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诊治原则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止交叉感染
体格检查要点(三)
检查的顺序灵活掌握。婴幼儿注意力集中时 间短,在体格检查时应特别记住:安静时先 检查心肺听诊、心率、呼吸次数和腹部触诊 等易受哭闹影响的部位,一般在患儿开始接 受检查时进行;容易观察的部位随时查,如 四肢躯干骨骼、浅表淋巴结等;有刺激而患 儿不易接受的部位最后查,如口腔、咽部等, 有疼痛的部位也应放在最后检查。
喂养史:母乳喂养或人工或混合喂养。年长 儿有无挑食、偏食及吃零食的习惯。了解喂 养情况对患有营养性或消化系统疾病的小儿 尤为重要。
儿科病史采集和记录要点(四)
家族史 家族中有无遗传性、过敏性或急慢性 传染病患者;如有,则应详细了解与患儿接 触的情况。父母是否近亲结婚、母亲分娩情 况、同胞的健康情况(死亡者应了解原因和 死亡年龄)。必要时要询问家庭成员及亲戚 的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居住环境、父 母对患儿的关爱程度和对患儿所患疾病的认 识等。
检查时态度和蔼,动作轻柔,冬天时双手及 所用听诊器胸件要温暖;检查过程中既要全 面仔细,又要注意保暖,不要过多暴露身体 部位以免着凉;对年长儿还要照顾他(她) 们的害羞心理和自尊心。
体格检查要点(二)
对急症或危重抢救病例,应先重点检查生命 体征或与疾病有关的部位,全面的体检最好 在病情稍稳定后进行,也可边抢救边检查。
规律的病房生活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观察病情 应尽量不影响患儿的睡眠,尽可能集中时间进行治疗 和诊断操作,定时进餐。
预防医源性疾病
– 防止交叉感染:在接触患儿之前、后均应 洗手,病室要定时清扫、消毒;
– 防止医源性感染:正确、规范地应用导尿、 穿刺等各种治疗方法,定时检查消毒设备, 防止感染的发生;
儿科病史采集和记录要点(一)
病史采集要准确。认真听,重点问,从家长提 供的信息中发现对病情诊断有用的线索。
在询问过程中态度要和蔼亲切,语言要通俗易 懂,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要让家长感觉到对 孩子的关怀,以取得家长和孩子的信任。同时 要尊重家长和孩子的隐私并为其保密。切不可 先入为主,尤其不能用暗示的言语或语气来诱 导家长主观期望的回答,这样会给诊断造成困 难。
倾注爱心: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较成年人更需要爱心、 耐心和精湛的医术,儿科医生必须熟练掌握护理、饮 食、用药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治疗技术,使患儿身心顺 利康复。
护理的原则
细致的临床观察 观察不典型的或细微的表现,应考 虑其存在的病理基础。如婴儿哭闹可以是正常的生理 要求,也可能是疾病的表现;
合理的病室安排 可按年龄、病种、病情轻重和护理 要求安排病房及病区。
一般膳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普通饮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热能充足; ②软食:供消化功能未完全恢复或咀嚼能力 弱的病儿; ③半流质饮食:用于消化功能弱,不能咀嚼 吞咽固体食物的病儿; ④流质饮食:用于高热、消化系统疾病、急 性感染、胃肠道手术后病儿,亦用于鼻饲, 短期使用。
饮食治疗原则——特殊膳食
少渣饮食:适用于胃肠感染、肠炎病儿; 无盐及少盐饮食:无盐饮食每日食物中含盐量
– 防止意外的发生:医护人员检查、处理完 毕后要及时拉好床栏,所用物品如体温表、 药杯等用毕即拿走,以免小儿玩耍误伤。 喂药喂奶要将婴儿抱起,避免呛咳、呕吐 引起窒息。
饮食治疗原则
适当的饮食有助治疗和康复。 正确选择乳品 ①稀释乳:供新生儿早产儿食
用;②脱脂奶:供腹泻时或消化功能差者短期 食用;③酸奶:供腹泻及消化力弱的病儿食用; ④豆奶:适用于乳糖吸收不良和牛乳过敏的小 儿;⑤无乳糖奶粉:长期腹泻、有乳糖不耐受 的婴儿;⑥低苯丙氨酸奶粉:用于确诊为苯丙 酮尿症的婴儿。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优秀课件
包括以下内容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 病史采集和记录 – 体格检查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 护理的原则 – 饮食治疗原则 – 药物治疗原则 – 心理治疗原则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儿科的病史采集、记录和体格检查在内容、程 序、方法以及分析判断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
要运用系统医学知识、临床基本技能及正确的 临床系统思维规范地采集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 并正规书写病历。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考虑年龄:儿童阶段是一个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不 同年龄小儿在生理、病理和心理特点上各异,发病原 因、疾病过程和转归等与成人不同。不同年龄小儿表 达能力不同,更增加了儿科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观 察和判断的难度。
考虑变化:小儿起病急,变化快,容易并发一个甚至 多个器官或系统病变,故治疗措施既要适时、全面, 又要仔细、突出重点。
传染病接触史 疑为传染性疾病者,应详细了 解可疑的接触史,包括患儿与疑诊或确诊传 染病者的关系、该患者的治疗经过和归转、 患儿与该患者的接触方式和时间等。
体格检查要点(一)
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信任和合作。 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对外界的反应及智力 情况。
增加患儿的安全感,让孩子与亲人在一起, 婴幼儿可坐或躺在家长的怀里检查,检查者 顺应患儿体位。
用药情况,如药物名称、剂量、方法、时间、 治疗的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等。
儿科病史采集和记录要点(三)
个人史 包括出生史、喂养史、发育史,根据 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疾病在询问时各有侧重 详略。
出生史 母孕期的情况;第几胎第几产,出生 体重;分娩时是否足月、早产或过期产;生 产方式,出生时有无窒息或产伤,Apgar评 分等。新生儿和小婴儿,疑有中枢神经系统发 育不全或智力发育迟缓更应详细了解围生期 情况。
儿科病史采集和记录要点(二)
正确记录患儿姓名、性别、年龄(采用实际年 龄:新生儿记录天数、婴儿记录月数、一岁以 上记录几岁几个月)、种族、父母或抚养人的 信息及/或其它联系方式、病史叙述者与病儿 的关系以及病史的可靠程度。
病后小儿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吃奶或食 欲情况、大小便、睡眠等以及其他系统的症状;
在3g以下。少盐饮食则每天额外供给lg氯化纳, 供心力衰竭和肝、肾疾病导致的水肿患儿食用; 贫血饮食:每日增加含铁食物; 高蛋白膳食:在一日三餐中添加富含蛋白质的 食物,适用于营养不良、消耗性疾病患儿;
体格检查要点(三)
检查的顺序灵活掌握。婴幼儿注意力集中时 间短,在体格检查时应特别记住:安静时先 检查心肺听诊、心率、呼吸次数和腹部触诊 等易受哭闹影响的部位,一般在患儿开始接 受检查时进行;容易观察的部位随时查,如 四肢躯干骨骼、浅表淋巴结等;有刺激而患 儿不易接受的部位最后查,如口腔、咽部等, 有疼痛的部位也应放在最后检查。
喂养史:母乳喂养或人工或混合喂养。年长 儿有无挑食、偏食及吃零食的习惯。了解喂 养情况对患有营养性或消化系统疾病的小儿 尤为重要。
儿科病史采集和记录要点(四)
家族史 家族中有无遗传性、过敏性或急慢性 传染病患者;如有,则应详细了解与患儿接 触的情况。父母是否近亲结婚、母亲分娩情 况、同胞的健康情况(死亡者应了解原因和 死亡年龄)。必要时要询问家庭成员及亲戚 的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居住环境、父 母对患儿的关爱程度和对患儿所患疾病的认 识等。
检查时态度和蔼,动作轻柔,冬天时双手及 所用听诊器胸件要温暖;检查过程中既要全 面仔细,又要注意保暖,不要过多暴露身体 部位以免着凉;对年长儿还要照顾他(她) 们的害羞心理和自尊心。
体格检查要点(二)
对急症或危重抢救病例,应先重点检查生命 体征或与疾病有关的部位,全面的体检最好 在病情稍稳定后进行,也可边抢救边检查。
规律的病房生活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观察病情 应尽量不影响患儿的睡眠,尽可能集中时间进行治疗 和诊断操作,定时进餐。
预防医源性疾病
– 防止交叉感染:在接触患儿之前、后均应 洗手,病室要定时清扫、消毒;
– 防止医源性感染:正确、规范地应用导尿、 穿刺等各种治疗方法,定时检查消毒设备, 防止感染的发生;
儿科病史采集和记录要点(一)
病史采集要准确。认真听,重点问,从家长提 供的信息中发现对病情诊断有用的线索。
在询问过程中态度要和蔼亲切,语言要通俗易 懂,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要让家长感觉到对 孩子的关怀,以取得家长和孩子的信任。同时 要尊重家长和孩子的隐私并为其保密。切不可 先入为主,尤其不能用暗示的言语或语气来诱 导家长主观期望的回答,这样会给诊断造成困 难。
倾注爱心: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较成年人更需要爱心、 耐心和精湛的医术,儿科医生必须熟练掌握护理、饮 食、用药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治疗技术,使患儿身心顺 利康复。
护理的原则
细致的临床观察 观察不典型的或细微的表现,应考 虑其存在的病理基础。如婴儿哭闹可以是正常的生理 要求,也可能是疾病的表现;
合理的病室安排 可按年龄、病种、病情轻重和护理 要求安排病房及病区。
一般膳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普通饮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热能充足; ②软食:供消化功能未完全恢复或咀嚼能力 弱的病儿; ③半流质饮食:用于消化功能弱,不能咀嚼 吞咽固体食物的病儿; ④流质饮食:用于高热、消化系统疾病、急 性感染、胃肠道手术后病儿,亦用于鼻饲, 短期使用。
饮食治疗原则——特殊膳食
少渣饮食:适用于胃肠感染、肠炎病儿; 无盐及少盐饮食:无盐饮食每日食物中含盐量
– 防止意外的发生:医护人员检查、处理完 毕后要及时拉好床栏,所用物品如体温表、 药杯等用毕即拿走,以免小儿玩耍误伤。 喂药喂奶要将婴儿抱起,避免呛咳、呕吐 引起窒息。
饮食治疗原则
适当的饮食有助治疗和康复。 正确选择乳品 ①稀释乳:供新生儿早产儿食
用;②脱脂奶:供腹泻时或消化功能差者短期 食用;③酸奶:供腹泻及消化力弱的病儿食用; ④豆奶:适用于乳糖吸收不良和牛乳过敏的小 儿;⑤无乳糖奶粉:长期腹泻、有乳糖不耐受 的婴儿;⑥低苯丙氨酸奶粉:用于确诊为苯丙 酮尿症的婴儿。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优秀课件
包括以下内容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 病史采集和记录 – 体格检查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 护理的原则 – 饮食治疗原则 – 药物治疗原则 – 心理治疗原则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儿科的病史采集、记录和体格检查在内容、程 序、方法以及分析判断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
要运用系统医学知识、临床基本技能及正确的 临床系统思维规范地采集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 并正规书写病历。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考虑年龄:儿童阶段是一个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不 同年龄小儿在生理、病理和心理特点上各异,发病原 因、疾病过程和转归等与成人不同。不同年龄小儿表 达能力不同,更增加了儿科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观 察和判断的难度。
考虑变化:小儿起病急,变化快,容易并发一个甚至 多个器官或系统病变,故治疗措施既要适时、全面, 又要仔细、突出重点。
传染病接触史 疑为传染性疾病者,应详细了 解可疑的接触史,包括患儿与疑诊或确诊传 染病者的关系、该患者的治疗经过和归转、 患儿与该患者的接触方式和时间等。
体格检查要点(一)
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信任和合作。 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对外界的反应及智力 情况。
增加患儿的安全感,让孩子与亲人在一起, 婴幼儿可坐或躺在家长的怀里检查,检查者 顺应患儿体位。
用药情况,如药物名称、剂量、方法、时间、 治疗的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等。
儿科病史采集和记录要点(三)
个人史 包括出生史、喂养史、发育史,根据 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疾病在询问时各有侧重 详略。
出生史 母孕期的情况;第几胎第几产,出生 体重;分娩时是否足月、早产或过期产;生 产方式,出生时有无窒息或产伤,Apgar评 分等。新生儿和小婴儿,疑有中枢神经系统发 育不全或智力发育迟缓更应详细了解围生期 情况。
儿科病史采集和记录要点(二)
正确记录患儿姓名、性别、年龄(采用实际年 龄:新生儿记录天数、婴儿记录月数、一岁以 上记录几岁几个月)、种族、父母或抚养人的 信息及/或其它联系方式、病史叙述者与病儿 的关系以及病史的可靠程度。
病后小儿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吃奶或食 欲情况、大小便、睡眠等以及其他系统的症状;
在3g以下。少盐饮食则每天额外供给lg氯化纳, 供心力衰竭和肝、肾疾病导致的水肿患儿食用; 贫血饮食:每日增加含铁食物; 高蛋白膳食:在一日三餐中添加富含蛋白质的 食物,适用于营养不良、消耗性疾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