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期末复习题
历史八下期末复习题答案
![历史八下期末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33234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c.png)
历史八下期末复习题答案1. 请列举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
答案: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2. 描述唐朝盛世的三个主要特征。
答案:唐朝盛世的三个主要特征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开放。
3. 简述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答案: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减少,阻碍了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4. 列举至少两个明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
答案:明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包括《本草纲目》的编纂和《天工开物》的出版。
5. 描述元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
答案:元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促进了民族融合,以及开辟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
6. 简述清朝康熙皇帝的主要政绩。
答案:康熙皇帝的主要政绩包括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以及实行“更名田”政策。
7. 描述明朝海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案:明朝海禁政策主要内容是禁止民间海上贸易,只允许官方进行朝贡贸易。
这一政策影响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限制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减少了海盗的威胁。
8. 列举清朝雍正皇帝的两项重要改革。
答案:清朝雍正皇帝的两项重要改革包括实行“摊丁入亩”和“养廉银”制度。
9. 简述清朝乾隆皇帝对文化的贡献。
答案:清朝乾隆皇帝对文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编纂《四库全书》和推广汉学,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10. 描述明朝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和影响。
答案:明朝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国威、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和贸易。
其影响包括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同时也推动了航海技术的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a95b6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6.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答案】D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战国时期的变法D. 秦朝的建立【答案】C4.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5. 下列哪个战争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A. 淝水之战B. 巨鹿之战C. 楚汉战争D. 官渡之战【答案】C二、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由______建立的。
【答案】嬴政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
【答案】郡国3. 楚汉之争的胜利者是______。
【答案】刘邦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修筑万里长城,推行法治,强化国家机器等。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答案】汉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太学,选拔人才,推广儒学,统一思想;开辟丝绸之路,加强对外交流;征服南越、东胡、朝鲜等,拓展疆域。
四、论述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
【答案】楚汉之争是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战争结束后,刘邦建立了汉朝,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统一。
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在于:一是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中央集权;三是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经验教训,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
新中国史期末试题第一讲
![新中国史期末试题第一讲](https://img.taocdn.com/s3/m/187b8b3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6d.png)
1. (单选题)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人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让世界进人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 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C. 开放青岛等沿海城市• 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 (单选题)对联是人们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变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
下列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放开肚皮吃饭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C. 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D. 联产承包展新貌,自主经营显生机3. (单选题)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 )的国家。
• A. 人民民主专政• B. 无产阶级专政• C. 工农民主专政• D. 工人阶级专政4. (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属于民主党派的是• A. 李济深、宋庆龄• B. 张澜、李济深• C. 宋庆龄、高岗• D. 张澜、高岗5. (单选题)关于新中国的对外关系,毛泽东在1949年的上半年先后提出了三条基本原则,并形象地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 )。
• A. “独辟蹊径”• B. “一边倒”• C. “礼尚往来”• D. “赶鸭子上架”6. (单选题)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 )。
• A. 确定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 B. 讨论通过在新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法• C. 确定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D. 稳定国家政治局势,稳定大城市物价7. (单选题)第一个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 )。
吉林师范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期末复习题
![吉林师范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78089e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9.png)
1. (单选题) 年1月邓小平提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实现干部的“四化”是革命和建设的战略需要。
(本题10.0分)A、1980年B、1981年C、1982年D、1983年标准答案:C2. (单选题) 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的革命党派是()(本题10.0分)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国民党D、中华革命党标准答案:D3. (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本题10.0分)A、《中华民国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标准答案:D4. (单选题) 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的时间是( )(本题10.0分)A、1851年1月B、1853年3月C、1856年9月D、1864年6月标准答案:A5. (单选题) 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本题10.0分)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洪秀全病逝标准答案:C6. (单选题) 世贸组织(WTO)成立于( )。
(本题10.0分)A、1993年B、1994年C、1995年标准答案:C7. (单选题) 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本题10.0分)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战争D、北伐战争标准答案:A8. (单选题) 3.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是( )(本题10.0分)A、惠州起义B、河口起义C、广州起义D、武昌起义标准答案:C9. (单选题) 1969年4月, ____的召开,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与实践合法化。
()(本题10.0分)A、中共八大B、中共十大C、中共九大D、四届人大标准答案:C10. (单选题)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作为方针是在1961年1月的中确定的。
(本题10.0分)A、八届九中全会B、八届八中全会C、八届七中全会D、八届六中全会标准答案:A1.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65年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独立梦、回归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你认为这些梦想成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本题2.5分)A、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B、国家综合国力的大大提高C、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D、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标准答案:B2. (单选题) 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会议是()(本题2.5分)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波茨坦会议D、雅尔塔会议标准答案:C3.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多少周年?()(本题2.5分)A、49周年B、55周年C、65周年D、70周年标准答案:C4. (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人大代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本题2.5分)A、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应邀列席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B、代表有权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明确具体的建议批评和意见C、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和人民政府领导人员的人选D、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一般情况下有关机关组织应自交办之日起3个月内答复标准答案:A5. (单选题) 重庆谈判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取得自卫战争胜利的战役是()(本题2.5分)A、邯郸战役B、津浦战役C、苏中战役D、上党战役标准答案:D6. (单选题) 抗日战争时期,向中国共产党提出“精兵简政”建议的是()(本题2.5分)A、李鼎铭B、沈钧儒C、陈嘉赓D、郭沫若标准答案:A7. (单选题) 确定中国工农红军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本题2.5分)A、古城会议B、“八七”会议C、宁都会议D、古田会议标准答案:D8. (单选题) 1942年,中国政府组成中国远征军协同盟军对日作战的地点是()(本题2.5分)A、印度B、缅甸C、越南D、朝鲜标准答案:B9. (单选题) 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是()(本题2.5分)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大捷C、百团大战D、渡江战役标准答案:A10.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本题2.5分)A、《共同纲领》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准答案:A11. (单选题)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的文件是()(本题2.5分)A、《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B、《对目前时局的宣言》C、《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标准答案:B12. (单选题) 1937年8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总指挥是()(本题2.5分)A、项英B、叶挺C、彭德怀D、朱德标准答案:D13. (单选题) “一二九”运动中成立的先进青年群众性的抗日救国组织是()(本题2.5分)A、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B、青年学生救国联合会C、青年救国团D、社会主义青年团标准答案:A14. (单选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诞生,为戏剧艺术获得大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下列全部是新中国成立后所创作的话剧的一组是()(本题2.5分)A、《共和万岁》《蔡文姬》《关汉卿》B、《武则天》《茶馆》《红旗谱》C、《龙须沟》《雷雨》《年轻的一代》D、《马兰花》《霓虹灯下的哨兵》《屈原》标准答案:B15. (单选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本题2.5分)A、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集团B、地方实力派C、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D、国民党汉奸卖国贼标准答案:C16. (单选题) 1936年5月在上海成立了()(本题2.5分)A、中国民权保障问题B、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C、中华全国总工会D、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标准答案:B17. (单选题) 下列哪一事件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本题2.5分)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和平解放x藏标准答案:C18. (单选题) 7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开始于()(本题2.5分)A、中华民国成立B、中国共产党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改革开放标准答案:C19. (单选题) 我国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 )。
中国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史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f90d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b.png)
中国史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 下列选项中,最早使用火药的中国朝代是:A. 清朝B. 元朝C. 唐朝D. 明朝答案:C2.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最先传入西方的是:A. 造纸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火药答案:B3.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北宋初年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化名人?A. 王安石B. 文天祥C. 程颢D. 宋太祖答案:A4. 下列选项中,属于明朝时期的思想家是:A. 孔子B. 朱熹C. 司马迁D. 韩愈答案:B5. 下列事件中,被称为“五四运动”的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中共一大的召开C. 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D. 北京大学的新文化运动答案:D(以下省略)总结:本部分为选择题,共包含20道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中国史上重要人物、事件和思想的了解。
每道题目提供了4个选项,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做出标记。
第二部分:填空题(共10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 19世纪末,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对外国压迫的运动被称为_________运动。
答案:义和团2.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___年。
答案:19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日期是_______年。
答案:19494. 中国古代称为“皇帝”的制度是__________制度。
答案:封建5. 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编年史是______________。
答案:《史记》(以下省略)总结:本部分为填空题,共包含10道题目,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正确的答案。
每题提供了一个或多个空缺,学生需要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两大思想流派:儒家和道家。
答案: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道德,强调仁爱、孝道、礼仪等;道家则追求自然与道的统一,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个体追求自由和超脱。
2. 请简述中国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期末考试试题(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期末考试试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0b1f607f9b6648d7c1c746ef.png)
第1页 共 2 页院系: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X X 大学 2017——2018 学 年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考 试 试 题 (卷)密 封 线 密 封 线 以 内 不 准 作 任 何 标 记 密 封 线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的矛盾。
3、建国后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A、中立富农B、保存富农经济C、征收富农多余土地D、没收富农土地给农民4、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与实践破产的事件是()。
A、九·一三事件B、四人帮事件C、天安门事件D、二月风暴5、中国共产党的方针由“大跃进”转向调整的转折点是()A、中共八届八中全会B、中共八届十中全会C、七千人大会D、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三、名次解释(30分)1、共同纲领2、土地改革总路线3、《论十大关系》4、一月风暴5、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6、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四、简答题(24分)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2、大跃进失败的深刻原因3、新中国成立的国内国际条件4、简述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的内容。
五、辨析题(10分)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六、论述题(20分)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会议?结合你周围的事例谈谈你对这次会议给中国带来的各方面发展变化的理解。
6根本理论上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由此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分)它冲破了“两个凡是”束缚,使人们从个人崇拜下解放出来(2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2分)X X 大 学 2010——2011 学 年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考 试 试 题 (卷)密 封 线 密 封 线 以 内 不 准 作 任 何 标 记 密 封 线四、简答题(24分)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一化三改”的总路线。
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21742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0.png)
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 土地私有制C. 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D. 资本主义经济答案:D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答案:D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A. 儒家经典B. 诗词歌赋C. 法律条文D. 以上都是答案:D4. 明朝时期,哪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海禁政策?A. 明太祖B. 明成祖C. 明宣宗D. 明英宗答案:A5. 下列哪一项不是清朝康熙皇帝的政绩?A. 平定三藩之乱B. 收复台湾C. 签订《尼布楚条约》D. 推行洋务运动答案:D6.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什么职位?A. 临时大总统B. 国务总理C. 国会议员D. 外交部长答案:A7. 下列哪一项不是五四运动的直接结果?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拒绝签字D. 五四运动本身8. 下列哪一项不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战役D. 百团大战答案:D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是在哪个时期?A.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 解放战争时期C. 新中国成立初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C10.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四大”?B. 大放C. 大字报D. 大批判答案:B11.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步骤是什么?A.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价格体制改革答案:A12. 下列哪一项不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 改革开放D.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答案:D1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的主要影响?A. 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B. 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C. 增加了中国的贸易顺差D. 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答案:C1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在21世纪初实施的外交政策?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 多边主义D. 单边主义答案:D15.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采取的措施?A. 封城B. 建立方舱医院C. 强制接种疫苗D. 国际合作答案:C1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丝绸答案:E17.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郑国渠C. 大运河D. 三峡大坝答案:D18.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文化成就?A. 诗经B. 楚辞C. 史记D. 红楼梦E. 论语答案:D1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医学著作?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千金方E. 四库全书答案:E20.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A. 长城B. 故宫C. 布达拉宫D. 埃菲尔铁塔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下列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中法战争D. 甲午中日战争E.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22. 下列哪些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E. 平等主义答案:A, B, C23. 下列哪些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 “民主”与“科学”C. “打倒帝国主义”D. “反对二十一条”E. “实业救国”答案:A, B, C, D24. 下列哪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A. 陕甘宁边区B. 晋察冀边区C. 冀鲁豫边区D. 东北抗日联军E. 华中抗日根据地答案:A, B, C, E25. 下列哪些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三大改造?A. 农业合作化B. 手工业合作化C.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D. 文化大革命E. 土地改革答案:A, B, C26. 下列哪些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A.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B. 成为世界工厂C.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E.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答案:A, B, C, E27. 下列哪些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表现?A. 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B. 推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C.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D. 建立自由贸易区E. 单边主义答案:A, B, C, D28.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A. 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B. 推动了欧洲的地理大发现C. 为欧洲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基础D. 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E. 导致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答案:A, B, C, D29.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史记》D. 《红楼梦》E. 《论语》答案:A, B, C, D30.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医学家?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李时珍E. 孙思邈答案:A, B, C, D, E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3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复习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9b7ba1ebed5b9f3f90f1cce.png)
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时的国内国际条件:1、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奠定了建立新中国的前提条件。
2、经过人民大革命,形成了全国人民的空前大团结。
3、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极端落后。
4、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中苏两党关系加强(与苏联控制与反控制的拉锯战)5、世界冷战局面开始出现,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人民共和国方案中经济形态:由五种成分构成:1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2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3私人资本主义 4个体经济 5国家和个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经济方针: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共同纲领》内容:1、关于新中国的性质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2、关于新中国的政权制度、军事制度及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政策的总原则 4、关于人民的权利与义务意义: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大宪章,他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是政府的施政方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体现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署长1948年秋到49年初对官僚资本的接管政策和办法,既不打乱企业原有的组织机构,而是先按照原来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系统“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由军管会对他们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完整的接收下来。
派往这些企业的军队代表的职责是监督生产,而不是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
所有这些规定的唯一出发点,就是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没收官僚资本的两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即中国买办资产阶级及摧毁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的意义看,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从消灭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来看,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第二章共和国民主改革的全面展开与国民经济的恢复 p30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明确提出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争取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复习资料(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复习资料(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952044f1b9d528ea81c779e5.png)
天朝史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连线题(16’ 8’)1、1949年9.20-9.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9.29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规定新中国的性质——人民民主主义国家,规定新中国的政权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和政治协商制)、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规定人民的权利与义务。
2、1951年5.23,西藏和平解放。
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4、1950年2.14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5、1950年10--1953年7.27,抗美援朝战争。
6、“三反”指“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指“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7、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第一次批判运动开展。
8、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1953--1957年;优先发展重工业。
9、1953年12月初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10、1954年12.21--12.25,政协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1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阶段:1953年年底以前,主要实行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1954年--1955年夏,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5年秋--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12、1954年10月开始的思想批判运动以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中的唯心主义观点为起点,此后胡适、胡风皆遭到严重批判。
13、1955年4.18--4.24举行的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以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世界和平合作的十项原则。
【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4、1956年1.14--1.20,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在科学和文化方面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复习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06ffce55ef7ba0d4b733b03.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过渡时期总路线4、一五计划5、《论十大关系》6、“大跃进”运动7、中共七届三中全会8、万隆会议9、人民公社化运动10、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1、抗美援朝运动12、镇压反革命运动13、“三反”、“五反”运动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中共八大 16、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7、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8、庐山会议 19、“八字方针” 20、七千人大会 21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2、“四五运动”2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一国两制” 2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二、简答题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包括什么内容?2、简述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和战略方针。
3、简述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的主要内容。
4、简述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5、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6、简述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7、简述“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8、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
9、简述邓小平1975年整顿的内容及意义。
10、“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内容和意义。
11、简述中共十三大阐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12、简述七千人大会的内容和意义。
13、,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阐述了哪些重要思想?三、论述题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如何实现的?有哪些经验和不足?2、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如何实现的?有哪些经验和不足?3、么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4、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在今后的对外开放中,我们应当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5、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
6、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7、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方针和“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考试题型及复习思考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考试题型及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ae134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4.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考试题型及复习思考题2006级历史学专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复习思考题一、名词概念1、西藏的和平解放2、“三反”、“五反”运动3、土地改革运动4、镇压反革命运动5、抗美援朝战争6、《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7、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运动8、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9、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10、日内瓦会议11、万隆会议12、《论十大关系》1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4、反右派斗争15、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6、“大跃进”运动17、人民公社化运动18、1958年台海危机19、1959年庐山会议20、社会主义教育运动21、《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22、《五·一六通知》23、武汉“七·二0事件”24、“红卫兵”运动25、上海“一月风暴”26、“二月抗争”27、“九·一三”事件28、“斗、批、改”运动29、“批林批孔”运动30、“四·五”运动二、简述题1、试简要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与中共党史的联系与区别。
2、试简要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
3、建国初期,为了稳定物价和统一全国财政经济,中共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4、试简述抗美援朝战争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
5、为什么说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试加以简要说明。
6、建国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7、试简述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主要表现。
8、为什么说中共“九大”是应当予以否定的?请简要加以分析。
9、试简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我国全面整顿的主要成效。
10、试简要分析“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
三、论述题1、试评价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2、试分析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局限性。
3、试评价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4、试分析“大跃进”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后果。
5、试分析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及其严重后果。
中国历史期末试卷
![中国历史期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108f4f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3.png)
中国历史期末试卷本次考试共50个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居民是距今170万年的() [单选题] *A、北京人B、蓝田人C、元谋人(正确答案)D、山顶洞人答案解析:元谋人2、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在这里赞扬的“人文初祖”的是() [单选题] *A、女娲B、黄帝(正确答案)C、、炎帝D、尧答案解析:黄帝3、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
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从民。
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单选题] *A、黄帝B、尧C、舜D、禹(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禹4、战国时期,在岷江流域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可谓之‘天府’也。
”这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单选题] *A、大运河B、都江堰(正确答案)C、灵渠D、郑国渠答案解析:都江堰5、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 [单选题] *A、长平之战(正确答案)B、城濮之战C、桂陵之战D、马陵之战答案解析:长平之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春秋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时期B、战国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时期C、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D、西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西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7、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单选题] *A、刻画符号B、楔形文字C、甲骨文(正确答案)D、纸草文字答案解析:甲骨文8、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记录他言行的书籍是() [单选题] *A、《论语》(正确答案)B、《诗经》C、《道德经》D、《春秋》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离骚》的作者是() [单选题] *A、屈原(正确答案)B、商鞅C、司马迁D、扁鹊10、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思想的是() [单选题] *A、孙武(正确答案)B、孙膑C、韩非D、荀子11、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中国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历史》期末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0b02ad06294dd88d0d26b9a.png)
《中国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A 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2×20,共40分。
)1、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在祖国境内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2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生活在距今约多少万年前()A.350万年 B.260万年 C.170万年 D.80万年3、神话剧《封神榜》中姜子牙大封诸神的故事传说,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段时期的历史()A 夏朝初年B 商朝初年C 西周初年D 东周初年4、儒家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A 孟子B 庄子C 孔子D 墨子5、夏朝的最后一个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叫()A 纣B 汤C 启D 桀6、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节日是()A 元宵节B 清明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最后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是()A 楚国B 燕国C 齐国D 韩国8、秦汉时期,对中原地区威胁最大的北方少数民族是()A 匈奴B 蒙古C 西域D 鲜卑9、我国古代跨公元前后的王朝是()A 秦B 商C 西汉D 东汉10、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哪副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1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②处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 隋朝建立B 隋灭陈,完成统一C 隋炀帝登基D 开凿大运河12、其统治被评价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皇帝是()A 隋文帝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13、唐蕃联姻的故事是我国的千古佳话,唐太宗时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公主是()A 金城公主 B. 王昭君 C. 西施 D. 文成公主14、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A 北宋与金的争战 B.南宋与辽的争战C 北宋与辽的争战D 南宋与金的争战15、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1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 唐“开元通宝”B 交子C 会子D 关子17、“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一艘命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但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A 印度洋沿岸B 红海沿岸C 非洲东海岸D 地中海沿岸18、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A 《天工开物》B 《本草纲目》C 《农政全书》D 《唐本草》19、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你知道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是谁塑造的吗?( )A 苏轼B 辛弃疾C 黄庭坚D 关汉卿20、下列关于四大名著的形容对应不准确的是( )A 《三国演义》——斗智斗勇,战争风云B 《水浒传》—英雄好汉,逼上梁山C 《西游记》——真实再现,社会生活D 《红楼梦》—爱情悲剧,鞭挞礼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期末复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2bd53df26fff705cc170aa8.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课堂知识点1、国史的分期①1949.10—1956.9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②1956.9—1966.5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时期;③1966.5—1976.10 “文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受挫时期;④1976.10—1978.12 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历史转折的时期;⑤1978.12—1992.10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开展时期;⑥1992.10—200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建设时期;⑦2002.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时期。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主要内容:①关于新中国的性质和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②关于新中国的政权制度。
③关于新中国的军事制度及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政策的总原则。
④关于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大宪章,起临时宪法作用,它指明了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具体体现,它既切合实际又坚定明确,对刚刚诞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各项工作起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的发展进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的胜利;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4、新中国成立时的形势①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中苏两党关系加强;②世界“冷战”局面开始出现,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③军事上已取得基本胜利,还没有完全胜利;④经济凋敝,物价飞涨。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广西地区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广西地区八年级历史(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43822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1.png)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选择题1.(2022春·广西百色·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2022春·广西梧州·八年级统考期末)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这里的“工作”旨在()A.创建新中国B.实现祖国统一C.进行土地改革D.制定《共同纲领》3.(2022春·广西河池·八年级统考期末)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是A.《黄河大合唱》B.《我的祖国》C.《英雄赞歌》D.《义勇军进行曲》4.(2022春·广西南宁·八年级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校考期末)2022年清明节来临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的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缅怀英雄烈士。
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次会议做出的决定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5.(2022春·广西百色·八年级统考期末)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说:“这些一看就知道是身份不同的人物,能够聚在一起开会,讨论建国大事,对我来说真是平生第一次遇到。
”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中共七大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6.(2022春·广西贵港·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准备的是()A.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B.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C.确定了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方法D.举行阅兵式7.(2022春·广西贵港·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国家各类节日庆祝活动中,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上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
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史部分)期末复习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史部分)期末复习选择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75e21b43323968011c92ab.png)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 (一)[中国史部分]第1课1.最早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这一表述()A.对B.不对C.不完全对D.无法判断2.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写作背景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一二·九”运动D.解放战争4.开国大典前夕,对国家领导人的任命,表述不正确的是()A.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B.周恩来为外交部长C.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D.毛泽东为国家主席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旧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B.抗日战争取得胜利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D.解放战争取得胜利6.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是在()A.解放海南岛后B.和平解放西藏后C.新中国成立时D.解放军占领南京后7.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多方面准备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8.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9.最早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文件是()A.《宪法大纲》B.政协决议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的事件是()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鸣礼炮28响。
为什么是28 ()A.因为建国时确定了28位开国元勋B.解放战争时期经历了28次重大战役C.新中国成立之前召开了28次会议D.中共成立到夺取政权经历了28年12.1951年,下列哪一地区和平解放()A.南京B.西藏C.北平13.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所起的作用是()A.临时宪法B.宣告新中国成立C.主持统—祖国的工作14.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A.毛泽东B.朱德C.周恩来D.刘少奇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A.1945年B.1948年C.1949年D.1950年16.现今我国的国歌原名是()A.《黄河颂》B.《游击队之歌》C.《渔光曲》D.《义勇军进行曲》第2课17.解放初期,中央人民政府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稳定物价的斗争是()A.三反运动B.五反运动C.米棉之战D.没收官僚资本18.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诞生B.农业合作化运动兴起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19.建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A.所有权B.使用权C.租用权20.1950年10月率中国军队入朝参战的司令员是()A.彭德怀B.罗荣桓C.林彪D.洪学智21.抗美援朝时,严守纪律宁愿被火吞噬也不暴露目标的英雄是()A.黄继光B.罗盛教C.董存瑞D.邱少云22.魏巍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最可爱的人”是指()A.八路军和新四军B.参与“一五”计划的建设者C.中国人民志愿军D.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人员23.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简单的说就是()A.控制土地交易税B.抑制土地交易价格C.把土地分给农民24.20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最主要的作用在于()A.解放了朝鲜半岛B.控制了台湾海峡C.维护了地区和平25.下列不是发生在1950年的事件是()A.抗美援朝战争开始B.百万雄师过大江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D.全国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26.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是()A.马歇尔B.杜鲁门C.克拉克D.艾森豪威尔27.五十年代初,侵入台湾海峡,阻挠我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美国军队是()A.海军第五舰队B.联合国军C.海军第七舰队D.海军陆战队28.1950年夏开始的土地改革的意义在于()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②消灭了地主阶级③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④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③④29.下列重要文件发布的先后顺序是()①《朝鲜停战协定》②《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30.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抗击的是()A.美军B.南朝鲜伪军C.联合国军D.美国和南朝鲜联军31.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的是什么战争()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32.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是到哪一国()A.美国B.朝鲜C.蒙古D.越南33.土地改革主要是为了废除什么剥削制度()A.城市富商B.封建主义C.小资产阶级D.资产阶级第3课34.我国政协会议行使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持续到()A.1953年B.1954年C.1955年D.1956年35.1954年,中、印、缅三国总理共同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独立自主B.团结合作C.和平演变D.和平共处3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临时约法》37.1954年,与中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A.印度和日本B.印尼和泰国C.印度和泰国D.印度和缅甸38.“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提出于()A.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B.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C.1971年联合国大会D.1972年中美两国建交39.我国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到1954年结束,这一表述()A.对B.错C.不全对D.不知道40.1955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了万隆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试卷C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试卷C](https://img.taocdn.com/s3/m/8d4c192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0.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试卷C▆ ■ ■ ■ ■ ■ ■ ■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试卷共1页(第 1 页)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期末考试C 卷姓名: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号:学习中心: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 1.镇压反革命 2.另起炉灶3.抗美援朝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一国两制二、简单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几个方面。
2.第一个“一五计划”建设提前完成,积累了哪些主要成就。
3. 六十年代我国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为什么说1984-1988年我国国民经济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5.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的原因、内容和意义是什么?2.试述中共十三大的历史贡献。
一、名词解释1、答:建国初期为打击反革命分子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政治运动。
1950年10月 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
从1950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1年2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明确规定了处理反革命案件的原则和方法。
全国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到1951年10月基本结束。
通过镇反运动,基本上扫除了国民党反动派遗留在大陆的残留势力,使我国社会秩序出现了空前安定的局面,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2、答:“另起炉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之一。
就是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当作普通侨民对待,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执行独立自主的基本保证,解决了新中国如何对待同帝国主义的不平等关系和不平等条约问题,建立了一-支忠诚可靠的外交队伍,为迎接50年代第一次建交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历史科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历史科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8d30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6.png)
历史科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答案:B解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
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夏朝的建立B.商朝的建立C.周朝的建立D.秦朝的建立答案:C解析:周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度,使封建关系逐渐取代了奴隶制度。
3.以下哪个皇帝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答案:A解析: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试图通过消灭经典和儒家学者来加强中央集权。
4.以下哪个朝代出现了“文景之治”?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答案:A解析:汉朝的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治国策略,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被称为“文景之治”。
5.以下哪个皇帝被称为“圣明天子”?A.汉武帝B.唐太宗C.宋太祖D.明成祖答案:B解析:唐太宗被称为“圣明天子”,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治国策略,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二、填空题1.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中,属于三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伏羲、神农、黄帝解析: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其中三皇指的是伏羲、神农、黄帝。
2.中国古代的“三公九卿”制度中,三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解析:三公九卿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官职制度,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是______,终点是______。
答案:长安、罗马解析: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通道,起点是长安,终点是罗马。
4.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不包括______。
答案:印刷术解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其中印刷术是不包括在内的。
5.中国古代的“贞观之治”出现在______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期末复习题
中共八大:1956年9月召开,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修改党章的报告。
主要内容:①分析国内主要矛盾②把反保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建设的建设的方针③提出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特别是经济管理体制的问题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
④提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国家法制问题,同时提出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正确处理少数民族问题。
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毛泽东对1956年国际上多事之秋的影响估计过于严重;对社会主义时期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研究;中国已经习惯用阶级斗争的观点观察问题,最后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对知识分子的属性的估计发生了变化,认为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仍属资产阶级,损害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人民公社:1958年出现的政社合一的组织,人民公社片面追求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大二公认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规模越大越好,公有程度越高越好,在这种“左”的思想支配下,一些地区强制推行把高级社改为人民社,形成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公有制不断扩大升级,从属于公有制的各种经济则不断遭到排斥。
七千人大会:1962年1月,中共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
内容:估计了成绩与缺点,分析了造成经济困难的和工作中发生错误的原因;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今后建设和调整的任务;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了党内民主;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左倾思想的泛滥,增强了党内团结。
西楼会议:1962年2月会议对大跃进造成的经济困难进入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克服困难的六点办法中心工作是确定将今后十年的经济规划分为恢复阶段和发展阶段。
克服困难回复农业和工业生产,制止通货膨胀,保证人民的最低生活,争取财政状况的基本好转。
二月抗争:1967年2月在两次中南海中央政治局碰头会上,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先念,徐先前,聂荣臻等对中央文革小组在运动中的种种做法表示强烈不满。
对他们乱党,乱军,陷害老革命的行为进行批判,围绕“文革”要不要党的领导,老干部应不应该打到,要不要稳定军队等重大原则问题进行了大义凛然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