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选择性COX抑制药
1.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1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常与其他解热镇痛药配成复方,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关节痛、痛经及感冒发热等的治疗
2大剂量(4-6g/日,为最大耐受剂量)有明显抗炎抗风湿作用,用于急性风湿热治疗,使急性风湿热患者症状缓解,是临床首选药之一;明显减轻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和疼痛。
3小剂量阿司匹林不可逆抑制血小板中COX活性,减少血栓素(TXA2)的产生,而不影响血管内皮COX活性,不干扰前列环素(PGI2)的产生;大剂量阿司匹林对COX的抑制作用没有选择性。
临床应用:小剂量用于防止血栓形成,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
1.胃肠道反应上消出血
2. 对血液系统影响(effect on the blood)抗血小板聚集PT延长
3. 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疹子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阿司匹林哮喘(肾上腺素无效)
4. 水杨酸反应大量时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
5. 瑞夷综合征(Reye syndrome)
6. 对肾脏的影响(effects on the kidney)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激素合用消化出血风险口服抗凝合用易出血磺脲类合用易低血糖2. 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极少部分代谢为对肝有毒的羟化物
有解热镇痛作用,无抗炎、抗风湿作用。
临床用于感冒发烧、头痛、神经肌肉痛
常用剂量较安全,剂量过大或伴肝功能不良患者应用可致肝损伤,甚至急性中毒性肝坏死;非那西丁过量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
3. 吲哚基和茚基乙酸类:吲哚美辛(消炎痛)主要是抗炎抗风湿作用主要用于急性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的治疗,尚可用于急性痛风、癌性发热。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抑制造血系统(粒细胞↓、血小板↓、再生障碍性贫血);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
舒林酸吲哚美辛的前体药物;代谢物抑制COX作用较舒林酸强而持久;胃肠道反应轻(因胃、肠粘膜未直接暴露于高浓度的活性药物下)适应症: 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急性痛风。
不良反应与吲哚美辛相似,但较轻。
4.芳基丙酸类:布洛芬、酮洛芬、萘普生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强,主要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的治疗。
不良反应较轻,易耐受,常用。
●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效果比阿司匹林强,退热效果比阿司匹林更持久,
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人可选用芬必得解热。
芬必得可引起阿司匹林哮喘,有阿司匹林哮喘病史者禁用。
5.芳基乙酸类:双氯芬酸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抗炎作用比阿司匹林强,临床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头痛、牙痛、神经痛等的治疗。
扶他林:双氯芬酸
6. 烯醇类:吡罗昔康、美洛昔康
7. 吡唑酮类:保泰松、羟基保泰松抗炎抗风湿作用较强,解热镇痛作用弱。
主要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因不良反应多,现已少用
8. 烷酮类:萘丁美酮
选择性COX-2 抑制药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尼美舒利
用于风湿、类风湿及骨关节炎的治疗。
选择性COX-2抑制剂具抗肿瘤作用;可能存在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
解热镇痛对乙酰氨基氛只有此作用保泰松、羟基保泰松抗炎抗风湿作用较强,解热镇痛作用弱。
阿片类
阿片生物碱类: 吗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半合成阿片类: 海洛因(heroin)人工合成阿片类: 哌替啶(pethidine)芬太尼(fentanyl)杜冷丁美沙酮(Methadone)二氢埃托啡(dihydroetorphine)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镇痛(analgesia) 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对各种疼痛都有效;镇痛时不影响意识和其
他感觉;对持续性慢性钝痛的效力大于间断性锐痛
●镇静、致欣快作用(sedation and euphoria)
●抑制呼吸(respiratory depression)
●镇咳(antitussive action)
●其他作用(others)催吐(emesis):兴奋延髓CTZ 缩瞳(miosis):针尖样瞳孔为
吗啡中毒特征神经内分泌(neuroendocrine) 促进抗利尿激素(ADH)释放;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CRH),降低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卵泡刺激素水平(FSH)。
2平滑肌胃肠支气管子宫膀胱便秘支气管收缩延长产程尿潴留
3心血管扩血管BP下降颅压增高
4免疫系统抑制免疫
临床应用
1镇痛易成瘾其它无效使用
2心愿性哮喘镇静扩血管作用禁用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半休克昏迷和严重肺功能不全
3急慢性消耗性腹泻
不良反应
一般反应(眩晕出汗口干恶心呕吐体位性低血压)耐受性和依赖性(戒断症状)急性中毒(昏迷针尖样瞳孔呼吸抑制低血压休克呼吸麻痹主要死亡原因)
禁忌症分娩和哺乳期呼吸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肺心病)颅高压肝功不全
吸收首过消除明显注射给药小量经乳腺排泄
可待因(codeine)
口服易吸收,主要在肝脏代谢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12,镇咳作用为吗啡的1/4,成瘾性<吗啡。
主要用于中等疼痛止痛和中枢性止咳。
哌替啶
口服易吸收皮下和肌注吸收快
镇痛比吗啡弱镇静呼吸抑制扩血管于吗啡相当可致体位性低血压颅高压不引起便秘不止泻不延长产程
镇痛可取代吗啡麻醉前给药镇静心愿性哮喘冬眠合剂
不良反应似吗啡
芬太尼(Fentanyl)
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00倍,作用维持时间短,可用于各种剧痛,成瘾性小。
大剂量产生明显肌肉僵直,纳洛酮能对抗;静脉注射过速易抑制呼吸,应加注意
禁用于支气管哮喘、颅脑肿瘤或颅脑外伤引起昏迷的患者以及二岁以下小儿
与麻醉药合用可减少麻醉药用量,与氟哌啶(氟哌利多)合用有安定镇痛作用,用于神经松弛镇痛,可完成某些令病人痛苦的小手术或医疗检查。
美沙酮(Methadone)
耐受性与成瘾性发生慢,戒断症状轻,易于治疗。
适用于创伤、手术及晚期癌症等所致剧痛以及吗啡成瘾者戒毒。
口服与注射同样有效
二氢埃托啡(dihydroetorphine)
镇痛效力是吗啡的吗啡的500-1000倍。
临床用于哌替啶、吗啡等无效的顽固性疼痛和晚期癌痛。
小剂量间断用药不易产生耐受性,反复用药产生耐受和依赖。
喷他佐辛(Pentazocine,镇痛新)
临床应用:外科手术及内科急慢性疾病(如癌症、溃疡等)的疼痛,不适用于缓解心肌梗死时的疼痛。
成瘾性小,药政管理上已列入非麻醉品。
曲马朵(tramadol)
镇痛作用强度与喷他佐辛相似。
治疗剂量时不抑制呼吸,也不影响心血管功能,不产生便秘等副作用。
口服易于吸收,适用于中度及重度急慢性疼痛及外科手术。
不宜用于轻度疼痛,长期应用也可能发生成瘾。
苯二氮卓类药物
1.抗焦虑作用(Antianxiety)
临床应用:各种原因引起的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s)
地西泮:持续焦虑状态(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氯氮卓:间断性严重焦虑患者
作用部位:大脑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
2.镇静催眠作用(sedation and hypnosis)
1)镇静作用(Sedation)
临床应用:> 麻醉前给药
> 心脏电击复律或内窥镜检查前给药
2)催眠作用(Hypnosis)
临床应用:失眠症(insomnia)
常用药物:氟西泮、替马西泮、三唑仑
作用机制:抑制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和边缘系统
镇静催眠作用特点
①延长NREMS的第2期,缩短慢波睡眠(4期),减少发生于4期的夜惊和夜游症;
②对快动眼睡眠(REMS)影响小,停药后代偿性反跳轻;
③治疗指数高,安全范围大;
④对肝药酶几乎无诱导作用;
⑤依赖性、戒断症状轻;
⑥可产生暂时性记忆缺失(anterograde amnesia)。
3.抗惊厥和抗癫痫作用
(Anti-convulsion and Anti-epilepsy)
临床应用: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和药物中毒惊厥
地西泮:静脉注射地西泮是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硝西泮和氯硝西泮:对其他类型癫痫发作疗效好
作用机制:促进中枢抑制性递质GABA的突触传递功能,抑制癫痫病灶异常放电向周围正常脑组织扩散。
4.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Muscle Relaxation)
临床应用:中枢性肌张力增强、局部病变引起的肌肉痉挛(肌肉劳损)、麻醉前给药
不良反应
CNS抑制作用后遗效应(hangover effect)反跳现象(rebound effect)认知损害(cognitive impairment)>运动功能的失调,精神错乱、昏迷、呼吸抑制;耐受性和依赖性(tolerance and dependence)
BDZs特异解毒药——氟马西尼(安易醒)对巴比妥类和其它中枢抑制药引起的中毒无效巴比妥类(Barbiturates)
*长效类: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鲁米那)
巴比妥(barbital)
*中效类:戊巴比妥(pentobarbital)
异戊巴比妥(amobarbital)
*短效类:司可巴比妥(secobarbital)
*超短效:硫喷妥钠(thiopental sodium)
临床应用
1、镇静催眠(少用)
2、抗惊厥和抗癫痫:苯巴比妥
3、麻醉前给药:消除病人紧张情绪
4、静脉麻醉和诱导麻醉:硫喷妥钠
5、高胆红素血症和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
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
*脂溶性高,口服易吸收,起效快,对胃有刺激性;
*临床应用:催眠、抗惊厥,安全范围较小;
*不良反应:大剂量引起昏迷和麻醉,抑制延髓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导致死亡;
*久服可引起耐受性、依赖性和成瘾性。
(一)H1受体阻断药
第一代:苯海拉明
异丙嗪(非那根)
氯苯那敏(扑尔敏)
第二代:阿司咪唑(息斯敏)
特非那定(敏迪)
阿伐斯汀(新敏乐)
氯雷他定(开瑞坦)
临床应用
1.变态反应性疾病2.晕动病及呕吐3.中枢镇静、催眠作用
不良反应
1、第一代H1受体阻断药抗过敏时出现的镇静、催眠、嗜唾、乏力。
2、美克洛嗪可致动物畸胎,妊娠早期禁用。
3、特非那定有心肌毒性作用,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产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出现心跳骤停和猝死,多见于药物过量、肝功能不良者及与某些可致心律失常药物合用时。
4、息斯敏过量可致Q-T间期延长、心跳骤停、心律失常。
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cimetidine)长期服用西咪替丁男年青年可引起阳萎、性欲消失及乳房发育。
雷尼替丁(ranitidine)肝功能不良者雷尼替丁半衰期明显
延长法莫替丁(famotidine)尼扎替丁(nizatidine)。
球状带盐皮质激素束状带糖皮质激素网状带性激素
正常人皮质激素的分泌有昼夜节律性,午夜零时血浓度最低,凌晨渐升高,上午8-10时最高,此节律性变化受ACTH影响
但必须注意,炎症反应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炎症后期的反应更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功能,因此,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可致感染扩散,创口愈合延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