83/86/89[2]认为全中枢30 Gy,原发灶45 Gy能够取得良好疗效。Foote等[3]进一步降低CSI剂量至25 Gy,肿瘤灶推量至 40 Gy,10年生存率为100%,甚至有学者将CSI剂量降至21 Gy[4],在7年的随访期中,31例患者无病生存率达到94%,且未出现放射性脊髓损伤、视力损害、智力或生长发育障碍等,但以上为单中心小样本的非前瞻性研究,其结果不完全可靠。在北美的组间研究中(CCG-923/POG 8631)[5],降低髓母细胞瘤CSI剂量(23.4 Gy),不应用化疗,单纯脊髓失败的危险性显著升高,5~8年的无病生存率只有52%;Rutkauskiene等[6]的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Saran等[7]复习了1979~1996年关于髓母细胞瘤放射治疗的文献后,得出结论:放疗失败大多数是因剂量或范围不够造成的。单纯降低剂量可能增加早期中枢神经系统的复发,目前并不建议盲目降低放疗剂量。 鉴于颅脑肿瘤对化疗敏感,联合化疗以减少放疗的范围和剂量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全脑全脊髓放疗的六野调强分段照射法研究

全脑全脊髓放疗的六野调强分段照射法研究 吕海鹏;李翊;王海青;王会宇 【摘要】目的对比全脑全脊髓照射的传统方法,分析六野调强分段照射全脑全脊髓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2012年行六野调强分段照射全脑全脊髓的9例患者的治疗计划,并在治疗计划系统中模拟传统照射方法,分析评价二者的特点.结果六野调强组靶区的conformal index (CI)和heterogenous index(HI)均好于传统外照组(t=21.7、-10.1,P<0.05).肝脏和心脏的V10六野调强组均小于传统外照组(t=-18.89、-95.33,P<0.05),全肺和肾脏则相反(t=12.11、-28.31,P<0.05).结论六野调强分段照射全脑全脊髓技术安全可靠.【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4(031)012 【总页数】3页(P1072-1074) 【关键词】放射治疗;六野调强照射;全脑全脊髓照射 【作者】吕海鹏;李翊;王海青;王会宇 【作者单位】266071山东青岛,解放军401医院放疗科;266071山东青岛,解放军401医院放疗科;266071山东青岛,解放军401医院放疗科;266071山东青岛,解放军401医院放疗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6.1

全脑全脊髓照射是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1-3]。传统的全脑 全脊髓照射有靶区剂量分布不均和因靶区过长造成的射野衔接不佳等问题。近年来,适形调强放疗(IMRT)因其显著的物理学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放射治疗 实践中[4]。本研究采用六野调强的方法探索一种新的全脑全脊髓的放疗模式,在给予全脑全脊髓准确的处方剂量的同时,解决射野衔接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取选择2007年10月—2012年08月在解放军第401医院接受全 脑全脊髓照射治疗的9例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12~25岁,中位年龄17岁。髓母细胞瘤患者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1例,脑胶质瘤患者3例。 1.2 仪器设备采用美国 Varian公司Eclipse7.3.10计划系统,Varian21EX 加速器,120片多叶准直器,6 MV X射线。 1.3 定位①采用真空负压垫加头部固定装置(头部固定底板+头枕)的定位方法,患者仰卧,头枕头部固定底板,上肢自然置于身体两侧;②将全中枢平分为3段,通过定位激光灯标定3组定位标志点并粘贴铅标志,尽量取在全中枢3段靶 区中每一段的中点层面;取颅底、胸骨体中段和脐3个横断面;中间的标志位于 体中线,3组标志位于体内同一深度(图1);③CT下扫描患者。 1.4 计划制定全脑全脊髓适当的外放为PTV,计划以位于1.3-②中的颅底、胸骨中段和脐3组定位标志处为3个等中心点,每一个等中心点处设2野。第一组:等中心位于颅底层面,涉及全脑照射,故采用270°和90°2个射野;第二组:等中心位于胸骨中段层面,采用2个成90°的后斜野225°和135°;第三组:等中心位于脐层面,射野与第二组相同。3组射野在射野衔接处交叠1 cm并包括整个PTV (图1中红色双向箭头)。采用固定射野(fixed jaws)的方式进行调强优化。另外,在计划系统中模拟传统的全脑全脊髓放疗与之比较其优缺点。

放射性脑损伤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放射性脑损伤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放射性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其症状包括头痛、失眠、恶心呕吐等。现有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因此需要探索更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性脑损伤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和优化。下面我们将就近期研究的进展进行介绍。 1、细胞治疗 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注射适当的细胞类型来修复和替代受损的神经细胞,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并促进头部细胞的再生和恢复。目前,细胞治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脑部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包括放射性脑损伤。 研究表明,细胞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放射性脑损伤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其中,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被广泛应用于该领域。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生长因子、炎症抑制因子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物质,能够促进脑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 2、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一种强调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参与治疗的治疗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免疫系统的反应作用来清除受损细胞及异常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的目的。该方法避免了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治疗方法的广泛副作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近期的研究显示,免疫治疗能够显著地缓解放射性脑损伤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例如,一些抗PD-1抗体在治疗放射性脑损伤中显示出了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效果。 3、代谢调节剂治疗 代谢调节剂是一种可以促进代谢过程的物质,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能量代谢、脂肪代谢等生理活动,以矫正或改善组织损伤并提高机体代谢水平。 近年来,代谢调节剂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的研究开始成为一种趋势。例如,阿法鱼油通过调节血脂酸代谢,提高脑细胞的耐受性,减轻了患者的症状,而甘草酸可以减轻放疗给予的急性放射性脑损伤中的疼痛和头痛等症状。 总结: 综合以上介绍,目前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的方法包括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和代谢调节剂治疗等。虽然这些方法各有优劣,但是它们均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因此,需要在进一

放射科新进展与技术创新

放射科新进展与技术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科在医疗领域中逐渐展现出强大的 影响力。放射科的新进展和技术创新在提高诊断效率、治疗疾病方面 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对放射科的新进展和技术创新进行探讨,并 介绍其对医疗领域的积极影响。 一、放射科的新进展 1.1 快速影像采集技术 随着医疗设备的升级换代,放射科的影像采集速度逐渐提高。传统 的X射线片需要进行显影和翻看,而数字化的影像设备可以实时采集、存储和传输影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医生可以立即观察到患者的 影像,并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 1.2 三维成像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成像技术在放射科中得到了广泛 应用。通过对二维影像进行重建和处理,医生可以获取患者身体部位 的立体图像,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病情。三维成像技术为放射科的诊断 提供了更准确的依据,使医生在进行手术治疗时更加精确和安全。 1.3 智能化辅助诊断系统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放射科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可能。智能化 辅助诊断系统可以通过分析海量的医学影像数据,运用深度学习和机 器学习算法,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这一技术的引入

不仅提高了放射科的诊断准确性,还加快了诊断速度,为患者提供了 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放射科的技术创新 2.1 介入放射技术 介入放射技术是一种通过导管或针头将治疗器械引入到患者体内, 进行诊断、治疗的技术。相比传统的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介入 放射技术具有侵入性小、创伤小、操作精确等特点。介入放射技术广 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治疗等领域,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 效果。 2.2 核医学技术 核医学技术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核医学技术的发展使放射科不仅可以观察人体解剖结构,还可以观察 人体生理功能。例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技术可以观察到肿瘤的代谢活性,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2.3 低剂量辐射技术 低剂量辐射技术是指通过精确计量和控制辐射剂量,最大限度地减 少对患者的辐射损伤。过去,放射科在进行诊断和治疗时需要使用较 高剂量的辐射,容易对患者产生负面影响。随着低剂量辐射技术的应用,放射科的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降低了患者的辐射风险。 三、放射科新进展与技术创新的影响

放射治疗中心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膝

放射治疗中心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膝近年来,放射治疗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关注和需求。放射治疗中心作为提供该项服务的机构,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放射治疗中心的现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射治疗中心在设备和技术方面有了飞速的发展。新一代的放射治疗设备具备更高的精准度和效果,能够更好地定位和治疗肿瘤。同时,放射治疗中心也逐渐形成了规范化和专业化的管理模式,提供更加专业和全面的医疗服务。 然而,放射治疗中心也面临着一些痛点。首先,由于放射治疗设备的昂贵和技术的复杂性,中小型医疗机构往往难以承担和应用这些设备。这导致了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使得部分患者无法享受到先进的放射治疗服务。其次,放射治疗中心在技术人员的培养和管理方面也面临一定的困难。放射治疗技术是一门高度专业化和复杂的技术,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然而,目前市场上对于放射治疗技术人员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了供给,这造成了技术人员的紧缺现象。 未来五至十年,放射治疗中心将迎来一系列的发展趋势和机遇。首先,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放射治疗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老年人群在患癌风险上相对较高,对放射治疗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其次,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将为放射治疗中心带来更多的机遇。例如,精准放疗技术的发展将使放射治疗更加准确和有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放射治疗中心还可以探索放射治疗与其他疗法的结合,如化疗、免疫疗法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放射治疗中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中小型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合作或联盟的方式,分享资源和设备,以提供更好的放射治疗服务。其次,放射治疗中心应该加大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技术团队的专业水平。此外,放射治疗中心还需要加强与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推动放射治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放射治疗中心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放射治疗中心将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核心力量,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生存机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放射治疗中心将为人们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学成像技术与放射治疗协同发展趋势总结

医学成像技术与放射治疗协同发展趋 势总结 近年来,医学成像技术和放射治疗在医学领域取得了显著 的进展,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两个领域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医学成像技术提供了精确、非侵入性的图像信息,为医生提供了可视化的诊断工具。而放射治疗则通过利用放射线的疗效来杀灭恶性肿瘤细胞。本文将探讨医学成像技术与放射治疗协同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首先,医学成像技术与放射治疗的协同发展具有更高的诊 断和治疗准确性。传统的放射治疗主要依赖于病理切片和体格检查等手段来确定肿瘤的位置和范围,这种方法受限于主观因素和有限的信息。而医学成像技术如CT、MRI、PET等提供 了更全面、准确的病灶定位和空间解剖信息,为放射治疗的精确定位和计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结合医学影像学和放射治疗规划系统,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大小、分布和边界,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其次,医学成像技术与放射治疗的协同发展有助于实现个 体化医疗。不同患者的疾病特点和体质各不相同,对治疗的需求也各异。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生能够获取更多关于患者病情的信息,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理特点和生理状况。通过将医学影像数据与个体化计划相结合,医生可以制定更为精细的治疗方案,避免一刀切的治疗模式,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医学成像技术还可用于监测和评估治疗效果,为医生提供实时的反馈信息,从而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此外,医学成像技术与放射治疗的协同发展也在临床研究 和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学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

为临床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也为医学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手段和思路。通过结合医学成像技术和放射治疗,研究人员可以深入研究肿瘤生长、治疗反应以及预后等相关问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医学成像技术与放射治疗的协同发展也为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机会。通过使用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模拟系统,可以帮助医学生和医师培养对疾病的识别和理解能力,提高临床实践的技能水平。 然而,医学成像技术与放射治疗协同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技术集成和数据共享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不同的医学成像设备和放射治疗系统之间存在差异,需要设计和实施相应的数字化平台来实现数据的集成和共享。其次,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的需求也日益重要。医学成像数据和放射治疗计划是患者的敏感信息,需要加强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的措施,以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此外,成本和资源的限制也是一个挑战,需要平衡技术的发展和可行性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医学成像技术与放射治疗的协同发展具有广阔 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通过结合医学影像学和放射治疗规划,可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实现个体化医疗,并在临床研究和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仍需克服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挑战,以实现更好的协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我们对医学成像技术与放射治疗协同发展前景的期望愈发坚定,相信这种协同发展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带来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放射治疗发展

放射治疗发展 一、放射治疗是什么 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来破坏癌细胞,使其失去分裂的能力,来达到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放射线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放射治疗可以杀灭大部分肿瘤细胞,从而控制肿瘤的生长速度,延长患者的生命。据调查统计,约70%的癌症患者需要通过放射治疗治疗癌症,而大约有45%的癌症可以被治愈,其中通过手术治愈的有22%,通过放射治疗治愈的有18%,通过化疗治愈的有5%。放射治疗对肿瘤的治疗效果越来越明显,其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突出,现在放射治疗已经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放射疗法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其发展速度很快。 二、放射治疗的科技革命 在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x射线,并在1901年获得首届Nobel物理学奖,他的发现为医疗影像技术提供了基础。在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核素铀。在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核素镭,并首次提出“放射性”概念。并在1903年,贝克勒尔与居里夫妇一起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正是因为伦琴、贝克勒尔和居里夫妇的

开创性的发现,才有了现在的放射治疗。 在伦琴发现X射线一年后,一个参与了X射线研发的助手多次使用自己的手去检测X射线的输出,导致其出现皮肤溃疡并病变,所以开始出现多度使用X射线会导致身体癌变的观念出现。但是在1899年,瑞典医生却用X射线治疗好了一例皮肤癌患者,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放射治疗技术进入热潮时期。到1906年的时候,人们发现电离辐射只对部分的病种和病例有效,而且放射治疗会对人体造成放射损伤。因为当时放射治疗的设备不够先进,基本靠医生手工进行操作,所以对医疗人员也会造成辐射损伤。而且设备的不先进以及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不一,导致无法准确测量电离辐射的质和量。所以,放射技术进入低潮时期。随着大量的动物试验,人们认识到细胞增殖能力越强,其放射敏感性也就越高,但细胞分化程度越大,其放射敏感性也就越低,这一概念是放射治疗的重要依据。在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有些放射治疗难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于是有的肿瘤医师开始考虑将两种作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但由于当时并没有很好的设备和理论支持,所以并没有成功。直到20世纪五十年代高能放射线60钴治疗机及直线加速器得到了应用,提高了X线治疗机的能量,这才使得手术可以与放疗结合进行治疗,并且奠定了放射治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地位,同时延长了肿瘤患者的寿命,并使一部分患者能得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放疗技术进展

肿瘤放射治疗的理想目标是只照射肿瘤而不照射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肿瘤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放疗精度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放射治疗技术也已发展出多种不同形式。 1.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疗技术。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得到肿瘤靶区及周围正常器官三维重建图像,在不同入射方向设置一系列照射野,同时在照射方向上使用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 MLC)与挡铅形成与肿瘤靶区投影一致的射野形状。使得高剂量区的剂量分布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形状一致,同时使得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降低,在提高肿瘤控制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由此带来的放疗后并发症。 2. 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是基于三维适形放疗基础上的一种精确放疗技术。在各方向照射野与靶区形状一致的条件下,使射野内诸点输出剂量率能够按要求的方式进行调整,单个辐射野内剂量分布虽然不均匀,但是整个靶区体积内剂量分布比三维适形治疗更加均匀。随着调强技术的不断发展,又提出了容积旋转调强、断层调强、以及射波刀等技术。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 olumetric-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 T)是通过直线加速器机架在进行一弧或多弧的旋转过程中对靶区进行连续照射,同时MLC子野形状、MLC叶片角度、剂量率以及机架旋转速度等参数都能够在治疗过程中连续变化,因此理论上能够根据无限多的射野角度使包裹靶区的剂量分布达到最优化,同时治疗过程中各参数的动态调节形式使得病人治疗时间大大缩短。断层调强放疗(Tomotherapy)是将调强放疗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放疗技术。它利用特殊设计的MLC形成的扇形束绕患者体轴旋转照射,完成一个切片(Slice)治疗,然后通过治疗床的移动来进而完成下一个切片的治疗。该技术的断层照射方式能够使射线边际效应最小化从而更好地保护正常器官,对于复杂的靶区体积形状同样能够很好的剂量分布。射波刀(Cyberknife)是通过特殊的机械臂结构在三维空间中驱动小型加速器机头进行6个自由度的运动以实现对肿瘤靶区的非共面、等中心或非等中心的多射野角度照射,对各种不同靶区形状都能够得到靶区外陡峭的剂量梯度和较好的靶区剂量适形度。 近年来,以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核磁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为代表的功能性影像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但将对经典肿瘤靶区的确定发挥重要作用,而且由于这些技术可以显示组织的功能代谢状态乃至分子水平的变化,使体外检测肿瘤的放射敏感性成为可能,从而直接导致了新的理论和概念的产生,即生物靶区(Biological Target V olume ,BTV)及生物调强放射治疗(Biological IMRT, BIMRT)。生物靶区指由一系列肿瘤生物学因素决定的治疗靶区内放射敏感性不同的区域,这些因素既包括肿瘤区内的敏感性差异,也应考虑正常组织的敏感性差异,而且这些因素的作用均可通过先进的影像学技术进行显示。生物调强放射治疗则是指利用先进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给予不同的生物靶区不同剂量的照射并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 目前调强放疗的发展使靶区剂量分布的物理适形度达到相对理想的程度,而生物功能性影像则开创了一个生物调强的新阶段,二者的紧密结合将会成为今后调强放射治疗的发展方向。 3.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 SBRT)是指通过对肺、肝等部位的小体积肿瘤的精确定位并进行小野、集束、非共面和单次大剂量照射的射线治疗技术。该技术对靶区的小野多弧非共面聚焦特点使其边缘剂量梯度下降较大,靶区剂量适形度较好

全中枢照射技术新探索

全中枢照射技术新探索 杨金磊;吴丹;卜明伟;路双臣;张贺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年(卷),期】2012(029)003 【摘要】目的:阐述一种普遍适合于全中枢放射治疗的方法.方法:使用precise plan三维适形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在计划设计过程中综合利用了非共面射野衔接技术、相邻两野相切技术和正向子野添加技术,最后利用detla4三维剂量验证模体对射野衔接处进行剂量测量验证.结果:计划显示在射野衔接处没有明显的剂量冷点或者热点出现,衔接位置两侧各条等剂量线实现了无缝衔接,靶区得到了理想的剂量分布;并且在剂量验证的过程中发现,当模拟的移床精度控制在±1 mm时,detla4测量衔接处没有明显的剂量偏差,结果符合临床治疗需要.结论:与以往及常规方法相比,本文提到的这种方法适合于绝大多数全中枢放射治疗病例,并且可以在射野衔接处获得更为理想的剂量分布效果. 【总页数】5页(P3354-3357,3374) 【作者】杨金磊;吴丹;卜明伟;路双臣;张贺 【作者单位】吉林省肿瘤医院放疗研究室,吉林长春130012;吉林省肿瘤医院放疗研究室,吉林长春130012;吉林省肿瘤医院放疗研究室,吉林长春130012;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5

【相关文献】 1.Tomo HD分段式计划在实施女性全中枢照射卵巢保护中的可行性研究 [J], 解传滨;戴相昆;杜乐辉;曲宝林;徐寿平;徐伟;丛小虎;杨涛 2.螺旋断层放疗技术进行全中枢照射急性毒副反应的初步观察 [J], 黎静;李志强;文婷;张晋建;李重;杨美玲;项红霞;贾峻嵩;陈静 3.基于Tomo HD的螺旋断层与断层径照技术在女性全中枢照射中不同计划方法剂量学比较研究 [J], 丛小虎;解传滨;徐寿平;葛瑞刚;巩汉顺;戴相昆;曲宝林 4.质子调强放疗技术与2种光子旋转调强放疗技术在全中枢照射中的剂量学比较[J], 解传滨;杨涛;王子申;方春锋;徐寿平;曹林;曲宝林 5.VMAT旋转调强多中心照射技术在全脑全中枢放疗中的应用 [J], 张怀文;钟晓鸣;胡海芹;洪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肺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肺癌的治疗方式日新月异,其中放射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不断取得进展。本文将介绍肺癌放射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相关技术。 一、肺癌放射治疗的意义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而放射治疗在肺癌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放射治疗通过高能量射线照射肿瘤组织,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从而阻止其生长和扩散,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肺癌放射治疗的技术进展 1.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 传统的二维放射治疗技术只能对肿瘤进行整体的辐照,无法精确定位和照射肿瘤,容易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而三维适形放疗技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精确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形状,使射线更加准确地照射到肿瘤部位,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 2. 强度调控放疗技术 强度调控放疗技术是近年来放射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它通过调整射线的强度和方向,实现对肿瘤的精确照射。强度调控放疗技术可以

根据肿瘤的特点和位置,给予不同的辐射剂量,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治疗的效果。 3. 体素模态放疗技术 体素模态放疗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放射治疗技术,它基于计算机模型 对肺部进行重建,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体素模态 放疗技术可以精确定位和治疗肿瘤,减少对健康组织的伤害,提高肺 癌放射治疗的疗效。 三、肺癌放射治疗的挑战与前景 尽管肺癌放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放射治疗对正常肺组织的辐射损伤是无法完全避免的,需要进一 步改进技术,减少这种损伤的发生。其次,部分肺癌对放射治疗具有 耐药性,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治愈率。此外,肺癌放射治疗的费用较高,对一些患者来说是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放射治疗的前景仍然十分光明。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肺癌的治疗效果将更加显著, 副作用和并发症将不断降低。此外,个体化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发展也 将为肺癌放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总结起来,肺癌放射治疗的进展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未 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期待更加准确、有效的放射治疗技术的出现, 为肺癌患者的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放射治疗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和发展

放射治疗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和发展 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它利用高能量射线或其他形式的辐射来杀死癌细胞。这种治疗方法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并且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将介绍放射治疗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和发展。 一、放射治疗的作用 放射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它可以通过杀死癌细胞来缩小肿瘤的大小或完全消除肿瘤。这种治疗方法可以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肝癌等。放射治疗通常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和化疗)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放射治疗的原理是利用高能量射线或其他形式的辐射来杀死癌细胞。这些射线通过肿瘤组织,杀死癌细胞并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放射治疗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包括外部放射治疗和内部放射治疗。外部放射治疗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它通过从机器上发出的高能量射线来杀死癌细胞。内部放射治疗则是将放射性物质注入体内,直接杀死癌细胞。 二、放射治疗的发展

放射治疗作为一种癌症治疗方法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它的发展历程却十分漫长。早在19世纪末,人们就开始探索利用 辐射来治疗癌症。当时,人们使用的是X射线,但由于技术 不成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放射治疗也得到了很大的进展。20世 纪初,人们开始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来治疗癌症。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将放射性物质注入体内,直接杀死癌细胞。但由于该方法存在副作用,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在20世纪中期,人们开始使用电子加速器来产生高能量射线,从而进行外部放射治疗。这种方法可以更加精确地定位肿瘤,并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此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计算机来规划和控制放射治疗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 近年来,放射治疗技术得到了更加迅速的发展。新型的线性加速器可以产生更加精确和强大的辐射,并且可以进行更加复杂和精确的治疗计划。同时,人们还开发出了新型的辐射剂量测量技术和影像诊断技术,从而使放射治疗更加安全和精确。 三、放射治疗的优缺点

放射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放射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科在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将从影像学诊断和放射治疗两个方面介绍放射科在疾病方面的新进展。 一、影像学诊断新进展 在放射科疾病诊断方面,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是最引人瞩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为一种高分辨率、多层次、多平面重建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为医生提供了更清晰、更准确的病灶信息。此外,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医生可以获得更丰富的解剖和功能信息,特别对于肿瘤、神经系统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放射科还应用了放射性示踪剂技术来增加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技术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技术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到患者体内,利用示踪剂释放的正电子或伽马射线来进行影像学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和生物学信息。 二、放射治疗新进展 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尤其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放射科在放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首先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一种高精度的放疗技术,通过准确定位病变位置,精确计算照射剂量,以提

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该技术在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其次是重离子治疗技术的发展。重离子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放射治疗方法,相比传统放射治疗技术,重离子治疗具有更强的杀伤力和更好的治疗效果。由于其较好的肿瘤控制效果和较少的副作用,重离子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选择。 此外,放射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也为放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放射生物学研究揭示了放射治疗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作用机制,为优化放射治疗剂量和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了依据。 三、未来展望 放射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为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例如,剂量的选择、治疗方案的优化以及放射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另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其应用于放射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也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结起来,放射科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尤其在影像学诊断和放射治疗方面。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科将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确、更有效的方法,并为患者的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放射治疗中心建设进展报告

放射治疗中心建设进展报告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科学的不断进步,放射治疗在癌症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满足患者对高质量、安全、可靠的放射治疗的需求,我公司决定建设一家先进的放射治疗中心。在这份报告中,我将全面介绍该中心的建设进展,包括目标、计划、团队、设备和服务等。 一、中心目标 放射治疗中心的目标是成为区域内最先进、最有影响力的癌症治疗中心,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我们将致力于提供全面的癌症治疗方案,不仅包括放射治疗,还包括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我们希望通过与国内外一流医疗机构和研究中心的合作,不断引进最新的医疗技术和研究成果,为患者提供最先进的治疗方案。 二、中心计划 为了实现中心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计划: 1. 建设先进的设施和设备:中心将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医疗建筑,配备最先进的放射治疗设备,包括直线加速器、核素治疗设备等。这些设备将能够提供更精确、更安全的治疗方案,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2. 培养专业团队:中心将聘请一支高水平的放射治疗团队,包括放射治疗医师、放射物理师、治疗技师等。他们将接受国内外顶尖医疗机构的培训,掌握最新的治疗技术和知识。 3. 推动科研和创新:中心将鼓励团队成员参与科研项目,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前沿的放射治疗研究。我们将致力于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风险。 4. 提供优质服务:中心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治疗前的咨询与评估、治疗期间的病情监测与护理、治疗后的康复指导等。我们将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方便患者随时了解治疗进展和病情变化。 三、中心团队 中心的成功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团队。我们已经邀请了一批业内精英加入我们的团队,并聘请了一位资深的临床专家担任中心主任。团队成员来自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和研究中心,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研实力。他们将共同努力,为

【文献速递】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疗效

【文献速递】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疗 效 《Journal of Neurooncology》杂志 2020年2月 27日在线发表美国Ohio State University Wexner Medical Center,和Sidney Kimmel Medical College at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的Palmer JD , Bhamidipati D , Shukla G , 等联合撰写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疗效。Outcomes after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for CNS lymphoma.》(doi: 10.1007/s11060-020-03444-5.)。 【背景】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淋巴瘤的标准通常包括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 dose methotrexate)和全脑放射治疗,但这种疗法增加了神经毒性的风险。在我们的医院,作者提供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一部分HD-MTX(大剂量-甲氨蝶呤)难治性疾病的的患者。同时,作者也对有关CNS淋巴瘤使用这一方式治疗的文献进行了检索。 【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持续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SRS治疗通过1-3次分割给予21或24Gy的剂量。系统检索PubMed、SCOPUS和Cochrane图书馆的数据库中关于使用SRS治疗CNS淋巴瘤的结果报告的文章。 图1文献检索与筛选流程的流程图 表1 SRS治疗与病变反应

表2 SRS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6例(11处病灶)患者接受了SRS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5.6个月(范围3.3-37.8个月)。每处病灶的中位放射治疗(RT)剂量为21 Gy,中位进展时间为12.7个月。中位总生存率未达到。4例发生远处颅内新发,2例发生局部复发。检索索策略产生出16项研究,其中只有一项是前瞻性的,并包括一个对照组。256处被评估的病灶中有183处(69%)对治疗完全有效,204例患者中有13例(6%)在最后的随访中在治疗区域内复发。总的来说,治疗的耐受性良好。 图2 SRS治疗出现反应的病例。a.病例1:右额顶叶9mm病灶。b治疗后5个月的成像显示完全消退。c 16个月时远处新发(左额叶,8mm病灶)。局部病灶仍然得到控制。 图3病例1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计划 图4治疗反应瀑布图 【结论】SRS治疗可为难治性CNS淋巴瘤患者提供良好的局部控制。一项前瞻性试验证实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外恶性淋巴瘤,约占所有原发性脑瘤的3%,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遗憾的是,总体生存率(OS)仍然很低,只有少数患者存活超过5年。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SL)发生在约5%的弥漫性原发淋巴瘤患者中,预后不良。因此,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是CNS淋巴瘤合并全身治疗的标准。传统上,全身性治疗之后是全脑放射治疗(WBRT),考虑到疾病的显微镜下的局灶性和弥漫性。该方法在一线化疗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