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探针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扫描探针显微镜在材料表征的应用

扫描探针显微镜在材料表征的应用

扫描探针显微镜在材料表征的应用褚宏祥【摘要】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表面表征工具,扫描探针显微镜(SPM)不仅可以表征三维形貌,还能定量地研究表面的粗糙度、孔径大小和分布及颗粒尺寸,在许多学科均可发挥作用.综述了国外最新的几种扫描探针显微表征技术,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SNOM)等方法, 以纳米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展示了这几种技术在表征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应用.【期刊名称】《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36)002【总页数】5页(P80-84)【关键词】材料表征;SPM;STM;AFM;NOSM【作者】褚宏祥【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273165,曲阜市;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255130,山东省淄博市【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34.14纳米材料的分析和表征对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纳米科学是在纳米尺度上(0.1 nm-100 nm),其本身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库仑堵塞与量子遂穿效应和介电限域效应,因而使纳米材料展现出许多特有的光学、光催化、光电化学、化学反应、力学、热学、导电等性质.研究物质的特性及其相互作用,纳米材料的化学组成及其结构是决定其性能和应用的关键因素,而要探讨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对其在原子尺度和纳米尺度上进行表征.要表征的重要特征主要包括晶粒尺寸及其分布和形貌、晶界及相界面的本质和形貌、晶体的完整性和晶间缺陷的性质、跨晶粒和跨晶界的成分分布、微晶及晶界中,杂质的剖析等.材料性能的各种测试技术,包括宏观上的性能测试和微观上的成分结构的表征,是材料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结构的表征方法相当多,但就其任务来说主要有3个,即成分分析,结构测定和形貌观察.形貌观察主要利用显微镜,包括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SPM)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显微表面研究新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利用探针尖端与物质表面原子间的不同种类的局域相互作用来测量表面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SPM是一系列基于探针对被测样品进行扫描成像的显微镜的总称,包括一系列工作原理相似的可以使物质成亚纳米量级像的新型显微技术,如扫描隧道显微镜(ST M)[1]、原子力显微镜(AFM)[2]、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SNOM)[3]等.由于SPM基本的操作原理可以在纳米尺寸范围内进行测量,分析以及定量的研究物质性质,这些数据反映了局部甚至单个原子或分子的性质,对纳米材料提供了新的结构信息.扫描探针显微镜标志着对物质表面在显微量级上成像和分析的一个新技术领域的诞生,并在工业和科技方面有显著的应用[4].本文以纳米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综述了这几种扫描探针显微表征技术,展示了这几种技术在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应用.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隧道效应,扫描隧道显微镜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从1982年Binning G和Rohrer H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以来,扫描隧道显微镜在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ST M 的基本原理就是隧道效应,将直径小到原子尺度的探针针尖和样品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对电子而言,针尖和样品间的间隙相当于一个势垒,当针尖和样品非常接近时(小于1 nm),势垒变得很薄,电子云相互重叠,具有能量的电子就有一定的概率穿透势垒到达另一极,在两极之间加一电压,电子就可以通过隧道效应由针尖转移到样品或从样品转移到针尖,形成隧道电流,这样,当探针在样品表面上扫描时,表面上小到原子尺度的特征就显现为隧道电流的变化.ST M正是利用隧道电流对间距的敏感性来工作的,可以分辨表面上分立的原子,揭示出表面上原子的台阶、平台和原子阵列.扫描隧道显微镜其分辨本领为目前各种显微镜中最高的:横向分辨本领为0.1 nm,深度分辨本领为0.01 nm.通过它可以清晰地看到排列在物质表面的单个原子或分子. 一维纳米材料由于其量子尺寸效应在未来的纳米科技领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半导体领域中硅是最重要的材料,硅纳米线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以前的报道中有多种方法制作硅纳米线,这些纳米线尺寸在3 nm到5 nm,但理论计算要得到显著的量子尺寸效应需要硅纳米线的直径效应小于3 nm.在硅晶片领域的一个关键技术就是去除氧化层并形成一个稳定的,低缺陷的硅表面,对于小直径的硅纳米线同样需要高质量的表面.Lee S T[5]报道了直径在1.3 nm到7 nm氧化层已经去除并且用氢处理过的使其在空气中更稳定硅纳米线,分析了原子量级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为之前的理论计算的结果提供了实验数据.ST M的实验在超高真空环境10-10 T进行,对于每根纳米线电流值和电压值测量超过20个点.ST M可以为表面电子态提供可视化的量子干涉信息,并且可以调制一个封闭系统的电子态[6-7].一些结构尽管在最优化的条件下,在表面生长时依然是自发生长,因此人工控制结构对于设计结构优化结构的电学性质方面体现出优势.Sagisaka Keisuke[8]报道了通过ST M尖端与样品的点接触在硅表面沉积钨原子构造一维量子阱,可以在需要的位置构造设计好的长度.由于在高密度磁存储方面的潜在应用,磁性纳米团簇的3 d过渡金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Wang Jun-Zhong[9]小组报道了80°C在硅(111)表面以较低的沉积速率沉积锰,得到了高度排列的锰纳米团簇,ST M观察到三维均一的三角团簇和梨状团簇共存,图1(a)显示了锰纳米团簇排列的ST M宏观形貌,可以看到长程有序的规则周期性锰纳米团簇排列,其中亮三角星是由相邻的四个团簇构成,团簇的形貌根据样品极性变化的很明显.在硅(111)台阶上可以看到不规则的岛状锰,这些团簇在图1(b)中等尺寸下可以看的更清楚.同时可以发现在团簇形成后硅(111)基片保持了原样,说明锰和硅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在图1(c)的高分辨率ST M图像中可以获得更多的结构信息,标出“T”的单个三角团簇保持了硅的三维对称,在三角团簇的边缘有一些弯曲趋势,三角形团簇显示了球形.扫描隧道显微镜(ST M)使得人类首次能够实时地观察单个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态,但由于其只能用来直接观察和研究导体和半导体样品的表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原子力显微镜(AFM)凭借其纳米量级的精度和不受样品表面导电性限制的优势奠定了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表面分析仪器的地位,其应用随着纳米科技热的兴起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原子力显微镜(AFM)与扫描隧道显微镜(ST M)在结构上非常相似:传感器都是很细的探针,定位于距样品表面很近的位置,区别只在于原子力显微镜中多了微悬臂.由于结构上的差别,它们的工作原理迥然不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隧道电流的变化直接反映出样品表面形貌的起伏,而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基于量子力学中的泡利不相容原理,样品表面形貌的变化表现为微悬臂的弯曲变形它们通过其端粗细只有一个原子大小的探针在非常近的距离上探索物体表面的情况,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会随距离的改变而变化,当原子与原子很接近时,彼此电子云斥力的作用大于原子核与电子云之间的吸引力作用,所以整个合力表现为斥力的作用,反之若两原子分开有一定距离时,其电子云斥力的作用小于彼此原子核与电子云之间的吸引力作用,故整个合力表现为引力的作用.在原子力显微镜的系统中,是利用微小探针与待测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力,来呈现待测物的表面的物理特性.单晶、压缩粉体和薄膜等磁性材料的电磁性质已研究了很多,虽然磁性纳米材料在纳米电磁效应和人工电磁结构等领域有广阔的前景,但相关的研究却比较少.AFM纳米刻印技术保证了薄膜表面的低污染以及样式的高度灵活性.最近利用量子点纳米结构制作器件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要能够利用量子器件必须有可以控制位置高质量的纳米结构,一般的方法由于引入了缺陷和污染很难得到高质量的量子点.Kim Jong Su[10]小组报道了利用AF M尖端诱导纳米氧化物和外延生长InAs量子点,这种方法可以减少量子点与纳米孔的缺陷和污染,得到高质量的可控位置的量子点.制作过程的每一步表面形貌由非接触模式的AFM表征.无线器件可以实现生物体的实时成像和探测,但是这些器件需要能量来源,如果自己提供能量而不需要电池将会非常理想.人体内多种潜在的能源如果能够转化为电能,将可以驱动纳米量级的光电子器件和生物探测器等.Wang Zhonglin[11]小组报道了利用AFM探针驱动氧化锌(ZnO)纳米线从而形成纳米发电机,这种发电机主要利用了ZnO的压电和半导体特性在金属和ZnO间构成Schottky电池.如果可以找到一种方法诱导共振纳米线排列,在每一次振动循环输出能量将可能实现自发电的纳米器件.由于其高传导率,银纳米结构在构建纳米电力器件和化学传感器方面有潜在的应用.通常情况下,纳米结构在产生张力时的弹性消失比较难观察到,Marcel Lucas等报道了利用AFM研究五角形纳米线的弹性消失.AFM在纳米精度可以精确的测量力以及随后的残余缺陷,残余的锯齿形的AFM图像揭示了一个表面原子台阶的形成.图2(a)给出了一个2 μm长40 nm高的银纳米线,纳米线的顶端平滑而且没有出现任何缺陷.在纳米测量实验中AFM的尖端放在纳米线的中间,划痕深度小于1.5 nm,长度约为200 nm(图2(b)).测试后纳米线保持伸指并且没有移动,说明纳米线和基片间的摩擦力足够大以至于可以防止测试中的转动和拖动.从计算的压力—深度曲线可以看到最深的深度为40 nm,这相当于纳米线的高度,说明测试后纳米线已经完全断裂.当刻痕小于16 nm时,位移小于0.5 nm,在16 nm处突然出现3 nm的位移.深度大于16 nm时,位移量在0.5 nm-2 nm之间.通过原子模拟得到测试中最大的应力约为2GPa.SNOM高分辨率成象的关键在于引入近场的概念.由Maxwell电磁场理论,物体内部的电荷、电流的振荡会引起电磁场的变化,因而能够从物体表面向自由空间传播.从连续性原理考虑,物体最外表面的空间场分布应当能够反映物体表面的场密度和电流分布.物体表面外的场分布可以划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距物体表面仅一个探测光波长λ以内的区域,即近场区域;另一个是从近场区域外至无穷远处,称为远场区域.近场包括两种成份:一种是传导波(propagating wave),可从近场区域向远处传播,同时存在于远场区域,这是一种辐射场;另一种是衰逝波(evanescent wave),其强度随距物体表面距离的增加按指数规律迅速衰减为零,因而仅存在于近场区域,不能在自由空间传播,这是一种非辐射场—衰逝场.表面等离子波偏振(SPP)波导是纳米光子学和光电子学的一个重要课题,SPP是金属和电介质界面激发的电子振动与光场的混合模式,为了有效的激发SPP建立了一些纳米结构.在可见光波长内贵金属中SPP沿着界面传播的距离在10μm范围内,由于金属—电介质相对于金属—空气的高折射率,使得SPP模式类似于传统的光学纤维.在相同的宽度下,相对于纯金属条可以得到第带边损失的电介质锁定模式的SPP(DLSPP).通常的近场光学显微镜大多采用剪切力控距方式实现近场探测,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不会引入传统光学反馈中的背景光学噪声.但为了保证音叉—探针这个不对称体系有足够的品质因数,探针针尖露出音叉顶端的部分不能太长,因此这种方式很难用于探测液体环境下的样品.敲击模式类似AFM的敲击模式探测方式,采用石英音叉作为灵敏器件,光纤针尖的振动方向垂直于样品表面,因而不仅保留了剪切力模式的优点,而且具有较高的力学梯度,对针尖—样品距离的控制更加可靠,分辨率更高,并且它还克服了剪切力控距方式的不足,可用于探测液体环境下的样品.另外在探测样品形貌的同时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可提高采样速率.Biagioni P小组介绍了通过将飞秒激光脉冲耦合进近场光学显微镜中,证实了有机半导体的双光子非线性近场荧光成像.双光子激发的蓝色发射峰选择性的显示了酮缺陷单元,对应于黄绿光发射峰的偏移.由于等离子场在近场光子学,光学开关,表面增强拉曼等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对等离子场的研究一直是个热点.以前大部分的工作集中在金属纳米粒子,现在已成功研制出纳米空洞,这些结构在从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表现出可调谐的等离子波模式.等离子器件的发展依赖于在纳米尺度制作和表征金属结构,近场光学显微镜在等离子激发金属纳米结构领域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Lacharmoise P D[12]报道了利用共振扫描近场显微镜研究纳米分辨的等离子空洞分布模式,根据激发波长和金空洞的尺寸可以调整等离子空洞形成中心类原子空洞或圆环形式.这些模式通过反射率测量光谱变化,并与边界元素相对应.由于没有限制在空洞排列内,SNOM提供了一个在纳米量级直接光学表征的独特手段.图3显示了半径为300 nm的空洞结构在不同激光激发能量下的SNOM图像.扫描是在激光能量为E=2.41 eV(绿光),1.96 eV(红光),1.58 eV(近红外)下对同一区域的成像.尽管其分辨率不高,SNOM 探头重现了与扫描电镜的图像符合的非常好的图像,图中的白色箭头对应了特别的成像方向.当E=2.41 eV时,在空洞靠近空洞的边缘探测到了环形的近场信号.当在1.96 eV激发时,在坑洞底部展现了完全不同的空洞为中心的亮信号.最后,在1.58 eV激发时没有看到清晰的信号.实验证实了SNOM技术适合于对开放的金属纳米结构中等离子场加强的直接探测,这对于设计单分子光学光谱仪等应用中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这些模式通过反射率测量光谱变化,并与边界元素相对应.由于没有限制在空洞排列内,SNOM提供了一个在纳米量级直接光学表征的独特手段.由于SNOM既具有光学显微镜的各种优点,分辨率又不受衍射极限的限制,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应用于各种纳米光学加工和高密度信息存储,特别是近年来近场光谱技术的进步,使得用对单个纳米粒子,甚至单分子光谱的研究成为可能,在纳米科学研究领域显示出优越性.本文以纳米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的几种扫描探针显微(SPM)表征技术,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ST 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SNOM)等方法,展示了这几种技术在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应用.目前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越来越多地将扫描探针显微镜作为强有力的科研工具用于更多的研究领域,纳米材料表征技术正朝着尖锐化、多样化、功能化和组合方向发展[13].高精度的显微技术将人类的视野带到了崭新的纳米世界,作为加工工具的扫描探针显微镜也必将成为人类改造自然的又一有力武器.【相关文献】[1]Lopinski G P,Moffatt D J,Wayner&R D D M,et al.Determination of the absolute chirality of individual adsorbed molecules using the scanningTunnellingmicroscope[J].Nature,1998,392:909-911.[2]Bingnig G,Quate C F,Gerber C.Atomic Force Microscope[J].Phys RevLett,1986,56:930-933.[3]DuringU,PohlD W,Rochner F.Near-field optical-scanning microscopy[J].J ApplPhys 1986,59:3318-3327.[4]Holmes,Johnston K P,Doty R C.Control of Thickness and Orientation of Solution-Grown Silicon Nanowires[J].Science,2000,287:1471-1473.[5]Ma D D D,Lee C S,Au F C K,et al.Small-Diameter Silicon NanowireSurfaces[J].Science,2003,299:1874-1877[6]GudiksenM S,Lauhon L J,Wang J.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Sinanowires[J].Nature,2002,415:617-620.[7]Avouris Ph,LyoI-W.Observation of Quantum-Size Effects at Room Temperature on Metal Surfaces W ith ST M[J].Science,1994,264:942-945.[8]Sagisaka Keisuke,Fujita Daisuke.Quasi-one-dimensional quantum well on Si(100)surface crafted by using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tip[J].Appl Phys Lett,2008,88:203118-203120.[9]Lao J Y,Huang J Y,Wang D Z.ZnO Nanobridges and Nanonails[J].Nano Lett,2002,3:235-238.[10]Kim J S,KawabeM,KoguchiN.Ordering of high-quality In As quantum dots on defect-free nanoholes[J].Appl Phys Lett,2006,88:72107-72109.[11]Wang ZL,Sonf J H.Piez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Based on Zinc Oxide Nanowire Arrays[J].Science,2006,312:242-246.[12]Lachar moise PD,TonalliN G,Bartlett PN, Imagingoptical near fields at metallic nanoscale voids[J].Phys RevB,2008,78:125410-125414.[13]刘凌君,赵文臣,尤进茂.2-(11H-苯[a]咔唑)-乙基氯甲酸酯(BCEC-Cl)合成与结构表征[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76.。

原子力显微镜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原子力显微镜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原子力显微镜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摘要此论文简要叙述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介绍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指出原子力显微镜在材料的研究过程中有广阔得应用前景。

原子力显微镜为扫描探针显微镜家族的一员,具有纳米级的分辨能力,其操作容易简便,是目前研究纳米科技和材料分析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原子力显微镜是利用探针和样品间原子作用力的关系来得知样品的表面形貌。

至今,原子力显微镜已发展出许多分析功能,原子力显微技术已经是当今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分析仪器。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材料,扫描探针,表面形貌Application of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in Material ResearchABSTRACTThe priciple and character of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is depicted by this article and we also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atomic force microscope.Great superiority and potential of application in field of material is showed.Atomic force microscope is number of the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family.It is capable of generating3D images of surface topography with nanometer.Also it will be operated easily.Consequently,it is the most useful instrument which can be utilized for nanometer technology and material research at present.atomic force microscope scans the surface by the force of atomic range,which generated by the probe and the specimens.Nowadays th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have owned many analytical functions. And the atomic force microsco pic technology is indispensable in the technological research currently.KEY WORDSWORDS::atomic force microscope,material,scanning probe,surface topograph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知识 (1)1.1显微技术概述 (1)1.1.1前言 (1)1.1.2原子力显微镜(AFM)综述 (1)1.2原子力显微镜工作原理 (2)1.2.1原子力显微镜原理概述 (2)1.2.2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模式 (3)1.2.3原子力显微镜量测架构 (4)1.3原子力显微镜的功能技术 (5)1.3.1相位式原子力显微镜 (5)1.3.2扫描式磁场力显微镜 (5)1.3.3侧向力显微镜 (6)1.3.4扫描式热梯度探针显微镜 (7)1.3.5扫描式电场力显微镜 (7)1.3.6液相原子力显微镜 (8)1.3.7微影操控术 (8)2原子力显微镜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0)2.1在材料科学方面中的应用 (10)2.1.1三维形貌观测 (10)2.1.2纳米材料与粉体材料的分析 (11)2.1.3成分分析 (12)2.1.4晶体生长方面的应用 (13)2.1.5在薄膜技术中的应用 (14)2.2在其它有关方面中的应用 (17)2.2.1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17)2.2.2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18)2.2.3在化学中的应用 (19)3原子力显微镜在材料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实验 (20)3.1实验综述 (20)3.2氧化锡红外反射薄膜制备的基本原理 (20)3.3实验仪器与样品 (21)3.4原子力显微镜对红外反射薄膜的测试 (22)3.4.1系统启动 (22)3.4.2试样的制备要求 (22)3.4.3安装试样台 (22)3.4.4Cantilever的安装 (22)3.4.5调整激光光轴并进行调节测试 (23)3.5原子力显微镜的表面分析 (23)4原子力显微镜与其它显微分析技术 (25)4.1原子力显微镜与其它显微分析技术的比较 (25)4.2原子力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 (27)参考文献 (29)1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知识1.1显微技术概述1.1.1前言在近代仪器发展史上,显微技术一直随着人类科技进步而不断的快速发展,科学研究及材料发展也随着新的显微技术的发明,而推至前所未有的微小世界。

纳米科技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与标准规范解读

纳米科技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与标准规范解读

纳米科技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与标准规范解读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纳米科技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纳米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标准规范对于实现材料的精准设计、可靠应用以及产品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纳米科技材料性能测试方法和标准规范的严格解读。

1. 纳米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纳米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独特的特性和性能,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测试方法进行性能评估。

以下为常用的纳米材料性能测试方法:1.1 纳米材料的粒径测量纳米材料的粒径对于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粒径测量是纳米材料性能测试的首要任务。

常用的方法有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动态光散射(DLS)等。

1.2 纳米材料的结构表征纳米材料的结构对其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采用一系列的结构表征方法进行测试。

例如,X射线衍射(XRD)用于分析晶体结构;拉曼光谱(Raman)用于研究材料的分子振动和晶格动力学等。

1.3 纳米材料的机械性能测试材料的机械性能是其可靠运用的关键指标之一,对纳米材料的机械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

常用的方法包括纳米压痕测试(Nanoindentation)、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和纳米拉伸实验等。

1.4 纳米材料的热学性能测试纳米材料的热学性能对于其在能源、催化等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

因此,研究者们开发了一系列测试方法,如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导率测试仪和纳米量热仪等。

2. 纳米材料性能测试的标准规范解读为了保证纳米科技材料性能测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规范,以规定测试方法和要求。

下面将重点介绍几个重要的标准规范:2.1 ISO/TS 80004-1:2015该标准主要针对纳米材料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规范,为纳米科技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术语和定义。

它为纳米材料的性质表征和测试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基础。

2.2 ISO/TS 12901-2:2014该标准规范了纳米材料亲水性和疏水性的测试方法和评价准则,以及纳米颗粒在液体中的分散性评价指标,对于纳米材料的应用和环境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扫描探针显微镜在二维材料中的应用

扫描探针显微镜在二维材料中的应用

扫描探针显微镜在二维纳米材料中的应用1、原子力显微镜原理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扫描探针显微镜,是利用探针和待测样品表面极微弱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来探究材料的表面信息的高灵敏度的仪器。

它的基础功能是对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进行成像,分辨率能够达到原子级别。

图1给出了常用激光探测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控制针尖和样品的作用力保持恒定,当针尖和和样品相对移动时,探针高度会随着样品表面原子的高起伏而变化,高度敏感的微悬臂感受到这个变化,其振幅会随之改变。

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聚焦在微悬臂的背面,并反射到一个由光电二极管阵列组成的检测器上,根据检测器光斑的位置可以判断微悬臂的振动振幅,进而知道样品表面的形貌信息。

之后,检测器收集的信息传递给反馈回路,反馈回路根据这个信息来判断针尖在样品上的位置,进而适当的调整探针和被测样品间的距离,使探针和样品表面的距离保持在原子相互作用力的范围之内,因为距离太近针尖可能损坏样品,太远则不能探测到信息。

图1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根据针尖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斥力还是引力,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模分为为以下三类:1)接触模式(Contact Mode,CM)扫描过程中,针尖与样品表面原子的距离很近,相互作用力处于排斥区。

大约10-10~10-6N。

这时针尖就有可能破环样品的表面因此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硬度高的样品。

高分辨的原子力显微镜使用这种模式,能够将分辨率提升到原子级别。

2)非接触模式(Non-contact Mode,NCM)非接触模式下,针尖与样品表面原子的距离相对较远(5~10 nm),作用力处于引力区(10-12 N),不会损坏样品,适用于硬度低的材料表面表征。

3)敲击模式(Tapping Mode,TM)针尖通过悬臂梁的振动周期性地敲击样品表面。

针尖和样品作用力的范围在接触模式和非接触模式之间,不会损伤样品表面,适于扫描硬度低的、易碎的或粘性样品。

2、原子力显微镜在二维材料中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是目前二维材料精确的厚度测量和层数判断最主要的仪器,同时也是高精度判断二维材料表面形貌信息的仪器。

扫描隧道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原理及其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引言透射电子显微镜在观察物质的整体结构方面是很有用的,但在表面结构的分析上却较困难,这是因为透射电子显微镜是由高能电透过样品来获得信息的,反映的是样品物质的内部信息。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虽然能揭示一定的表面情况,但由于入射电子总具有一定能量,会穿入样品内部,因此分析的所谓“表面”总在一定深度上,而且分辨率也受到很大限制。

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M)和场离子显微镜(FIM)虽然能很好地用于表面研究,但是样品必须特殊制备,只能置于很细的针尖上,并且样品还需能承受高强电场,这样就使它的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的工作原理完全不同,它不是通过电子束作用于样品(如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来获得关于样品物质的信息,也不是通过高电场使样品中的电子获得大于脱出功的能量而形成的发射电流成像(如场发射电子显微镜),并以此来研究样品物质,它是通过探测样品表面的隧道电流来成象,从而对样品表面进行研究。

STM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可获得原子级的分辨率,通常它的分辨率在平行于表面的方向可达0.1纳米,在垂直于表面的方向可达0.01纳米,此外,STM还可实时地获得材料表面实空间的三维图像;可以观察单个原子层的局部表面结构,而不是整个表面的平均性质;配合扫描隧道谱STS可以得到有关表面电子结构的信息,例如表面不同层次的态密度、表面电子势阱等。

在STM之后衍生出了原子力显微镜、磁力显微镜、近场光学显微镜等一系列新型非接触表面探针技术显微镜,使探针显微镜技术日趋完善,并在纳米科技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量子隧道效应、纳米材料一、扫描隧道显微镜的介绍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STM)是一种利用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探测物质表面结构的仪器,利用电子在原子间的量子隧穿效应,将物质表面原子的排列状态转换为图像信息的。

扫描探针显微镜STM及AFM及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扫描探针显微镜STM及AFM及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不同层次的态密度、表面电子阱、电荷密 度波、表面势垒的变化和能隙结构等 。
STM像
分子自组装
Langmuir, 2008, 24(13), 6609-6615; Langmuir, 2008, 24(22), 12883-12891
超分子自组装
Chem. Commun., accepted
MOF生长过程研究
探针-样品间的隧道电流
探针-样品间的原子作用力 探针-样品间相对运动横向作用
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nm (原子 级分 辨率)
磁性探针-样品间的磁力
10nm
带电荷探针-带电样品间静电力 1nm
近场光学显微镜 SNOM
光探针接收到样品近场的光辐射 100nm
备注
统 称 扫 描 力 显 微 镜 SFM
扫描隧道显微镜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
Cycle nunber
✓ 实现锂枝晶成核初 期的原位观察
✓ 含FEC电极液所形 成的SEI膜可有效 抑制锂枝晶的生长
Small Methods., 2017, 1700298
(a) RT, (b) 70oC, (c) 80oC, (d) 90oC, (e) 100oC, (f) 110oC
实现对SEI膜热稳定性的实时原位研究
Atomic Percentage (%)
C
60
F
Li 45
30
15
0 RT 70 80 90 100 110 Temperature (C)
锂枝晶生长微观机制研究
为原子的直径 为原子之间的距离
当r降低到某程度时能量为+E,代表空间中两原子相当接近且能 量为正,若假设r增加到某一程度时,其能量就会为-E 同时说 明空间中两个原子之距离相当远的且能量为负值。

显微分析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显微分析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显微分析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摘要:显微分析技术在材料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利用不同的原理和方法对材料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以揭示其组织结构、成分特征和功能性能。

本文概述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扫描探针显微镜等常见的显微分析技术。

光学显微镜通过可见光的折射、散射和吸收现象实现样品的显微观察和形貌表征。

电子显微镜则利用高速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获得更高分辨率和详细的图像信息。

扫描探针显微镜可以利用扫描探针对样品表面进行拓扑和化学成分的显微观察。

这些技术在材料研究中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满足不同研究需求。

光学显微镜适用于表面形态和颗粒分析,电子显微镜适用于高分辨率和深度分析,扫描探针显微镜则提供高精度的化学成分信息。

显微分析技术在材料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助于揭示材料的微观性质和特征。

随着先进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和改进,未来的显微分析技术将更加强大和多样化,为材料科学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显微分析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显微分析技术;材料应用分析;发展趋势分析引言材料研究是现代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开发新材料、改进现有材料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而显微分析技术作为材料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具有深入了解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能力。

它可以对材料进行高分辨率观察和深度分析,并揭示其组织结构、成分特征和功能性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显微分析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同时,对于显微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的探讨,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改进和创新的机会,提高材料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本文旨在为材料科学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有关显微分析技术应用与发展的综合指南和参考,促进材料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等。

1显微分析技术概述显微分析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材料研究领域的重要工具。

它根据不同的原理和方法,对材料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以揭示其组织结构、成分以及功能性能。

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研究材料表面

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研究材料表面

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研究材料表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材料表面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在材料科学中,材料表面的特性对于材料的性能、功能以及应用可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材料表面的性质,人们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其中一种便是扫描探针显微镜。

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SPM)是一种基于扫描探针的显微技术,通过探测器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研究材料表面的形态、结构以及性质。

这种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非破坏性等特点,能够在纳米尺度下观察和测量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其中一种常见的扫描探针显微镜是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

通过探针的尖端与样品表面的相互作用力,AFM能够绘制出材料表面的拓扑图像。

AFM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表面测量,其分辨率可以达到纳米甚至次纳米级。

AFM的工作原理基于探针的尖端与样品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探针的尖端通过弹性力与样品表面保持接触,并且在扫描过程中受到表面特征的影响。

通过感应探针尖端的弯曲变化,可以获取关于样品表面形貌以及力学性质等信息。

除了原子力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还包括场发射显微镜(Field Emission Microscope,FEM)和电子探针显微镜(Electron Probe Microscope,EPM)等。

这些显微镜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进行材料表面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通过观察材料表面的拓扑图像,可以分析材料的表面形状、纹理以及粗糙度等特征。

这对于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的改善非常重要。

此外,扫描探针显微镜还可以用于研究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

通过结合特定的化学探针,可以实现对材料表面化学组成和反应的表征。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材料的化学性质,并且为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扫描探针显微镜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应用在金属、陶瓷、半导体、生物材料等各种类型的材料中。

基于SPM的纳米电刻蚀加工实验和机理研究

基于SPM的纳米电刻蚀加工实验和机理研究

基于SPM的纳米电刻蚀加工实验和机理研究一、概述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纳米级别的材料加工和制造技术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热点领域。

纳米电刻蚀加工,作为一种精密的纳米制造技术,其在微电子、纳米器件、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SPM)的纳米电刻蚀加工技术,因其具有高精度、高可控性和高灵活性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SPM技术,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等,它们能够实现对纳米尺度材料的直接观察和操作。

在纳米电刻蚀加工中,SPM技术能够精确控制电场分布,实现对材料表面的纳米级刻蚀,从而制备出具有特定形状和功能的纳米结构。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和机理研究,深入探索基于SPM的纳米电刻蚀加工技术的操作原理、影响因素及其优化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将研究不同材料在纳米电刻蚀加工过程中的响应特性,分析电场分布、刻蚀速率等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

同时,结合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我们将深入探讨纳米电刻蚀加工的机理,为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纳米电刻蚀加工技术的发展,还有望为相关领域提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促进纳米科技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

1. 纳米电刻蚀加工技术的背景和意义纳米电刻蚀加工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微纳制造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微纳米尺度上的加工技术已成为众多领域,如电子、通信、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的关键支撑技术。

纳米电刻蚀加工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高灵活性等特点,为微纳米制造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纳米电刻蚀加工技术主要利用电场作用下的物理或化学过程,对材料表面进行纳米尺度的去除或改性,从而实现对材料表面的精确加工。

这种加工技术不仅可以在各种导电材料上进行加工,还可以应用于非导电材料,通过引入适当的辅助手段,如等离子体增强等,实现对非导电材料的有效加工。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应用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应用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应用根据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种类及特性,可以了解到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可以研究材料表而的硬度、摩擦力、粘滞力、弹性等力学性能;研究原子与分子形貌,材料表面的形貌、粗糙度以及各种缺陷;可以测量材料的电、磁特性以及热传导性特性;可应用在生命科学方面,还可以进行纳米测量、纳米刻蚀与加工。

1:在有机薄膜材料方面的应用扫描随道显微镜与原子力显微镜都可以对样品的形貌进行表征,可以观察到有机薄膜分子的排列情况,但是扫描隧道显微镜需要样品制备在导电越底匕而有机薄膜自身并不导电,当薄膜比较厚时,会阻碍系统对隧道电流的探测。

对于原子力显微镜则不存在这一限制,有机薄膜可以制备在比较平的云母或硅片上,而且同样可以获得较高分辨率的图像,图1中所示的是在银基底上制备的苝四甲酸二酐单分子膜的原子力形貌图,扫描时工作在非接触区域,采用的是调频模式,图像分辨率达到了分子级别。

从分子尺寸的AFM形貌图上我们可以很清楚的观测到分子间距,依此判断出有机薄膜的致密性。

在大范围(微米量级)从整体上观察薄膜均匀性时,原子力显微镜也比较方便。

图1 苝四甲酸二酐单分子膜的原子力形貌图,扫描范围30nmX30nm 由于有机薄膜的质地比较软,因此在用接触模式扫描时,会因侧向力过大对薄膜造成划伤,因此常常采用轻敲模式进行扫描。

但是我们常常需要通过接触模式下的力曲线测试,对有机薄膜自身的一些力学特性先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弹性、粘滞力等,因为这些有机薄膜自身固有的特性也会影响到扫描成像,之后在通过扫描过程中合理化相应的参数,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2:DPN 纳米加工技术Mirkin小组发明了一种成为“dip-pen”的纳米加工技术(图2),AFM针尖被当作“笔”,硫醇分子被当作“墨水”,而基底被当作“纸”,吸附在针尖上的硫醇分子借助于针尖和基底之间的水层被转移到基底上的特定区域。

然而,这种DPN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只能把有机分子“写”在基底上,而且保持所生成结构的长期稳定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扫描探针显微镜工作原理

扫描探针显微镜工作原理

扫描探针显微镜工作原理
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SPM)是一种
高分辨率显微镜,能够实现对物质表面的原子级别成像。

其工作原理基于显微针(probe)的扫描和相互作用力的测量。

1. 探针的制备:显微针一般是由导电材料制成,如金属或半导体材料。

常用的探针形状包括尖锐的金字塔、圆锥或纳米线等。

2. 扫描:探针通过微机械控制精确地扫描物体表面。

扫描方式一般有两种: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和隧道电子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STM)。

3. 相互作用力测量:
- AFM:探针尖端与样品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改变探针
的弯曲度或振动频率,并通过探针弹性常数和振幅的变化来测量相互作用力。

常用的工作模式有接触模式、非接触模式和谐振模式。

- STM:通过将探针靠近样品表面,利用隧道效应中的电子
隧道电流来实现相互作用力测量。

由于隧道电流强依赖于针尖与样品之间的距离,通过测量电流变化可以获得样品表面的几何拓扑图像。

4. 数据处理和成像:根据探针的扫描轨迹和相互作用力的测量结果,可以得到物体表面的几何形貌和性质。

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生成高分辨率的原子级别表面成像。

扫描探针显微镜具有高分辨率、操作灵活等优点,并可以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学、纳米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扫描电镜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扫描电镜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扫描电镜及其在水泥基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及制样方法;再讨论了扫描电镜在水泥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扫描电镜能对水泥矿物进行形貌分析;结构分析、定性定量的微区成分分析; 能够较为精确地确定物质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组织结构及其位向关系以及化学结合状态..关键词:扫描电镜、形貌分析、结构分析、水泥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引言水泥作为一种结构材料;其强度以及物理、化学性能与内部微观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水泥浆体是一种多相、多组分、多孔的非均匀固体材料; 其内部微观结构和组成不仅复杂且容易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因而; 对水泥的研究客观上受到仪器条件的限制..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的发展为水泥的组成和结构、水泥的水化、水泥浆体与集料反应的研究提供有了效的分析方法..扫描电镜自七十年代开始应用于水泥的研究; 第五届国际水泥化学会议上又有人发表扫描电镜S EM 应用方面的研究报告; 以后的各届国际水泥化学会议上以及有关水泥、混凝土研究的文献中运用SEM照片说明科学现象的报告日益增多..1 扫描电镜的原理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写为SEM;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浓缩了电子光学技术、真空技术、精细机械结构以及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扫描电镜的基本工作过程如图1;用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同时;阴极射线管内的电子束与样品表面的电子束同步扫描;将电子束在样品上激发的各种信号用探测器接收;并用它来调制显像管中扫描电子束的强度;在阴极射线管的屏幕上就得到了相应衬度的扫描电子显微像..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与样品发生各种不同的相互作用;产生不同信号;获得的相应的显微像的意义也不一样..入射电子与试样相互作用产生图2所示的信息种类..这些信息的二维强度分布随试样表面的特征而变这些特征有表面形貌、成分、晶体取向、电磁特性等;是将各种探测器收集到的信息按顺序、成比率地转换成视频信号;再传送到同步扫描的显像管并调制其亮度;就可以得到一个反应试样表面状况的扫描图如果将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即转变成数字信号;就可以由计算机做进一步的处理和存储扫描电镜主要是针对具有高低差较大、粗糙不平的厚块试样进行观察;因而在设计上突出了景深效果;一般用来分析断口以及未经人工处理的自然表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中的各种信号及其功能如表1所示..图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图2 电子束探针照射试样产生的各种信息表1 扫描电镜中主要信号及其功能2 扫描电镜的构成及制样图3给出了电镜的电子光学部分的剖面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子枪——产生和加速电子..由灯丝系统和加速管两部分组成2.照明系统——聚集电子使之成为有一定强度的电子束..由两级聚光镜组合而成..3.样品室——样品台;交换;倾斜和移动样品的装置..4.成像系统——像的形成和放大..由物镜、中间镜和投影镜组成的三级放大系统..调节物镜电流可改变样品成像的离焦量..调节中间镜电流可以改变整个系统的放大倍数..5.观察室——观察像的空间;由荧光屏组成..6.照相室——记录像的地方..7.除了上述的电子光学部分外;还有电气系统和真空系统..提供电镜的各种电压、电流及完成控制功能3..图3 电镜的电子光学部分剖面图2.1样品的制备试样制备技术在电子显微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电子显微图像的观察效果和对图像的正确解释..如果制备不出适合电镜特定观察条件的试样;即使仪器性能再好也不会得到好的观察效果..扫描电镜的有关制样技术是以透射电镜、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制样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有些方面还兼具透射电镜制样技术;所用设备也基本相同..但因扫描电镜有其本身的特点和观察条件;只简单地引用已有的制样方法是不够的..扫描电镜的特点是:1.观察试样为不同大小的固体块状、薄膜、颗粒;并可在真空中直接进行观察..2.试样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不导电的试样;其表面一般需要蒸涂一层金属导电膜如金膜..3.试样表面一般起伏凹凸较大..4.观察方式不同;制样方法有明显区别..5.试样制备与加速电压、电子束流、扫描速度方式等观察条件的选择有密切关系..上述项目中对试样导电性要求是最重要的条件..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时;如试样表面不导电或导电性不好;将产生电荷积累和放电;使得入射电子束偏离正常路径;最终造成图像不清晰乃至无法观察和照相..以导电性块状材料为例导电性材料主要是指金属;一些矿物和半导体材料也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介绍制备的具体过程..这类材料的试样制备最为简单..只要使试样大小不得超过仪器规定如试样直径最大为φ25mm;最厚不超过20mm等;然后用双面胶带粘在载物盘;再用导电银浆连通试样与载物盘以确保导电良好;等银浆干了一般用台灯近距离照射10分钟;如果银浆没干透的话;在蒸金抽真空时将会不断挥发出气体;使得抽真空过程变慢之后就可放到扫描电镜中直接进行观察..但在制备试样过程中;还应注意:1.为减轻仪器污染和保持良好的真空;试样尺寸要尽可能小些..2.切取试样时;要避免因受热引起试样的塑性变形;或在观察面生成氧化层..要防止机械损伤或引进水、油污及尘埃等污染物..3.观察表面;特别是各种断口间隙处存在污染物时;要用无水乙醇、丙酮或超声波清洗法清理干净..这些污染物都是掩盖图像细节;引起试样荷电及图像质量变坏的原因..4.故障构件断口或电器触点处存在的油污、氧化层及腐蚀产物;不要轻易清除..观察这些物质;往往对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是有益的..如确信这些异物是故障后才引入的;一般可用塑料胶带或醋酸纤维素薄膜粘贴几次;再用有机溶剂冲洗即可除去..5.试样表面的氧化层一般难以去除;必要时可通过化学方法或阴极电解方法使试样表面基本恢复原始状态..2.2样品的测试与分析测试与分析是扫描电镜技术中最重要环节之一;测试出我们想要的图像并做出分析总结是扫描电镜工作的目的..扫描电镜的测试步骤主要分为:1.电子束合轴:调整电子束对中合轴的方法有机械式和电磁式..①机械式是调整合轴螺钉②电磁式是调整电磁对中线圈的电流;以此移动电子束相对光路中心位置达到合轴目的2.放入试样:将试样固定在试样盘上;并进行导电处理;使试样处于导电状态..将试样盘装入样品更换室;预抽三分钟;然后将样品更换室阀门打开;将试样盘放在样品台上;在抽出试样盘的拉杆后关闭隔离阀..3.高压选择:扫描电镜的分辨率随加速电压增大而提高;但其衬度随电压增大反而降低;并且加速电压过高污染严重;所以一般在20kV下进行初步观察;而后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电压值..4.聚光镜电流的选择:聚光镜电流与像质量有很大关系;聚光镜电流越大;放大倍数越高..同时;聚光镜电流越大;电子束斑越小;相应的分辨率也会越高..5.光阑选择:光阑孔一般是400μ、300μ、200μ、100μ四档;光阑孔径越小;景深越大;分辨率也越高;但电子束流会减小..一般在二次电子像观察中选用300μ或200μ的光阑..6.聚焦与像散校正:聚焦分粗调、细调两步..由于扫描电镜景深大、焦距长;所以一般采用高于观察倍数二、三档进行聚焦;然后再回过来进行观察和照像..即所谓“高倍聚焦;低倍观察”..像散校正主要是调整消像散器;使其电子束轴对称直至图像不飘移为止..7.亮度与对比度的选择:二次电子像的对比度受试样表面形貌凸凹不平而引起二次电子发射数量不同的影响..反差与亮度的选择则是当试样凸凹严重时;衬度可选择小一些;以达明亮对比清楚;使暗区的细节也能观察清楚..也可以选择适当的倾斜角;以达最佳的反差..当所以参数都调节到合适样品观察的位置时即可观测;并拍照储存用于日后的分析工作..3扫描电镜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在电子显微分析技术中;常用的形貌、成分和结构分析方法可归纳为扫描电子分析和透射电子分析两大类..在扫描电子分析中;电镜的电子枪发射出电子束;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经过两三个电磁透镜的作用后在样品表面聚焦成极细的电子束..该细小的电子束在末透镜上方的双偏转线圈作用下在样品表面进行扫描;被加速的电子与样品相互作用;激发出各种信号;如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X射线、俄歇电子及阴极荧光等..这些信号被按顺序、成比例地交换成视频信号、检测放大处理成像;从而在荧光屏上观察到样品表面的各种特征图像..在透射电子分析中;电镜的电子枪发出的高速电子束经聚光镜均匀照射到样品上;作为一种粒子;有的入射电子与样品发生碰撞;导致运动方向的改变;形成弹性散射电子;有的与样品发生非弹性碰撞;形成能量损失电子;有的被样品俘获;形成吸收电子..作为一种波;电子束经过样品后还可发生干涉和衍射..总之;均匀的入射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后将变得不均匀;这种不均匀依次经过物镜、中间镜和投影镜放大后在荧光屏上或胶片上就表现为图像对比度;它反映了样品的信息..3.1形貌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是形貌观察的理想选择;尤其是在断口分析中..SEM通过入射电子激发的二次电子、俄歇电子和背散射电子等信号成像;具有景深大、立体感强以及样品制备简单的优点..SEM可安装低温冷台、加热台和拉伸台等附件进行样品的动态观察和分析..对于导电材料;可直接放人样品室进行分析;对于导电性差或绝缘的样品则需要喷镀导电层..钨灯丝SEM的分辨率约3nm;对于场发射SEM约1nm..环境扫描电镜ESEM的原理和SEM是一样的;它们的差别主要在样品室;环境扫描电镜可在高真空、低真空和环境真空条件下对各种样品进行观察和分析..除了可以按常规的方法观察材料的形貌和结构外;还适用于观察含水、油的样品及非导电样品..本文运用配有能谱仪、波谱仪的S E M对水泥及其水化产物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 观察了水泥材料的微观结构; 进行了微区成分定性、定量分析; 探讨了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样品的均匀度测定等问题..对于水泥基复合材料;ESEM 尤其适用于微结构对湿度非常敏感的水泥水化早期阶段的观察; 该仪器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记忆观察位置; 实现多点连续观察; 非常适用于连续观察水泥水化进程..图4 是J.Bisschop利用ESEM 观测同一位置不同湿度下混凝土界面处微裂缝的变化情况..试验发现;湿度在90%~100%时没有看到任何微裂缝;甚至将湿度缓慢降到70%时仍然没有发现裂缝图4a..但是; 当湿度降低到13%时二次自收缩微裂缝secondaryshringkage microcracks在几秒内就出现了图4b;由此可推知;SEM 观测到的裂缝不一定是它的原始形貌; 而有可能是在制样和观测过程中产生的; 因此采用ESEM 对裂缝尤其是水泥水化早期的微裂缝进行观测更科学也更真实环境扫描电镜; 由于采用了多级真空系统和二气体二次电子探测器;实现了对绝缘材料、含水、含油、放气等类样品的直接观察..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吕鹏等;以ESEM 为主要研究手段; 连续观察了硅酸盐水泥早期 0~3 d 的水化过程; 依据观察的结果;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水泥的早期水化机理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图 5 是从连续记录中截取的相同水泥净浆在不同水化龄期形貌特征的照片..水化约15 min时;水泥熟料颗粒间和熟料表面形成了针状的或空心管状水化产物见图5b、图5c ..将ESEM 技术应用于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不仅实现了对水泥早期水化产物的直接观测;而且可以通过调节样品室的温湿度使水化继续进行;达到了原位、定点、连续观测的目的;同时还可以用于研究聚合物乳液的分布、破乳成膜、以及其对水泥水化的影响;而当用于界面与微裂缝观测时;避免了温湿度和真空度对原始形貌的破坏;精确真实地反映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微观原始形貌; 因此ESEM 将有力推动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的进展..图4 微裂缝的ESEM 照片图5 水泥净浆在不同水化龄期形貌特征的ESEM照片电子探针EPMA的成像原理也和SEM一样;但景深较小;更适合平坦试样的形貌观察;适用于显微组织形貌观察;主要用于成分分析..场发射FE 电子枪的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的开发;实现了极微小区域的分析;新型的大晶体谱仪在保证对微量元素检测的高灵敏度和增加计数率的同时;又不损失能量分辨率和P/B值峰背比..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成像和SEM不同的是由穿透试样的入射电子或吸收电子成像明场像或暗场像;一般TEM加速电压200 kV的分辨率0.2nm..由于受限于电子束穿透固体样品的能力;要求必须把样品制成薄膜;样品厚度宜控制在200 nm以下;因此样品的制备比较复杂..配有球面像差校正器的透射电镜;解决了长期限制透射电镜分辨能力的问题;达到终极原子水平的分析;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分辨率为0. 08 nm; TEM分辨率为0. 11 nm..原子力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扫描探针显微镜是一种通过扫描探针与样品表面原子相互作用而成像的新兴分析仪器..它属于继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之后的在原子尺度观察物质的第三代显微镜困..3.2结构分析结构分析以晶体衍射现象为基础;包括X射线衍射XRD、电子衍射和中子衍射三种分析方法..X射线衍射分析是物质结构分析最常用的方法..由于X射线的高穿透能力;X射线衍射分析实际是一种宏观分析..中子衍射使用较少..电子束与X射线相比;穿透材料的能力较弱;一般为1-100 nm数量级;可以用电磁场进行聚焦..使用透射电镜;采集的是透射电子束衍射信息;使用扫描电镜或电子探针;采集的是背散射电子束衍射信息..电子衍射分析是揭示材料显微结构的有效手段..使用透射电镜可以对微观结构进行分析..配合选区电子衍射可以得到不同物相尤其是纳米级颗粒的晶体结构、组织结构及其位向关系;清楚显示材料晶粒的大小、晶粒内的亚结构和缺陷类型以及晶粒间界的微结构信息..通过精确地控制电子;可以成功地在高分辨率电镜中引人时间维度..美国制造出了第一台四维电子显微镜;能够用来观察原子尺度物质结构和形状在极短时间内所发生的变化..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是介观结构分析技术;安装在一般的SEM或EPMA上;使之成为一台综合分析仪;分析区域介于TEM及XRD之间;开辟了显微织构这一全新的学科;并能开展TEM或XRD所无法进行的晶界特性统计研究工作..在场发射扫描FESEM+聚焦离子束FIB“双束”显微镜系统;配备EBSD+能量分散谱仪EDS等附件;是集样品微加工与微分析于一体的综合分析仪器;能对材料内部显微组织结构作三维观察分析..3.3 微区成分分析常规物理、化学方法测定的材料化学成分往往是一个平均值;无法获知材料微区的特征化学组成..EPMA就是在电子光学和X射线光谱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率、综合分析的仪器..在观察微观形貌的同时进行微区成分分析..当电子束轰击样品时;在作用体积内激发出特征X射线;各种元素具有各自的X射线特征波长..是用细聚焦电子束人射样品表面;激发出样品元素的特征X射线;通过对特征X射线的波长或能量进行分析;可对样品中所含元素的种类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X射线的强度进行分析;则可对元素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其主机部分与SEM相同;只增加了检测X射线信号的谱仪;即波长分散谱仪WDS或EDS;用于检测X射线的特征波长或特征能量..目前EDS或WDS也已广泛应用于TEM和SEM中..新型的EDS硅漂移探测器SDD不用液氮冷却;能获得最佳的能量分辨率和比常规硅锂探测器快十倍的测量速度..在薄膜材料微区化学成分的分析方面;应用广泛的分析方法是俄歇电子能谱分析AES .. AES是利用人射电子束使原子内层能级电离;产生无辐射俄歇跃迁;俄歇电子逃逸到真空中;用电子能谱仪在高真空中对其进行探测的一种分析方法..它能对表面0. 5^-2 nm范围内的化学成分进行灵敏分析;分析速度快;能分析从锂到铀的所有元素;不仅能定量分析;而且能提供化学结合状态的情况..4 结语扫描电镜是水泥微观结构、水化产物形貌和微区化学成分分析以及元素分布状态等研究中十分有效的分析方法; 与能谱配合对于水泥材料研究有着更为实际的应用..。

原子力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原子力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原子力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深入。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便是材料科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它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应用。

一、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扫描探针显微镜,它可以通过扫描探针的运动来获取物质表面的几何形态、电学特性以及力学性质等信息。

其基本构造包括一个扫描探头、一个微细臂和多个驱动装置。

当探针接触到待观察物体表面时,可以通过微米尺的操控,调整其位置进行扫描。

二、原子力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表面形貌研究原子力显微镜可以观察样品表面形貌的微细特征,并通过纳米级别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获得准确的三维形貌信息。

这对于材料表面加工、生长过程等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帮助。

2、表面电学性质研究原子力显微镜通过扫描探针的测量,可以获取到电场力,即电势差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这对于研究材料的电学性质,如表面电荷密度分布、材料的导体性、介质性及对表面电势分布的影响等有着重要的应用。

3、力学性质研究原子力显微镜可以通过探头对待测材料施加微小的力并记录其响应,从而定量地测量物质的力学特性,如硬度、弹性模量、粘度等。

这对材料力学性质的研究非常重要。

4、微结构制备通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的扫描探针,可以通过局部激励或磨蚀,实现非接触式的微结构制备。

这对于纳米器件和微电子器件的制备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三、原子力显微镜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除了材料科学领域以外,原子力显微镜在其他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生命科学中可以用来检测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形态;在物理学中则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量子行为和电子结构等。

总之,原子力显微镜作为一种高分辨率扫描探针显微镜,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为材料科学和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手段,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 第七章 扫描探针显微分析

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 第七章 扫描探针显微分析

第七章扫描探针显微分析第一节概述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lectrom Probe Microanalysis——EPMA)也称为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是利用电子光学和X射线光谱学的基本原理将显微分析和成分分析相结合的一种微区分析方法。

该分析方法特别适用于分析试样中微小区域的化学成分分析,是研究材料组织结构和元素分布状态的极为有用的分析方法。

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s 简称SPM)包括扫描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激光力显微镜(LFM)、磁力显微镜(MFM)、静电力显微镜以及扫描热显微镜等,是一类完全新型的显微镜。

它们通过其端粗细只有一个原子大小的探针在非常近的距离上探索物体表面的情况,便可以分辨出其它显微镜所无法分辨的极小尺度上的表面特征。

一、SPM的基本原理控制探针在被检测样品的表面进行扫描,同时记录下扫描过程中探针尖端和样品表面的相互作用,就能得到样品表面的相关信息。

因此,利用这种方法得到被测样品表面信息的分辨率取决于控制扫描的定位精度和探针作用尖端的大小(即探针的尖锐度)。

二、SPM的特点1. 原子级高分辨率。

STM在平行和垂直于样品表面方向的分辨率分别可达0.1nm 和0.01nm,即可以分辨出单个原子,具有原子级的分辨率。

2. 可实时地得到实空间中表面的三维图像,可用于具有周期性或不具备周期性的表面结构研究及表面扩散等动态过程的研究。

3. 可以观察单个原子层的局部表面结构,因而可直接观察表面缺陷、表面重构、表面吸附体的形态和位置,以及由吸附体引起的表面重构等。

4. 可在真空、大气、常温,以及水和其它溶液等不同环境下工作,不需要特别的制样技术,并且探测过程对样品无损伤。

这些特点适用于研究生物样品和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对样品表面的评价。

5. 配合扫描隧道谱STS(Scanning Tunneling Spectroscopy)可以得到有关表面结构的信息,例如表面不同层次的态密度、表面电子阱、电荷密度波、表面势垒的变化和能隙结构等。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可以帮助人们观察和研究几乎任何表面的形状和特性。

本文将介绍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生物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一、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扫描探针显微镜,它利用一根尖端非常尖锐的针通过控制力的作用来扫描样品表面。

与其他扫描探针显微镜不同的是,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的距离只有几纳米至十纳米这么长,因此可以产生高度的细节及形状。

在原子力显微镜中,扫描针与样品表面之间设置有一个极其细微的探针尖端和样品表面上的原子表面,当二者相互接触时,扫描针会受到其中的原子引力或斥力的影响,这种影响被测量并转换为图像的亮度和颜色。

二、原子力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广泛,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材料的结构和特性,进而设计出更好的材料。

1.材料表面形貌观察原子力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几乎所有物质的表面形貌,而不需要特殊准备样品过程。

这对于研究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结构非常重要,可以提供关于材料性质、制备方法等的重要信息。

2.纳米材料研究纳米材料在材料科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用原子力显微镜可以观察和研究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棒等纳米材料,能够得出纳米结构的大小、形状和分布等的相关参数。

三、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学中的应用除了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还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因为它可以观察活细胞以及细胞内的分子。

1.大分子结构解析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在几乎液态气十亿个分子级别上进行研究,这使得研究生物分子等复杂大分子的结构成为可能,并且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这些大分子的功能。

2.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通过在纳米级别上观察蛋白质、DNA或RNA及其他生物大分子表面的相互作用,原子力显微镜可以揭示这些分子是如何相互作用和合作的。

总之,原子力显微镜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材料和生物体系的结构和功能,为人们开发新材料和药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讲义实验四:扫描探针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讲义实验四:扫描探针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可以产生隧道电流。
2.压电效应与压电扫描管
所谓压电效应是指某种类型的晶体在受到机械力发生形变时会产生电场,或给晶体加一
电场时晶体会产生物理形变的现象。许多化合物的单晶,如石英等都具有压电性质,但目前
广泛采用的是多晶陶瓷材料,例如钛酸锆酸铅[Pb(Ti,Zr)O3](简称 PZT)和钛酸钡等。当在压
电陶瓷加上对称电压时,压电陶瓷会按特定的方向伸长或缩短,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改变电
隧道效应是由于粒子的波动性而引起的,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隧道效应才会显著。经 计算,透射系数 T 为:
( ) T ≈ 16E V0 − E
− 2a
eh
2m(V0 −E )
V0
(4-1)
由式(1-1)可见,T 与势垒宽度a,能量差(V0 − E) 以及粒子的质量m 有着很敏感的关系。 随着势垒厚(宽)度a 的增加,T 将指数衰减,因此在一般的宏观实验中,很难观察到粒子隧 穿势垒的现象。
再次,SPM 的使用环境宽松。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工作环境要求比较苛刻,样品必须 安放在高真空条件下才能进行测试。而 SPM 既可以在真空中工作,又可以在大气中、低温、 常温、高温,甚至在溶液中使用。因此 SPM 适用于各种工作环境下的科学实验。
SPM 的应用领域是宽广的。无论是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基础学科,还是材料、 微电子等应用学科都有它的用武之地。利用 STM 针尖,可实现对原子和分子的移动和操纵, 这为纳米科技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SPM 的价格相对于电子显微镜等大型仪器来讲是较
会伸展或收缩(由电压的正负和压电陶瓷的极化方向决定),导致陶瓷管向垂直于管轴的方向
弯曲。通过在相邻的两个电极上按一定顺序施加电压就可以实现在 x-y 方向的相互垂直移

显微镜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显微镜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显微镜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与发展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显微镜技术已经成为了材料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从最开始发明光学显微镜以来,显微镜技术已经经历了多次的革新与升级,现在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放大看显微物体的工具,而是通过各种新技术与创新,成为了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

一、显微镜技术的类型在讨论显微镜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与发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显微镜技术的类型。

目前,显微镜技术主要分为三类: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扫描探针显微镜。

其中,光学显微镜是最为常用的显微镜类型,它利用光线的衍射原理,将样品放置于物镜与目镜之间,通过透过光来观察显微物体。

电子显微镜则是借助电子束技术,将电子束照射到样品上进行观察。

而扫描探针显微镜则是通过扫描探针的方式来观察样品,从而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

二、光学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在材料科学中,光学显微镜是最为广泛应用的显微镜类型。

它可用于快速检测样品的表面结构、组织细胞、金相组织、微观结构等参数,并且具有高效、低成本等特点。

因此,它广泛应用在材料科学中的材料分析、质量检测、产品优化等多个领域。

在材料分析领域中,光学显微镜可用于对样品的成分、化学组成、痕量元素等进行分析。

例如,它可用于分析钢铁材料的组织类型,确定其含碳量、含硫量、组分成分等参数。

它还可用于分析纤维材料的细度、长度、断点强度、比表面积等参数。

在质量检测领域,光学显微镜可用于对各类产品进行快速观察、检查和质量评价。

例如,它可用于检测电路板、集成电路芯片、焊接点等的质量与缺陷,为材料制造企业提供重要的发现与改进机会。

在产品优化领域,光学显微镜可用于优化材料的组织构成与性能,包括提高材料的硬度、韧性,改变其热性能等。

在这个领域中,光学显微镜通常与其他显微镜技术如红外显微镜等同时应用,以获得更完整详细的数据。

三、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电子显微镜是目前对于材料构成和结构分析非常重要的显微镜技术。

[其他论文文档]浅谈原子力显微镜(AFM)应用于纳米科学中的进展

[其他论文文档]浅谈原子力显微镜(AFM)应用于纳米科学中的进展

浅谈原子力显微镜( AFM) 应用于纳米科学中的进展扫描探针显微镜(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SPM) 以其较强的原子和纳米尺度上的分析加工能力,在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

扫描探针显微镜是在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82 年,德国物理学家GBinnig 和H Rohrer发明了具有原子级分辨率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 ,它使人类第一次能够直观地看到物质表面上的单个原子及其排列状态,并深入研究其相关的物理化学性能。

因此,它对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微电子技术等研究领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STM 的发明被公认为20 世纪80 年代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Binnig 和Rohrer 因此获得了198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原子力显微镜是SPM 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

1986 年Binnig 等人[4]为了弥补STM 不能对绝缘样品进行检测和操纵而发明了原子力显微镜(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 ,AFM 由于不需要在探针与样品间形成导电回路,突破了样品导电性的限制,因此使其在科研应用领域更加广阔。

1 AFM 的工作原理AFM 的工作原理分为探测系统和反馈系统两大部分。

探测系统包括探针用以感受样品的表面信息、激光系统用以收集探针上的信号,反馈系统的功能是控制探针的相对高度,以保证探针能够保持一定高度从而顺利探测到样品信息。

AFM 在扫描图像时,针尖与样品表面轻轻接触,而针尖尖端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间存在微弱的相互作用力,会使悬臂产生微小变化。

这种微小变化被检测出并用作反馈来保持力的恒定,就可以获得微悬臂对应于扫描各点的位置变化,从而获得样品表面形貌的图像。

AFM 的工作模式是以针尖与样品之间作用力的形式来区分主要有接触模式、非接触模式、轻敲模式三种工作模式。

SPM产品介绍和应用指南

SPM产品介绍和应用指南

SPM产品介绍和应用指南SPM(扫描探针显微镜)是一种先进的显微镜技术,它能够以原子级的分辨率观察和测量样品的表面形貌和特性。

SPM技术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SPM产品介绍SPM技术主要由扫描探针、样品台和探针针尖三部分组成。

其中,探针是SPM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对样品进行扫描和测量。

探针针尖的尖端具有原子级的尺寸,通过探针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得到样品表面的拓扑结构、电荷分布和力学性质等信息。

样品台是用于固定和定位样品的平台,保证样品和探针之间的稳定位置关系。

SPM产品通常包括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近场光学显微镜(NSOM)等多种类型。

AFM是SPM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它通过探针的弹簧式接触与样品表面相互作用,获得样品的表面形貌。

STM则是利用电子的量子隧穿效应,通过测量电流来获取样品表面的原子位置和电子状态。

NSOM则结合近场光学和SPM技术,能够实现纳米级分辨率的光学显微镜成像。

二、SPM应用指南1.表面形貌研究:SPM可以对物体表面进行高分辨率的三维成像和形貌重建,对于研究材料的表面形貌变化、粗糙度和纳米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在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的研究中,SPM可以提供丰富的形貌信息。

2.力谱学分析:SPM可以通过测量探针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获取样品的力学性能。

通过应变-应力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到材料的弹性模量、硬度和体积变形等性质。

3.电学性能研究:SPM可以检测和测量样品的电流、电压、电荷分布等电学性质。

尤其是在半导体器件和电子元器件的研究中,通过SPM技术可以实现对局部电学性能的定量分析。

4.生物医学研究:SPM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SPM技术,可以对生物样品的纳米结构、分子排列以及细胞结构进行研究。

并且,SPM技术还可以用于观察和测量细胞的力学特性,如柔软度和弹性变形等,对于癌细胞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扫描探针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院(系)物理与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物理学研究方向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摘要本文介绍了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历史,目前国际上各种系列的扫描探针显微镜基本原理、主要特点、研究现状和最新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扫描探针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扫描探针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the present various series of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basic principles, main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status and the latest application situation, introduced with emphasis the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aterial science.Keywords: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目录第一章SPM镜概述 (1)1.1SPM发展背景 (1)1.2SPM的种类 (1)第二章SPM的原理及特点 (3)2.1STM的原理及应用 (3)2.1.1 STM基本原理 (3)2.1.2 STM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4)2.1.2.1扫描 (4)2.1.2.2探伤及修补 (5)2.1.2.3引发化学反应 (5)2.1.2.4移动和刻写样品 (5)2.2AFM的原理及应用 (6)2.2.1 AFM基本原理 (6)2.2.2 AFM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7)2.2.2.1表面形貌的观测 (7)2.2.2.2粉体材料的分析 (8)2.2.2.3纳米材料的分析 (8)2.2.2.4成分分析 (8)2.3SPM的特点 (9)2.3.1 SPM优点及应用 (9)2.3.2 SPM存在的问题 (10)2.3.3 SPM的应用前景 (10)第三章结语 (11)参考文献 (12)第一章SPM镜概述1.1 SPM发展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台物体表面分析的仪器——扫描隧道显微镜诞生了,它的英文缩写为“ST M”。

它是由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罗雷尔(Rohrer)和宾尼(Binning)研制出来的,由于宾尼和罗雷尔的杰出表现,1986年联合国把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宾尼和罗雷尔以表彰他们的杰出贡献。

从前观察物体的表面是很困难的,但是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问世以后,人类在研究与物质表面的电子行为有关的化学、物理及单个原子在物质表面的结构状态排列提供了可能,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出现被科技界公认为80年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

在这以后,扫描隧道显微镜及其相关的一些仪器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并且诞生了各种各样在外形和工作原理上及性能上与及扫描隧道显微镜差不多的显微仪器,这些仪器的诞生弥补了扫描隧道显微镜的不足,可以获得各种信息。

扫描隧道显微镜及其衍生出的各种显微镜统一称为扫描探针显微镜(SPM)。

SPM共同的特点是:显微镜的探针要在物体的表面进行扫描,通过扫描来获取物体表面的一些数据。

SPM不同点是:显微镜的探针与物体表面的相互作用存在差异使得其性质也不一样。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研究与认识了原子和分子世界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工业、农业及科学技术的个个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及材料科学、微电子学等领域定将产生有着重大意义和美好的前景。

1.2 SPM的种类SPM的庞大家族到目前为止大约有近30个成员。

由于其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成熟之中,所以其成员定会不断的增加。

按照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与力有关的显微镜-扫描力显微镜、与隧道效应有关的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与热有关的显微镜-扫描热显微镜和与离子有关的显微镜-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等。

其中量子隧道效应是各种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相似的显微镜工作的基本原理之一。

由于STM是SPM庞大家族成员中的第一位成员,可以称为老大哥,所以STM是和隧道效应有关的各种显微镜的代表。

其中STM的成员还可以分为扫描噪声显微镜(SNM)、扫描隧道电位仪显微镜(STP)、弹道电子发射显微镜(BEEM)和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PSTM)等等。

而STM中的扫描力显微镜(SFM)成像是通过检测探针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形成信号形成的。

1986年宾尼发明了原子力显微镜(AFM),它的应用十分广泛,与其同样火的还有:磁力显微镜(MFM)、静电力显微镜(EFM)、摩擦力显微镜(LFM)、化学力显微镜(CFM)等。

他们的与应用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应用并驾齐驱,共同为人类社会造福。

第二章 SPM 的原理及特点图2-1所示为SPM 原理简图。

其中测试样表面位于图中的下部,上下凹凸不平的部分就是被测试样表面,颜色比较深,很容易可以看出来。

显微镜的探针一般在水平和垂直的方向上运动进行扫描,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被测试样表面在显微镜的观察下是像图中那样凹凸不平的,当我们在进行扫描时,由于被测的试样面凹凸不平,在垂直样品表面的方向上会有变化,这个变化的差值为Z ∆。

而Z ∆的变化在显微镜中又导致了探针与被测试样表面的电流、力、热、电容及光的变化,之所以说SPM 是一个大家族,就是在检测这些变化量的时候根据他们的不同而产生的。

SPM 的探针在扫描时,在垂直被测试样表面的方向上进行扫描可达到m μ4的变化量,而在沿着试样表面的水平方向上进行扫描可达m μ100的变化量。

SPM 的探针制作材料多种多样,但我们最常见的还数是材料Ni 和材料Si 。

图2-1 SPM 原理简图2.1 STM 的原理及应用2.1.1 STM 基本原理图2-2所示为STM 原理简图。

在这个图中的下面两层圆圈中黑色圆圈表示原子,位于黑色圆圈中间的深色的部分代表原子核,原子核的周围颜色比较浅的那部分分黑色圆点代表电子云。

图中上面6个原子是显微镜探针的针尖,下面两层原子是被测物体的试样面。

量子隧道效应是各种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相似的显微镜工作的基本原理。

我们知道,原则上在进行扫描时,探针与试样表面之间要存在一定的距离,当这个距离在0.4nm 这个范围内时,我们要在试样表面与探针针尖之间施加一个电压,由于这个电压的影响,会在他们之间产生隧道效应,正是这个隧道效应使探针针尖与试样表面之间有电子流动,电子的流动则在它们之间产生了隧道电流。

隧道电流就是这样产生的。

在STM中我们还要施加一个偏置电压,当其电压在不变的时候,随着试样面与探针间的距离的不断减小,隧道电流能增大1-2个数量级,在试样面与探针间的距离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会在试样面与探针间形成相互作用,试样面与探针间的距离减小时,相互作用增强。

由于隧道电流与试样面和探针间的距离存在指数上的关系,所以,电子的不规则排列导致了隧道电流的变化异常剧烈。

图2-2 STM原理简图设试样面和针尖间为X,那么它和隧道电流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Jr.Cowan 和A.John通过量子力学的知识推导给了我们答案,它的公式为:ψAx+=(B)exp(ikx)exp(-ikx)目前STM在垂直试样表面的方向上的纵向分辨率可达0.01nm数量级,在沿着试样表面方向的横向分辨率可达到0.1nm数量级,而此时隧道电流为1nA数量级。

到目前为止STM的应用并非没有受到限制,主要是来自隧道效应的影响,因此我们只能用半导体和导体制做而成的试样面来进行观察。

2.1.2 STM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2.1.2.1扫描在STM工作的时候,在显微镜的扫描探针与被测的物体的表面产生一定高度的空间限制的电子束,因此在STM扫描完在显示屏上成像时,由于STM的空间分辩率特别高,我们会看到清晰的像,可以进行精确的科学观测与测量。

2.1.2.2探伤及修补STM对物体表面不仅可以进行加工处理,而且在此过程中还可实时对物体的表面形貌进行成像分析,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常用STM技术来发现物体表面各种结构上的缺陷和损伤,对于缺陷和损伤我们也常用表面刻蚀和淀积的方法用以切断或建立与被测样品之间的连线,用此方法来消除物体表面的缺陷,达到修补物体的目的,不仅如此,目前还可用STM的成像技术来检查物体表面修补结果的好与坏也是可行的。

2.1.2.3引发化学反应当STM处在场发射模式时,且被测样品与扫描探针针尖接触比较近时,如果我们用10V左右的电压就可以在扫描探针针尖与被测试样表面之间产生很高的电场,电子将在电压的作用下穿过针尖势垒射向扫描探针针尖与被测试样表面之间的空间。

电子在空间的运动距离很小是由于电子的能量和束流作用,因此导致电子还没有发散,束径就很小了,我们一直以为束径的范围很大,其实不然,它的范围在毫微米之间,正因如此试样表面的物质的分子化学键断裂也可能在毫微米尺度上。

2.1.2.4移动和刻写样品STM的工作电流我们可以控制,如果在恒定电流状态下时,此时我们突然在被测试样表面与扫描探针针尖之间的偏置电压上加一脉冲或者是缩短被测试样表面与扫描探针针尖之间的距离,则会在探针针尖下面的被测试样表面的微区中出现毫微米级别的变化,例如产生突起的丘或者凹下的坑等结构。

一般情况下探针针尖在刻写操作完成以后,探针针尖如果并没有损坏,仍可以用,则我们可以用此探针针尖对物体表面的原子所成的像来进行检验,通过此种方法可以检测出被测试样表面的好坏程度。

有两种方法我们可以移动针尖对被测试样表面进行刻写:一种为当反馈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时,我们为了达到控制扫描探针针尖移动的目的,可以通过调节偏置电压的大小或者调节参考电流的大小来调节被测试样表面与扫描探针针尖间的电阻。

若当我们减小被测试样表面与扫描探针针尖间的偏压或者增大被测试样表面与扫描探针针尖之间的参考电流时,反馈电路将使扫描探针针尖移向被测试样表面而使他们之间的电阻变小。

另外一种为当STM处于隧道状态时,我们也有两种方法来对样品进行刻写,第一种方式是把反馈线路的输出信号固定并且去关闭反馈则可达到目的,第二种方法使改变压电陶瓷上所加的电压大小,通过这种方法就改变了被测试样表面与扫描探针针尖之间的距离,对第一种方法与第二种方法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第二种方法能够较第一种方法更优秀,因为它能线性地控制隧道结宽度的变化,对与所有方法来说这种方法还算是较为理想的办法。

与此同时我们对样品进行刻写的结果还与扫描探针针尖的清洁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