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西学东渐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西学东渐答案
二、【课堂导学】
问题一:读课本“开眼看世界”和下列表格,回的以下问题
1.根据课本知识回答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原?
⑴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腐朽的清王朝被迫打开大门,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相应扩大。
⑵清政府的愚昧无知和落后。
⑶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寻抵御外侮、强国富民之路。
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
2.根据课本知识总结林魏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对当时的积极作用?
(1)特点:①介绍的知识以军事为主,也有介绍政治和经济,但不深入。
②思想一方面带有鲜明时代变化的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
(2)影响:积极:“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主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最主要功绩在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其实质探索救国之路。
问题二: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读课本,理解相关问题的基本要点)
1.记忆、理解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出台背景、含义、目的
(3)概括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直接目的抵御外来侵略
2.洋务派和顽固派“体”“用”之争的最后结果怎样?结合洋务派和顽固派“体”“用”之争的内容,分析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实质和作用?
结果:体用之争最终以洋务派的胜利告终,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
实质:在不触动清王朝君主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目的积极: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辩”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消极:局限于学习西方物质文化层面,中国的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性变革。
问题三:维新思潮
1.19世纪80年代,从洋务运动中分化产生早期维新派
(1)早期维新派的主要代表有哪些?和洋务思想比,主要进步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代表:王韬、郑观应;重要进步性是把洋务派的学西方先进技术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由学西方物质文明发展到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2)概括早期维新派的主要观点。
分析早期维新思潮的作用?
:①主张变革政治制度,设立议会制度;②主张发展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③建立新式学校等。
作用:①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②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形成
2、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形成,并在中国社会形成了一次政治改良运动——维新运动。
(所谓维新: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仿效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
(2)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在19世纪末形成并发展到高潮的原因?
①社会因素:甲午战争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加剧了民族危机
②经济政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③思想意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3)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分析这次论战的实质和影响?内容:A、要不要维新变法;B、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实质: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影响:维新思想传播开来,形成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四、【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一:鸦片战争以后,为强国御侮,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偏见,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请回答:
⑴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洋务派、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在学习西方,强国御侮方面,各有什么侧重点?
⑵根据上述问题的思考,总结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趋势?结合历史背景指出出现这样趋势的三大主要因素。
问题探究一答案:⑴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了解西方,学习西方自造坚船利炮的工艺技术,强国御侮。
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军事技术。
引进大机器生产,维护清朝专制统治。
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进行政治改革。
⑵趋势:由浅入深,由学习工艺技术到学习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
因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对西学了解日益深入
问题探究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大学士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可“美”的?我们中国什么事情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的吗?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认为“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有,荒诞不经,无过于此!”——刘成禺《世载堂杂忆》
材料二“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皇帝与地上世界接触。
”
材料三“立译馆翻夷书”,“凡以海洋事进者,无不纳之,所得夷书,就地翻译。
”一时“海外图说毕集。
”——《林则徐与澳门》材料四“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是怎样认识清王朝和世界的?对此,你是如何评价的?
(2)材料三和材料四体现的思想与材料一明显不同,其主要变化是什么?这一变化的影响表现在哪里?(3)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这种对世界认识的变化的原因。
问题探究二答案:(1)认为清王朝是“天朝上国”,对外部世界和时代变化一无所知。
这是虚骄自大,闭目塞听的愚昧思想。
闭关自守,影响了与世界联系和交流,导致了中国落后于世界。
(2)开始抛弃虚娇自大的世界观,注目世界、子解世界,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启发了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世界,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3)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船坚炮利和清王朝的战败。
五、巩固练习
1B、2B、3B、4A、5C、6B、7A、8C、9B、10D、11B、12D、13A、14C、15D、1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