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摘要:数感就是关于数的感觉和理解。这种感觉可以帮助我们灵活地运用数和驾驭数。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数感理解培养
什么是数感,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对教师来说一直令人捉摸不透。其实早在1954年美国数学家Dantzing就提出了数感,而我国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对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一、数感的内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数感的描述是:“数感主要是指有关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1、在数数中建立数感
小学数学的教学是从数数开始的,在一个一个数的过程中,学生知道了一个数既可以是基数也可以是序数,如数到5的时候,五可以表示第五个,也可以表示我一共数了五个。基数与顺序无关,可以从左数,也可以从右数,它的数
量是不变的;而序数是表示“第几”的,与顺序有关的数。因此,数感是靠前期不断地积累,后期持续地思考而发展起来的。
2、数感的发展
首先要靠教师对学生系统的训练,使学生对算式中各部分的变化关系产生敏感。如一年级学习9+3,11-4,学生的方法有很多,有的可能用竖式计算,有的用分拆的方法等,在沟通计算过程的活动中丰富了学生的数感,在比较计算方法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9、11与10的关联。通过这样的训练到了后期在计算299+23,301-44时,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想到利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来计算。其次数感的发展还要靠有效的练习,在练习中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3、在估算中强化数感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与数字打交道,良好数感的人在遇到问题时能很快判断事物的可行性,就是与估算有关。《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估算的训练。
(1)通过估算来检验是新教材特别重视的计算方法。
估算是用来检验计算正确性的最直接的方法。因此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2)灵活运用估算来解题的能力。估算是特殊的计算,它也能帮助学生灵活的解决问题。在大数与凑整中我出了一道题:“小胖家要换新房了,爸爸妈妈准备了300万元,他们看中了一套148.5平方米的房子,每平方米18900元,请问他们准备的钱够吗?”有的学生是通过计算18900×148.5=2806650元,2806650元小于300万元,所以够的。而数感强的学生可以把18900元估成20000元,148.5平方米估成150平方米,20000×150=3000000元,实际要小于300万元,所以够的。估算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估算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长期有效的科学的培养。
4、在交流中丰富数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感的建立有利于理解和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多从生活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让学生多交流,在交流中丰富学生的数感。如这样一道题:“书架有两排,第一排有10本书,,第二排有几本书?要使第二排的书有24本,你可以添加一个什么条件?”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第二排比第一排多14本书,这是一年级的知识,三年级学了倍之后学生会想到第二排比第一排的2倍多4本,到四年级学了小数之后,会想到第二排是第一排的2.4倍,
其中也不乏一些创造性的答案,如从第二排中拿走7本放入第一排,两排就一样多了。通过交流解答,学生的数感得到了丰富。
除此之外,教师有意识的多设计一些生生互动的活动,也能丰富学生的数感。如“仓库有一批粮食,原计划每天吃10千克,可以吃30天,实际每天多吃2千克,可以吃几天?”教师出示了一位学生的计算过程:10×30÷2=150(天),并且没有给予指正,而是拿出来全班讨论是否正确。有的学生就从数感的角度来解释:实际的工作效率大于计划的工作效率,因此实际的天数应少于计划的天数。在很平常的反馈交流中学生的数感得到了提高。
5、在应用中提升数感
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靠理解和应用。数感是理解和应用的程度指标,因此在实际问题中应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如在五年级第二学期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目:“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150米,乙每分钟行120米,相遇地点离中点20米处,求几分钟后两人相遇?”这道题目看似简单,但学生需要考虑的有很多:相遇地点到底在哪里,谁超过了中点,谁还没有到中点。这里就要用到数感了。因为甲的速度快,而乙的速度慢,所以甲肯定超过了,而乙还缺20米,由此得出甲的路程-20米=乙的路程+20米,题目
就迎刃而解了。又如“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段路程,如果量10次那么绳子还缺3米,如果量11次那么绳子还多2米,问这段路有多长?”有的学生看到缺就用减法,看到多就用加法。教师在分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多个角度去思考,如从算式中去看,10次的路程本身比11次少,如果10次还要减去3米,那么答案就更小了,11次再加上2米,答案就更大了,这个算式肯定不能成立。在一些应用中,多个角度的去思考,有利于学生数感的提升和题意的理解。
通过这些富有挑战性的思考活动,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曹培英老师:“数感就是关于数的感觉和理解。”这种感觉可以帮助我们灵活地运用数和驾驭数。教师经常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对数感从“自发”走向“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