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 大题(超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运动类型?答:(1)按照运动方向:①水平运动②垂直运动(升降运动)(2)根据构造运动发生时期划分为:①古构造运动: 发生在第三纪之前的构造运动②新构造运动:发生在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③现代构造运动:人类历史时期以来所发生的构造运动称现代构造运动。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答:1、野外观察、地质填图2、物探、钻探3、遥感、航片、卫片4、数理统计5、力学分析6、地质构造模拟实验(物理模拟(泥料模拟、光弹模拟)数值模拟 )7、构造历史分析8、多学科综合分析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答:理论意义 (1) 研究地球运动的规律(2) 探讨地壳运动的动力方向和来源实践意义:应用地质构造的客观规律去指导生产实践, 解决工程地质问题、水文地质问题、地震问题、矿产资源的分布、环境问题等。

岩层产状有哪些?及其相对应的概念?答: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倒转岩层。水平岩层:岩层层面保持近水平状态,即同一层面上各点的海拔标高相同或基本相同时岩层称为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由于地壳运动或岩浆运动,使原始水平产状的岩层发生构造运动,形成了与水平面有一定交角的岩层。直立岩层:沉积岩岩层形成的初期处于原始水平状态,后来可遭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发生构造变位,形成了岩层面与水平面垂直的岩层。倒转岩层:沉积岩岩层形成的初期处于原始水平状态,后来可遭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发生构造变位,使岩层的顶、底面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其岩层面也是水平或近水平的岩层。

沉积岩的顶底面包括哪些?如何识别新老岩层?答:利用沉积岩原生构造确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可用于判断岩层顶、底面的原生构造有:斜层理、粒级层理、波痕、泥裂、雨痕、冲刷痕迹、古生物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等

不整合的识别标志?答:(1)地层古生物方面的标志:上下地层中的化石所代表的时代相差较远,或生物演化的不连续或种、属的突变,说明当地在某时期自然地理环境发生过巨大变化,发生过沉积间断。(2) 沉积方面的标志:上覆地层的底部常有由下伏地层的碎块,砂砾组成的底砾层,此外,上下地层在岩性和岩相上的截然不同;在两套地层之间有一个较平整的或高低不平的剥蚀面(3) 构造方面的标志★上,下两套地层的的产状不一致★下伏地层中的构造变形较上覆的新地层要强,构造变形的期次也要多于上覆的新地层★下伏地层中的地质构造,如断层,褶皱等,延伸到不整合面时就被上覆地层所截交覆盖★一般来说,上,下两套地层中的地质构造的构造线方向逥然不同。(4)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方面的标志:由于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及其地质构造是在不同时期的地壳运动中形成的,因此各自发育有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什么是V字形法则?答:(1)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总是比等高线弯曲度小。(相反相同)(2)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反的方向弯曲。(相同相反) (3)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是其露头界线的“V”字型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相同相同) 什么是褶皱?褶皱要素的概念?答:褶皱是由岩石中原来近于平直的各种面(例如层理面)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而显示的变形或者原始产状的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构造力作用下发生永久性塑性变形所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1 核部:指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简称核。

2 翼部: 指褶皱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地层,简称翼。

3 翼间角:构成褶皱两翼的同一褶皱面的拐点的切线的夹角称为翼间角

4 枢纽: 同一褶皱岩层的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5 轴面: 一个褶皱内各相邻褶皱面上的枢纽连成的面,它是大致平分褶皱两翼的对称面。

6 轴迹: 褶皱轴面与地面的交线

7 转折端: 褶皱一翼向另一翼过渡的的部分。

8 脊、脊线、脊面: 背斜或背形的同一褶皱面的各横剖面上的最高点称为脊;它们的连线称为脊线;若干相邻褶皱面上的脊线联成的面称为脊面。

9 槽、槽线、槽面:向斜或向形的同一褶皱面的各横剖面上的

最低点称为槽;它们的连线称为槽线;若干相邻褶皱面上的槽线联成的面称为槽面。10 脊迹和槽迹: 脊面和槽面与地面的交线。

褶皱的分类?答:(1)根据褶皱的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褶皱可以描述为:①直立褶皱②斜歪褶皱③倒转褶皱④平卧褶皱⑤翻卷褶皱(2)根据枢纽产状,褶皱可以分为: ①水平褶皱②倾伏褶皱③倾竖褶皱(3)根据翼间角分类:平缓褶皱: 翼间角>120°开阔褶皱: 翼间角70°~120°闭合褶皱:翼间角30°~70°紧闭褶皱:翼间角0°~30°等斜褶皱:翼间角近于0°两翼产状近于平行。(4)根据褶皱面的弯曲形态可将褶皱描述为: ①圆弧褶皱②尖棱褶皱③箱状褶皱④扇状褶皱⑤挠曲⑥构造阶地

节理分类?答:(一)按照节理形成的地质原因:原生节理: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节理。构造节理:内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节理。非构造节理: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节理。(二) 根据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划分 1 走向节理: 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的走向大致平行的节理。2 倾向节理: 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的走向大致垂直的节理。3 斜向节理: 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的走向斜交的节理。4 顺层节理: 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的层面大致平行的节理。(三)根据节理产状与褶皱轴方位之间的关系1 纵节理: 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的节理。2 横节理: 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直交的节理。3 斜节理: 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的节理。(四)按力学性质分类 1 剪节理:剪应力作用形成的节理。2 张节理:张应力作用形成的节理。张节理与剪节理的区别?答:(1)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作用产生的破裂面;张节理是由张应力作用而产生的破裂面(2)产状较稳定,沿走向延伸较远、沿倾向延伸较深;产状不太稳定,延伸不远,节理面短而弯曲。(3)剪节理面平直光滑,常见滑动擦痕;节理两壁之间常是闭合的;张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4) 剪节理可切穿砾石和砂粒:发育在砾岩和砂岩中的剪节理,常切穿砾石和砂粒而不改变方向;张节理则绕过砾石:在砾岩和砂岩中的张节理,常绕过砾石和砂粒;即使切穿砾石,破裂面也凹凸不平(5)剪节理经常形成共轭“X”型节理系:常常成对出现,共同组成共轭“X”型节理系。“X”型剪节理发育良好时,可将岩石切割成棋盘格状或菱形;张节理面两壁多张开,常被矿脉充填,矿脉宽度变化较大,脉壁不平直。(6) 剪节理有羽列现象:主剪裂面常由许多羽状微裂面组成,微裂面走向相同,首尾相接,与主剪裂面呈一定的交角,这就是所谓的羽列现象。沿节理走向向前观察,若后一微裂面重叠在前一微裂面的左侧,称之为左(也叫左行),反之为右旋(或叫右行);张节理有时呈不规则状,有时也可构成一定的几何形态,如追踪“X”型剪节理而形成的锯齿状张节理,单列或共轭雁列式张节理等。 (7) 剪节理的尾端变化有三种形式,即折尾、菱形结环和多级分叉尾;张节理的尾端变化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树枝状和杏仁状结环尾。

区域性节理的特点?答:区域性节理的特点:(1)多发育于变形比较轻微的地台水平岩层或近于水平岩层区,在那里,节理产状直立或近于直立,即节理多为垂直岩层层面发育的平面共轭“X”型。(2)区域性节理发育范围广,产状稳定。(3)区域性节理规模大、间距宽、延伸长,可穿切不同岩层和地质体。(4) 区域性节理常构成一定的几何型式,如“X”型。(5) 区域性节理若被岩浆充填,则形成规律性排列的岩墙群。

断距和滑距分哪几种?答:断距:垂直岩层走向剖面上地层断距——断层两盘上对应层的垂直距离(ho)。铅直地层断距——断层两盘上对应层的铅直距离(hg)。水平(地层)断距——断层两盘上对应层的水平距离(hf)。垂直断层走向剖面上视地层断距—断层两盘对应层的垂直距离(h′o ′)视铅值地层断距—断层两盘对应层的铅直距离(h′g′)视水平(地层)断距—断层两盘对应层的水平距(h′f′)滑距:走向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走向线上的分量称为走向滑距(ac)倾斜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倾斜线上的水平分量称为倾斜滑距(cb).水平滑距:总滑距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水平滑距(am)。

断层的分类?答:(一) 断层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1 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之间的几何关系分类。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横断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