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三版)PPT (35)[64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
到稍后的阮籍、嵇康时期,则公开打起老庄的旗帜,向儒家思 想 宣战了,再到向秀、郭向时期,则更进而以注疏 《庄子》 为其思想观点的表达方式了。这就是所谓魏晋玄学。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
玄学既然作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思想体系而与儒学对称,自有其 不同于儒学的自身 特点,这就是以 “道”为思想核心,以 “贵无”为主导倾向,将 《老子》、 《庄子》、 《周易》 熔于一炉,用以设计人生范式,表达社会思想。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 第二节 何晏、王弼社会思想 第三节 阮籍的社会思想 第四节 嵇康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
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使儒 学特别是儒家经学丧失了 “独尊”的社会条件,儒学能否适 应新的社会现实,如何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存 在与发展,已成 为当时儒学以及整个思想界面临的新问题。 儒学难以独尊,从而出现了思想活跃、百家会通的局面。在这 种社会背景之下,道家思想的地位明显提高,佛教思想也在中 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王弼其人
王弼 (226—249年),字辅嗣,魏 国山阳 (今河南焦作)人,有年仅24岁。 “当 何晏风徽鼎盛之时,有不世之天才王 弼出,始树立清谈之宗风,开玄学本体论 之端绪,合儒道第一义而为形之上学”, “由生生化化之宇宙观,而至于处世接物 之人生 哲学,治国平天下之政治理论,皆 为此体用一如之大机大用一以贯之,实中 国文化上 一种至高无上之境界,广大精微, 圆融无间,诚伟观哉”。他是汉末党锢八 骏之一 王畅的玄孙,清流自由之士王粲的 侄子,因此这个早熟的思想家,其学虽谓 创新,实 承家学,复遭际时会,秉天纵之 才,集时代之大成。由于他的思想学说深 得何晏赏 识,遂被并称为 “何王”。
第二节 何晏、王弼的社会思想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他们在 社会思想方面提出了 “无为而治”的社会治理方案。对于现实社会生活, 只要 “顺自 然而行,不造不始”,无所作为,社会 就能自然治理,谁欲有所作为,必然会适得其 反。
第二节 何晏、王弼的社会思想
由于忽视制度建设,他们认为,要使社会秩序安定, 君主就应拱默无为,而用严 刑峻法控制社会是没有 好处的。王弼认为君主明察是非,对社会是最大的 祸害,君主 如果使用智,就会有人和你斗智,如果 君主用力,就会有人和你争夺,而君主的智和 力都 不胜别人一筹,结果只能是自穷自危。
第三节 阮籍的社会思想
第三节 阮籍的社会思想
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批判 社会治理思想及理想社会模式
阮籍其人
阮籍 (210—263年),字 嗣宗,陈留 (今属河南)人,曾 做过晋朝的从事中郎、 步兵校尉 等 官 。 《 晋 书 ·阮 籍 传 》 说 他 在 学术上 “博览群书”而又 “尤 好老庄”,在行为上 “傲然任 性”,而又 “喜怒不形于色”。 他不满意司马氏集团的统治,但 又态度谨 慎,从而在激烈的政治 斗争中得以保全自身。他的著作 有 《阮嗣宗集》。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
中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版) 主编:王处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
第四篇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二节 何晏、王弼的社会思想
何晏、王弼从哲学高度提出了 “贵无”的理论,他 们断言所有时间上、空间上有 限的现象,以及任何 可以名状的东西,一切运动、变化、差别,是由一 个无限、不可 名状、不动不变和无分别的而被称为 “无”的原则所创造、证明和支撑的。抽象地 说, 就是无生有,无形生有形,“天地万物以无为本”。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
道家社会思想的复兴,最初是以 “援道入儒”、儒道融合的 形式出现的。这就是 何晏与王弼的 “正始玄学”。他们把 《周易》、 《老子》、 《庄子》结合起来,并称为 “三 玄”,以孔子与老子同为 “圣人”,当时号称儒道兼综。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
何、王以 “无为”为基 本观点,实质上就是倡导老庄的道家 学说,他们所以要拉上儒家的旗帜,目的仅在于 减少前进中 的障碍。
第二节 何晏、王弼的社会思想
何晏其人
何晏 (约190—249年),字叔平, 南阳宛 (今河南南阳)人,是汉外戚大将 军何 进的孙子。何进谋诛宦官,事泄,何 氏全家被杀,何晏可能是何进之子的遗腹 子,所 以才得以活了下来。后来曹操纳何 晏之母尹氏为妾,何晏也随母少长宫中, 并娶曹操 的女儿为妻,封列侯。正始中, 曹爽秉政,何晏深受信任。他恣情酒色, 服药食补; 侈谈老庄,以才辩清言显名贵 戚, “当时权势,天下谈士,多宗尚之”。 公元249年,司马氏夺魏政,杀曹爽, 何晏也同时被夷三族。
第二节 何晏、王弼的社会思想
这段话的大意是,社会治理者昏昏然无是非之心, 无所察、无所求,百姓也就无 所避、无所应,而能 用其情、任其自然了。君亦愚,民亦愚,社会也就 没有纷争可言 了。从表面上看,这些说教与老子的 无为而治十分相似,但我们必须注意到以下 几点:
第二节 何晏、王弼的社会思想
第一,他们所处的时代,正是需要有所为而后能治 的时代,其大讲无为而治,本 身就是消极的。 第二,何晏从政治上属于曹爽一党,正始时曹芳做 皇帝,而实际政权操纵在曹爽 等人之手。 第三,何晏、王弼的 “无为而治”的另一个目的是 在于愚民,并为贵族的放荡生 活制造理论依据。
第四篇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九章 汉初黄老之学的社会思想 第十章 汉代官方儒学的社会思想 第十一章 东汉时期社会批判思潮中的社会思想 第十二章 汉魏时期道教的社会思想 第十三章 魏晋玄学家的社会思想 第十四章 魏晋时期佛教的社会思想
第十三章
魏晋玄学家的社会思想
第十三章 魏晋玄学家的社会思想
第二节 何晏、王弼的社会思想
圣人之于天下,歙歙焉心无所主也;为天下浑心焉, 意无所适莫也。无所察 焉,百姓何避?无所求焉, 百姓何应?无避无应,则莫不用其情矣。人无为舍 其 所能而为其所不能,舍其所长而为其所短。如此, 则言者言其所知,行者行其所 能,百姓各皆注其耳 目焉,吾皆孩之而已!
——王弼 《老子》四十九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