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但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其显著的特征: 老年人数量大, 老龄化速度快, 地区差异大,且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要正确分析老龄化的原因,针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引发的老年人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 才能更好地应对中国老龄化问题的挑战。

关键词:老龄化;概念和内涵;原因;特点;影响;策略;

人口老龄化是21 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的国家。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妥善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对做好当前老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还可为解决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借鉴。本文从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征入手,阐述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探索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切实可行的老龄工作对策。

一.老龄化的概念和内涵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上升。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的统计,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 岁以上老龄人口数超过人口总数10 %,或65 岁以上老龄人口数超过7 % ,就称其为老龄化国家或老龄化地区。据此,国际上习惯将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三种类型:65 岁以上老龄人口数超过总人数7 %的称为老年型人口,4 % - 7 %称为成年型人口,4 %以下称为年轻型人口。2000年,我国60 岁以上老龄人口数为1. 3 亿,首次突破10 % ,正式跨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

二.我国老龄化形成的原因

(1)人均寿命的延长是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之一。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有了较大提高。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医疗条件的改善,老年人数量增加。1985 年为68.9 岁,而2001 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1.8 岁,15 年间增加了3 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是必然趋势。这是老龄化社会形成、发展以及成熟的一大原因。

(2)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的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近几十年来,我国成功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的生育率迅速下降,从而少儿人口及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老年人口的比重则相对上升。在这方面分析看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这是客观事实。与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相比,我国更快地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主要源于我国生育率下降的速度是急剧的、迅速的,而西方国家是平缓的、渐进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迅速的迈向了老龄化社会。

(3)经济的发展和伴随的人口流动、迁移的经常化,使老龄人在某个地区集中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青壮年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这就造成经济不发达地区人口老化。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将以平均每年五百万的速度增长,2010 年将接近一亿六千万。许多农村家庭成为所谓的“空巢家庭”。

三.我国的老龄化有如下特点:

(1)老年人数量大。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 21 世纪初期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超过1 亿。据有关预测,2010 年60 岁以上老年人为1.52 亿, 2020 年达到2.01 亿, 2030 年将为3.42 亿, 2040 年将超过4 亿, 为4.09 亿, 到2050 年将达到4.38亿。

(2) 老龄化速度快。有研究表明, 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更快。60 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由7 %上升到14 % , 只需25 年或26 年,快于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日本, 而其他发达国家完成这一过程用了更多的时间: 法国用了115 年, 瑞典用了85 年, 德国和英国用了45 年。中国老年人口比重由14 %上升到28 % , 则大约只需要35 年左右的时间。

(3)老年人口中呈现高龄化。国际上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时通常把80岁以上老人划为高龄老年人口。我国高龄老年人口在1991 年到2000 年的10 年间, 以每年3.6 %的速度增长, 预计到2025 年和2050 年将分别达到3457 万和12083 万。由于高龄老年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寿命长, 在高龄老年人口中高龄老年女性的比例很大。

(4) 地区差异大。由于地域、城乡之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东部地区城市人口老化超前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 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城乡差异还会因人口流动而拉大, 未来农村地区是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地方。

(5)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发达国家的65 岁及65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 %时, 人均国民总产值( GNP) 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我国进入老龄化国家时, 人均国民总产值(GNP) 仅为800 美元。发达国家遇到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之后, 而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就遇到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四.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1) 社会赡养负担加重。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最终要形成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部分。积累基金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消费基金多,积累基金就少,反之,消费基金少,积累基金就多。积累基金多意味着国家和企业可以拿出更多的钱用于投资和扩大再生产,这对拉动经济增长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相应地就使得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是不利的。加上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退休金总额也在不断地上升,1978 年全国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险福利费用总额为17. 3 亿元,到1997 年增加为2 068. 3亿元,19 年间增长了119 倍。据专家预测,到2030 年,这一费用将达到73 219. 5亿元,2050 年将达到182 195. 2亿元。这样庞大的数字会对国家的财政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困扰。

(2) 社会保障的压力增大。我国老龄化与养老保障制度转变同时发生,历史欠账形成沉重的负担。表现为已退休人员和养老保障体制改革前参加工作的人需要靠“新人”的缴费供养,形成个人账户空转。目前养老统筹的覆盖率也很低, “十五”期间,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了3 800多万人,达到1.74 亿人;但仍有大量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劳动者和灵活就业人员,没有被制度覆盖。农村养老问题也比较突出。在农村原先集体供养老人的制度随着集体经济的解体而瓦解,农村养老主要通过家庭赡养自行解决,而农村家庭养老受到子女自身经济实力和是否具有孝心两个方面的影响,养老的纠纷较多,农村老年人口普遍缺乏养老、医疗、照料服务等基本社会保障。此外还有农民工养老和被征地人员的养老问题都将给国家、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急需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

(3) 对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产生一定的影响。据国内权威机构的一项研究测算,2000 年我国每100 个劳动年龄人口只需负担15. 6 个老年人,2050 年则要负担48. 5 个老年人。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现收现付的养老社会保险体制,养老金是直接从企业收入中支付的,如果企业的退休人员多,企业用于养老的负担就重,在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