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研究
作者:胡雪
来源:《文理导航》2020年第08期
【摘; 要】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颁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这两份文件,提出全科覆盖、不分文理、自主选科、两次机会等改革措施。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出台客观上对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具有流动性和适用性的走班制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选项。
【关键词】走班制;高考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2010年,教育部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革传统考试制度提上了日程。2014年9月13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先在浙江和上海两地启动高考改革试点,改革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以及招生录取机制。同年12月10日,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改革意见。
一、走班制的發展历程
走班制是指在高考改革的实际背景下,学生自主选科的前提下,学校打破原有的固定班级,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提供丰富的,多层次的课程、教学,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入到不同班级中进行学习的教学组织方式。1867年,哈佛大学最早实施走班制教学。后来,美国《国
防教育法》提出“让每一个孩子不落后于教育步伐”,课程专家约翰·古德莱德倡导的“无年级教学”,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开始在美国中学兴起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他国家也开始纷纷效仿这种教学模式。走班制在我国实行时间较晚,具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萌芽尝试阶段(20世纪80-9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物理按程度分班的教学模式开创了我国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的先河。这一时期走班制的主要特征为科目单一,参与走班制学校少。
(二)初步探索阶段(20世纪90年代-2002年)
20世纪90年代,经过数十年时间,走班制也在不断地发展,具体表现为:一,单科走班向多科走班发展,例如,长春外国语学校实行数学和外语俩门学科的走班制教学;二,走班制和分层教学相结合,1991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始进行“分层走班制”教学实验;三,立体走班制模式的探索,福建八中将“走班制,学分制,选课制”一体化,实现了立体走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