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堡戈国墓地葬俗浅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家堡戈国墓地葬俗浅析

商周之际的高家堡墓地存在腰坑、殉人、殉狗以及毁兵葬俗,其中腰坑、殉人、殉狗是商人盛行的埋葬习俗,毁兵葬俗则是周人的埋葬习俗。商周之际的高家堡墓地在葬俗方面既存在商文化因素,又存在周文化因素,反映了商周之际商文化与周文化的相互融合。之所以出现两种文化因素在同一墓地中共存,是因为高家堡墓地的主人是深受商文化影响的夏裔戈族,在迁到关中地区后受周文化影响所致。

标签:高家堡;戈国墓地;葬俗;浅析

引言

高家堡墓地是商周之际一处重要的家族墓地。1971和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泾阳高家堡发掘了6座商末到西周早期的墓葬,出土了青铜器、陶器、玉器等随葬器物[1]。学者就这批青铜器与墓葬的年代、文化属性、族属等问题发表了不少意见,而关于葬俗,鲜有涉及。高家堡墓地存在腰坑、殉人、殉狗以及毁兵葬俗。葬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经形成,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而不会因改朝换代而立即消失。不同的葬俗往往与不同的族属相联系,因此,通过葬俗来探讨墓地的族属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仅就高家堡墓地的葬俗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腰坑葬俗

腰坑是指在墓室底部靠近中央所挖的小坑。至于为什么称为腰坑,石璋如先生曾解释说道:“腰坑系本地的土名,因为正在骸骨的腰下,故叫腰坑。”[2]这一名称现已成为考古学对墓葬内这一现象的通称,并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同。腰坑葬俗是指在腰坑内埋葬殉人、殉狗或随葬器物的一种埋葬习俗。高家堡墓地6座墓葬中有5座有腰坑,腰坑形制呈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形,腰坑内未发现殉葬动物骨骸和器物。从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腰坑葬俗资料来看,这一葬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阶段,流行于商周。“商代墓葬内普遍有腰坑是在商代晚期的殷墟时期,历年殷墟遗址发掘的墓葬中,有腰坑墓葬的比例占到了发掘总数的50%到70%左右”[3]。周人最初是没有腰坑葬俗的,这从已发掘的先周早、中期周人墓葬中可以看出。在商周鼎革之际,发现了先周文化的墓葬在墓底设有腰坑。如沣西张家坡和客省庄发现的5座墓葬,其中3座墓葬有腰坑,83SCKM1、83沣毛M1为灭殷以前周人的文化遗存,83沣毛M3年代在周初[4]。王志友认为,“受商文化的影响,沣西地区先周晚期墓葬多数都有腰坑;西周取代殷商以后,周人也继承了商人墓葬之中设置腰坑的习俗,但是周人墓葬中腰坑的设置,没有商代晚期墓葬中那样普遍,在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墓地的不同区域,腰坑的设置有明显的差别。有腰坑的墓明显继承了商文化的因素,有的就是殷遗民的墓葬。西周大型墓葬之内多无腰坑,表明腰坑之制并不是姬周贵族的传统”[5]。可见,高家堡墓地的腰坑葬俗属于商文化因素。但是,高家堡墓地腰坑墓与殷商时期典型的腰坑墓又存在不同,腰坑内没有殉人、殉狗。这种现象在张家坡西周墓地也有发现。398座西周墓中

有腰坑者33座,但其中22座腰坑内空无一物[6]。这种现象或可表明,高家堡墓地的腰坑葬俗在保留殷商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受周文化的影响又发生了变化。

二、毁兵葬俗

所谓毁兵葬俗,是指人为的、有意识的将青铜兵器如戈、戟、矛、钺、剑等进行不同程度的毁坏后再随葬的一种葬俗。高家堡墓地共有3座墓葬出去了青铜兵器,共9件。其中M1出土戈1件;M4出土戈2件、戟1件、钺1件、剑1件、镞2件;M5出土戈1件。71SJGM1:14戈,戈锋端向一侧弯曲,“乃人工有意击打援体中部曲折成之”[7]。91SJGM4:21戈,“援身中部有砍击痕,锋端向内折曲”[8];91SJGM4:22戈,“援中部有横击痕,锋端向内折曲”[9];91SJGM4:27戟,“戟刺和下胡弯曲成弓形,乃敲击致之”[10];91SJGM4:9剑,折断为两截;91SJGM4:14钺,刃部向一侧卷曲;M4的2件镞保存完整。91SJGM5:6戈,出土时折成两段,“援中部原经横击向内弯曲成140°夹角”[11]。依据报告明确指出的5件人为有意识毁坏的兵器,推测除2件镞外,其它2件兵器也应系人为有意识毁坏。此外,与兵器共同随葬的器物如青铜器容器、陶器等,大都完整。因此,青铜兵器遭到毁坏的原因并当不是因为棺椁腐朽墓土下陷被压所致。从而,可以肯定,高家堡墓地3座墓葬出土的青铜兵器,当是下葬前人为有意识毁坏,出土青铜兵器的3座墓葬均存在毁兵葬俗。“被毁坏的兵器情况主要有三种:1.砸弯变形;2.局部残缺;3.折断成两截或更多”[12]。高家堡墓地毁兵情况为砸弯变形和折断成两截两种。通过对商代和西周墓葬毁兵现象的考察,张明东认为,“毁兵随葬的习俗是周人的习俗,在先周时期的周人墓葬中就已经存在,而在同时期的殷人墓中不见或极少见到,个别商文化系统墓葬采用的毁兵习俗,很可能是因为地进周人而受其文化习俗影响所致。并且不排除个别墓葬年代进入西周的可能,因为周人灭商以后,许多殷遗民受到周文化及其习俗的影响,可能也开始采用毁兵随葬的习俗”[13]。据此,可以认为高家堡墓地的毁兵葬俗属于周文化因素。

三、殉人与殉狗

高家堡墓地存在殉人与殉狗现象的墓葬有2座,其中M2殉人1、殉狗2;M3殉人1、殉狗1。殉人均位于墓葬二层台上,殉狗位于椁室上方填土中。此外,高家堡墓地M6的墓向与其余5座南北向墓葬不同,墓向呈东西向,墓葬没有腰坑,亦无葬具,除随葬蚌壳与贝壳外,再无任何其他随葬器物,人骨仅有头骨,不见躯体四肢。可见M6的性质与其余5座不同,报告认为M6为M4墓主杀殉的人牲的葬坑,其身份必为奴隶或战俘[14],应当是正确的。人殉是用活人去为死去的氏族首领、家长、奴隶主或封建主殉葬。殷商时代是中国人殉制度的鼎盛时期。墓葬中使用人殉,不仅盛行于殷王国的统治中心,殷王统治区及四邻方国也大多受其影响。以商代晚期安阳殷墟文化为例,不仅带墓道的大型墓、中型墓墓内一般有殉人,个别小型墓内也有殉人。周人先世的发祥地泾、渭流域,到目前为止,尚未见人牲人殉实例,这或可表现,周人先世并不存在人牲人殉的习俗。及至殷末,周人成为中国西部的强盛部族,敢于同东方的殷人相抗衡,双方不断发生战争,经济文化互相交往,思想意识、风俗习惯也互为影响、彼此渗透,殷人原有的人牲、人殉习俗,可能在这个时候开始被周人所接受[15]。殉狗现象在殷人墓葬中习见,殉狗一般位于墓底腰坑内。据日本学者井上聪的研究,殷人墓中以狗为殉葬物的腰坑是殷人的独特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