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会计与规范会计的比较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1引言 (2)
2 两种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
2.1 规范会计理论的历史背景 (2)
2.2.实证会计理论的历史背景 (2)
3 实证会计理论与规范会计理论的差异比较 (3)
3.1会计本质的比较 (3)
3.2方法论的比较 (3)
3.3理论研究过程的比较 (4)
3.4 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比较 (5)
4 发展与完善会计理论之途 (5)
5 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7)
浅谈实证会计与规范会计的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从研究方法,方法论等角度对会计理论中两大典型流派——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剖析了实证会计理论与规范会计理论的区别,最后对目前的会计理论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规范会计理论、实证会计理论
1引言
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会计理论分为规范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长期以来,这两种理论不时地发生冲突,在西方会计理论界,支持两种理论的会计学者更是不遗余力地发表了诸多文章为各自的理论进行辩护。究竟如何看待这两种理论呢? 本文试从两种理论的产生背景、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两种理论存在的优缺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使读者对这两种理论有所了解,同时对目前我国应如何发展这两种会计理论进行了阐述。
2 两种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1 规范会计理论的历史背景
所谓规范会计理论( Normative Accounting Theory ) ,是指采用规范性方法建立起来的会计理论体系。规范性方法强调世界应该是如何进行的,而不关心世界实际是如何运行的。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会计工作者主要注重描述观察到的会计现象并为这些会计现象的分类提供教学式的规则,我们也称之为描述性会计理论。但是,由于不同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下的结果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很难建立教学式的规则。特别是美国1933年提出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通过后,会计理论工作者开始关注如何对公司报告进行限定的问题以及对会计政策提出建议,他们愈来愈倾向于规范化。所以,在进入本世纪50年代后,描述性会计理论的主导地位逐渐被规范会计理论所取代。规范会计理论的主要倡导人物是澳大利亚著名会计理论家钱伯斯教授,他于1966年发表了具有重要影响的《会计、估价和经济行为》一书。
2.2.实证会计理论的历史背景
实证会计理论( 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 )是将实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会计学的一种会计理论体系。它强调世界是如何运行的,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并且结论可以通过经验事实来加以检验。实证会计理论的产生是
建立在对规范会计理论的批评和怀疑的基础之上的。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对有效市场假设进行的大规模实验验证给规范会计理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为这些实验结果表明规范会计所赖以存在的许多假设并不存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实证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被引入会计领域,形成了实证会计理论。更多的学者从事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使得实证会计理论成为西方会计研究中与规范会计理论相抗衡的两个主流学派之一。实证会计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沃兹教授和齐默尔曼教授,这两位教授在1978年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实证会计论文《建立有关会计准则决定的实证理论》。1986年,两人又联手出版了《实证会计理论》一书,比较完整地介绍了实证会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把实证会计理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3 实证会计理论与规范会计理论的差异比较
3.1会计本质的比较
规范会计理论是一套关于会计“应该是什么”的系统知识体系,旨在通过一系列基本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的规范性要求,从逻辑高度上概括或指明最优化会计实务是什么,进而指导会计实务,实现会计实务的规范化。它采用“前提—推论”的研究路径,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研究的过程主要借助于抽象推理。它的缺陷在于研究结果难以验证,不能为自身提供科学性的依据,需要利用实证的方法来检验。实证会计理论则是一套关于会计“是什么”的系统知识体系,它为解释现行会计实务和预测未来会计实务提供理论依据。它采用“假设—推论”的研究路径,主要方法是实证方法,主要内容是证伪。它不是以个人的知识和价值观来判断,而是建立在实际观察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以尽可能排除研究。对象作为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这就使研究具备了可验证的特点,从而突出了它的科学性。但是研究结果是否能够推广值得怀疑。因为实证结果及推广受到资料的真实性、代表性和选择资料的倾向性影响。
3.2方法论的比较
我们知道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会计理论的一部分,那么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不同,也会影响到人们对于会计理论的认识。规范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在理论研究中所运用研究方法是各具特色的,哲学基础的不同和研究者的科学世界观和理性思维模式的差异会导致运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从哲学的角度上来比较两者,规范会计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与一定的目标相联系,这些目标是主观的,受
到个人偏好的影响,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其适当性进行验证,而只能用价值判断标准,寻找理性的会计实务。实证会计理论的方法论源于哲学中的实证理论,其认为人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认识事物应该是什么,科学只是主观经验的描写而不反映任何客观规律。因此,会计理论研究着重在于解释与指导会计实务。其实两种理论都有一定程度的缺陷。规范会计理论强调事物的内在规律和理论的逻辑思维,强调价值判断的作用,但忽视理论的实践证明; 相反,实证会计理论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坚持实用主义,排斥一切主观价值判断,试图用经验来构建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们的认识总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认识的不断反复过程,认识是对本质规律的认识,认识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从辩证观点看,两种会计理论各自强调的是两个不同的方面。
3.3理论研究过程的比较
规范会计理论研究既可采用归纳法,亦可采用演绎法,而以演绎法最具代表性。演绎法是从一般的概念和原理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在当代西方会计理论研究中,研究者多以会计假设、目标等基本概念为出发点进行演绎推理,推导出能指导会计实务的原则、准则及相应的会计方法程序。他们认为,在会计理论研究过程中,逻辑演绎推理的主导地位,可确保所得出的会计理论层次分明、首尾一贯、具备逻辑严密性,从而有助于理论的优化与发展。实证会计理论研究则采用颇具特色的实证法,亦即确认假设,以事实、实际的情报、由观察数据所产生的相关关系等为对象,经过实验而求得相对或近似正确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规范会计理论研究的步骤一般是先确定会计目标或基本假设,然后利用规范性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相关的准则和概念,再根据这些准则指导会计实务。
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步骤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提出命题
命题多来源于所观察到的会计现象,为了解释会计现象(或实务) ,提出需验证的命题。一般以“什么是什么”的形式来表达。例如,对后进先出法和先进先出法的不同选择的解释可以表述为: 管理人员对这两种方法的选择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纳税义务。命题的提出还可以采用数学模型的形式。
(2)建立假设
即根据命题所处的环境加以限定,提出适用的假设。例如上例中,研究人员可以给出假设: 两种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公司产品和原材料价格的变化状况。则可以在价格行为与LIFO或FIFO的选择之间建立一个假设性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