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审美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审美素养
【摘要】怎样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素养一直以来是很多小学美术教师不断实践探索是课题,本文作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地策略值得借鉴。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3)20-0-01
一、备课要贴近学生实际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发现学生对所教学的作品提不起劲看,就是认真的同学,也没有了教学的激情,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大打折扣。另外,学生一直以为,教学的作品是大画家画的,我们没有这样的水平,对范作有距离感。找到了在教学中学生的动态、想法,我们就可以对症药了。如在教学《漫画教学》一课中,本来课本中的范画就少,学生早就看过几遍了,没有新鲜感,更何况,书本中的范画儿童味不足,时代感也不强,在备课中,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充满童趣的,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漫画,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教学,使学生感到很有吸引力、新鲜感,学生教学的兴趣就又提上来了,记得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兴趣有了,还怕学不好吗?怎样才能拉近教学作品与学生的距离感呢?在教学作
品中,可以有意选一些上一届学生的作品,作为教学对象。这样,学生在教学时,就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是上一届同学作品,只要我们认真学,一定能超过他们。促进学生在教学中自信心的形成。如:
在三年级《纸版画教学》一课中,特意选了几张套色纸版画,给学生教学,并且讲明这是上一届同学的作品,起先,在教学时,学生们发出了感叹:比书本上的都好,最后,学生会想:上一届同学都做得这么好,相信我能做得更好,下课时,再问学生:你们制作的纸版画能超过他们吗?学生能毫不犹豫地回答:“能”。因此,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好教学对象可以说是一堂美术课成败的关键。
二、借助生活表象,打开学生想象空间
对于教学到的美好景象,可以主动地进行“再创造”,这就要依赖于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
在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形象思维来分析、研究、综合、概括事物,也就是对感知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综合,进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打开自己的想象空间,填满无限遐想的想象。比如把人物的生活、思想、性格的某一部分抽象出来,加以分析,了解它的意义,然后借助想象,把各方面再结合为统一的一个整体,重新在头脑里形成新的人物形象,这样的形象思维舍弃了人物或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部分,突出和保留了它们的感性部分和本质部分的特征,从而使对象的形象更加生动、清晰、具体。让我们在想象中,领悟“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三、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往美术课中,只听到老师的介绍,把学生当成容器,不断的往
里塞,最后,教师讲得嗓子冒烟,学生听得昏昏沉沉。学习没有半点效率可谈。其实,他们忘了,美术教学,是形象思维的教学,它对挖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形象思维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美术教学既是一种艺术享受,又能让学生产生多种多样的遐想,每个人的想象又各不相同。正是这种“胡思乱想”,才有利于加深对范作的感受与理解.并且,这种感受、想象、理解不是教师能代替学生的,必须是学生自己切身的感受,如何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多思多想,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呢?
首先,在备课时,要摆正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学习要靠学生自己来完成的观念。
其次,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组织学生参与学习。如:在三年级的《漫画教学》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组织学生教学、讨论、质疑、思考,逐步地在这几步的反复中,理解了漫画的含义,懂了漫画的要素,明确了漫画的类别等漫画知识。这里教师要做的是提出一个大问题:通过漫画教学,你想了解哪些知识?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讨论不能流于形式,让学生讨论时,必须要有问题可讨,全班同学都按自己的实际想法来论,学生就能自觉积极参与。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美术教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具有优势。如:在三年级《漫画教学》中,看了解放前后的两个不同的三毛。问:你有什么想法?学生通过想
象,了解了解放前的种种阴暗面,歌颂了解放后,人民翻身当主人的新生活,通过想象,使同学们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抓住想象这一点,使审美教育得到了提高。
四、苦中求乐,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这是一种创造美好事物的能力,需要人们呕心沥血,勤学苦练,并学习一些技法理论才能提高。1469年,还是儿童的达·芬奇开始学画,老师对他要求很严格,要他照着鸡蛋写生,他一开始还挺认真,后来画得不耐烦了,便马马虎虎画些圈。老师批评他说:“在1000只蛋中,从来没有两只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一只鸡蛋,只要变换角度去看它,形状就不同了。我叫你画蛋,就是训练观察、把握形象、表现事物的能力,这是基本功,不能轻视!”达·芬奇于是专心画蛋,终于成为大画家。
其实,寓学于乐是审美教育的一大特点。画一幅画时,我们可以唱一支歌、跳一个舞,或读一首诗,在磨炼中自寻快乐。如在画鹅时,可以读《鹅》这首古诗,在画《春天来了》时可唱上一首儿歌《春天在哪里》,在制作完成一件头饰后,可让学生带上头饰跳个舞或扮角色表演,这些都是小学生们喜欢的事,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学生又学到了知识,他们在玩中学,也在玩中获得了美的享受与乐趣,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更能激发起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教育的范畴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培养的方法和形式也是多样的,绝不能把审美教育简单地理
解为是加强美术教育中的美术美术课,更不能把审美教育与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立起来,而应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文化修养。要把学生引向自然、走进生活,促使其知、情、意、行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
参阅文献
[1]《当代贵州教育论丛》2003年春,主编:肖劲松,贵州人民出版社
[2]《美术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认识》陈卫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室
[3]《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21期,李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