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信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前景
摘要:本文首先对电子信息工程这一专业进行了介绍,其次阐述了该专业的毕业能力要求,
再次介绍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最后对目前的就业形势进行了分析以及本专业的学生应怎样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
关键字: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形势;就业方向
0 引言: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很广的范围。
电话交换局里怎样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
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象,我们周围的网络怎么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知识。
我们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进行维护和更先进的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简介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
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电子信息工程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
它以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等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信息如语音、文字、图像、雷达、遥感信息等的处理、交换及无线、电缆、光缆等的传输,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发展各种电子与信息系统。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可从事信号的处理、传输、交换及检测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电子设备与系统的研制、生产与应用,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应用与开发,微波技术的研究、应用及开发工作。
2 .毕业能力要求
1.专业基础知识要求很高,具有坚实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能熟练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工程学科高级专业人才;
2.具有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从事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新、研发能力要求高接受过良好的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了解学科的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能力,至少熟练掌握一种外国语,能进行中外文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创新精神。
3.电子信息工程就业方向
1.应用电子方向:(1)电子测量技术现代化的电子测量是本专业学生必备的技术素质。
《电子测量技术》课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电子测量实践中所遇到的电子学量的基本测量原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测量误差分析和处理测量数据的能力。
对现代新技术在电子测量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解决现代生产和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都是很重要的。
也是为后续的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和专业课实践,打下一个良好的技能基础。
(2)EDA技术本课程是电子类和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通
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EDA技术的基本内容,掌握EDA的基本过程,能够运用EDA软件和硬件描述语言VHDL设计实用的数字电路,并能用大规模可编程器件组成实际电路,同时配合实验,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理论讲授为30学时,实践训练为30学时。
本课程应在学习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及计算机操作课程后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3)广播电视接收技术《广播电视技术》是一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实践性课程。
作为理论学习部分,通过有关知识的学习,能使学生以已学的电子学理论、电磁学理论为基础,在分析、理解电视信号的产生、发送和接收过程中,将这些知识融为贯通,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各类电器的维护能力。
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4)智能仪器及仪表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它介绍了智能仪器的基本组成、功能特点、发展趋势,重点讲解如何利用微处理器系统使电子仪器实现智能化,包括有关原理及具体软硬件设计方法。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智能仪器的功能特点、构成形式及发展,掌握智能仪器设计中常用的软硬件技术。
掌握三类(电压、频率、示波器)最具代表性的智能仪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从而建立起智能仪器的整机概念。
熟悉基于图形编程的虚拟仪器的基本设计思想及方法。
2.信号处理方向(1)信号检测与处理《信号检测与处理》是本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动态测试与信号处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正确选用分析测试装置及系统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和解决工程中的动态测试问题打下基础。
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应对动态测试中的基本概念、问题、理论、方法、环节、手段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并能初步运用于常见动态机械量的测试。
(2)随机信号分析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能掌握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其统计特性的描述、随机信号通过系统分析以及电子系统中常见的窄带、正态随机信号的分析,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离散随机信号分析成为本课程的重点要求掌握内容。
(3)数据库技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SQL;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关系数据库方法和SQL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后台数据库的能力。
(4)数字通信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它是通信原理等课程的后续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掌握有关数字通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通信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为进一步学习、掌握和了解各种通信和电子系统的知识奠定基础。
4.目前的就业形势及我们应怎样面对这一形势
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就业曾经有过耀眼的辉煌,到了近两年,毕业生就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虽说几经拼搏,国内顶尖的电子类高校毕业生最后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而占大多数的普通高校的同类毕业生却远远不如。
就业的困难主要是由于相关行业呈现颓势,并且从近期的发展来看还见不到走出低谷的趋势。
另一方面,1999年高校扩招时,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计算机或电子类专业,其结果高速增长的毕业生人数与市场的吸纳能力之间形成巨大的差额,僧多粥少,加大了就业的压力,就业层次有向硕士学历集中的倾向,本科生需求会相当平淡,专科生将供大于求的困境仍将会持续。
电子类毕业生就业的困境:今年电子类毕业生仍会遇到巨大的困难,首先是行业不景气,直接影响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许多知名企业不会招聘或极少招聘本科生。
其次,供方人数增长,不仅是本科层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长,而且扩招的硕士研究生也将面临就业,这对本科生就业又增加了一层压力。
第三,行业布局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京沪及沿海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还有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及少数西部城市电子信息企业相对集中,这就使毕业生流向的集中,招致在这些地区竞争更加激烈。
第四,金融危机的影响还继续存在。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更新就业观念适应市场需求。
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就业难主要难在大城市、难在热点地区、难在毕业生就业的高期待。
在面临就业市场由卖方市
场转向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毕业生应当改变自己的求职心态,以市场为导向,避免就业地区和就业领域过于集中,中小城市和西部城市常处于人荒的境况,中小企业和不著名公司仍求贤若渴,大学生应当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务实,进取的人生态度,从实际出发,立大志,吃大苦,耐大劳,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毕业生大有用武之地和发展机会。
再就是避免被一步到位捆住手脚,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再发展,以务实可行的态度面对面临的就业困难,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曙光就在眼前。
大学生还可以选择自己创业,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要努力提高创业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