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及问题研究
软土地区勘察应注意及问题
![软土地区勘察应注意及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f3d9e82a417866fb94a8e0d.png)
软土地区勘察应注意的问题XX地区处于长江三角洲冲积~湖沼平原,中上部的土层一般为第四纪全新世与晚更新世河口~湖沼相沉积土层。
在XX的长期勘察工作中发现,XX大部分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软土发育,为工程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在前期勘察中查明其分布、性质与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方案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依据在XX地区的长期勘察经验,结合花桥污水处理厂迁建一期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浅谈一下软土地区勘察应注意的问题。
一、软土的定义与危害性软土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强度低、而渗透性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
主要有淤泥质土、淤泥、泥炭、泥炭质土等,目前在XX地区的勘察工作中,主要的软土层为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部分区域有揭露薄层泥炭的发育。
软土一般具触变性、流变性、高压缩性、低强度、低透水性、不均匀性等特征,在工程应用上表现为:地基沉降量大,一般可达数十厘米甚至到数百厘米;地基沉降时间长,一般达数十年甚至到数百年;地基沉降不均匀,由于上部结构的特点与荷载差异,常常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抗剪强度低。
由于软土地基具有上述特征,常常影响公路、铁路工程质量,引发地质灾害。
其危害性主要表现为:软土地基的过大和不均匀沉降将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制约路面通行能力、行车安全度和舒适度;路基、路堤可能会随着软基一起产生滑移,引起公路、铁路路面的整体破坏。
由于软土地基的危害性,高速公路与铁路对于软基的处理标准要求高,而这同时也对软基工程地质勘察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结合工程浅谈勘察工作中的着重项1、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拟建场地位于XX花桥花园路东、312国道北、沪宁高速公路南。
本工程由二沉池、生化池、污泥浓缩池、鼓风机房等构(建)建筑物,规模为6.25万吨/日。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之规定,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及勘察中注意问题
![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及勘察中注意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c6d1b6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6.png)
建筑科技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及勘察中注意问题蒋红俊(镇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江苏 镇江 212000)摘要:目前建筑工程通常会使用到软土地基,在施工前要全方位的勘察软土情况,掌握软土的有关信息,确保建筑质量不受影响,健全软土地基相关措施,使工程建设能够发挥出最好的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和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软土地基;勘察技术;勘察问题在软土地基工程中应用勘察技术,要先选择正确的原始数据,保证满足软土地基的地基处理合理性和可靠性需求。
勘察专业技术人员要掌握多样化的勘察软土地基方法,结合软土地基特征,开展工程勘察。
因此在软土地基工程实施正确勘察方法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工程勘察技术,顺利实施软土地基工程。
1 当前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分析1.1 阐述何为软土地基软土是指孔隙大、含水量高和高压缩性的细粒土,同时它有着较高的灵敏度,较大的固结系数以及复杂的土层层状特征。
软土主要为泥炭、淤泥、淤泥质粉质黏土等。
软土上的建构筑物如地基处理不当,则地基沉降量可能较大,少则十厘米,多则百厘米。
沉降的地基若是时间长,已接近十年甚至百年,尤其是靠近沿海的软土地基,因厚度大,固结速度慢,地基沉降不均匀,上部结构和荷载差异的情况,引发地基沉降情况出现。
软土地基存在上述特征,会影响到铁路和建筑工程的质量,甚至会引发地质灾害。
软土路基无法根据路基的线条确定,一般要应用技术手段加固软土路基,保证地基的承载力。
1.2 软土地基勘察技术与步骤第一,技术。
首先,地面调查测绘技术。
在测绘和勘察软土地基时,由于软土地基有着特殊的土壤性能,因此要根据软土分布情况、内部组成进行了解,明确地基结构。
在调查软土地基的施工范围时,需要先掌握地貌、地形和软土分布情况。
在施工时,合理的调整软土颗粒构成以及厚度。
软土由于内部水分大,因此要考虑土壤内部的排水性。
在建筑中,软土地基作为基础,需要深入研究地下水的埋深。
测绘人员要先全面测绘,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测绘方法,在指定的范围内布置观测点。
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及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b5e4e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1.png)
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及处理方法摘要:我国软土区分布广泛,在地质工程中软土属于特殊性岩土,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很大,容易导致工程地质风险。
因此,为确保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安全性,为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全面可靠的技术分析及地质参数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结合软土地基工程的特点,分析软土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总结勘察技术要点、软土物理性质及处理方法,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软土地基;勘察技术;处理方法引言软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
软土地基承载力能力低,压缩性高,稳定性差,工程性质及力学性质差,若处理不当会给建筑工程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及深基坑的不断发展,从而要求针对软土地基勘察的方法、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工程勘察作为工程建设的最基础环节,准确查明建筑物场地的土质条件及地下水条件,为设计提供合理的地质参数,同时针对工程特点,提供软土地基处理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一、软土地基工程特点及诱发的工程问题软土层一般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具有高压缩性和流变等不良特性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造成地基失稳。
软土地基工程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抗剪强度低。
软土本身孔隙比大,含水量大,土体松软,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
其抗剪强度指标较小,C值在5-12 kPa范围,φ角在3-8°,故其抗剪能力差,地基承载力低,在受到建筑物基础及上部结构荷载作用时,易导致土体剪切破坏,致使地基失稳,建筑物破坏。
2、压缩性高。
软土地层压缩系数a一般大于0.5Mpa-1,属于高压缩性土,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土体压缩,建筑沉降加速,易导致过大沉降及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建筑物开裂、倾斜。
3、渗透性弱。
软土含水量较大,但透水性差,渗透性系数K<10 -5 cm/s,且软土中的水属于结合水,而非重力水。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想通过简单的降水方式来使得土体固结、强度提高是无效的。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分析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caedf6b90d6c85ed3ac6a6.png)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分析摘要: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工程开展之前必须经过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有着该工程能否进行的表决权。
勘探人员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自然环境的了解,并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为工程设计者提供详细的岩土参数和合理的施工方案。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大差异。
如何保障在软土地基上施工,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软土地基特性、软土地基勘察技术要点、流程以及关键问题,为从事软土地基勘探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软土一般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和抗剪强度很低的呈软塑或者流塑状态的黏性土。
软土是一类土的总称,并非指某一种特定的土,工程上常将软土细分为软黏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和泥炭等。
软土的这些特点容易引发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从而造成工程的安全性降低并且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因此必须通过岩土勘察工程,详细了解软土的岩土特性,并且合理有效地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达到施工安全标准,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
1.软土地基的特性及对工程勘察工作的影响1.1 软土工程的特性软土地基与其他土质地基相比,软土具有透水性差、强度差、不均匀、触变性、高压缩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增大了工程的难度,给勘察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①较差的透水性。
软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透水性差,使得地基的排水功能差,造成工程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建筑的沉降;②较差的强度。
由于软土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等特点,使得软土地基承压能力有限,稳定性差,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甚至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性;③不均匀。
软土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在周围环境因素的作用下,软土地基的沉降分布极不均衡;④触变性。
软土灵敏度高、扰动性大,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受到震动等扰动作用下,可能会引发软土地基结构破坏,强度丧失,导致软土地基的变形或者侧滑,引起建筑塌方;⑤高压缩性。
探讨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及问题
![探讨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及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5ef514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e.png)
探讨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及问题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的发展,建筑工程发展也不例外。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在处理大面积软土地基时,一定要充分考慮工程所在区域地质、水文现象资料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选择最好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软土指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软土往往给工程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
本文对软土地基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对软土地基工程的勘察和地基处理进行了探讨。
希望同行予以交流、共勉。
标签: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在我国经济发展推动下,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施工规模和地域不断扩大,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软土。
因受软土特点影响,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工程安全性受到较大威胁。
因此,软土地基工程勘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另外在处理地基时,一定要考虑到环保问题,尽可能的节约能源,这样就能防止处理地基时给地面水以及地下水造成污染,也能有效的避免振动噪音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等。
一、软土地基工程特点和危害软土给软土地基工程造成的影响与其自身性质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软土地基的性质因地而异,因层而异,不可预见性大。
软土触变性较大,因此地基开挖时因受到扰动自身结构会发生变化,强度随之降低,容易将基础土体挤出或发生侧滑现象,影响软土地基工程的安全实施;软土具有流变特性,因此地基排水固结变形较明显导致工程的不均匀沉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软土地基工程的稳定性;软土透水性较差,因此内部含有较多水分,延长地基的排水时间,导致建筑工程沉降周期较长,给软土地基工程的稳定构成了较大威胁。
二、软土地基工程的勘察通过对软土地基工程进行勘察,全面掌握其地质状况,这在保证软土地基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工程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应明确勘察方法和勘察技术,为勘察工作的高效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软土地基工程勘察应利用多种勘察技术,例如室内试验、钻探和原位测试以及地面调查测绘等均是较为常用的技术。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讨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5c3a84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5.png)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讨1. 引言软土地基和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
由于地基基础结构的不规则性,尤其是在特定机构和沉降审核的情况下,相关工程项目可能表现出异常的响应。
因此,对软土地基和岩土工程的勘查和数据处理至关重要,这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在确定的位置建造各种类型的结构的可行性并最小化安全问题。
2. 勘查工作对于软土地基和岩土工程的勘查,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包括:1. 地面区域首先需要对地面区域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表层和次表层的厚度和物理特性,这可以通过使用地质钻探和测线仪来实现,这些仪器可以检测土壤和基岩的厚度和稳定性。
2. 土质特性在确定了表层和次表层的物理特性后,需要进一步了解软土地基和岩土工程中土质的其他特性,例如孔隙水压、膨胀力和流动特性。
这些特性是预测并最小化土壤沉降和下沉问题的关键因素。
3. 岩石特性当遇到岩石地层时,需要确定岩石的类型、厚度、稳定性和石缝的开裂情况。
对岩石的全面了解可以有助于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爆破工作,以及在找到坚固的基岩后可以建立多高的建筑结构。
4. 环境因素在总体勘查后,还需要进行环境因素的分析,例如地震、洪水和风暴等天气条件的影响。
这有助于确定是否需要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和排水性能。
3. 数据处理获取全部勘查后的数据后,可以开始评估勘查数据并最终确定工程的可行性。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1. 地质模型在提交所有的勘查数据后,需要开发出一个全面的地质模型,以确定环境的变量对设计过程的影响。
地质模型的优点是可以模拟土层的变化情况,还可以确定胶结土和弱固土等软土地基的物理特性。
2. 调查和实验在创建地质模型后,可以进行很多调查和实验,例如试验研究软土地下的地下水位变化率以及软土的尺寸变化、重量和强度。
最后,勘查数据分析是确定土壤或岩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结构特性的关键阶段。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使用数学和统计工具,例如回归分析和统计学建模,确定物理特性和工程要求之间的关系。
探讨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及勘察中注意的问题
![探讨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及勘察中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5e1173e941ea76e58fa04db.png)
探讨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及勘察中注意的问题摘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施工地域的不断扩大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对于施工地的土质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苛。
由于软土受力不均匀、压缩强度大、易吸水易变形的物理特性,对于在软土地基上的建筑工程有着超高的施工要求和检验标准。
软土的概念是从土粒的孔隙上界定的,指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1.0,压缩系数不大于0.5MPa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
常见的有淤泥、淤质泥土、经常发生泥石流的山体堆积的泥炭以及泥炭质土等。
由于软土含水量大的特点,建筑单位施工时常发生塌方的情况。
因此,对施工现场进行土质和岩体的勘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尤其是软土地基工程的勘察。
作为当前岩土工程常见的地基类型,对于软土地基有效而实用的勘察能够提高施工单位建造时的安全系数,极大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
本文根据工程勘察技术的实际运用,分析了软土地基的理化特点和工程特性,总结出软土勘察时的技术要点,细化了勘察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安全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软土地基;地基工程;勘察技术;力学性质;地面调查前言软土的成因类型有滨海相、湖沼相、谷地及河滩冲洪积相沉积几种,以滨海、湖沼沉积为主,其沉积时代主要为第四系更新统和全新统(即)两个时代。
施工实践中,时常会遇到物理力学性质差且分布面积较大的第四系软土类区域。
所以,针对这些区域进行岩土工程勘查,发现并排除可能给工程单位施工时带来的安全隐患,是地质勘察人员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软土地基的特性软土地基的特性主要是有软土的理化特点所决定。
(一)软土的触变性软土最大的特点就是触变的特性,在软土出现外力影响的时候,特别是连续的震动或高强度的起伏作用,会造成软土结构的破坏,这会降低软土的结构强度,出现整个软土层的滑动与沉降,直接影响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或者说,当不扰动土受到外界的振动以后,由于不扰动土的上体结构遭到破坏,强度就降低。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讨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fe9bd4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8.png)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讨引言软土地基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其在城市建设、道路桥梁等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勘察和数据处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探讨软土地基岩土工程中勘察和数据处理的相关内容,以期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参考。
一、软土地基及其特点软土地基是指地基土层的工程性质比较差的土地,其主要特点是承载能力较低、变形性较大、容易发生沉陷等。
软土地基在建筑和基础工程中常常会遇到,因此对软土地基的勘察及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岩土工程勘察内容1. 地质勘察在软土地基岩土工程中,地质勘察是首要的一步,主要包括对地质构造、岩土层分布、地下水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地质勘察的内容还包括地质灾害评价、地下水位监测等,这些都对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地基勘察地基勘察是指对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变形特性、地基沉陷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包括采用现场的勘察方法以及室内的测试分析方法,以获取地基土的相关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3. 地下水勘察软土地基岩土工程中,地下水对地基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地下水勘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地下水勘察包括地下水位的监测、地下水渗透性的测试等,以获取地下水对软土地基的影响情况。
三、软土地基岩土工程数据处理1. 地质数据处理地质数据处理是指对地质勘察中所获取的地质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并形成地质图、地质报告等。
地质数据处理包括对地质灾害的评价、地质体稳定性分析等,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四、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与数据处理的意义软土地基岩土工程中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是工程设计的基础,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软土地基岩土工程中的勘察与数据处理结果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因此对软土地基的勘察与数据处理工作的精准性和准确性要求极高,只有在充分了解地质、地基、地下水等情况后,才能合理地对工程进行设计。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分析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a8341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0.png)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土质以及其承载力等方面越来越重视,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水平。
因此本文通过对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进行了重点分析,另外,在确定桩基承载力以及稳定性之后,需要结合现场情况进行荷载试验,同时需要根据施工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由于土体中软弱层是软土地基最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其次是水文条件、气候等方面因素,对地基稳定性造成重要影响。
所以,工程中要根据勘察结果制定合理可行方案,从而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要求,为以后的施工奠定基础。
关键词: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引言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建设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应对其进行规范,选用适当的勘察技术,并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设计相应地基处理方案,并且重点分析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以达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保障工程工期和施工质量的最终目的。
1岩土工程相关概述岩土工程包括岩石、土、地下水等,按照工程建设不同,分为勘察、设计、治理、监测、检测等阶段。
在周期性荷载或高荷载下,岩石材料的强度和变形特征较之于荷载平衡时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在不同荷载下,不同的受力方式对断裂和过度变形的影响也不同。
不同载荷条件下,其谐振性能均与加载次数、速度等因素有关。
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而岩土工程面临的问题也十分复杂和多样。
在开展各类施工工程之前,应先测量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对施工现场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确定,以便在施工现场出现不利施工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岩土工程勘察要点2.1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实验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工程人员需要通过一系列实验来科学区分、明确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包括岩土类型、岩土性质(如塑性、粒径)等。
例如,在开展土壤颗粒比重实验时,工程人员必须安排专业人员分别测定干土、比重瓶以及水的精准质量;在计算出质量差值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土壤颗粒比重,以及土壤颗粒、水和空气的体积比;最后根据体积比进一步调整土壤颗粒的孔隙比和饱和度,确保各项参数达到最佳状态。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探究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217c21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6.png)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在建设中需要考虑土地基础情况。
而软土地基岩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这类地质工程的勘察工作需要更加细致和周密。
本文针对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要点进行探究,以便工程师能够更好地进行勘察工作,并尽可能避免一些工程质量问题。
一、电阻率勘测电阻率勘测是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勘测方式。
主要是利用地下岩土物质的电性差异,通过电极与仪器的配合,在不挖墙角的情况下,测算地下岩土的分布情况。
这种勘测方式能够给出岩土的基本分布情况,同时也能够提供较好的判断依据。
二、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任何一种建筑工程都必须进行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对于软土地基岩土这样的复杂地质情况来说,地质勘察是至关重要的。
地质勘察能够提供更多的岩土地质情况,比如随深度递增的固结压缩系数、抗剪强度、地下水位等等。
这些数据对于工程师在制定设计方案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孔隙水压力探测孔隙水压力探测是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中另一种非常重要的勘察方式。
主要是通过垂直钻进地下,利用孔隙水的流动状态,探寻出孔隙水形态和压力的情况。
这种勘察方式能够提供软土地基岩土地下水位情况,以及围堰渗漏的情况等等。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这些数据对于制定施工方案和加强风险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
四、地震波勘探地震波勘探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不同的岩土层之间传播特性进行的地质勘察方法。
在软土地基岩土勘察方面,这种方法能够进一步探究到地下不同地层的层位和结构,以及软土层的厚度和物性变化情况等等。
这些数据对于工程师在进行设计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地面形变勘测地面形变勘测是一种利用测量工具进行地面形变量测的勘测方式,在软土地基岩土工程中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勘测方法。
这种勘测方式主要通过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包括倾斜计、位移计等等,来对地面的畸变、沉降变形等进行测量。
这对工程建设中对于软土地基岩土地形的改变情况进行监测非常有用。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分析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e6efb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8.png)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国科技发展十分迅速,软土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把控,做好相关设计与施工,避免出现任何意外。
文章主要针对我国软土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首先介绍了软土地区地质勘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介绍了软弱地质条件下对建筑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然后从设计方面提出在建设中应注意到的几个环节;最后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方法及技术措施等来解决软土路基工程勘察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
文章对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探技术要点方面进行分析,为相关领域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探技术;要点分析引言为保证软土勘察成果质量,文中先开展了软土基础特征分析,再进行了软土勘察重点分析及技术优化措施研究,其后进一步分析了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结果表明,相较其他地层,软土的特殊性明显,在其勘察过程中,地面测绘及调查、现场钻探、现场原位试验、室内试验和勘察报告编制是其勘察重点,且通过各类勘察重点的技术优化措施研究,能有效保证勘察质量,并可通过换填法、复合地基法和排水固结法开展其后续处理。
1岩土工程勘察施工技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按阶段进行包括可研初步勘察与详勘阶段,选址勘察主要作用是收集目标场地地质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方案对比选址最佳施工场地,按照主次划分为后续现场勘察提供便利。
应收集方案场地详细地貌地质等,对已有资源全面分析实地考察明确场地岩土性质及详细地质结构,如工程资料数据不足通过工程外滩方法实地勘测详细收集相关资料。
初步勘察是为保证施工现场稳定性进行岩土工程深入评估,勘察工作主要在建筑范围内进行,主要技术手段包括土工测试开展及岩土工程地质测绘等。
应根据勘察需求确定详细勘测工作内容,对场地存在的恶劣地质问题深入分析,明确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等。
要了解场地地质结构构造特点,具体勘测场地分析后需要明确对地震承受程度,场地存在季节性冻土应查明最大深度为后续勘察提供参考。
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及勘察中需注意的问题
![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及勘察中需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54946ff19e8b8f67c1cb9e1.png)
钻探是岩土工程 中划分土层最重要 、 最关键的一环 , 能 揭 示 软 土 的 厚 度、 状态、 颜 色 以及 所 处 的层 位 , 探明地下水的埋深、 径流与排泄条件 , 确 定
岩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等 。在公路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中, 为 保 证 软 粘 土 不 被扰 动 , 地层性质不被破坏, 一 般 以采 用 干 钻 法 为 宜 , 当需 要 采用泥浆护壁 回转钻 进时, 必须采取措施 , 防止软土地基结 构发生变化而 改 变 土 的 原 始 物 理 力 学性 能 。对 软 土 取 样 采 用 薄 壁 取 土 器 静 压 法 , 从 取 样 至试验 的全过程 , 必 须采 取有效的措施 , 保 证样 品不受扰动 、 变 形、 水分流 失 等 其 它 外 界 因 素 的影 响 , 对 砂 土 采 用 标 准 贯 入 器取 样 。 2 、 现场原位测试技术
土 性 对 工 程严 重 危 害 性 , 因此 , 建议钻探取样 做不固结不排水 f u u ) 强 度 试
十年甚至到数百年, 特别是沿海 一带 的软土地基, 由于厚度大 , 固结速度较
慢; 地 基 沉 降不 均 匀 , 由于 上 部结 构 的特 点 与 荷 载 差 异 , 常 常 引起 地 基 不 均 匀沉 降; 地 基 抗 剪 强 度 低 。 由于 软土 地 基 具 有 上 述 特 征 , 常常影响公路 、 铁 路工程质量, 引 发 地质 灾 害 。 其 危 害 性主 要 表 现 为 : 软 土地 基 的过 大 和 不 均
性质、 化学性质和 力学性质 , 其 中软土力学性质 试验最重要。一般对于公路 软土地基要求做 固结不排水抗剪试验 、 无侧 限抗压强度试验 、 固结及直剪
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勘察及处理技术分析
![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勘察及处理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99893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0.png)
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勘察及处理技术分析摘要:水利水电施工中,因其特殊的地质环境和水文特征,往往会出现软土地基。
在工程建设之前,工程师要准确、详细、完整地进行工程勘察,确定软土的位置及工程性质,采用可靠、经济的地基处理措施,以确保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提高工程的维修水准。
本文主要论述了软土的主要工程技术特征,介绍了水利工程中常用的几种软土勘察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勘察处理技术1.软土壤性质1.1渗透率由于软黏土具有较低的耐水性,所以在具体的水利项目中,应事先进行软土排水,以进一步增强其承载能力和强度,但是这个过程涉及到大量的工程建设,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2压力下的可压性软土在受力时,其应力较小,结构稳定性较差。
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妥善地处理,以免造成水利设施运行后出现的问题。
1.3下陷速率随着水利建设的不断发展,地基承载力的增加,地基也会发生松动。
当载荷增大时,其沉降速率也随之增大。
1.4构造非均质性软土地基结构的非均质性主要是由于其结构强度和致密程度地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地基的快速建设,地基将会承受较大的荷载,从而造成地基的崩塌和沉陷。
2.软土地基的研究内容2.1地理测量在软土地基勘察中,要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不但要对软土地基进行调查,还要对洪涝、海岸沉积等因素进行研究。
比如,在沿海地区进行水利建设,应该对淤泥区域的淤泥进行调查,这些淤泥以河床为主体,以肉眼可见。
若软土地基强度较高,可按以往已建的工程进行处理,但在进行地质资料收集后,需先确定井眼深度,以防止地表渗水,保证后续施工。
2.2勘探地点在进行水利工程时,应先对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初步勘察,并依施工阶段选择合适的勘察地点,在沿海地区,以软土为主,并依软土的分布及厚度,进行合理的填筑,钻孔深度也要符合规范。
在试验环境的土壤前,需要先进行深度处理。
2.3物理与力学指标在进行软土地基的水力调查时,要进行现场试验、土方试验、资料收集,并结合现场工作对各项参数进行归纳。
关于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关于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f35f128a5e9856a5612601f.png)
关于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软土地基上建设的工程越来越多。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是建设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的选择的重要依据,选择适宜的勘察方法,对软土地基作出正确的评价与预测,提出有效的地基处理措施,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至关重要。
本文简单分析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提出了软土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的问题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软土路基;岩土工程;勘察;处理技术一、软土地基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与内容1、软土地基工程勘察目的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查明软土地基工程地质条件,提供设计与施工所需的岩土工程参数及地质依据。
2、软土地基工程勘察内容软土的形成类型、埋藏情况、分布和发展规律、层理特征、渗透性能、立体分布的均匀性、表层硬壳的厚度、地下硬土层的情况等等;对软土的固结情况进行勘察,强度、变形特征以及随着应力改变而变化的规律,并且了解其结构破坏对强度和变形的影响情况;软土中存在的地貌形态差异、填土、河道等的分布范围和深度等;软土地基分布路段的地形、地貌及第四纪地层沉积的关系;软土层内的砂夹层的厚度、颗粒组成及排水性能;软土层的埋深、厚度及上下层间的性质;地下水类型、埋深、补给与排波情况,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在软土地基上已建成建筑物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对地基强度及变形的影响程度。
二、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的关键点1、钻探与取样钻探是岩土工程中划分土层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能揭示软土的厚度、状态、颜色以及所处的层位,探明地下水的埋深、径流与排泄条件,确定岩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等。
钻孔的质量与数量必须满足施工图设计的技术要求,钻孔深度应满足施工图设计对应力与变形设计计算的需要。
钻探过程中各项深度数据均应测量获取,累计量测允许误差控制在±5cm。
在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中,为保证软粘土不被扰动,地层性质不被破坏,一般以采用干钻法为宜,当需要采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软土地基结构发生变化而改变土的原始物理力学性能。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讨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592ac4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f.png)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讨软土地基是指含水量较高、土质较松散的土层。
在土木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问题往往成为工程设计的难点。
对软土地基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软土地基勘察与数据处理的关键问题。
软土地基勘察的要点包括:取样方法、理化性质测试、地质构造和地下水状况的调查等。
取样方法对于软土地基的勘察至关重要。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取心取样、静力触探取样和半连续岩样取样等。
对于软土地基,取心取样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提供土层的层位、含水量等信息。
静力触探取样是一种快速且经济的方法,可以得到土层的密实度、强度等信息。
半连续岩样取样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方法,适用于软土与其下硬质土层交替分布的情况。
理化性质测试是勘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常包括颗粒分析、含水量测试、液塑限测试和抗剪强度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提供软土的颗粒组成、含水量、液塑限和抗剪强度等重要参数。
还需要对软土地基的地质构造和地下水状况进行调查。
地质构造的了解可以帮助分析软土地基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地下水状况的了解可以帮助评价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软土地基数据处理的关键问题包括: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等。
数据质量控制是软土地基数据处理的基础。
在勘察过程中,需要注意取样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对于所获得的数据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等。
数据分析是软土地基数据处理的关键环节。
根据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得到软土地基的物理特性和力学性质等相关参数。
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经验公式或数值计算模型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应用是软土地基数据处理的目的。
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可以评价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软土地基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是软土地基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勘察过程中,需要采用合适的取样方法,并进行理化性质测试和地质构造调查。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探究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f0d9dc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4e.png)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探究摘要:随着工程建设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软土地基这项重要内容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开展的先头部队,有着保障软土地基岩土工程能够进行的表决权,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在于查明工程施工的地质条件,对各项地基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本文结合具体的软土地基的工程勘察做出分析,并对相应的勘察要点进行严格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软土地基具体特征1.软土分布不均匀这部分主要对软土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和探讨,软土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尤其东部沿海地区较为突出,其中浙江海岸线相对来说较长,因此浙江软土也主要分布在靠近海岸的地区,而浙江软土的主要分布地区包括一些平原地区,比如:宁绍平原、杭嘉湖平原以及台州温州平原地区。
那么因为这样的地理位置就影响沿海许多高速公路和主要建筑都修建在软土地基上。
因此,此由于沉积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导致了软土地层的空间分布会同物理力学性质产生一定的变化,而不均匀的特点就是其中的一种变化。
在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这种不均匀的特点就会引发一些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2.透水性比较低软土地基岩土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河流、湖沼等冲击和沉积而形成,在对其的划分上,主要是指土地的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并且泥土空隙相对较大的土地。
这决定了软土具有透水性差、强度差等特性。
就透水性差来说,在软土基岩土工程中,由于其透水性差,因此地基排水困难,对建筑物沉降的处理过程将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同时在初期的建设过程中,也将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此外,软土本身强度低,承压能力不强,也是软土的重要特征之一,将会对施工过程形成不良影响。
3.强度差及触变性强软土地基岩土工程需要对软土的强度进行检测,而软土的实际强度都较低,软土不具有相应的承压能力,同时软土的边坡位置稳定性较差,软土地基缺少应有的抗剪强度,也就是说软土地基缺少稳定性,进而影响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
软土地基工程的勘察技术要点与问题分析
![软土地基工程的勘察技术要点与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b012b402768e9950e73881.png)
软土地基工程的勘察技术要点与问题分析摘要:软土地基工程是目前岩土工程中比较常见的地基类型,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勘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软土地基触变性和流动性特点,在进行软土地基工程进行勘察的过程中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在实际的勘察过程中需要对相应的勘察技术要点进行严格把握。
文章在对软土地基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软土地基工程的勘察技术要点与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要点;问题;措施引言软土是当前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土壤类型,由于软土的触变性、不均匀性和高压缩性,导致软土类型的地基对于工程的稳定性和支撑性都呈现比较弱的能力和性质。
如果不对软土地基进行必要的勘察、了解和改造,那么会对工程建设的总体带来直接危害。
1软土地基的特性1.1触变性所谓的触变性就是触变的特性,也就是说软土地基在受到外界因素或者外力的影响下,特别是工程施工中所出现的振动或者连续起伏,而所出现的软土结构破坏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软土的整体结构强度会发生不规则的变化,从而导致软土层出现沉降或者滑动的现象,严重影响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1.2流变性软土的主要特性是结构松散,密度较低,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水分,软土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会使水分在软土地基中的分布结构出现变化,从而导致水分出现分散和集中的现象,在这种水分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软土地基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形变。
1.3高压缩性软土层中的结构比较松散,水分比较充盈,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会出现空间和水分的压缩,从而导致软土地基在整体上出现不稳定,在软土地基出现压缩的情况下,建筑物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沉降,如果软土地基的压缩不均匀或者不连续,那么建筑物在沉降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步的情况,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1.4强度较低建筑工程需要保证地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以此来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程度,但是对于软土层来说,其中的水分难以被排除,同时也不能有效的提高抗剪能力,这样就会由于软土层强度过低,导致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难以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在实际的施工中容易出现边坡塌方和位移,形成相应的安全隐患。
关于软土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关于软土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138bac1e2bd960591c677c4.png)
关于软土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关于软土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摘要:本文就软土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的根本内容、关键问题、根本流程及数据处理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价值性,供参考。
关键词:软土地质;勘察措施;取样分析;土工试验;数据分析Abstract: this paper of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the basic content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key problems, basic process and data processing and so on several key problems are discussed analysis, have stronger systemic and value sex, for reference.Keywords: soft soil quality; Survey measures; Sampling analysis; The soil test; Data analysis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软土的根本特征所谓软土就是指自然状态下其孔隙比大于或者等于1,且含水量大于液限值的细粒土,如:淤泥、泥炭、泥炭质土等。
软土的主要特性如下:(1)触变性能:此种性能是指当软土受到外部干扰的时候就会出现结构性的破坏,导致其强度出现大幅度降低软土地基在受到振动负荷后就会出现侧向的滑动或者大幅的沉降或者根底下挤出的情况。
(2)流变性能:软土在承载后就会因为压力而变形,本身的空隙逐渐变小因此本来含有的水分就会排除,同时还会在载荷的作用下出现一种剪切变形,此种情况就是软土地基的流变性。
(3)压缩性强:软土因为空隙比拟大因此其压缩性较大,即压缩系数很大,所以建筑如果以软土作为地基那么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沉降。
软土地基工程勘察问题分析及技术处理
![软土地基工程勘察问题分析及技术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327e931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3.png)
软土地基工程勘察问题分析及技术处理摘要:为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完工,地基工程的质量必须进行严格控制,若要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必须进行充分勘察,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软土地基,使其具备合格的抗压能力,从而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安全性。
有必要加大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的研究力度,结合软土地基的工程特点,合理选择和使用针对性的处理技术。
确保软土地基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和行业的各项标准,提高地基工程的稳固性,以保证后续的建筑施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软土地基工程;勘察问题分析;技术处理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地基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之前,必须对软土地基的各项参数进行全面检测,以确保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为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确保地基工程可以高质量地完成,软土地基勘察技术也需要不断提升。
1、软土地基相关特点概述(1)软土地基的特点之一在于它的含水量很大。
软土的结构包括黏土、粉土以及微量有机质。
其中还包括了少量矿物晶粒,晶粒的形态独特,表面带有负电荷。
当黏粒中的蒙脱石或伊利石接触到外界的水或阳离子时,就会产生一系列反应,其中包括产生偶极水分子。
它们能够被吸附到物体的表层,最终形成多样的絮状物,从而使得软土的含水量相应增加,而且不会轻易流失。
(2)由于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中的水分渗透性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气泡形成,阻碍了渗流通道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软土层上建筑物的地基沉降需要一段时间的延迟,软土的透水性也相对较差。
(3)在自然环境中,许多软土层具备良好的压缩性,并且处于稳定的固化阶段,而少数则处于超固结状态。
现代沿海泥滩沉积物处于欠固结状态,当土壤受到荷载的影响时,会出现较大的沉降。
然而,对于少数超固结土来说,只要应力不超过固结前的压力,它的沉降就会很小。
(4)流变性强。
当土体承受荷载时,它会经历一系列的剪切变形,这些变形会降低它的抗剪强度,甚至可能导致一次固结沉降之后出现更严重的二次固结沉降。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探究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a2ac8f7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3.png)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探究摘要:近年来,我国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软土多分布于我国的沿海地区,其主要是指沉积在沿海地区及河谷区域的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
软土天然含水量高,整体的渗透性差,且施工抗剪强度低和固结时间长。
如果在工程建设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被忽视,则容易增加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几率,轻则会影响建筑使用体验,重则会发生生命安全事故。
因此,软土地基施工,要在完成工程勘察的基础上,采用切实科学的施工技术进行处理,增加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软土地基结构;岩土工程勘察;勘察要点分析引言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技术在软土工程建设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该项勘察工作的高效开展以及勘察质量,都与勘察单位的资质和勘察人员的技术存在紧密关联,尤其是软土勘察行业中的小微企业,在整改勘察施工过程中缺少严格的施工管理,导致软土工程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实际的勘察结果缺少针对性和可靠性,从而导致整体勘察效率和质量降低。
因而,为了保证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质量,勘察单位和技术人员要对整体工作进行优化和整合,完成软土工程的勘察管理程序,提高整体的勘察质量,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优化勘察施工中存在的弊端,做好日常的勘察管理工作,保证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
一、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一)调查测绘调查测绘工作是对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开展勘察工作的首个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
所以,在调查测绘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切合实际情况的技术方法开展工作,如标定出需要开展勘察工作的区域,先为勘察工作树立明确的目标,并根据该标定的位置来规划勘察路线,这样就可以在开展勘察工作中对相关勘察地点进行全面调查测绘,降低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同时,为了提高软土工程勘察的精准性,要在实际的规划中设置多个观察点,保证勘察工作的工作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