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一般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3O CH3O OH CH3O CH = CHCH3
薄荷醇 (menthol)
细辛醚 (asarone)
强心苷(cardica glycosides )
对心脏有显著生理活性的甾体苷类。无色,有旋光性、 对粘膜有刺激性。 O
O
OH CH3 CH3 CH3 HO O O O O O O
OH
OH
OH
第2章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 和鉴定的一般方法
目的要求
了解中药化学成分的类型及理化性质。
掌握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了解中药有效成分结构鉴定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1节 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简介 第2节 中药化学成分预试验 第3节 提取、分离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 第4节 中药化学成分鉴定和结构研究简介
CH3
大黄酚 (chrysophanol)
大黄酚-D-葡萄糖苷 (chrysophanol-8-D-glucoside)
苯丙素类(phenylpropanoids )
以苯丙基(C6-C3)为基本骨架的化合物。 香豆素: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 木脂素:有两分子苯丙素衍生物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
第5节 药理供试样品的配制
第1节 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简介
生物碱 糖和苷 醌类 苯丙素类 黄酮类 强心苷 皂苷 萜类和挥发油 其他成分
生物碱(alkaloids)
生物体内的含氮有机物,有似碱的性质(能与酸 成盐),有生理活性。
O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O
N+ Cl
OCH3 OCH3
中药各类成分的极性与提取溶剂的关系
植物成分极性强弱 植物成分结构类型 适于提取溶剂
亲脂性强
亲脂性较强 中偏小 中等 极性 中 等
叶绿素、脂肪油、挥发油
游离生物碱、苷元、甾类、萜 类、某些有机酸 某些苷类 (如强心苷等) 某些苷类 (如黄酮苷类) 某些苷类 (如蒽醌苷、皂苷等) 极性大的苷、糖类、氨基酸等
第3节 提取分离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
概述
提取方法
分离纯化方法 影响因素
1.概述
(1)中药化学成分的构成特点
同种植物含有多种结构类型的化学成分 总成分含量少而种类多 有效成分含量低
(2)提取分离前进行文献调研
研究进展
a. 做过否? b.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如何?
c. 如何开展?
CH3O CH3O HO CH3O HO O O CH3O CH3O CH3O OH CH3 CH3
七叶内酯 (aesculetin)
五味子酯甲 (schisantherin A)
黄酮类(flavonoids)
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连接而成( C6-C3-C6)的化合 物。多有酚-OH,有一定酸性。
HO HO HO
(2)水蒸气蒸馏法
原理:与水蒸气产生共沸点。
范围: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 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且难溶 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如挥发油、小分 子量的生物碱等。
(3)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原理:用处于超临界条件下的特殊流体(介于 气体和液体之间)为溶剂,具有更低的黏度和更 高的扩散速度,对许多物质有很强的溶解能力。
(5)离解度不同(离子交换树脂)
原理 利用酸、碱化合物在解离状态时与阴、阳离子树脂产 生离子交换的原理达到分离的方法。 三要素 固定相 (离子交换树脂)、溶质(被分离物)、洗脱剂 应用 酸、碱类化合物如氨基酸、生物碱、有机酸的分离
如CO2:Tc 31.4℃,Pc 7.37Mpa 范围:适用于对热及化学不稳定的成分、低极 性的成分的提取。
特点:接近室温工作,适用对热不稳定的成分,无有机溶剂残留,对环 境无公害,提取效率高,节约能耗等。但对设备要求高。
(4)其他方法
升华法
樟脑(樟木) 咖啡因(茶叶)
压榨法
药材鉴定 a. 原植物的拉丁学名
b. 采集地点和时间
c. 药及部位 d. 民间药用情况
(3)已知/未知成分研究策略
已知成分:结构类型,确定提取、分离路线;
未知成分:系统预试验,活性跟踪;
2.提取方法
溶剂提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其他方法
(1)溶剂提取法
原理:相似相溶。
简单萃取法
用于比水轻的溶剂
用于比水重的溶剂
连续萃取器
液滴逆流分配装置图
能在短时间内分离成两相,并可生成有效的液滴。由于流动相形成 液滴,在较细的萃取管中与固定相有效接触、不断摩擦形成新的表面, 促进溶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 ,且不会产生乳化现象 。
(3)吸附性能差异
物理吸附(表面吸附) 规律:“相似者易于吸附” 特点:无选择性、可逆吸附、快速 原理:吸附与解吸附的往复循环 三要素: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 、溶质(被分离物)、溶剂 极性强弱的判断: (1)亲水性基团与极性成正比,亲脂性基团成反比; (2)游离型化合物亲脂、极性弱,解离型亲水、极性强。 溶剂的极性:依据介电常数来决定 极性吸附剂:吸附剂一定时,溶质极性越强,洗脱剂极性也应越强。 非极性吸附剂:吸附剂一定时,溶质极性越强,洗脱剂极性应越弱。
洋地黄毒苷 (digitoxin)
皂苷(saponins)
由螺甾烷类或三萜类化合物与糖结合的低聚糖苷, 前者为甾体皂苷,后者为三萜皂苷。无色,对粘膜有刺 激性,有吸湿性、发泡性和溶血性。
O CH2OH O OH HO CH2OH OO OH HO OO CH3 OH OH HO O CH3 OH OH O CH2OHO O OH HO CH2OHO O OH HO OH O CH2 OH OH O O HO
80 35 61 77 118 56 78 65 100
1.89 2.02
2.29 4.34 4.81 6.02 17.8 20.7 24.3 32.6 80.4 0.175 6.04 0.815 6.07 7.45 0.063 1.465 0.072 2.98 20.5
任意混合
石油醚>环己烷>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
盐酸小檗碱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苷类(glycosides)
苷元与糖或糖的衍生物通过苷键(缩醛键)连接而
成的化合物。苷易水解成苷元和糖。
CH2OH O OH HO O CH2 OH OH
HO
O HO
O
HO
OH HO
水解
CH2OH O O OH HO CH2OHO O OH HO OH
1.预试验的分类
单项预试:重点检查某类成分。 系统预试:全面检查各类成分。
2.预试验的方法
试管法 纸片法 薄层及纸色谱法
3.预试液的制备
水浸液 5g/50ml水,浸泡过夜,过滤。滤液A用以检查氨基酸、多肽、 蛋白质;滤渣水浴 60 ℃加热 10min,过滤。滤液 B 用以检查糖、 有机酸、苷、鞣质、水溶性生物碱等。 乙醇提取液 中性醇提液: 5g/50ml 95%乙醇,水浴加热回流 20min,过滤。 滤液用以检查黄酮、蒽醌、香豆素、萜、苷等。 酸性醇提液:2g/10ml 0.5%盐酸乙醇溶液,水浴加热回流10min, 过滤。滤液用以检查生物碱等。 石油醚提取液 1g/10ml,浸泡2-3h,过滤。 滤液用以检查挥发油、萜类等。
OH
O O
OH O O HO OH H,OH OH
HO
3
2 1
O HO
OH
α-D-Gal-(1→4)-β-D-Glc-[β-D-Fru-(1→6)]-(1→4) -β-D-Glc
醌类(quinones)
具有醌式结构化合物。分子中多有酚- OH,有一定 酸性。
HO
O
OH
glc-O
O
OH
CH3 O O
HO
CH2OH O OH
CH2OH O OH OH HO CH2OHO O OH HO OH
O
CH2 OH
O
OH
HO
OH HO
OH
人参皂苷Rb1 (ginsenoside Rb1)
糖类(saccharides)
单糖:无色晶体,味甜。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低聚糖:2~10个单糖缩合而成。味甜,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多糖:10个以上单糖脱水缩合而成。无甜味,大多不溶于水。
CH2OH O OH OH OH OH OH H,OH OH CH3 O H,OH OH OH OH COOH O H,OH
D-葡萄糖 (D-glucose)
L-鼠李糖
D-葡萄糖醛酸
(L-rhamnose)
OH CH2OH HO O CH2OH O
(D-glucuronic acid)
HO
6 4 5
(3)吸附性能差异
化学吸附: 特点:有选择性、不可逆吸附 原理:产生化学反应 酸性物质与氧化铝发生化学反应 碱性物质与硅胶发生化学反应 氧化铝容易发生结构的异构化 半化学吸附: 特点:吸附力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原理:氢键吸附,如聚酰胺、大孔树脂等
(4)分子大小差异
原理 透析法(半透膜膜孔的分子筛作用) 凝胶滤过法 (三维网状结构的分子筛作用) 超滤法 (分子大小不同引起的扩散速度的差别) 超速离心法 (溶质在超速离心作用下沉降性的差别) 三要素 载体 (葡聚糖凝胶)、溶质(被分离物)、洗脱剂 应用 蛋白质的脱盐精制;蛋白、多糖的分离;大分子化合 物如糖苷类成分的精制
固相提取法
超声提取法
微波提取法 酶提取法
3.分离纯化方法
利用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 利用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 利用吸附性能差异进行分离 利用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 其他方法
(1)溶解度差异
原理:相似相溶。 方法:重结晶法、沉淀法等。
溶解度差异
(2)分配系数差异
原理:被分离组成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 配系数(K)的不同达到分离。 K与萃取次数的关系:
浸渍法 渗漉法 煎煮法 回流提取法 连续回流提取法 原料粉碎度
影响提取效率 的 因 素
提取时间 提取温度 设备条件
冷凝管
通气侧管 药材 虹吸管
溶剂
水浴
回流提取装置
索氏提取装置
优劣对比:
浸渍:简便,但效率低,用水时易发霉。 渗漉:效率高,效果好(较澄清);但溶剂消耗大,费时。 煎煮:简便,但杂质溶出多,难过滤。 回流提取:效率高,但溶剂消耗大,操作烦琐。 连续回流提取:效率高,溶剂消耗少,但操作烦琐。 *后三种不适宜加热易分解成分的提取。
常用显色剂:
生物碱:碘化铋钾试剂 棕红色 酚:三氯化铁试剂 蓝色 有机酸:溴酚蓝试剂 蓝色背景黄色斑点 皂苷:磷钼酸试剂 蓝-蓝紫色 内酯、香豆素:异羟肟酸铁试剂 蓝-紫 黄酮:三氯化铝试剂、盐酸-镁粉、乙酸镁试剂 + 蒽醌:氢氧化钾试剂 红色 强心苷: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 紫红色 氨基酸:茚三酮试剂 + 挥发油:油斑试验 无斑点 有机化合物:硫酸试剂
O
OH HO
薯蓣皂苷 (dioscin)
人参皂苷Rb1 (ginsenoside Rb1)
其他成分
有机酸 鞣质 氨基酸、蛋白质和酶 植物色素 树脂 油脂和蜡 无机成分 微量元素
第2节 中药化学成分预试验
目的:初步判定中药中含有哪些化学成分,为设计 提取、分离方案奠定基础。
1.预试验的分类 2.预试验的方法 3.预试验供试液的制备
溶剂穿透入药材粉末的细胞膜,溶解溶质,形成 细胞内外溶质的浓度差,将溶质渗出,进行提取。
范围:所有化学成分。
常用溶剂的性质
溶 剂 沸点 介电常数 (20℃) 溶解度 溶剂/水% 水/溶剂%
石 油 醚 环 己 烷
苯 乙 醚 氯 仿 乙酸乙酯 正 丁 醇 丙 乙 甲 水 酮 醇 醇
30-120 80.7
石油醚
乙醚、氯仿 氯仿-乙醚 (2:1) 乙酸乙酯 正丁醇 丙酮、乙醇、甲醇
中偏大 亲水性较强
亲水性强
蛋白质、粘液汁、糖类、氨基 酸、无机盐、苷类
水
(1)溶剂提取法
选择溶剂注意点: a. 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 b. 不与化学成分起化学变化 c. 经济、易得、使用安全 。 常用操作方法:
K值与萃取次数成反比。 即K值越大,萃取次数越少,反之越多。 分离因子(b值)与分离难易的关系: b = K A / KB
b值越大,越易分离; b=1时,无法分离
方法:简单萃取法、连续萃取法、液滴逆流法 ( DCCC ) 、 高 速 逆 流 法 ( HSCCC ) 、 气 相 色 谱 法 (GC)、液相色谱法(LC)等。
O
葡 萄 糖 醛 酸 -O HO
O
O
HO
O
黄芩素 (baicalein)
黄芩苷 (baicalin)
萜类和挥发油(terpeonids and volatile oils )
萜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分子式符合(C5H8)n的 衍生物。 挥发油(精油):可随水蒸气蒸馏的与水不相混溶 的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
薄荷醇 (menthol)
细辛醚 (asarone)
强心苷(cardica glycosides )
对心脏有显著生理活性的甾体苷类。无色,有旋光性、 对粘膜有刺激性。 O
O
OH CH3 CH3 CH3 HO O O O O O O
OH
OH
OH
第2章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 和鉴定的一般方法
目的要求
了解中药化学成分的类型及理化性质。
掌握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了解中药有效成分结构鉴定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1节 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简介 第2节 中药化学成分预试验 第3节 提取、分离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 第4节 中药化学成分鉴定和结构研究简介
CH3
大黄酚 (chrysophanol)
大黄酚-D-葡萄糖苷 (chrysophanol-8-D-glucoside)
苯丙素类(phenylpropanoids )
以苯丙基(C6-C3)为基本骨架的化合物。 香豆素: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 木脂素:有两分子苯丙素衍生物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
第5节 药理供试样品的配制
第1节 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简介
生物碱 糖和苷 醌类 苯丙素类 黄酮类 强心苷 皂苷 萜类和挥发油 其他成分
生物碱(alkaloids)
生物体内的含氮有机物,有似碱的性质(能与酸 成盐),有生理活性。
O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O
N+ Cl
OCH3 OCH3
中药各类成分的极性与提取溶剂的关系
植物成分极性强弱 植物成分结构类型 适于提取溶剂
亲脂性强
亲脂性较强 中偏小 中等 极性 中 等
叶绿素、脂肪油、挥发油
游离生物碱、苷元、甾类、萜 类、某些有机酸 某些苷类 (如强心苷等) 某些苷类 (如黄酮苷类) 某些苷类 (如蒽醌苷、皂苷等) 极性大的苷、糖类、氨基酸等
第3节 提取分离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
概述
提取方法
分离纯化方法 影响因素
1.概述
(1)中药化学成分的构成特点
同种植物含有多种结构类型的化学成分 总成分含量少而种类多 有效成分含量低
(2)提取分离前进行文献调研
研究进展
a. 做过否? b.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如何?
c. 如何开展?
CH3O CH3O HO CH3O HO O O CH3O CH3O CH3O OH CH3 CH3
七叶内酯 (aesculetin)
五味子酯甲 (schisantherin A)
黄酮类(flavonoids)
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连接而成( C6-C3-C6)的化合 物。多有酚-OH,有一定酸性。
HO HO HO
(2)水蒸气蒸馏法
原理:与水蒸气产生共沸点。
范围: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 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且难溶 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如挥发油、小分 子量的生物碱等。
(3)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原理:用处于超临界条件下的特殊流体(介于 气体和液体之间)为溶剂,具有更低的黏度和更 高的扩散速度,对许多物质有很强的溶解能力。
(5)离解度不同(离子交换树脂)
原理 利用酸、碱化合物在解离状态时与阴、阳离子树脂产 生离子交换的原理达到分离的方法。 三要素 固定相 (离子交换树脂)、溶质(被分离物)、洗脱剂 应用 酸、碱类化合物如氨基酸、生物碱、有机酸的分离
如CO2:Tc 31.4℃,Pc 7.37Mpa 范围:适用于对热及化学不稳定的成分、低极 性的成分的提取。
特点:接近室温工作,适用对热不稳定的成分,无有机溶剂残留,对环 境无公害,提取效率高,节约能耗等。但对设备要求高。
(4)其他方法
升华法
樟脑(樟木) 咖啡因(茶叶)
压榨法
药材鉴定 a. 原植物的拉丁学名
b. 采集地点和时间
c. 药及部位 d. 民间药用情况
(3)已知/未知成分研究策略
已知成分:结构类型,确定提取、分离路线;
未知成分:系统预试验,活性跟踪;
2.提取方法
溶剂提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其他方法
(1)溶剂提取法
原理:相似相溶。
简单萃取法
用于比水轻的溶剂
用于比水重的溶剂
连续萃取器
液滴逆流分配装置图
能在短时间内分离成两相,并可生成有效的液滴。由于流动相形成 液滴,在较细的萃取管中与固定相有效接触、不断摩擦形成新的表面, 促进溶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 ,且不会产生乳化现象 。
(3)吸附性能差异
物理吸附(表面吸附) 规律:“相似者易于吸附” 特点:无选择性、可逆吸附、快速 原理:吸附与解吸附的往复循环 三要素: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 、溶质(被分离物)、溶剂 极性强弱的判断: (1)亲水性基团与极性成正比,亲脂性基团成反比; (2)游离型化合物亲脂、极性弱,解离型亲水、极性强。 溶剂的极性:依据介电常数来决定 极性吸附剂:吸附剂一定时,溶质极性越强,洗脱剂极性也应越强。 非极性吸附剂:吸附剂一定时,溶质极性越强,洗脱剂极性应越弱。
洋地黄毒苷 (digitoxin)
皂苷(saponins)
由螺甾烷类或三萜类化合物与糖结合的低聚糖苷, 前者为甾体皂苷,后者为三萜皂苷。无色,对粘膜有刺 激性,有吸湿性、发泡性和溶血性。
O CH2OH O OH HO CH2OH OO OH HO OO CH3 OH OH HO O CH3 OH OH O CH2OHO O OH HO CH2OHO O OH HO OH O CH2 OH OH O O HO
80 35 61 77 118 56 78 65 100
1.89 2.02
2.29 4.34 4.81 6.02 17.8 20.7 24.3 32.6 80.4 0.175 6.04 0.815 6.07 7.45 0.063 1.465 0.072 2.98 20.5
任意混合
石油醚>环己烷>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
盐酸小檗碱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苷类(glycosides)
苷元与糖或糖的衍生物通过苷键(缩醛键)连接而
成的化合物。苷易水解成苷元和糖。
CH2OH O OH HO O CH2 OH OH
HO
O HO
O
HO
OH HO
水解
CH2OH O O OH HO CH2OHO O OH HO OH
1.预试验的分类
单项预试:重点检查某类成分。 系统预试:全面检查各类成分。
2.预试验的方法
试管法 纸片法 薄层及纸色谱法
3.预试液的制备
水浸液 5g/50ml水,浸泡过夜,过滤。滤液A用以检查氨基酸、多肽、 蛋白质;滤渣水浴 60 ℃加热 10min,过滤。滤液 B 用以检查糖、 有机酸、苷、鞣质、水溶性生物碱等。 乙醇提取液 中性醇提液: 5g/50ml 95%乙醇,水浴加热回流 20min,过滤。 滤液用以检查黄酮、蒽醌、香豆素、萜、苷等。 酸性醇提液:2g/10ml 0.5%盐酸乙醇溶液,水浴加热回流10min, 过滤。滤液用以检查生物碱等。 石油醚提取液 1g/10ml,浸泡2-3h,过滤。 滤液用以检查挥发油、萜类等。
OH
O O
OH O O HO OH H,OH OH
HO
3
2 1
O HO
OH
α-D-Gal-(1→4)-β-D-Glc-[β-D-Fru-(1→6)]-(1→4) -β-D-Glc
醌类(quinones)
具有醌式结构化合物。分子中多有酚- OH,有一定 酸性。
HO
O
OH
glc-O
O
OH
CH3 O O
HO
CH2OH O OH
CH2OH O OH OH HO CH2OHO O OH HO OH
O
CH2 OH
O
OH
HO
OH HO
OH
人参皂苷Rb1 (ginsenoside Rb1)
糖类(saccharides)
单糖:无色晶体,味甜。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低聚糖:2~10个单糖缩合而成。味甜,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多糖:10个以上单糖脱水缩合而成。无甜味,大多不溶于水。
CH2OH O OH OH OH OH OH H,OH OH CH3 O H,OH OH OH OH COOH O H,OH
D-葡萄糖 (D-glucose)
L-鼠李糖
D-葡萄糖醛酸
(L-rhamnose)
OH CH2OH HO O CH2OH O
(D-glucuronic acid)
HO
6 4 5
(3)吸附性能差异
化学吸附: 特点:有选择性、不可逆吸附 原理:产生化学反应 酸性物质与氧化铝发生化学反应 碱性物质与硅胶发生化学反应 氧化铝容易发生结构的异构化 半化学吸附: 特点:吸附力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原理:氢键吸附,如聚酰胺、大孔树脂等
(4)分子大小差异
原理 透析法(半透膜膜孔的分子筛作用) 凝胶滤过法 (三维网状结构的分子筛作用) 超滤法 (分子大小不同引起的扩散速度的差别) 超速离心法 (溶质在超速离心作用下沉降性的差别) 三要素 载体 (葡聚糖凝胶)、溶质(被分离物)、洗脱剂 应用 蛋白质的脱盐精制;蛋白、多糖的分离;大分子化合 物如糖苷类成分的精制
固相提取法
超声提取法
微波提取法 酶提取法
3.分离纯化方法
利用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 利用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 利用吸附性能差异进行分离 利用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 其他方法
(1)溶解度差异
原理:相似相溶。 方法:重结晶法、沉淀法等。
溶解度差异
(2)分配系数差异
原理:被分离组成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 配系数(K)的不同达到分离。 K与萃取次数的关系:
浸渍法 渗漉法 煎煮法 回流提取法 连续回流提取法 原料粉碎度
影响提取效率 的 因 素
提取时间 提取温度 设备条件
冷凝管
通气侧管 药材 虹吸管
溶剂
水浴
回流提取装置
索氏提取装置
优劣对比:
浸渍:简便,但效率低,用水时易发霉。 渗漉:效率高,效果好(较澄清);但溶剂消耗大,费时。 煎煮:简便,但杂质溶出多,难过滤。 回流提取:效率高,但溶剂消耗大,操作烦琐。 连续回流提取:效率高,溶剂消耗少,但操作烦琐。 *后三种不适宜加热易分解成分的提取。
常用显色剂:
生物碱:碘化铋钾试剂 棕红色 酚:三氯化铁试剂 蓝色 有机酸:溴酚蓝试剂 蓝色背景黄色斑点 皂苷:磷钼酸试剂 蓝-蓝紫色 内酯、香豆素:异羟肟酸铁试剂 蓝-紫 黄酮:三氯化铝试剂、盐酸-镁粉、乙酸镁试剂 + 蒽醌:氢氧化钾试剂 红色 强心苷: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 紫红色 氨基酸:茚三酮试剂 + 挥发油:油斑试验 无斑点 有机化合物:硫酸试剂
O
OH HO
薯蓣皂苷 (dioscin)
人参皂苷Rb1 (ginsenoside Rb1)
其他成分
有机酸 鞣质 氨基酸、蛋白质和酶 植物色素 树脂 油脂和蜡 无机成分 微量元素
第2节 中药化学成分预试验
目的:初步判定中药中含有哪些化学成分,为设计 提取、分离方案奠定基础。
1.预试验的分类 2.预试验的方法 3.预试验供试液的制备
溶剂穿透入药材粉末的细胞膜,溶解溶质,形成 细胞内外溶质的浓度差,将溶质渗出,进行提取。
范围:所有化学成分。
常用溶剂的性质
溶 剂 沸点 介电常数 (20℃) 溶解度 溶剂/水% 水/溶剂%
石 油 醚 环 己 烷
苯 乙 醚 氯 仿 乙酸乙酯 正 丁 醇 丙 乙 甲 水 酮 醇 醇
30-120 80.7
石油醚
乙醚、氯仿 氯仿-乙醚 (2:1) 乙酸乙酯 正丁醇 丙酮、乙醇、甲醇
中偏大 亲水性较强
亲水性强
蛋白质、粘液汁、糖类、氨基 酸、无机盐、苷类
水
(1)溶剂提取法
选择溶剂注意点: a. 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 b. 不与化学成分起化学变化 c. 经济、易得、使用安全 。 常用操作方法:
K值与萃取次数成反比。 即K值越大,萃取次数越少,反之越多。 分离因子(b值)与分离难易的关系: b = K A / KB
b值越大,越易分离; b=1时,无法分离
方法:简单萃取法、连续萃取法、液滴逆流法 ( DCCC ) 、 高 速 逆 流 法 ( HSCCC ) 、 气 相 色 谱 法 (GC)、液相色谱法(LC)等。
O
葡 萄 糖 醛 酸 -O HO
O
O
HO
O
黄芩素 (baicalein)
黄芩苷 (baicalin)
萜类和挥发油(terpeonids and volatile oils )
萜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分子式符合(C5H8)n的 衍生物。 挥发油(精油):可随水蒸气蒸馏的与水不相混溶 的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