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古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摘要:众多的女神形象丰富了我国古代神话的内容,他们是我国远古社会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
他们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发生相应的变化,折射出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关键词:女神形象,社会发展,社会地位
一、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分类
以女娲为代表的创世女神。
早期氏族社会里,女性比男性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女性是氏族得以兴旺、后代繁衍、生命延续的生产者,承担着创造人类、哺育人类的重任。
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但没有人类,世间仍是一片荒凉寂静。
女娲于是开始抟黄土造人,绳子蘸着泥水向四处甩,这样就造了很多的人,速度也明显加快了。
当自然灾害横行,人类濒于灭绝时,女娲挺身而出,《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
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①使人类得以生生不息,延续至今。
女娲除了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外,还为人类设置婚姻。
《绎史》卷三引《风俗通》说:“女娲祷神祠,祈以为女媒,因置婚姻”。
②女娲不但创造了人类,而且还解决了人类的繁衍问题。
还有一种神话传说就是女娲、伏羲结合繁衍人类。
在汉代石刻画像中有许多伏羲女娲交尾图,唐代李冗《独异志》中也记载着这个传说:“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
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兄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
’于是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
今时人取妇执扇,象其事也”。
③
以巫山神女和洛神为代表的多情女神。
巫山神女,是炎帝之女,名为瑶姬,聪明善良、美丽温柔。
屈原在《山鬼》中描写的山鬼形象,就是最早的巫山神女形象。
她“被薜荔”、“带女罗”,脉脉含情,驾着赤豹,以辛夷为车来约会。
即使恋人迟迟没有来,天空下起了雨,可她还是“表独立兮山之上”,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痴情女子的形象。
宋玉的《神女赋》中,巫山神女的形象更加具体、美丽、多情,“上古既无,世所未见”。
洛神即“宓妃”,她
①陈广忠:《淮南子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290页。
②马驌撰:《绎史》,江苏广陵刻印社,1990年,第81页。
③李冗撰:《独异志》,中华书局,1983年,第79页。
是一个美丽而多情并且忧怨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写其形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再写容貌“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真可谓有沉鱼落雁之美,闭月羞花之貌。
但她却明白人神殊途,忧郁饮恨而去。
以娥皇和女英为代表的忠贞女神。
娥皇、女英是天帝的两个女儿,同时又是舜的两个妻子,在她们身上显现了中国女性温柔贤淑的美德。
相传舜南巡,死于异乡,她们听到这个噩耗,悲痛万分,望着舜的去处,啼哭不止,泪水洒在竹叶上化为点点斑痕,然后她们双双跳入湘江。
《博物志·史补》记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④
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性形象演变
主宰地位的改变。
西王母初以一个统治者的形象出现,她半人半兽是个怪神,她无拘无束,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她的形象,她变成了一位美丽少妇,她的权利似乎可有可无,并且她有了一个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丈夫——玉皇大帝。
她由一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变成了别人的妻子。
她不再掌有生死大权,只是管理一些琐事。
正如人间的无数女子,丈夫是她的主宰。
这些都表明女性不再是世界的主宰,她们开始让位于男性。
神圣形象的改变。
古代有许多关于嫦娥的诗,如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孟郊的《月》“嫦娥且要出人间,藏在月宫不放还。
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藏奸”。
一个“悔”字,一个“奸”字,可见后人眼中的嫦娥是个不忠的妻子。
《文选·祭颜光禄文》注引《归藏》一书中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⑤《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
怅然有失,无以续之”。
⑥清楚地说明嫦娥偷拿西王母的不死之药以奔月,表现出对嫦娥的责备与不屑。
嫦娥从神变成了非人,从美女变成了丑八怪,从月亮的母亲变为窃药的月精。
这都暗示了女神美好形象的下降,同时也意味着女性在社会中地位的下降。
理性抑制的改变。
宋玉的《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开始会压抑自己的感情,洛神也是因为“人神殊途”饮恨而去。
她们正如无数的人间女子,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她们变得非常有理性,严守人间的伦理道德,这些都明显地打上了社会意识形
④袁珂:《古神话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406页。
⑤萧统选:《昭明文选》,京华出版社,2000年,第571页。
⑥陈广忠:《淮南子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290页。
态的烙印。
情,懂得“发乎情,止乎礼”。
这些女神已经完全不同于女娲式的女神,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她们开始有了自我,同时也有了束缚。
女神形象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原始氏族公社后期以及奴隶社会前期。
这一时期的女神已笼罩上了忧愁的阴影,女神的地位正在动摇。
男神河伯的轻浮浪荡增添了女神的痛苦,曾经战胜了恶神贵尤的女英雄魃因久居于地,自身热力给人民带来灾害后,再不受人民爱戴了。
蚕种的传说中,少女因戏谑公马而变为蚕,不停地吐丝缠绕自己,再不能过天真浪漫的少女生活。
但是,她们为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炎帝的女儿女娃玩于东海,不幸淹死,她的灵魂化作一只叫精卫的小鸟,常从西山衔一粒粒的石子,誓要把这一片夺取她生命的大海填平。
嫦娥本是天上的神,与后羿下到人间后,一心想重回天界,于是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寻来的不死药,但飞到月宫后,却变成了丑陋的蟾蜍。
在爱情上,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演绎着一曲曲悲剧的爱情结局。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神话中透视出妇女被奴役、被鄙视的低下地位,塑造了女性“奴”的形象。
在上古神话中,妹喜、姐已、褒拟都只不过是得宠的女奴。
妹喜因失宠而报夏莱,姐已虽得宠,但封的灭亡注定了她的悲剧下场。
幽王却千金也难买褒姐一笑,于是绞尽脑汁点燃烽火台,以博她一笑,这只能说明幽王的昏庸无耻。
后来的神话传说中却把她们看成祸水、看成异端;把暴君的昏庸残暴、荒淫无道致使亡国归为“妖孽作祟”,使这三个无辜的女奴背上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伪罪。
她们形象扭曲的过程中潜伏着女性为奴的悲惨命运。
三、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性形象演变原因分析
原始社会初期,生产力很低下,人们对生活资料依赖巨大。
自然灾害频繁,加上群婚制下新生孩多夭折,这使得人口繁殖成为氏族的头等大事。
因此,妇女作为创造人类的女神和养育英雄的母亲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崇拜。
早期氏族社会自然分工低下,女子主要从事采集经济和原始农业,比男子的渔猎更稳定,成为氏族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群婚制下的父亲无法确认。
进一步确定了妇女在氏族内部的支配地位。
古代神话中,各民族始族的诞生都与神有关,伏羲和后稷分别是人间女子华胥式和姜嫄式踩巨人足迹而生,契是有戎式的大女儿简狄吞了天帝打发的燕子送来的蛋而诞生的等。
巧妙地以神变形向人间凡女求爱,并产生了后代的神话,这类感生神话,间接歌颂了哺育他们的母亲。
司马迁将历史追问到黄帝和夏、商、周、秦的始祖大都有母无父,附宝感雷电而生黄帝,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姜原践巨人迹而生后稷。
女修也是吞玄鸟陨卵而生大业。
这与母系社会的血亲现实相吻合的,有母无父。
女性神在生产劳动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女娲既是婚姻之神又是音乐之神,她发明了笙,使劳动人民生活欢乐祥和。
为黄帝打败蚩尤出谋献策的黄帝女儿魃,教会了人们如何把丝织成彩缎等。
这些神话体现了原始社会早期妇女与生活的关系及其所处的地位,是在母权制下升华了的妇女群像,它通过幻想性的夸张的艺术形式,塑造了女神的美好形象,寄托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箭的发明提高了狩猎能力,以前由女子担任的农业劳动随着灌溉工程的兴建,水里的管理和耕作的复杂而逐渐变为以男子为主,女性处于从属地位。
男根崇拜和“种”的崇拜为父系社会的最终确立提供了血缘根据,男性又通过婚姻,使父亲在血缘上得到确认,并用文明强化了男性统治和男性制度。
基于此,妇女们头上那神的灵光变逐渐暗淡和消失,从女神的高空掉到地面。
然而这时的妇女很少有属从的奴性,古老强大的母权意识在失去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后,依然作为统治力量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不肯退去。
妇女们不甘心受奴役,受屈辱的地位,她们当年神的灵光还在回光返照,虽然她们最终遭到了悲惨的结局,但这种争取自由平等,不屈于命运摆布的顽强斗争精神却是不朽的。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父权制的不断巩固和壮大,男性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主导地位,成为维系氏族的核心,妇女排斥于主要生产部门之外,从事辅助劳动和家务劳动。
其次,以男子为主的一夫一妻制家庭,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贸易的兴起,使男子在经济上享有特权,因而在家庭中占有统治地位。
再次,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对财产的占有欲使氏族之间战争频繁,在社会、家庭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女性也就作为私有财产掌握在男性手中,其命运也就受男性支配。
四、结语
神话女英雄形象的留有母系社会的残余,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男权社会,中国古代神话女英雄逐渐柔化转化。
在母系社会,女性具有领导权和话语权,随着时代的演进,这些形象随着人们的审美标准发生了改变,女娲又成为婚姻之神、音乐之神。
在民间称为“女娲娘娘”,就成为了慈祥和宽厚的代名词。
西王母由虎齿豹尾的煞神变为雍容华贵的女王,再变为顾盼多情的女神等等。
女性从最初的人类始祖神发展至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妖或人,又由于自身的追求而成为向往独立的仙的演变中,女性形象的改变,也象征着女性社会地位中的改变。
从根本上说,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由于群婚制和妇女从事采集、农业等与众人生活攸关的重要劳动,因此女性在氏族中处于重要地位。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男子在生产中占据了主导
地位,成了维持氏族生存的主要力量,取代了妇女,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主人,生产资料逐渐为男子所掌握,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私有制的产生,便要求按照男系来确定血统和继承权,于是就产生了以男性神作为氏族的祖先,捣了父权氏族社会后期,原始的道德观开始受到私有制的冲动而动摇,轻视妇女的观念便开始流行,于是在神话里,女性神地位开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