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心理课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案(精选6篇)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00109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4.png)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案1教育目标:1、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艰辛,知道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3、能关心体贴父母,主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课前准备:1、要求学生收集中国古今孝敬父母的故事。
2、调查学生孝敬父母的情况。
3、准备有关的音像教材。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在生活中,父母的手永远牵着我们的手;父母的身体永远给我们挡风雨;父母的爱是夏日里清凉的风;父母的爱是冬天里温暖的火;父母的爱是我们生病时候一杯温热的水;父母的爱是我们健康时候一个放心的笑。
在古代,诗人孟郊这样歌颂我们的妈妈(幻灯片:慈母手中线)。
2、听《小乌鸦爱妈妈》歌曲,讲述乌鸦反哺的故事。
3、(出示画像)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主持人小结:陈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曾任新四军代理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兼政委,是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
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解放后,他担任了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而且你们知道吗,他还是孝敬父母的大孝子呢!那么,他是怎样孝敬父母的呢?请xx同学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听《陈毅探母》的故事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
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
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5c250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a.png)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第一章:理解父母的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1.2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和关爱,分享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
1.3 教学活动:观看父母关爱子女的短片,分组讨论父母的爱,分享自己的感悟。
第二章:认识自己的家庭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背景,珍惜家庭的幸福,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2.2 教学内容:讲解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家庭特点,学会珍惜家庭。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带来家庭照片,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互相交流对家庭的爱。
第三章: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2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共同制作感恩卡片,向父母表达感激。
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讲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分享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
4.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
第五章:行动表达感恩之情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行动。
5.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恩,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心父母。
5.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父母,制定自己的感恩计划,分享感恩行动的收获。
第六章:理解父母的辛劳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辛劳与付出,增强学生对父母的体谅之心。
6.2 教学内容:通过实例讲解父母在工作、生活中的不易,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父母的辛劳。
6.3 教学活动:开展“家长体验日”活动,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日常生活。
第七章:学会感恩的技巧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表达感恩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向父母表达感谢。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e278e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35.png)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第一章:理解父母的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是无私的,是无条件的。
1.2 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父母在生活中的付出和关爱。
1.3 教学方法:讲座法,案例分析法。
1.4 教学活动:讲解父母的爱,分享父母关爱子女的案例,学生分享感受。
第二章:感悟父母的辛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感悟父母的辛劳,理解父母的不易。
2.2 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践活动法。
2.4 教学活动:讲解父母的辛劳,让学生进行孝心实践活动,如为父母分担家务等。
第三章:感恩父母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讲解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分享感恩父母的例子。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享法。
3.4 教学活动:讲解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分享感恩父母的例子,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
第四章:如何感恩父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感恩父母。
4.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感恩父母,分享感恩父母的方法。
4.3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享法。
4.4 教学活动:讲解如何感恩父母,分享感恩父母的方法,学生进行感恩实践活动。
第五章:孝敬父母的意义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意义,知道如何孝敬父母。
5.2 教学内容:讲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分享孝敬父母的方法。
5.3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享法。
5.4 教学活动:讲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分享孝敬父母的方法,学生进行孝心实践活动。
第六章:沟通与理解6.1 教学目标:教会学生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增进彼此理解。
6.2 教学内容:沟通技巧的讲解,如何倾听和表达,解决冲突的方法。
6.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
6.4 教学活动:进行沟通技巧的讲解和练习,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的沟通场景。
第七章:建立感恩的习惯7.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养成定期感恩父母的好习惯。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7a025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8.png)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和奉献。
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曾经感恩过父母,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分享一个关于父母付出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父母付出的思考。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父母的故事,感受父母的付出。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小组的故事和感受。
第二章:理解父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角度和期望。
引导学生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
2.2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的角度:父母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有出息。
讲解如何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父母、理解父母、体谅父母。
2.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父母和孩子,模拟一些日常场景,体会双方的感受。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父母。
第三章:感恩父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3.2 教学内容讲解感恩父母的重要性: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孝道的体现。
讲解如何表达感恩之情:通过言语、行动、心意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恩。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如何在生活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以及感恩的好处。
个人作业:让学生写一封给父母的感谢信,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第四章:孝敬父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
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孝敬父母。
4.2 教学内容讲解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帮助父母、陪伴父母。
讲解如何在生活中孝敬父母: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做到言行一致。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以及孝敬父母的好处。
个人作业:让学生制定一个孝敬父母的行动计划,包括具体的行动和时间。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课程内容,加深对感恩父母和孝敬父母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心理课教案《感恩父母》(2篇)
![幼儿园大班心理课教案《感恩父母》(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c4ce6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a.png)
幼儿园大班心理课教案《感恩父母》幼儿园大班心理课教案:感恩父母活动准备:1、照片,父母的简单情况,家庭生活中的23件。
2、音乐,录像资料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声音由弱到强。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2、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的脑海中出现了那些情景?3、谁能说一说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情感体验小朋友们,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唱出了我们拥有母亲的爱是多么的幸福,失去母爱是多么的凄凉,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他们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走进心灵深处去寻找我们的爸爸妈妈。
1、心理游戏(1)准备活动:使身体轻松,最后达到轻松自然的状态。
身体坐直,靠近椅子背,坐稳,然后做三次深呼吸,再从头、颈、肩、胸慢慢放松,这是可以提醒幼儿可以趴在桌子上,火靠、躺在椅子上,宗旨、做呢样放松怎样舒服就可以怎样,继续腰部放松,腿、脚放松,提示:啊!好轻松啊!好舒服!真想睡一觉,可以轻轻的闭上眼睛。
(2)活动开始(心理暗示)现在,脑子里空空的,大大的,白白的,亮亮的,或者是黑黑的,什么都没有,静静的停一分钟。
(很轻的婴儿听哭声想起)那一天,随着听哭声,一个小生命诞生了,原来,那就是我,看,那眉毛、那眼睛、那小嘴、小手、小脚丫,浑身上下…….我躺在妈妈身边…….妈妈看着我…..慢慢的…..,我会说话了,会走路了,会吃饭了,会穿好衣服了。
那天,妈妈没送你上幼儿园,你一天一天长大了,那天,下雨了…..妈妈来接你,那天,你得奖了……(停顿一会,给幼儿充分的想象时间)。
好请小朋友们睁开眼睛看一看,站在你面前的是谁?游戏结束后,幼儿慢慢回到现实情境中。
2、请小朋友说说你在游戏中看到了什么?现在心里有什么感受?3、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把无私的爱给了我们,许多小朋友都想讲一讲,(找几个人)4、在将父母事情时,你又是什么感受?5、听别人将父母的事情是你又是什么感受?三、激发情感1、每一位父母都是伟大的、无私的,他们用心呵护着自己的儿女,愿意为儿女付出一切,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工作多么艰苦,他们都能克服困难,幸福的生活着,快乐的工作着,你愿意介绍一下你的父母吗?2、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父母(不指明自愿上台)你认为你的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怎样?四、暗示导行1、如果你的父母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2、你爱你的爸爸妈妈吗?你是怎么爱他们的?3、你现在心理是一种什么感受?4、爱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享受,我们付出爱的同时,享受着一种幸福和快乐,享受着生活,享受着人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吗,,让我们一起去回报我们伟大的父母。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7f7db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3.png)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3.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和睦,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介绍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照顾和无私奉献,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2. 父母的付出:分析父母在家庭中的劳动付出,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
3. 感恩父母: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4. 亲子沟通:教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技巧,提高亲子沟通能力。
5. 家庭和睦:引导学生珍惜家庭和睦,学会处理家庭矛盾。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亲子沟通的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分享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父母的付出。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辛苦,从而培养感恩意识。
4. 小组分享法:鼓励学生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付出,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2. 观看视频或分享案例:让学生观看关于父母付出的视频或分享真实案例,加深学生对父母辛苦的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亲子沟通的经验。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辛苦,培养感恩意识。
5. 小组分享:鼓励学生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感恩父母、珍惜家庭的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感悟分享:收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感悟和收获,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估课程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组织一次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互相鼓励,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初中心理课教案 感恩父母
![初中心理课教案 感恩父母](https://img.taocdn.com/s3/m/31e80fb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5.png)
初中心理课教案感恩父母年级:初中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课时:1课时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提高家庭关系。
3.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和睦,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2. 父母的付出3. 感恩的重要性4. 表达感激之情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你们为父母庆祝过生日吗?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
二、父母的爱(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展示父母的爱,如孟母三迁、岳飞的母亲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爱的感受,教师引导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心态。
三、父母的付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如做饭、洗衣、接送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付出的感激之情,教师总结父母的辛苦。
四、感恩的重要性(5分钟)1. 教师讲解感恩的意义,如有利于家庭和睦、个人成长等。
2. 学生讨论感恩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教师引导培养学生学会感恩。
五、表达感激之情的方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如实际行动、言语表达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表达方式,教师总结并给予建议。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2. 学生表示课后将更加珍惜父母的爱,学会感恩和表达。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母的爱和付出的认识程度。
2. 学生表达感激之情的能力。
3. 学生课后对父母的态度和行为改变。
感恩父母心理辅导教案
![感恩父母心理辅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f08d3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8.png)
感恩父母心理辅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付出和关爱,认识到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3.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家庭和谐氛围。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通过讲解、案例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父母在不同方面的付出和关爱。
2. 感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父母对于个人成长和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3. 回报父母的爱:教授学生如何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教学方法:1. 讲座:邀请专家或老师进行主题讲座,分享父母的爱和感恩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提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深入思考并讨论父母的爱和付出。
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互相启发。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小故事引发学生对父母关爱的思考,引入主题。
2. 讲座:邀请专家或老师进行主题讲座,分享父母的爱和感恩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提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深入思考并讨论父母的爱和付出。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互相启发。
5. 总结: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感恩父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父母”的作文,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制定一个回报父母的计划,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3. 邀请父母参与课堂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4. 开展家庭主题活动,如“家庭感恩日”,强化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恩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父母关爱的认识和理解。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和回报计划,评估他们对感恩父母的态度和决心。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和对父母的感恩行为。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让更多学生参与感恩教育活动。
2. 组织“孝心少年”评选活动,表彰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回报父母的学生。
3. 开展家庭亲子活动,促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幼儿园大班心理课教案《感恩父母》 (2)3篇
![幼儿园大班心理课教案《感恩父母》 (2)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36857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3.png)
幼儿园大班心理课教案《感恩父母》 (2)幼儿园大班心理课教案《感恩父母》 (2)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感恩父母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对父母的感恩之情;2. 培养幼儿的家庭意识和责任感;3. 发展幼儿的情感表达和倾听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幼儿理解父母的辛苦和关爱;2. 培养幼儿的感恩心情;3.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倾听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海报:包含家庭场景及相关图片;2. 父母关爱的具体例子。
教学过程:引入:1. 导入话题:给幼儿展示幸福的家庭场景或一些与父母有关的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提问:你们有爸爸妈妈吗?你们平时是怎么和爸爸妈妈相处的?讲解与讨论:1. 引导幼儿讨论: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父母是我们非常亲近的人,他们对我们做了很多事情,付出了很多,我们该如何感谢爸爸妈妈呢?2. 讲解:教师讲解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
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的付出,如照顾我们的饮食、睡觉、生病时的照顾等。
3. 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回报爸爸妈妈的辛苦和关爱?让幼儿回答或谈论一些具体的行动。
活动:1. 制作感恩卡片:准备一些卡纸和色彩绘画工具,让幼儿制作感恩卡片,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感谢之情。
2. 角色扮演:幼儿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
其中一个幼儿扮演父母,其他幼儿扮演孩子,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感受父母的辛苦和关爱。
3.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幼儿与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件事,然后在下次课堂上分享。
总结:1.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学习了如何感恩爸爸妈妈,他们对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要多做一些事情来回报爸爸妈妈的爱。
2. 提问: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对待爸爸妈妈?让幼儿回答。
延伸活动:1. 家庭访谈: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访谈,了解不同家庭的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方式,并与幼儿一起分享。
2. 家庭照片展:鼓励幼儿带一张家庭照片到幼儿园,分享自己家庭的团结与温馨。
教学反思:1. 教师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情况;2. 教师评估幼儿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感恩父母的概念和方式;3. 教师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馈。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c18ff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8.png)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第一章:理解父母的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是无条件的,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坚实的后盾。
1.2 教学内容:1.2.1 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1.2.2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1.2.3 我们应该理解并感激父母的爱1.3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1.4 教学过程:1.4.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是否记得父母为他们做过的一些事情,让学生意识到父母的爱1.4.2 讲解父母的爱: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1.4.3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第二章:感恩父母的重要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学会用行动去回报父母的爱。
2.2 教学内容:2.2.1 感恩父母的重要性2.2.2 如何回报父母的爱2.2.3 孝道的意义2.3 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讨论法2.4 教学过程:2.4.1 讲解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中国公民应尽的义务2.4.2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回报父母的爱,并分享讨论结果2.4.3 孝道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第三章:理解父母的期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父母的期望是出于对他们的关爱,学会调整自己的态度,积极面对父母的期望。
3.2 教学内容:3.2.1 父母期望的来源:介绍父母期望的来源,以及他们对我们的期待是出于关爱3.2.2 如何面对父母的期望:让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态度,积极面对父母的期望3.2.3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讲解父母与子女之间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增进相互理解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角色扮演法3.4 教学过程:3.4.1 讲解父母期望的来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父母的期望是出于关爱3.4.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期望和关爱3.4.3 分享感受: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面对父母期望时的感受,以及如何积极面对第四章:尊重父母,回报父母的爱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尊重父母,回报父母的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心理健康我爱爸爸妈妈教案(精选5篇)
![心理健康我爱爸爸妈妈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d5f8c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d.png)
心理健康我爱爸爸妈妈教案(精选5篇)心理健康我爱爸爸妈妈教案1一、主题:感恩父母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促使学生理解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过程。
②令学生明白父母生活细节于自己行为背后的教育意义。
③使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的必要性。
④使学生认识到怎样正确地孝敬父母。
2.情感目标:①调动起学生感激父母之情②缩短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3.行为目标: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三、教学对象:高一(4)班全体学生四、教学内容:以“感恩父母”为主题,通过猜阴影图片游戏,播放视频,体验式音乐环境联想,诗歌朗诵,予父母的书信,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轻松活跃多样的形式,把父母养育孩子含辛茹苦的过程呈现于学生的面前,以触动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形成一种感恩的思想,并引导他们把这一种思想以正确,恰当的方式付诸于行动。
五、教学形式:①猜阴影图片游戏②播放视频③播放轻柔纯音乐④诗歌朗诵⑤列举事例⑥撰写予父母书信⑦案例分析⑧小组讨论⑨集体合唱六、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理解父母于自己成长历程中所为的教育目的与情感寄托,并从自我内心出发,催动感恩父母的情感动力,并从生活中关注父母的行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七、教学难点:以正确,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八、教学准备:1.通过各方途径收集父母与孩子的照片,并运用photoshopcs5技术处理成阴影照片。
2.收集相关感恩父母的视频,事例,以及轻柔的`纯音乐,并对多媒体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调试以及剪辑。
3.根据教案的教学过程,制作相关的PPT。
九、教学过程:第一乐章:感念亲恩A:同学们,初次见面,请允许我轻声的问候大家一句:你们幸福吗?有谁可以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回答环节)B: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很值得骄傲,因为你用心去感受着这个世界的美好,用一份情去奠造着这个世间的和谐与温馨。
A: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祝贺你,你其实是用一颗更高更热忱的心,理性地掂量着这世界的美丑善恶,永不懈怠的,追求着心中的那份期待,以不满的渴望,催动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b969a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0.png)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3.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幸福,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辛劳与付出: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在家庭中的辛勤劳动,以及为子女成长所付出的心血。
2. 感恩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学会珍惜父母的关爱。
3. 亲子沟通技巧:教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增进彼此了解。
4. 家庭幸福的珍惜: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的温暖,学会珍惜亲情。
5. 积极心态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置现实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父母的辛劳。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增进彼此间的交流。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启示。
4. 亲子互动: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学生与父母的感情。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以一首关于父母的歌曲《天下父母心》引起学生的共鸣,导入新课。
2. 讲授父母的辛劳与付出,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不易。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父母的辛劳事迹,互相启发。
5. 亲子互动:邀请家长参与,开展亲子活动,增进感情。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制定感恩计划。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其参与程度。
2. 学生感悟分享:收集学生的感悟书面材料,评估其感恩意识的培养。
3. 亲子关系改善:通过家长反馈,了解亲子关系的改善情况。
4. 学生心态变化:观察学生在课堂后的心态变化,评估积极心态的培养效果。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关于父母的感人视频或图片,用于课堂展示。
2.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让学生进行讨论。
3. 准备亲子活动道具和材料,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提前通知家长参与课堂,并告知具体安排。
2024年幼儿园大班名师心理课教案《感恩父母
![2024年幼儿园大班名师心理课教案《感恩父母](https://img.taocdn.com/s3/m/987fe81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4.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名师心理课教案《感恩父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材《心理健康》第五章《亲情与感恩》,具体内容为第1节《感恩父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付出,学会感恩父母,培养幼儿的亲情观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付出,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2. 学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感恩的心态。
3. 提高幼儿的亲情观念,促进家庭和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真正理解父母的爱,学会感恩。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亲情观念,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亲情的小故事,引起幼儿对父母的思考,引入课题。
2. 讲解:(1)展示PPT,讲解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与付出。
(2)播放视频,让幼儿观察父母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感受父母的爱。
3. 实践:(1)组织幼儿进行“亲情对话”,让幼儿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2)开展“亲情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对父母的爱。
4. 例题讲解:(1)出示卡片,讲解如何用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感恩。
(2)结合实际生活,让幼儿举例说明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5. 随堂练习:(1)让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互相表达感恩之情。
(2)组织幼儿进行“亲情接力”游戏,加强团队合作,增进感情。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感恩父母》2. 内容:(1)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与付出(2)如何表达感恩之情(3)亲情观念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
2. 答案示例: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爱和照顾。
我知道你们很辛苦,但我希望你们知道,我很爱你们。
今天,我学会了感恩,我想对你们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你们的宝贝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体验亲情,学会感恩。
2024年幼儿园大班名师心理课教案《感恩父母
![2024年幼儿园大班名师心理课教案《感恩父母](https://img.taocdn.com/s3/m/116fd93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0.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名师心理课教案《感恩父母》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
2.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学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父母的关爱和付出,学会感恩。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准备1.课件:关于感恩父母的故事、图片等。
2.卡纸、彩笔、剪刀等手工制作材料。
3.音乐《感恩的心》。
四、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1)播放音乐《感恩的心》,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拍手。
(2)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这首歌曲让我们想起了什么?你们知道感恩是什么意思吗?2.故事分享(1)教师讲述关于感恩父母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父母的关爱和付出。
(2)教师提问:故事中的小朋友是如何感恩父母的?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3.小组讨论(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代表分享自己的故事。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们觉得父母最关心我们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感恩父母?4.手工制作(1)教师发放卡纸、彩笔、剪刀等材料,指导幼儿制作感谢卡。
(2)教师引导幼儿在感谢卡上写下自己对父母想说的话,如“爸爸妈妈,谢谢你们!”5.感恩行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感恩行动,如给父母倒水、帮父母做家务等。
(2)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恩行动,让幼儿感受到父母收到感谢的喜悦。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感恩父母的意义是什么?你们以后打算如何感恩父母?五、课后作业1.让幼儿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记录下来。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感谢卡的装饰,拍照留念。
六、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故事、小组讨论、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深刻理解了父母的关爱和付出,培养了幼儿的感恩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提高了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后作业的设置,让幼儿将感恩意识付诸实践,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幼儿在表达感激之情时,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96407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8.png)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第一章:理解父母的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他们的爱是无私的,理解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
1.2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举例说明父母为孩子付出的种种努力和牺牲。
1.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解、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从实例中感受到父母的爱。
第二章:感受父母的辛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辛劳,理解父母的付出。
2.2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工作的辛苦,举例说明父母为家庭生活所付出的努力。
2.3 教学方法:采用视频资料、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父母的工作现状,从实例中感受到父母的辛劳。
第三章:尊重父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尊重父母,理解尊重父母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父母的原因,举例说明尊重父母的表现。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父母。
第四章:学会与父母沟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理解沟通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讲解与父母沟通的方法,举例说明有效沟通的表现。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第五章:感恩父母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5.2 教学内容:讲解感恩父母的原因,举例说明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
5.3 教学方法:采用情感分享、写信给父母的方式,让学生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第六章:理解父母的期望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父母的期望是出于对他们的关爱和希望,并非压力。
6.2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期望的来源和含义,举例说明父母期望背后的关爱。
6.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历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父母的期望。
第七章:如何回应父母的期望7.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回应父母的期望,找到平衡个人与家庭期望的方法。
7.2 教学内容:讲解回应父母期望的策略,举例说明如何在满足父母期望的保持个人发展。
小学心理课感恩父母教案(精选10篇)
![小学心理课感恩父母教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098bf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e.png)
小学心理课感恩父母教案小学心理课感恩父母教案(精选10篇)小学心理课感恩父母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为了让学生感受父母的恩情,感知父母的付出,懂得感激父母,孝敬父母,从而把这种感恩之情延伸到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社会,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二、活动准备1、布置黑板、教室。
2、发动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3、排练节目。
三、活动过程(一)、开场白。
王天予:敬爱的老师!齐思瑶:尊敬的各位家长!刘禹岐: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齐思瑶: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
窦冠男: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
刘禹岐: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
王天予: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
齐思瑶:父爱如山,他沉默无语。
窦冠男:母爱似海,无时无刻不在包容着你。
王天予:同学们,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让我们彼此敞开心扉,聆听彼此的心声。
合:三年(4)班“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感受父母之爱。
窦冠男: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两个人,他们始终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你。
齐思瑶:请听故事《地震中的感动》,有请王冠同学。
刘禹琦:(读完之后)其实天底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当孩子遇到危险时,他们宁可牺牲自己,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给了我们全部的爱,我们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
齐思瑶:请大家和我一起面向家长,还有那些今天没有到场的父母,发自内心的大声说:爸爸妈妈,谢谢你们!(三)欣赏口风琴演奏《世上只有妈妈好》王天予:母爱是深沉的,母爱是细腻的,母爱是无私而伟大的!窦冠楠:请欣赏口风琴演奏《世上只有妈妈好》。
表演者张文宣、张舒琦、金子秋、齐思瑶:于诗航、万博雅、唐天一。
大家掌声欢迎。
(四)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故事。
窦冠男:从一年级入学开始,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孝敬父母,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让我们感动。
大家可知道,在我们的身边,同样有十个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中国,更感动了世界,那就是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感恩父母课件.
![心理健康教育感恩父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c570f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08.png)
心理健康教育感恩父母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五单元“家庭与我”中的第二章“感恩父母”作为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父母对我们的付出与关爱,认识到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父母对他们的付出与关爱,培养感恩意识。
2. 使学生学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增强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
3. 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培养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增强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父母关爱孩子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父母付出的思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中第二章“感恩父母”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与关爱。
3.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现实生活中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写信、送礼物、做家务等形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写一封感谢父母的信,或设计一个感谢父母的行动计划。
六、板书设计1. 感恩父母2. 内容:父母的付出与关爱表达感激之情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感恩父母”为主题,写一封感谢信给你的父母,描述他们为你付出的具体事情,并表示感激。
2. 答案:例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爱和付出。
从小到大,你们为我洗衣做饭,为我辅导功课,为我排忧解难。
我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你们守在床前照顾我,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此,我想对你们说一声:“谢谢!”爱你们的(学生姓名)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与关爱,培养感恩父母的意识。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ed085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f.png)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付出和关爱,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3.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幸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介绍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和关爱,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重要性。
2. 感恩的意义:讲解感恩的内涵,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3. 亲子沟通技巧:教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增进彼此了解。
4. 家庭幸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家庭幸福,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5. 行动倡议: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父母的爱、感恩的意义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亲子关系案例,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亲子沟通技巧,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4. 行动计划法:引导学生制定表达对父母感激之情的具体行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展示父母的爱、感恩的意义等理论知识。
2. 收集亲子关系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3. 准备纸张、笔等用品,供学生制定行动计划时使用。
1. 导入:简要介绍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和关爱,引发学生思考。
2. 讲解父母的爱:详细讲解父母对子女的付出,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重要性。
3. 讲解感恩的意义:阐述感恩的内涵,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4. 分析亲子关系案例:展示典型亲子关系案例,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亲子沟通技巧,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6. 教授家庭幸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家庭幸福,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7. 制定行动计划: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8.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课后持续践行感恩。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课后行动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亲子关系的改善等方面,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表达感谢之情,记录在日记中。
2. 亲子活动: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学生与父母共同参与,增进彼此感情。
感恩父母心理课教案(通用13篇)
![感恩父母心理课教案(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5f2f5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8.png)
感恩父母心理课教案(通用13篇)感恩父母心理课教案(通用1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感恩父母心理课教案(通用1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恩父母心理课教案1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二、活动准备:1、准备班会相关资料,搜集相关的文章、笛子独奏、小品、歌曲、制作感恩卡,自制课件,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2、学生利用双休日观察了解父母在一天之中都做了哪些事情。
3、开展“爸爸、妈妈给孩子一封信”活动。
4、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加班会。
三、活动过程:班长开场讲话:同学们,我们班今天很荣幸能坐在这里参加“乌镇镇的感恩教育启动仪式”,你们知道再过两天是什么日子了吗?(母亲节)对,母亲节快到了,作为一班之长的我,和我们的班主任沈老师还有班干部们一起策划了今天这节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队课,大家掌声欢迎主持人:高晨、梅逸……上场。
(掌声响起,主持人上场)(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配动作)乙: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配动作)甲:这个人就是娘呀!乙:这个人就是妈。
甲:这个人给予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
乙: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甲: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乙: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双亲。
合:我们宣布植材小学五0三班“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感受亲恩,体会亲情(1)真实故事《地震中的母亲》甲:在生活中,父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乙:母亲永远牵着我们的手;合:父母的爱是危急时刻撑起我们生命的一片晴空!甲:同学们,你们还记得2008年的5月12日吗?(齐答:记得)那天发生了什么事?指名一生回答。
感恩父母 教案 心理健康
![感恩父母 教案 心理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3e6e28b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2.png)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增强心理韧性。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辛苦和付出: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父母在生活中付出的努力和关爱。
2. 感恩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学会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 亲子关系的沟通:教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4. 面对困难和挫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4.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合作完成项目,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引导学生进入感恩的主题。
2. 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展示图片和故事,让学生了解父母的不易。
3. 感恩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分享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学会用行动表达爱意。
4. 亲子关系的沟通:教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5. 面对困难和挫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其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心理素质:关注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表现,评估其心理韧性。
六、教学活动:1. 开展“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2. 组织“孝心行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做一件贴心的事情,如为父母做饭、洗脚等,让学生体验关爱父母的感觉。
3. 开展“父母心”征文活动,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