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分部验收施工总结

工程分部验收施工总结
工程分部验收施工总结

xxx项目

主体分部工程施工总结

一、工程各责任主体单位人员组成情况明细

建设单位:xxx有限责任公司,

现场代表:xxx

设计单位:xxx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xxx,设计方代表:xxx

勘察单位:xxx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xxx

监理单位:xxx监理有限公司

总监:xxx,现场监理代表:xxx

施工单位:x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xxx,技术负责人:xxx

二、施工组织执行情况:

该项目的高层(1.2号楼)主体结构共分设3个分部分项工程:钢筋、模板、砼,划分了76个检验批;多层(3、4、5、6号楼)主体结构共分设17个检验批,在施工过程中已按划分的分部分项工程完成了验收,验收结果同意进入下道工序。项目部按划分的检验批次进行了送检,并对不合格的检验批按规定进行了处理,最终结果为合格。检验批划分具体情况详见附件一。

针对房屋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项目部也作了提前预防措施,如现浇楼板开裂的、楼板厚度控制质量通病,而形成这些通病的原因主要有:1、板面钢筋的支撑件无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造成上部钢筋下绕。2、现浇板内

电气及智能等线管交叉和过度集中布置,三层及以上管线交错叠放。3、在浇筑混凝土现浇板厚度的控制不力。4、现浇板端部无搁置钢筋。我们作了如下处理:为控制好双层板筋及负弯矩筋的位置,防止两层钢筋重合一起及负弯矩筋下绕,项目部根据施工图纸的板厚要求,购买成品马镫铁安装板钢筋,按端部0.15米布置,排距每0.8米进行布置;不允许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布置,,图纸中客厅板为分离式配筋时,在无上层钢筋区域沿管线方向增设φ

6.5@150,宽度为450mm 的钢筋网片;在浇筑混凝土前做好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标示,每2m2范围内设置一处标高控制点,浇筑过程随时跟踪插签检查厚度;楼板端部设置横向搁置钢筋等;同时加强浇筑过程管理,确保连续浇筑,防止冷缝、断缝出现,及时养护,并保证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才上荷载和拆除模板,保证了钢筋成型及板厚的浇筑成型效果,经检测,砼板的开裂现象很少出现。

编写针对本项目的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项目对各施工班组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及样板带路的要求,在现场张贴《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图表,工区长及质检员现场随时检查及督促预防措施的落实及整改。

三、结构检测及原材料检测情况:

一)结构检测:

1、1#楼梁板钢筋保护层检测符合要求;1#楼板厚检测部分存在偏差现象;已按xx设计院针对xxx项目楼板偏差处理意见方案进行处理后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1#楼砼强度试压件检测合格,在现场回弹时,个别砼强度回弹七层柱、墙12×L-Y检测达到设计的x%;经设计院验算,满足使用功能和要求。

2、2#楼主体结构检测:板厚检测合格、梁板钢筋保护层检测合格,五层柱4×A-D达到设计强度的x%、七层柱11×P-T达到设计强度的x%,经设计验算,满足使用功能和要求。其余砼回弹检测均达到合格。

3、3#、4#楼主体结构检测:板厚检测合格,梁板钢筋保护层检测符合要求,砼强度回弹检测符合要求;

4、5#、6#楼梁板钢筋保护层检测符合要求;楼板厚检测部分存在偏厚的偏差现象;已按xx设计院针对天泰.龙山上院项目楼板偏差处理意见方案进行处理后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砼强度回弹检测符合要求。

二)原材料检测:钢材:取样xx组,复试合格xx组,不合格xx 组,不合格的批次在监理、甲方鉴证下进行退场处理;水泥:取样复试x组,合格x组;空心砖:取样复试x组,合格x组,不合格x 组,不合格的批次在监理、甲方鉴证下进行退场处理;标砖:取样复试x组,合格x组,不合格x组,不合格的批次在监理、甲方鉴证下进行退场处理;多孔砖:取样复试x组,合格x组;特细砂:取样复试x组,合格x组;碎石:取样复试x组,合格x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试验x组,其中x组不合格,经双倍取样复试检测合格;电渣压力焊接头试验x组,合格x组。

本工程所有材料均经业主方、监理方现场见证取样。

三)砼试件及砂浆试件检测

1、混凝土试件

标准养护送检的混凝土试件C45共x组(其中2#楼有x组检测

试验结果无代表值,经重新送样检测合格,其他均检测合格,且评定合格),C40共x组(均检测合格,评定合格),C35共x组(其中2#楼有x组检测试验结果无代表值,经重新送样检测合格,其他均检测合格,且评定合格),C30共x组(其中1#楼有x组检测达到95%,经综合评定为合格;2#楼有x组检测试验结果无代表值,经重新送样检测合格;其他检测均合格,且评定合格;),C25共x组(均检测合格,且评定合格)。

同条件养护送检的混凝土试件C45共x组(均检测合格,且评定合格),C40共x组(均检测合格,且评定合格),C35共x组(均检测合格,且评定合格),C30共x组(均检测合格,且评定合格),C25共x组(其中4#楼混凝土试件x组检测试验结果无代表值,经重新送样检测合格)

2、砂浆试件

1)1#、2#楼砂浆M5.0各标养x组,均检测合格,并经评定为合格。

2)3#楼砂浆标养试件:M10x组,M7.5x组,M5.0x组,均检测合格,并经评定为合格。

3)4#楼砂浆标养试件:M10x组,M7.5x组,M5.0x组,均检测合格,并经评定为合格。

4)5#楼砂浆标养试件:M10x组,M7.5x组,M5.0x组,均检测合格,并经评定为合格。

5)6#楼砂浆标养试件:M10x组,M7.5x组,其中x组不合格,后经xx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检测所现场回弹检测合格,M5.0x组,

均检测合格,且经评定为合格。

四、设计变更及洽商情况:

因项目施工过程的需要,产生了部分设计变更和洽商单,经统计主要有设计变更x份,洽商单x份,主要涉及有钢筋、结构尺寸、等方面,详见附件(二),施工图审查资料详见附件(三):

五、标准规范及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本项目主要是执行标准规范及强制性条文如下:

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JGJ18-201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11修订版)GB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203-2011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0-2011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9-201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7-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J300-2001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最新版

GB50300-2013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50268-2008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渝建(2012) 301号文xx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要点

施工现场建立强制性条文培训计划,由工程管理部、质量监督部、安全管理部根据《强条》中的相关规定建立相对应的培训计划,培训范围涉及各阶段、各班组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组织强化循环培训模式;做好宣传工程,以安全简报、质量

简报为主导方式,现场交底,现场指导施工的模式,以保证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使标准规范和强制性条文实用于现场、规范于现场,使现场施工处于可控状态下。

六、施工监测情况:

项目采用内控铅垂吊线控制轴线、垂直度,再用经纬仪外控大角垂直度,经自检和监理复检本工程主体结构的轴线与垂直度控制是符合规范要求的。

主体封顶后,对主体结构进行不定期沉降观测记录,经自检和监理复检监测结果为合格。

(附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附件四)

七、测量复测结果:

在施工过程中及主体结构完成后,我单位对现场建筑轴线、标高、垂直度等均进行了全面复测,复测结果为合格(详见附件五);并经建委规划部门现场复测合格。见附表:

八、质量检查情况:

1、多层(3、4、5、6号楼)砌体质量检查

砌体材料的质量检查,并按规定见证取样复试,控制好砂浆的配合比。砌筑过程中对砌体的灰缝,砌体质量的观感、平整度、垂直度,检查砂浆的饱满度、拉结筋、木砖的设置,接搓或留搓,通缝,脚手眼留设等,是否按设计要求留设构造柱等,对以上质量检查内容现场跟踪检查,蹲点检查,对不合格的进行立即拆除,返工,随时检查到标高、轴线、平整度、垂直度等,人手一靠尺一掉线一卷尺,不能把质量问题带到后期,做到事前、事中控制,把技术交

底检查事项落到实处,自检检查合格后报监理、业主检查合格后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进场原材料的质量检查

对于进场原材料,我方现场栋号长、质检员、材料员、试验员负责对材料质量实行全面控制,进场材料必须有随货同行的合格证、质保书。我方按规定进行取样复试,取样时均有业主方、监理方现场见证取样。材料复试合格,方可在工程上使用。对于不合格产品一律请监理、甲方鉴证退货退场,并做记录。

3、主体质量检查情况

主体质量检查主要检查了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及混凝土工程。

钢筋工程主要质量检查点情况:

1)钢筋的进场检查验收、检验检测、存放。详第三条原材料检测。2)根据施工图纸,核实钢筋下料单,现场绑扎再次复核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型号及间距,钢筋连接、锚固、接头位置及数量。对于个别丝接头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我项目立即安排进行整改,或者返工重做,再次复核合格后报监理、业主检查后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

模板工程主要质量检查点情况:

1)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安装按施工方案实施,对模板的轴线位置、标高、垂直度、平整度、接缝、加固、跨度较大模板的起拱情况等诸点诸部位一一检查,对不满足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的,立即整改,自检整改合格后再报监理、业主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

2)柱与梁接头的开口位模板安装正确,预埋件、预留孔洞的设置及留设部位正确。

3)模板拆除验收(砼强度、时间、顺序等)。需报监理、业主同意后方可进行模板的拆除。

混凝土工程主要质量检查点情况:

1)根据需浇筑部位测算混凝土需求量及浇筑时间。

2)混凝土试块留置、养护条件及检测试验结果。详第三条原材料检测。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标高及吊模混凝土标高的定位标高点进行复核,对梁板面做二次成活、收光,局部个别部位由于混凝土结构塌落度大而形成的差料需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补料、收平。成品保护较好,及时养护,防止混凝土收缩及天气原因而开裂,以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及强度。

九、涉及质量问题的监督和监理通知整改情况:

对现场实体施工过程,监理进行了全面跟踪监督,对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如监理通知单004、005提出钢筋接头质量、绑扎质量、马镫偏少、个别部位附加筋漏设等),及时提出监督意见,并发出监理通知监督我司整改(如:我项目接到监理及业主通知后,立即通知相关班组及人员,马上整改打磨接头,重新连接;漏扎及跳扎严重的马上补扎及满扎;马镫偏少的部位立即增设马镫;漏设附加筋部位,立即补加;经项目重新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及业主重新检查验收),我司在现场整改到位的情况下及时进行了整改回复,保证每道工序合格后方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附监理工程师通知及施工单位的回复单附件六)

十、存在的问题:

1、由于模板拼缝不当,成型后造成砼表面局部平整度有误差;

2、砼柱在支模板时垂直度控制不合格,出现柱子的垂直度有偏差;

3、部分关模板时未严格检查,浇筑时混凝土漏浆,出现蜂窝、麻面等;

4、由于模板加固不当,形成的爆模;现浇楼板由于天气及混凝土塌落度、施工人员等而形成的外观差、平整度差等。

十一、施工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处理结果

在施工过程存在的质量问题有:局部板厚超厚或未达到厚度、部分平整度较差、垂直度差、蜂窝、麻面、爆模、阴阳角差、混凝土离析等等)。

原因分析及处理结果:产生工程质量问题或缺陷,局部板厚超厚或未达到厚度,由于局部控制标高点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被工人踩踏,未及时恢复,形成控制标高一低一高出现,导致局部位置现浇板超厚或未达到厚度,我项目为此向设计单位相关人员征求整改方案,为保证楼板质量,进行全楼板铺设钢筋网片,以保证工程质量。部分楼板平整度较差,原因主要二个,一是混凝土塌落度、和易性较差及相邻两车不一致,二是工人初步找平未找平而形成;混凝土梁板柱存在的蜂窝,主要产生原因有:混凝土离析,塌落度低,震捣不密实,模板为刷脱模剂等处理时如果较小的,在砼公司使用砼原标号原浆进行修补,如蜂窝较大及鼠洞存在,需剔除不密实部位,用高一个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修补。混凝土梁板柱存在的垂直度差、爆模,主要产生原因有:模板立模时就已经不垂直,加固不牢固,模板太旧,震捣方法不合理等,处理时根据轴线位置及垂直度要求,对多出部分进行剔打,稍差部分根

据情况,进行修补及后期抹灰处理;对梁柱、柱自身、梁板交接部位存在的阴阳角差,主要产生原因有:关模方法及顺序不正确,阴阳角加固不正确、不到位,震捣方法不合理等,处理时对应多出部位进行剔除,根据现场情况,对稍差部分可以进行修补或后期抹灰找补。混凝土离析产生原因:混凝土搅拌及运输时间过长,混凝土塌落度太差且私自加水搅拌,浇筑自由高度太高无措施等,发现此情况由于混凝土公司原因的,立即退货离场,浇筑自由高度太高的加串筒进行浇筑。以上问题大部分由于人为控制因素较大,所以需避免工人盲目施工、违章作业、疏于检查及防范。先自检、互检,报检合格后,项目部再报监理、业主检查后,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十一、主体结构质量评定

一)1#楼:

根据各分项验收评定结果,1#楼主体结构评定为合格。

二)2#楼:

根据各分项验收评定结果,2#楼主体结构评定为合格。三)3#楼:

根据各分项验收评定结果,3#楼主体结构评定为合格。四)4#楼:

根据各分项验收评定结果,4#楼主体结构评定为合格。五)5#楼:

根据各分项验收评定结果,1#楼主体结构评定为合格。

六)6#楼:

根据各分项验收评定结果,6#楼主体结构评定为合格。

根据以上评定结果,xx项目1#---6#楼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自我评定为合格。

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xx项目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