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运动规律教程

合集下载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

第一章人的运动规律一、本部分课堂教学参考在动画片中,人物的表演是非常关键的,掌握人物动作的基本运动规律是设计与表演的基础。

人物的动作复杂多变,但基本规律是相同的,在本部分中,我们以人物常见的走跑跳等为主,展开教学。

二、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走路第二节跑步第三节跳动第四节表情第五节口型三、学习顺序与方法:请先浏览各部分文本框中的教学内容。

四、重点与难点:1、重点:正确掌握人物正常行走、跑步、跳动的关键动作、加中间画的要领,掌握表情线的特点,掌握口型与脸型的关系。

2、难点:人在各种运动过程中不同风格的造型与时间、节奏的关系。

五、作业与练习:本部分各小节均有作业练习,点击界面左下方的“作业练习”键,即可进入本小节的作业练习文本框。

在文本框中列有当前小节的相应练习,点击文中出现的彩色热字,即出现相应的示范画面,供学员学习、临摹。

作业要求:临摹并熟记示范画面中的造型与顺序,并能熟练地画出来。

工具:笔:B—2B的铅笔纸:铅画纸、打印纸、复印纸均可。

橡皮:软质橡皮人的运动规律一走路人走路时左右两脚交替向前,双臂同时前后摆动,但双臂的方向与脚(图001)。

脚步迈出时,身体的高度就降低,当一只脚着地而另一只脚向前移至两腿相交时,身体的高度就升高,整个身体呈(图002)。

脚的(图003)在走路过程中非常重要,处理好脚跟、脚掌、脚趾及脚踝的关系会使走路更加生动。

除了,不同年龄、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节,会有不同的走路姿态。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走姿:(图 004)的走(图005)的走(图006)的走(图007)的走(图008)(图在动画镜头中,走的过程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直接向前走,一种是地循环走。

(图010)时,背景不动,角色按照既定的方向直接走下去,甚至可以走出画面。

(图011)时,角色在画面上的位置不变,背景向后拉动,从而产生向前走的效果。

画一套(图012)的原动画可以反复使用,用来表现角色(图013)。

相琳走作业一:1、临摹“”的动画平面图,把人体高度画成10厘米左右。

《动画运动规律》课件

《动画运动规律》课件
A d o b e A fter Effects
专业的视频合成和特效软件,可用于制作高质量的动画效果。
CSS动画制作工具
提供可视化操作界面,简化CSS动画的创建过程,如Animate.css。
结束语
动画开发的重要性
动画作为一个重要的视觉传 达方式,在各个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和影响力。
动画运动规律的应 用前景
利用GPU的计算能力来加速动画的渲染和运行,提高性能。
2 减少DOM操作
避免频繁的DOM操作,减少浏览器的重排和重绘,提升动画的流畅度。
3 节流与防抖
使用节流和防抖技术来限制动画的触发频率,优化用户体验。
动画开发的工具
A d o b e Flash
经典的动画制作软件,提供丰富的工具和功能,适用于2D动画的制作。
动画运动规律的实现方法
CSS动画
使用CSS属性和关键帧来定义 动画效果,简单易用。
JavaScript动画
通过编写JavaScript代码来控 制元素的属性和变换,灵活 可扩展。
Canvas动画
利用HTML5的Canvas元素绘制 动画,适用于复杂和交互性 较强的动画。
动画效果的优化
1 GPU加速
《动画运动规律》PPT课 件
欢迎来到《动画运动规律》的PPT课件。本课程将介绍动画的基础知识、运动 规律的概念、实现方法以及动画开发的工具,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动画 技术。
动画基础知识
什么是动画
动画是通过一系列连续的图像或物体的变化来创造出移动的效果。
动画的种类
包括2D动画、3D动画、停格动画等不同类型的动画。
动画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手绘动画到现代的计算机生成动画,动画技术不断发展和演进。

动画十大运动规律讲解

动画十大运动规律讲解

动画十大运动规律2008-10-02 23:31:54| 分类:动画进化| 标签:动作分解|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1、压缩与伸展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必然产生形体上的压缩和伸展。

动画中运用压扁和拉长的手法,夸大这种形体改变的程度,以加强动作上的张力和弹性,从而表达受力对象的质感、重量,以及角色情绪上的变化,例如:惊讶、喜悦、悲伤等。

“压缩与伸展”应注意的几点:1、压缩和伸长适合表现有弹性的物体不能使用过度,否则物体就会失去弹性,变得软弱无力。

2、在运用压缩和伸长时,虽然物体形状变了,但物体体积和运动方向不能变。

3、压缩与伸长运用到动画角色人物上,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趣味效果。

2、预期动作动作一般分为预期动作和主要动作。

预期动作是动作的准备阶段的动作,它能将主要动作变得更加有力。

在动画角色做出预备动作时,观众能够以此推测出其随后将要发生的的行为。

预备动作的规则是“欲左先右,欲前先后”3、夸张夸张是动画的特质,是动画表现的精髓,。

夸张不是无限制的夸张,要适度,要符合运动的基本规律。

美国DIC娱乐公司出品的动画片《Sabrina》猫咪全身根根如倒刺般的立起的皮毛,之字形的尾巴,拉长如一根直线般的身躯等等4、重点动作和连续动作动画的绘制,有其独特的步骤,重点动作(原画)和连续动作(中间画)需分别绘制。

首先把一个动作拆成几个重点动作,绘制成原画。

原画间需插入中断动作,即补齐连续重点动作的中间画连续动作,这个补齐中间画的工作叫中割5、跟随与重迭跟随和重迭是一种重要的动画表现技法,它使动画角色的各个动作彼此间产生影响,融混,重迭。

移动中的物体或各个部分不会一直同步移动,有些部分先行移动,有些部分随后跟进,并和先行移动的部分重迭的夸张表演。

跟随和重迭往往和压缩和伸展结合在一起运用,能够生动地表现动画角色的情趣和真实感。

6、慢进与慢出动作的平滑开始和结束是通过放慢开始和结束动作的速度,加快中间动作的速度来实现。

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运动,多呈一个抛物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7、圆弧动作动画中物体的运动轨迹,往往表现为圆滑的曲线形式。

动画运动规律教程

动画运动规律教程

动画运动规律教程一、缓入缓出缓入缓出是指动画中物体进入和退出一些特定状态时,速度需要慢下来或加快,使得过渡更加平滑。

这种运动规律模拟了现实世界中物体的运动惯性。

例如,当一个物体从静止状态加速到运动状态时,它的速度应该逐渐增加,这样才符合物理规律。

同样,当一个物体停止运动时,它的速度也应该逐渐减小,而不是突然停止。

通过运用缓入缓出的原则,可以使得动画更加自然、流畅和有趣。

二、重量与质量物体的重量和质量决定了它的运动方式。

重量较大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更大的阻力,所以它们的加速度较小,速度变化也较为平缓。

相反,重量较小的物体会更容易改变速度,所以它们的加速度较大,速度变化也较为剧烈。

在动画中,通过模拟不同物体的重量和质量,可以使得动画更加真实和逼真。

三、抛物线运动抛物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空中时沿着抛物线形状的路径运动。

抛物线运动最常见于被抛物线轨迹的物体,例如抛出的球或跳跃的人。

在动画中,抛物线运动可以通过调整物体的速度和角度来实现。

速度的大小和角度的斜度决定了物体运动的轨迹和高度。

抛物线运动能够增加动画的动态感和视觉效果。

四、反射反射是指物体在碰撞或触碰到其他物体时的反弹或反弯方向。

在现实世界中,物体碰撞时会受到力的作用,因此会发生反弹或反弯的现象。

在动画中,通过调整物体的速度、角度和时间来模拟反射效果,使得动画更加真实和逼真。

五、延迟和重叠延迟和重叠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些部分比其他部分先动或动作更为流畅。

这是因为不同部分受到的力和阻力不同,所以它们的运动效果也不同。

在动画中,可以通过延迟和重叠的运动来模拟物体的弹性和柔软度,使得动画更加生动有趣。

六、节奏和节拍节奏和节拍是指动画中不同物体或角色的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变化。

通过调整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停留时间,可以在动画中创建出不同的节奏和节拍效果。

快速的运动速度会使得动画更加紧张和激烈,而缓慢的运动速度会使得动画更加轻松和舒缓。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运动规律进行动画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动画制作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画运动规律概述动画运动规律的概念动画运动规律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2. 动画运动的基本元素位置、速度、加速度关键帧、过渡帧、缓动帧3. 常见动画运动类型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周期性运动、非周期性运动4. 动画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复合运动的概念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原理和方法5. 动画运动的节奏与速度节奏在动画运动中的作用速度的调整与表现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动类型。

2. 示范法:演示动画运动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运动规律的应用。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动画,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动画运动规律的相关内容和实例。

2. 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动画运动素材,用于讲解和示范。

3. 动画制作软件:安装并熟悉动画制作软件,如Adobe After Effects、Flash 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动画制作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制作的动画作品,考察学生对动画运动规律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动画运动规律的分析和创作,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24 课时,每课时45 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 课时:介绍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5-8 课时:讲解动画运动的基本元素和常见类型。

第9-12 课时:学习动画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13-16 课时:探讨动画运动的节奏与速度。

第17-20 课时:实践环节,学生制作动画作品。

北影《动画运动规律》课件

北影《动画运动规律》课件

膝 部 跟 部 趾 部
兽类四肢的运动规律
兽类动物大部分属于四条腿走路的“趾行”或“蹄行” 动物,其基本运动规律,可以分解成以下六点:
① 四条腿两分、两合,左右交替成一个完步(俗称后脚 踢前脚)。
② 前腿抬起时,腕关节向后弯曲;后腿抬起时踝关节朝 前弯曲。
③ 走路时由于腿关节的曲伸运动,身体稍有高低起伏。
3. 顺序朝前推进 物体在曲线运动进程中如无特殊原因,它的运动运动 规律必须是朝一个方向,顺序而进的。这是由于力的 作用不断延续,直到力的消失。因此,在勾画曲线运 动的中间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原画的编号顺序,一张 一张地朝一个方向渐变,不可中途停顿、中断或次序 颠倒。 顺序朝前推进
动物动画中间画
如风吹草动的动态
如鸟飞翔时扇翅膀的动态
抛 物 线
受 地 心 引 力
运动中的弧线形态
跑跳时产生的弧形运动轨迹
波浪型运动
凡是表现质地柔软、轻薄的物体,形态飘忽、变化随意的气体、液体; 以及表现人物轻柔、优美舞姿、体操、游泳等动作。它的动作姿态和 运动过程,就不能是僵硬的直线进行的,如人物的头发、衣带、手中 舞动的绸带、被风吹动的旗帜、麦浪、袅袅升起的炊烟等。画这类动 体的运动关键张及中间画时,都必须按照波形曲线运动的方法进行。
力是通过某种媒介,从一端逐渐过渡到另一端的过程 叫做力的传递。对于有生命的物体来说,(飞鸟的翅 膀为例)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通过关节进行传递,传 递过程是由力的始发点(肩关节)向身体的其他部位 (翅膀末梢)过渡,而无生命物体则是通过自身的属 性(软硬质感)来传递受到的外力,传递过程是由受 力点向末端过渡。
扑和跳
动物在遇到障碍物时,常常会产生跳跃动作。爪 类动物还经常运用身体的曲伸、猛烈扑跳动作捕捉猎 物。

动画运动规律(共75张PPT)

动画运动规律(共75张PPT)
动画运动规律
动画运动规律
第1章 绪论
•思考:动画影片的魅力何在?
动画影片不要单看画面好看,具有美感,还要动的好看、动的贴 切、动的感人。
动画片的魅力在于它的“动”;核心在于它的“动”;技术主体也在于“动”;技 术难度还是在于“动”。
•一般规律的奔跑动态
动画运动规律
第1章 绪论
1-1
动画运动规律
第3章 动画运动中的基本运动方式
皮球从空中落下的过程 3-1
动画运动规律
第3章 动画运动中的基本运动方式
3-2《徳克斯特》
动画运动规律
第3章 动画运动中的基本运动方式
• 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就是通常说的惯性运动。
• 这一定律还表明:任何物体,都具有一种保持它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的性质。
第1章 绪论
1-2
1-3
动画运动规律
第2章 动画规律的基本知识
• 动画是将静止的画面变为动态的艺术.实现由静止到动态,主要是靠人 眼的视觉残留效应.利用人的这种视觉生理特性可制作出具有高度想象力和表
现力的动画影片。
动画运动规律
二是物体尾端的运动呈现S形。
第2章 动画规律的基本知识
鱼类因为生活在水中,他们的动作主要是运用鱼鳍推动流线型的身体,在水中向前游动,鱼身摆动时的各种变化成曲线运动状态。
4-2
动画运动规律
第4章 角色表演的运动规律
• 注意人物角色的行动作会因为他的体型、性格、生活习惯、职业特征,以及发 生的场景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化。
• 我们可以在概念动作的规律中加入动作的预备动作段和缓冲动作段,这样走路的动作就 充实为这样一个规律:

《动画运动规律》课件

《动画运动规律》课件

动物动作设计
01
02
03
四足动物
模拟四足动物如狗、马等 的行走、奔跑和跳跃动作 ,注意四肢的协调性和动 态特征。
鸟类飞翔
掌握鸟类飞翔的基本规律 ,如展翅、收翅、滑翔等 动作的流畅度和姿态变化 。
鱼类游动
模拟鱼类游动的基本规律 ,如摆尾、扭动和翻滚等 动作的流畅度和力度。
自然现象模拟

表现风吹动树叶、旗帜等物体的 动态效果,以及风力对其他物体 造成的影响。
情感运动规律
情感运动规律是指角色的情感状态和性格特点在动作上的表现。情感运动规律强调角色的 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通过动作的节奏、幅度和表情来表现角色的情感状态和性格特点。
动画运动规律的基
02
本原理
弹性运动原理
总结词
描述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和反弹的规律。
详细描述
弹性运动原理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当力消失后,物体又会反弹 恢复原状的规律。在动画制作中,利用弹性运动原理可以模拟物体的弹跳、碰 撞等效果,使动画更加生动有趣。
而提升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感。
动画运动规律的分类
物理运动规律
物理运动规律是指物体在现实世界中的运动规律,如重力、惯性、弹性等。在动画中,这 些物理运动规律可以通过夸张、简化或抽象的方式来表现。
生物学运动规律
生物学运动规律是指生物体的生理结构和运动特点,如关节、肌肉、骨骼等。在动画中, 生物学运动规律可以用来表现角色的动作特点和姿态变化,如行走、奔跑、跳跃等。
经典动画作品中的运动规律
经典动画作品
《狮子王》、《米老鼠与唐老鸭》、《白雪公主》等。
运动规律特点
动作流畅、节奏感强,强调物理模拟和自然现象的再现。

动画运动规律--ppt课件

动画运动规律--ppt课件
2.1 慢入慢出规律的基本概念
慢入慢出规律的 • 慢入慢出规律的概念
概念讲解
• 概念详述
范例慢入和慢出 • “ 匀速动作设计就不需要慢入慢出” 规律的进阶理解 么?
与范例分析分析 • 关于慢入和慢出行程长度的设计
本章小结与学习 指导
ppt课件
29
慢入慢出规律的 • 慢入慢出规律的概念
概念讲解
• 概念详述
猜谜游戏开始
第一种弹跳节奏:现在,我们通过小猫球的弹跳动画来体会动作节奏是如何影响 和塑造角色情绪的。
ppt课件
21
如图示1-23中隔所示,角色由原画A开始做预备,到原画B,中间有12个中隔加上两 张原画的播放时间,按一拍五计算,预备动作用时2.8秒。角色由原画B弹跳到原画C, 中间有6个中隔,加上两张原画的播放时间,按一拍五计算,即弹跳动作用时约1.6秒。 同时,弹跳的高度约等于3倍猫球身高。
10
方法三:同时改变空间与时间
ppt课件
11
动作节奏与动作力量表现的关系 用节奏表现轻微的力度
ppt课件
12
如图示1-11所示,这是第一节无节奏表现的“用手指”动作的中隔图。现在我们要通过修 改中隔的设置,表现一个轻微力度的“用手指”动作。
ppt课件
13
请大家联想一下这种场景,如图示1-12所示,角 色正在做一个游戏,游戏规则为只是用手指轻微 地点一下上面的积木,让积木晃一晃,但不能让 积木倒,谁先把积木碰倒就算输。
ppt课件
39
剪纸、皮影风格动画
剪纸动画的角色设计方式既源于剪纸的平面造型表现形式,又传承中国皮影 艺术中平面元件和平面关节的角色组织方式
ppt课件
40
在动作感觉方面,剪纸风格动画则主要效仿了中国皮影戏。皮影戏角色动作的独 特节奏感是剪纸动画角色动作的主要特征.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运动规律进行动画创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运动规律,提高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画运动规律概述动画运动规律的概念动画运动规律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2. 基本运动规律直线运动规律曲线运动规律非线性运动规律3. 生活中的运动规律生物运动规律自然现象运动规律人类行为运动规律4. 动画运动规律的应用角色动作设计场景布局与运动动画节奏与速度5.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典动画案例解析学生动画作品展示与点评动手实践:运用运动规律创作简单动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演示法:展示经典动画案例,分析运动规律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简单动画,体验运动规律的应用。

4.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展示作品,进行点评和交流,提高创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画运动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动画创作中运用运动规律的能力。

3. 学生对生活中运动规律的关注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动画运动规律》2. 课件: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分析。

3. 动画素材:经典动画片段、学生动画作品。

4. 实践工具:动画制作软件、绘图工具等。

5.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文章、网络资源。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讲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5-8课时:分析经典动画案例,学习运动规律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

第9-12课时:观察生活中的运动规律,进行创意实践。

第13-16课时: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总结课程收获。

七、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通过展示经典动画片段,引发学生对动画运动规律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动画运动规律的定义和分类。

3. 分析经典案例:剖析经典动画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运动规律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完整版)动画运动规律—动画概论

(完整版)动画运动规律—动画概论
大逐帧拍摄极限。
爱德华•穆布里奇的摄影集《运动中的动物》(1899)、 《运动中的人体》(1901)
①2 3 4 5

7 8 9 10
11
一、动画制作的流程 二、动画制作的工具 三、如何画动画?
1937年拍摄了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白雪公主》。
1. 迪士尼建立了科学的动画生产机制。率先 将动画技术发展到专业化的程度。
工作团队分工明确:从策划、编剧、导演到
制作团队,井然有序的工作流程是动画艺术生 产的保障系统。
2. 迪士尼建立艺术规则,创造的动画原理和 原画的技巧
前期准备阶段
中期制作阶段
后期合成阶段
1.先画原画: 首先画出运动中重要的动作(关键画),同时完
成时间分配设计。
2.完成动画: 画出原画之间的动作,从而完成动画的运动;要
2.把握内容,确立风格 仔细研读剧本,分析画面分镜头稿本,认真揣摩编剧
和导演的意图,不断与导演和其他工作人员沟通协调,根 据动画片的不同主题、体裁、样式进行二度创作,最终确 立角色造型的风格。
3.分析形象,把握特征 表现风格确立后,要对具体的角色分析定格。
要遵循角色的年龄、性别、职业、身份以及角色的生活环 境、心理状态、性格命运等通盘考虑,分出类型。
原画设计的形象应该是全方位的主体造型,从整体躯 干、面部五官到服饰发型、手可以从中找到大的外形特 征,例如:威猛有力的外形偏向倒三角;体弱多病的类似 瘦长方形等。然后将身体的几大块结构以几何形状分析归 纳,组合出基本的结构框架。在此基础上再添加细节,不 断修正,使之既有特点又服从于整体形象。
让人物的运动尽可能自然。
1.动画定位工作台
2.拷贝台
3.动画定位纸(或A4纸、拷贝纸) 4.定位尺 5.铅笔、彩色铅笔、橡皮

动画运动规律教学

动画运动规律教学
实用文档
4、火的熄灭: 火在熄灭时的动作是:一部分火焰分离、上升、消失, 一部分火焰向下收缩、消失、接着冒烟。
实用文档
第五节 自然运动规律——水 一般把水的运动状态归结为七中方式:聚合、分离、推进、 运动中产生“S”型变化、波浪的曲线型变化和水花的扩散型变化。
实用文档
水滴打在硬物上
水滴打在水中
实用文档
2、上升的火苗是走势是S型。
实用文档
2、形状粗略是圆锥形。 3、动作时间在底部最快,上面时间变化慢。
实用文档
1)小火 小火运动,例如:油灯和蜡烛火苗。小火苗动作特点是跳跃、 多变。在表现这类小火苗运动时,可以一张一张直接画,不加 中间画或少加中间画,一般以10-15张画面作循环动画,也可 拍摄成不规则循环,以增加小火的多变性。
实用文档
二、鱼类 鱼游动呈波行曲线运动,大鱼游动较稳定,小鱼游动变化较大。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鱼的种类繁多,各 类鱼的游动也是不 近相同的。如平鱼, 其身体扁平,游动 时身体形状很少变 化,其路径也常常 是直线的。金鱼因 为拖着长长的尾巴, 所以其游动路径的 曲线的曲度较大, 动作优美。
实用文档
2、曲线表现法。
实用文档
曲线表现法
实用文档
曲线表现法
实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档
曲线表现法
实用文档
曲线表现法
实用文档
曲 线 表 现 法
实用文档
第二节 自然运动规律——火 火有七种基本形态:扩张、收缩、摇晃、上升、下收、分离、 消失。这七种形态交织组合起来,就是火的运动规律。
实用文档
火的基本特点: 1、产生分叉的过程:上升—膨胀—分裂—收缩。
实用文档
2、中火运动,例如:柴火和炉火等。它实际上是由几个小火苗 组合而成的。表现方法与小火苗基本相同,只是动作相对比小火 苗稳定.速度也就略慢。在每张原画之间各加1-3张中间画。

动画运动规律教程

动画运动规律教程
○ 具备的素质之一------表演。
C 动画力学是动画设计创作的理论基础。真实世界的力的关系是要通 过动画的处理,才能在动画片里合理存在。
综上所述我们所讲的运动规律 是物体在力的作用(动画力学)下如何运动。
图:弹跳的皮球,落地时在动画中夸张的表现, 这就是动画力学的理论应用。
动画力学中力的分类
二、动物奔跑动作
动物奔跑的基本特征为: 1、动物奔跑与走步时四条腿的交替分合相似。但是,跑的愈快, 四条腿的交替分合就愈不明显。有时会变成前后各两条腿同时屈 伸,着地的顺序:前面两腿先着地。即前左、前右、后左、后右。 脚离地时只差一到两格。
奔跑过程中身体的伸展(拉长)和收缩(缩短)姿态变化明显。 (尤其是爪类动物)。
○ 小鸟飞行中常常是夹翅飞窜,然后急速扇动双翅.
小鸟快速飞翔时,翅膀扇动频率高,常用流线表现。飞行 时
形体变化小
小鸟很少双脚交替行走,常是用双脚跳跃前进.
在大鸟飞行中,还要 注意身体和尾部的运 动。飞翔中身体不是 固定不变的,而是上 下的移动。当翅膀向 上时身体向下,当翅 膀向下时身体上升。 尾部起平衡作用,翅 膀向上,尾部也向上
惯性力和惯性的 区别在于惯性力 是一种夸张的惯 性。
图:小兔 击打大狗 时产生惯 性力的表 现情况
动画的时间掌握
01 02
时间掌握是动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赋 予动作以“意义”或者“内容”。更重要的是 要通过活动着的角色体现出内在的意志、情绪、 本能等。
动画时间掌握主要包括时间、距离 、张数与 速度的关系。
四足动物的走路特征
四条腿单侧两分、两合,左右 交替成一个完步(俗称后脚踢 前脚)。脚向后再抬起。单侧 的两只脚落地有一个先后的时 间差。
一般地是一秒钟走 完整的一步。

动画运动基本规律ppt课件

动画运动基本规律ppt课件

在动画片中,不仅要注意较长时间运动中的速度变化,还必须研究在极短暂的 时间内运动速度的变化。例如:一个猛力击拳的动作运动过程可能只有6格,时 间只有1/4秒,用肉眼来观察,很难看出在这一动作过程中,速度有什么变化。 但是,如果我们用胶片把它拍下来,通过逐格放映机放映,并用动画纸将这6格 画面一张张地摹写下来,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距离并不是相等的, 往往开始时距离小,速度慢;后面的距离大,速度快。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物体惯性的现象是经常可以遇到的。 例如:站在汽车里的乘客,当汽车突然向前开动时,身体会向后倾倒,这是因 为汽车已经开始前进,而乘客由于惯性还要保持静止状态的原因;当行驶中的 汽车突然停止时,乘客的身体又会向前倾倒,这是由于汽车已经停止前进,而 乘客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速度前进的原因。
• 动画片中的活动形象,不象其它影片那样,用胶片直接拍摄客观物体的运动, 而是通过对客观物体运动的观察、分析、研究,用动画片的表现手法(主要 是夸张、强调动作过中的某些方面),一张张地画出来,一格格地拍出来, 然后连续放映,使之在银幕上活动起来的。因此,动画片表现物体的运动规 律既要以客观物体的运动规律为基础,但又有它自已的特点,而不是简单的 模拟。
C.
慢速----快速----突然 停止,这种由慢渐快 而又突然停止的速度 变化可以造成一种 “突然性”的节奏感。
由于动画片动作的速度是由时间、距离及张数三种因素造成的,而这三种因素 中,距离(即动作幅度)又是最关键的,因此,关键动作的动态和动作的幅度 往往构成动作节奏的基础。如果关键动作的动态和动作幅度安排得不好,即使 通过时间和张数的适当处理,对动作的节奏起了一些调节作用,其结果也还是 不理想的,往往造成比较大的修改。
减速运动

《动画运动规律》教案

《动画运动规律》教案

《动画运动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运动规律创作有趣、生动的动画作品。

3. 提高学生对动画制作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画运动规律概述介绍动画运动规律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2. 运动规律的基本要素讲解速度、加速度、力和时间等基本概念及其在动画制作中的运用。

3. 常见运动规律介绍匀速运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往返运动等常见运动规律。

4. 动画运动规律的应用讲解如何运用运动规律创作有趣、生动的动画作品,包括角色动作、物体运动等。

5.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优秀动画作品中的运动规律运用,学生分组实践,创作简单的动画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动画作品中的运动规律运用。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实践,创作动画作品。

4. 小组讨论法: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分析。

2. 动画素材:用于讲解和分析优秀动画作品中的运动规律运用。

3. 创作工具:如Flash、Premiere等动画制作软件。

4.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作品引出动画运动规律的话题。

2. 讲解:讲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运动规律。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动画作品中的运动规律运用。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实践,创作简单的动画作品。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深化对动画运动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动画运动规律的理解程度。

2. 实践作品: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创作的动画作品,检查运动规律的运用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动画运动技巧,如动画节奏、动画变形等。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运动规律进行动画创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创意思维,创作出具有生动运动效果的动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动画运动规律概述动画运动的定义动画运动规律的意义2. 动画运动的基本类型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变形运动3. 动画运动的分解与合成分解运动的原理与方法合成运动的原理与方法4. 动画运动的节奏与速度节奏与速度的概念节奏与速度的运用5. 动画运动的力学原理力学基本概念力学在动画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具有生动运动效果的动画作品,引发学生对动画运动规律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基本类型、分解与合成、节奏与速度、力学原理等内容。

3. 示范:教师通过示范动画运动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应用。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具有生动运动效果的动画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基本类型、分解与合成、节奏与速度、力学原理等内容。

2. 示范法:通过示范动画运动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应用。

3. 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具有生动运动效果的动画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动画运动规律》2. 课件:动画运动规律的相关图片、示例动画作品等。

3. 动画制作软件:Flash、After Effects等。

4. 展示平台:投影仪、白板等。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考察学生对动画运动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

六、教学环境1. 硬件要求:计算机房,每台电脑配备Flash或After Effects等相关动画制作软件。

动画运动规律角色走路与跑步课件

动画运动规律角色走路与跑步课件
动画运动规律角色走路与跑步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角色走路运动规律 • 角色跑步运动规律 • 角色走路与跑步的差异 • 角色走路与跑步的动画技巧 •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角色走路运动规律
走路基本步 态
01
02
03
起步动作
角色从静止状态开始,迈 出第一步,重心逐渐从后 脚转移到前脚。
迈步动作
走路时,角色的上半身相对稳定,手臂摆动幅度较小,主要用于保持平衡。腰部 和腿部为主要动作部位,呈现一种平稳、流畅的动作状态。
跑步动作
跑步时,角色的上半身和手臂都参与摆动,手臂大幅度摆动以增加速度。腰部和 腿部动作更加剧烈,呈现出一种快速、有力的动作状态。
节奏与速度差异
走路节奏
走路的节奏相对稳定,速度适中,适 合于日常行走和慢速移动。每个步态 周期中,动作变化较小,节奏感不强。
跑步的基本姿态包括身体前倾、双臂摆动、双腿交替蹬地等 动作,这些动作的协调配合能够呈现出角色的动态形象。在 动画制作中,要注意保持姿态的平衡和流畅,避免出现僵硬 或突兀的情况。
跑步细节动作
细节动作是丰富角色跑步姿态的重要手段,能够提升动画 的运动表现力。
细节动作包括手臂的摆动幅度、腿部的抬起和落下等,这 些动作的细腻表现能够让角色的跑步姿态更加生动和自然。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模仿真实人物的跑步动作, 以增强动画的真实感。
跑步节奏与速度
跑步的节奏和速度是控制角色运动状 态的关键因素,它们影响着动画的动 态效果和视觉感受。
VS
跑步的节奏主要是指步伐之间的时间 间隔,速度则是指角色移动的快慢。 通过调整节奏和速度,可以表现出角 色的情绪状态和运动变化,例如快跑、 慢跑、冲刺等。在制作过程中,可以 利用时间线和关键帧来控制节奏和速 度的变化,以达到更好的动态效果。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运动规律进行动画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动画制作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画运动规律概述动画运动规律的定义动画运动规律在动画制作中的重要性2. 关键帧与动画运动规律关键帧的概念和作用关键帧与动画运动规律的关系3. 时间曲线与动画运动规律时间曲线的概念和作用时间曲线与动画运动规律的关系4. 速度曲线与动画运动规律速度曲线的概念和作用速度曲线与动画运动规律的关系5. 加速度曲线与动画运动规律加速度曲线的概念和作用加速度曲线与动画运动规律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曲线的作用。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动画运动规律的应用。

3. 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动画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心得,分享创作经验。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动画,引导学生关注动画中的运动规律。

2. 讲解:讲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演示:演示动画运动规律的应用,如关键帧、时间曲线、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的设置。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设置动画运动规律,创作简单的动画作品。

5. 讨论:学生之间交流心得,分享创作经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动画作品的运动规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

教学资源:动画软件、教程、参考资料、动画作品等。

教学时间:共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六、教学拓展1. 引入高级动画运动规律的概念,如弹性运动、摩擦力等。

2. 讲解高级动画运动规律在实际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探索高级动画运动规律与动画创新的关系。

七、实践案例分析1. 分析一部具有复杂动画运动规律的动画作品,引导学生识别和理解其中的运动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动画运动规律所包含的三个概念
动画的运动规律 动画的时间掌握 原画和动画
动画的运动规律 运动规律:
A首先要符合自然的规律, 运动产生的原因 是物体 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位移、速度、节奏和轨 迹 的变化.
图:位移上的变化
图:轨迹上的变化
图:速度和节奏的变化
判断动作是否符合自然规律的标准: 1力是如何产生的。 2力使物体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鸡的走路
2、鸭、鹅划水动作 (1)双脚交替划水,动 作柔软,呈弧线运动。 (2)当脚向后划水时, 脚蹼张开,动作有力。当 脚向上回收时,
脚蹼紧缩,动 作柔软,以减少水阻力。 (3)尾巴会左右摆动。
二、飞禽类 鸟类在空中的飞行动作是流线型的,在空中消耗最小的能量, 它凭借着气流的方向,帮助飞翔动作,飞翔时腿部蜷缩着紧 贴身体或朝后拖曳着。
动画运动规律
制作:张海超
动画运动规律的概述
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动画运动规律? 2、我们要怎么样学好动画运动规律?
一、动画运动规律在制作流程中的作用
文字 脚本
作用:完成动画中角色的动作表演,主要是表达前期 设定中导演已经设定好动作。
背景 设定
动画 造型
动检
合成
分镜头 脚本
原画 动画
线描 上色
剪辑
图:动画制作流程
(3)蜻蜓,蜻蜓的特点是头大身子细翅膀长。在飞行时一般不能灵活转变 方向,动作姿势也变化不大。蜻蜓的飞行速度很快,画它飞行时,在同一张 画面的蜻蜓身上,同时画出几个翅膀的虚影。
蜻蜓的飞行动作
2、以爬行为主的昆虫 以爬行为主的昆虫比如小甲虫、瓢虫等。其特点为身体背负着 圆形硬壳,靠身体下面的六条腿交替向前爬行。速度不快。 3、以跳为主的昆虫 以跳为主的昆虫如蟋蟀、蚱蜢等。这类昆虫头上长有两根触须。 它们也能几条腿交替走路,但基本以跳为主。后腿粗壮有力, 前足很大,形状象镰刀,边缘有许多锯齿。
四足动物的走路特征
1、四条腿单侧两分、两合,左右交替成一个完步(俗称后脚踢前脚)。脚 向后再抬起。单侧的两只脚落地有一个先后的时间差。
马蹄接触地面的 顺序是:后左、 前左、后右,前 右。
一般地是一秒钟 走完整的一步。
前腿抬起时,腕关节向后弯曲;后腿抬起时踝关节朝前弯曲(类似人的手 脚运动)。
人的下肢和动物的后肢的比较
二、动物奔跑动作
动物奔跑的基本特征为: 1、动物奔跑与走步时四条腿的交替分合相似。但是,跑的愈快,四条腿 的交替分合就愈不明显。有时会变成前后各两条腿同时屈伸,着地的顺 序:前面两腿先着地。即前左、前右、后左、后右。脚离地时只差一到 两格。
2、奔跑过程中身体的伸展(拉长)和收缩(缩短)姿态变化明显。(尤其是 爪类动物)。
小鸟飞行中常常是夹翅飞窜,然后急速扇动双翅.
小鸟快速飞翔时,翅膀扇动频率高,常用流线表现。飞行时 形体变化小
小鸟很少双脚交替行走,常是用双脚跳跃前进.
在大鸟飞行中,还要 注意身体和尾部的运 动。飞翔中身体不是 固定不变的,而是上 下的移动。当翅膀向 上时身体向下,当翅 膀向下时身体上升。 尾部起平衡作用,翅 膀向上,尾部也向上
C 动画力学是动画设计创作的理论基础。真 实世界的力的关系是要通过动画的处理,才能 在动画片里合理存在。
图:弹跳的皮球,落地时在动画中夸张的表现, 这就是动画力学的理论应用。
动画力学中力的分类
• 重力 • 物理学上称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叫地心引力)为重力。
在动画片中,不同重量的物体在受力时会产生不同的动作 表现。
图:重量重的物体在动作上的表现
图:重量轻的物体在动作上的表现
• 惯性力 • 物体没有受外力时长久的保持原有的状态,这种性质
叫惯性。
• 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力消失后,还会借助自身的重量 沿原先的运动轨迹继续移动一段距离,这种特点在动 画制作中叫惯性力。
• 惯性力和惯性的区别在于惯性力是一种夸张的惯性。
图:小兔击打大狗时产生惯性力的表现情况
动画的时间掌握
时间掌握是动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赋予动作以“意义”或 者“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活动着的角色体现出内在的意志、 情绪、本能等。
动画时间掌握主要包括时间、距离 、张数与速度的关系。 时间长 距离大 张数多 速度慢 时间短 距离小 张数少 速度快
2、慢跑
跑步时,两脚略分开。1、5相同。前组两脚八字直开,后组两脚向后3的 前后组交换2、4前组两脚一样。
3、快跑 身体收缩、拉长变化大,3成圆形,4站立。
4、鬼鬼祟祟的走路 身体变化幅度大。动作较慢。
5、掂着脚走路
只有两只脚着地。身体形状大体不变。 交叉成组。脚都是弯曲的,抬的较高,动作较慢。
图:动画中的关键祯(原画)
图:动画中的关键祯(原画)
图:加完动画的效果
三者的关系
掌握动画的运动规律、动画的时间掌握 是对动画动作 理论的理解。原画和动画是形式、技法上表现。三者是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在动画片中,动物的出现频率无疑是非常高的,无论作为拟人化的角 色,还是原生态的配角。从米老鼠、唐老鸭到小熊维尼;从《小鸡快 跑》到《海底总动员》、《冰河世纪》,可以说从动画的诞生到现在, 动物们顶着动画片的半边天。所以掌握动物的运动规律对于动画从业 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图:通过时间来表现快速的运动
图:通过时间来表现力的重量
原画和动画
原画(也称动画设计)就是角色的运动关键动态的画。 动画(也称中间画) 就是角色的运动关键动态之间渐
变过程的画。 两者关系:
原画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角色的动作关键画面。 动画设计师是依据关键画面,画出角色动作的全部 中间过程。
原画和动画都是完成同一个镜头的工作,但是工序和要求不一样。 两者有不同的分工和合作。 动画设计师是原画设计师的助手和合作人。
6、嗅着走路 注意动态曲线的交替。
其它动物的运动规律
一、家禽类 1、鸡的走路特点为:
(1)双脚前后交替,身体左右摇摆 (2)为了平衡身体,头和脚协调的关系为:当一只脚抬起到
中间,头向后收,当一只脚刚抬起时,头向前伸。 (头和脚动作前后时间差一格或二格) (3)脚爪离地抬起向前伸展时,趾关节呈弧线运动。
飞行的路径,和风向有关.
二、鱼类
鱼类因生活在水中,其身体也呈现流线型,主要靠鱼鳍的推动 使身体在水中向前游动。鱼身摆动时的各种变化成曲线运动状 态。按照鱼类运动特点,可分为大鱼和小鱼。 1、大鱼 大鱼的身体又大又长,鱼鳍相对较小。在游动中身体摆动的曲 线弧度较大,动作缓慢稳定。大鱼在水中,身体常常不动或少 动,在受到惊吓时会突然加速窜逃。 2、小鱼 小鱼的身体短小或狭长,动作灵活、变化较多、节奏短促,常 有停顿或突然逃窜。曲线弧度不大,特别是在快游时很难看清 鱼鳍变化。
B其次,要符合导演和个人的设计意图,这样 设计的动作才会有特色,才会吸引人们去欣赏。
图:现实生活中的走
图:符合个人的设计意图的走
图:符合个人的设计意图的走
图:符合个人设计意图的走,动作中融 汇表演在里面, 表现出原画师所要 具备的素质之一------表演。
综上所述我们所讲的运动规律 是物体在力的作用(动画力学)下如何运动。
二、鱼类 鱼游动呈波行曲线运动,大鱼游动较稳定,小鱼游动变化较大。
鱼的种类繁多,各类 鱼的游动也是不近相 同的。如平鱼,其身 体扁平,游动时身体 形状很少变化,其路 径也常常是直线的。 金鱼因为拖着长长的 尾巴,所以其游动路 径的曲线的曲度较大, 动作优美。
三、爬行类和两栖类 爬行类分有足和无足两种。 有足的爬行动物例如乌龟、鳄鱼、蜥蜴等。其特征为四足短小, 身体靠近地面,爬行时,四肢前后交替运动、动作缓慢,头部左 右摆动较大,尾巴呈现波形曲线运动。
人的上肢和动物前肢的比较
爪类动物因皮毛 松软柔和,关节 运动的轮廓不十 分明显。
蹄类动物关节运 动就比较明显, 轮廓清晰,显得 硬直。
头部会上下略有点动,一般是在跨出的前脚即将落地时,头开始朝下点 动,前脚伸直时头朝上。
走步时由于腿关节的屈伸运动,身体稍有高低起伏。从俯视角度看,肩 部线和臀部线成交替向前的状态,身体也随之扭动。
蝴蝶的飞舞动作
(2)蜜蜂和苍蝇,蜜蜂和苍蝇只有一对翅膀。飞行动作比较急促,双翅 扇动频率较快。翅膀扇动在同一张画面上,可以同时画出上下两对翅膀, 前一张翅膀向上画实向上画虚,后一张与之相反,向上画虚,向下画实。 上下翅膀间还可以画几根流线,表示翅膀的快速扇动。飞行一段时间后,
还可以让身体在空中停顿,只要画出翅膀不停上下扇动即可。
四足动物的基本走路、奔跑
一、四足动物的基本走路规律及绘制 狗走路步骤: 1、先画1、5,身体不变,前后两组脚对称。前两脚八字直开,
后两脚一中直,一中曲。 2、第3与1,前两组与后两组交换,1的两直脚左右交换。
(1和3左右换前组) 3、曲,另一
组前后弯曲,一只腾空,一只着地。(2与4左右换后组)
无足的爬行动物如蛇,其身体圆而细长。他的行动靠轮流收缩脊骨两 边肌肉进行。它的运动特点是身体向两旁作S形曲线运动,头部微微离 地抬起,左右摆动幅度较小,尾巴越向后面,其摆动幅度就越大。
两栖类动物以青蛙为例,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活动。 青蛙的动作以跳为主,后腿粗大有力,弹跳力强。
四、昆虫类
昆虫的种类繁多,按其动作特点来看,可分为以飞为主、以 爬为主和以跳为主三种类型。 1、以飞为主的昆虫 (1)蝴蝶,画蝴蝶飞舞的动作时,应先设计好飞行路径,其 路径呈现不规则的线。注意避免过于机械。一般翅膀一张向上, 一张向下。两张之间的距离大约为一个身体的幅度。中间可以 不加动画或只加一张动画。
昆虫的飞行的路径呈现不规则的线。注意避免过于机械。
思考题: 1、绘制一套四足动物走路的动画 2、绘制一套鸟类飞翔的动画
奔跑过程中身体的伸展(拉长)和收缩(缩短)姿态变化
3、在快速奔跑过程中,四条腿有时呈腾空跳跃状态,身体上下起伏的 弧度较大。但在极度快速奔跑的情况下,身体起伏的弧度又会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