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理学与矿山安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5 77.3 66.75 56.7 45 37.87
10.6 10.9 10.4 9.9 9.9 8.9
30.9 33.2 33.7 27.7 18.8 14.9
“非典”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互联网
2010-12-2 26
三、安全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管理
影响煤矿从业者行为的心理状态 1.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产生原因主要是错误的经验 侥幸心理 主义和小概率事件误导; 2.省能心理 省能心理——长期养成的一种心理习惯, 省能心理 干任何事情总想省事:抄近路、图方便、 嫌麻烦、怕费劲、得过且过; 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特定情况下,人的言行在好 逆反心理 胜心、好奇心、求知欲、偏见、对抗情绪 等心理状态下,产生与常态心理相反的对 抗心理状态;
2010-12-2 28
三、安全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管理
7.冒险心理 冒险心理——表现特征:好胜心理,到处 冒险心理 逞能;爱打赌,不计后果;曾有违章行为 而未酿成事故的经历;为争取时间和抢施 工进度,对安全生产置若罔闻。 8.厌倦心理 厌倦心理——长时间从事单调、重复性工 厌倦心理 作而产生的一种心理。 9.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 情绪波动、 情绪波动 思想不集中——受社会、家庭 环境等客观条件影响,容易产生烦躁、神 志不安、手忙脚乱;或是高度喜悦、兴奋、 得意忘形,导致不安全行为。
2010-12-2
7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 思维 思维—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 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心理过程; • 情绪 情绪—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从事某 种活动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 • 情感 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对外界 刺激的心理反应。 • 意志—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 意志 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 的的心理过程。
链接:人的不安全行为
(二)个性对不安全行为表现的影响 有缺陷的个性,如思想保守、容易激动、胆小怕事、 大胆冒失、固执己见、自私自利、自由散漫、缺 乏自信等,对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态度的影响 态度是指对人和事的看法在言行中的表现。 2.动机的影响 经济动力、社会动力、自我实现动力、综合动力。 (三) 行为的退化
2010-12-2 27
三、安全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管理
4.凑兴心理 凑兴心理——人在社会群体生活中产生的一 凑兴心理 种人际关系心理反应,多见于精力旺盛、能 量有余而缺乏经验的年轻人; 5.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自身行为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 从众心理 从而无法用自己的理性和识别能力作出判断 的一种心理; 6.麻痹心理 麻痹心理——原因:习以为常,“临危不 麻痹心理 视”;经验“丰富”,丧失戒心;注意力不 集中,未能及时发现反常现象,一旦有异情 就束手无策;工作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
2010-12-2
17
二、安全心理学
煤矿安全心理学——结合煤矿生产活动 煤矿生产活动的 煤矿生产活动 特殊规律和安全生产的具体实践,研究煤 煤 矿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人的心理因素及其 作用规律的一门应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 作用规律 煤矿生产中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和 控制途径。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安全科学 的一个重要领域。
2010-12-2 23
主要内容
★心理学基础知识 ★安全心理学(煤矿安全心理学) ★安全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管理 安全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管理 ★煤矿从业4
链接:2001-2006年全国安全事故统计 链接:2001-2006年全国安全事故统计
事故( 事故(起)
安全心理学与矿山安全
河南理工大学 欧阳文峰
2007年4月
主要内容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安全心理学(煤矿安全心理学) 安全心理学( 安全心理学 煤矿安全心理学) ★安全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管理 安全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管理 ★煤矿从业者的安全心理素质 煤矿从业者的安全心理素质 ★关于安全心理培训教育 关于安全心理培训教育
2010-12-2 21
链接:人的不安全行为
二、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和预防
(一) 建立与维持兴趣 建立和维持对安全工作的兴趣 1.荣誉感 2.责任感 3.自尊心 4.从众性
从众心理的人,真诚地愿意遵守安全规程和安全习惯。
5.竞争性 6.喜牵头
2010-12-2 22
链接:人的不安全行为
7. 逻辑思考能力 8. 希望得到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安全教育与培训 可增强人的安全素质,确立安全意识、认识和掌握 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提高安全操作技能, 确保安全生产。 主要包括: 1.安全知识教育:解决应知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 安全管理知识。 2.安全技能教育:解决应“会”的问题 3.安全态度教育:是安全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 (三) 安全监督与检查
2010-12-2 31
三、安全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管理
对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 1.多姿多彩的安全培训教育 多姿多彩的安全培训教育(单调、枯燥的 多姿多彩的安全培训教育 教条化方式→新鲜多样、喜闻乐见、寓教 于乐的形式,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2.人性化的安全管理 人性化的安全管理(代替传统的简单粗暴 人性化的安全管理 的严惩严罚方式;多一些良言相劝,少一 些粗暴打骂。应用家庭寄语、井口亲人送 温暖等亲情方式代替大会小会不停讲的枯 燥方式)
精神病

2010-12-2
11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美国著名心理学 家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 到高。它们是: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 重 的 需 要
社 交 的 需 要
安 全 的 需 要
生 理 的 需 要
2010-12-2 20
链接:人的不安全行为
(四)人的注意力问题 仅靠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作为搞好安全工作的主 要杠杆,是一个非科学的精神主义安全管理法。 1.选择的注意 新而强的刺激,具有更大的被选择性。 2.唤醒水平模型 3.注意的范围 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处理的刺激量。 4.注意的持续 对任一事物不可能长期持久的注意下去。
总计 煤矿
死亡( 死亡(人)
总计 煤矿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1000629 1073434 963976 缺 727945 627158
3082 *13960 *15597 缺 3341 2945
130491 139393 136340 136755 126760 112822
2010-12-2 8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 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 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制约因素有二:素质;环境、 教育和实践活动。 • 性格:指一个人的个性。性格由不同的性格 性格: 特征组成。(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 的理智特征:感知方面、记忆方面、想象方 面、思维方面(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 格的意志特征 • 气质:指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气质:
哲 学(父亲) 生理学(母亲) 生物学(媒人) 心理学
2010-12-2
4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研究心理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性, 研究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研究心理过程 和个性心理相互关系的科学。 • 人的心理的实质:人脑对于客观现实的反应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两个方面: 心理活动: 1.心理活动: •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 • 情绪过程——情绪、情感 • 意志过程——意志 心理特征: 2.心理特征:能力、性格
2010-12-2
18
链接: 链接:人的不安全行为 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 一、不安全行为表现的心理与生理因素分析 (一) 情绪水平失调 一定情绪水平的维持有利于安全行为的顺 利完成,过于激动和紧张的情绪会产生人的 不安全行为。情绪水平的高低是外界刺激引 起的。
2010-12-2
19
2010-12-2
2
主要内容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安全心理学(煤矿安全心理学) ★安全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管理 ★煤矿从业者的安全心理素质 ★关于安全心理培训教育
2010-12-2
3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psychology 脑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人/动物) 1879年诞生,德国莱比锡大学(1409年建校) 的冯特教授创立。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 感觉: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 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 知觉: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整体反应。 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感觉为知觉提 供个别材料。
2010-12-2
6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分三种:无意注意 : 事先没有预定目的, 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 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有意注意 : 有预定 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 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 有意后 注意: 注意 : 事先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作意志努 力的注意。具有高度稳定性。 • 记忆—人脑对过去事物印象的心理反应过 程;
2010-12-2 9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保健{ 心理保健{ 心理素质
心理问题(心理异常) 心理问题(心理异常) 心理失调 心理调适 心理障碍 心理咨询 心理疾病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 精神病
≠神经病
2010-12-2
10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容易
容易
心理健康
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较难
2010-12-2 12
主要内容
★心理学基础知识 ★安全心理学(煤矿安全心理学) 安全心理学( 安全心理学 煤矿安全心理学) ★安全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管理 ★煤矿从业者的安全心理素质 ★关于安全心理培训教育
2010-12-2
13
二、安全心理学
心理学 理论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安全学 安全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基础学科) 职业卫生工程 安全管理工程 安全心理学 煤矿安全心理学 安全工程
5670 *14924 *17315 6027 5986 4746
*:为工矿企业数据
2010-12-2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国家安监总局网站
25
链接:2001-2006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 链接:2001-2006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 事故 (万起) 死亡 (万人) 直接损失 (亿元)
备注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10-12-2 29
三、安全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管理
导致煤矿从业者(矿工)心理异常的主要 因素:
1.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和条件的好坏;国家政策、 法规正确与否;社会福利待遇和工资制度,社会 的就业情况和失业率以及社会交往中人与人的关 系准则等; 2. 作业环境因素 作业环境因素——煤矿井下劳动环境的复杂性, 以及作业带来的负担和危害,构成了煤矿从业者 劳动的特殊性:劳动强度大、安全卫生条件差、 工作时间长和环境艰苦;
2010-12-2 30
三、安全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管理
3.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使人产 家庭因素 生乐观向上的心理情趣,而有助于工作; 如果家庭环境不佳,容易导致工作时心灰 意冷,漫不经心而酿成事故。煤矿从业者 (矿工)的家庭生活特点:夫妻两地分居 多,农民工在矿上住单身宿舍而家属则留 在老家务农;家庭负担重;年轻人多,处 在婚恋期的人多;夫妻感情纠葛、住房、 经济等问题突出。
2010-12-2
14
二、安全心理学(参考书) 安全心理学(参考书)
2010-12-2
15
二、安全心理学
安全心理学—研究与安全有关的个人、群体 的及组织的心理、行为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事故原因。 研究人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和事故发生时的心 理状态、群体特点及组织行为规律等。 研究劳动者在对待和克服生产过程中不安全 因素的心理活动规律。
通过研究试图发现人的因素与事故发生的关系。
2010-12-2 16
二、安全心理学
• 研究目的: • 从心理学的角度 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如何有效地对人进行安全教 心理学的角度 安全教 干预人的不安全行为 育,干预人的不安全行为 疏导人的不正常心理 干预人的不安全行为,疏导人的不正常心理 状态,矫正人的不良态度,实施安全心理素质 安全心理素质选 状态 安全心理素质 拔技术,进行灾后心理辅导 灾后心理辅导,以及在劳动组织、 灾后心理辅导 劳动制度、操作规程、机器设备、作业环境等方 面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实施符合工效原则的设 计,避免操作人员操作错误及行为不当,预防事 预防事 故的发生,保证人员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故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