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教育
从鸦片战争到1949期间的教育。
1840-1842中英
两次鸦片战争,国门洞开
1856-1860中英、中法
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1861-90年代,洋务运动;
1895-1898维新运动及其高潮‚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898.6.11-9.21);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后朝廷不得不进行改革,实施清末新政;
1911年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2月12日溥仪退位大清帝国退出历史舞台。
1919年五四运动。
1931年‚9〃18‛事变后成立伪满洲国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结束。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个内忧外患,连年战争、民众不堪其苦的时期。
随着国门洞开,西方思想与科技的涌入,教育也在不断地变革。本章主要介绍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和近代学制、民国时期的学制改革,新文化运动对教育的影响以及这一时期的民主教育家。本章主要内容如下: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与近代教育的起步
二、维新运动与近代学制的建立
三、民国时期的新学制
四、新文化运动对教育的影响
五、民主教育家
一、洋务教育的兴起与近代教育的起步(P294)
(一)洋务教育兴起的时代背景:封建教育的衰败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鸦片战争前夕,封建社会已露‚衰世‛之相,列强的炮火和清末农民战争,加剧了清廷的危机。一些开明官吏和知识分子从国家民族命运出发,睁眼看世界,率先发出要求变革和向西方学习的呼声,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思想先导,他们的改革主张最终在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得以实施。
1.没落封建教育的衰败:(详见教材)
第一,官学教育有名无实。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制度与清朝前期一脉相承,在形式上相当完备。但除初等教育和部分私学进行正常教学外,其余学校特别是官学已徒具虚名,甚至很少从事教学活动。
第二,教育内容不切实用。当时人们所热衷的学问是义理、词章和考据。这些学问陈腐无用。义理:言辞、文章的含义和观点考据: 用实物或资料论证说明辞章:(1)
诗词文章等的总称 (2) 指文章的修辞;写作技巧(观点、论据、文采)
第三,科举考试弊病丛生。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空疏的内容、专制
的形式以及考试过程中种种作弊行为。
2.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在文化教育上,以龚自珍、魏源为杰出代表。
龚自珍认为当时社会就是一个‚无才之世‛,“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k
ǔn)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chán)无才工,衢无才商,抑巷无才偷,市无才驵(zǎng,),薮sǒu泽无才盗;则非但尟(xiǎn,鲜)君子,抑小人甚尟‛。(翻译:朝廷没有象样的宰相,军队没有象样的将军,学校没有象样的读书人,田野没有象样的种田人,工场没有象样的工匠,街市没有象样的商人,民间没有象样的盗贼,不仅说找不到象样的君子,就连象样的小人都变得稀罕。放眼望去,举世都是平庸之辈,只知道吃喝玩乐,都是生物学意义的存在。)批判了以科举制度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和晋升制度。呼唤‚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反对教育脱离实际,学用脱节,主张经世致用(治理世事,尽其所用),
学用结合。
魏源也主张恢复古代‚以经术为治术‛的传统,倡导‚经世致用‛的学风。
继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之后,在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1839)基础上,增补而成《海国图志》(由最初的1842年的50卷到1848年增补到100卷,1852年刊行于世),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是我国最早研究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其他社会现状的系统著作。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师夷‛,学习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制夷‛,战胜和制止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九洲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提出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主张,成为‚中学与西学‛之争的开端。
(二)教会学校的举办和西方教育观念的引入
教会学校是近代西方对中国宗教、文化、教育输入的重要载体,这种输入要追溯到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16世纪初欧洲发现了通往亚洲的新航路后,欧亚即开始通商往来。并有传教士随商船来华传教。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带来了神学书籍以及关于数学、天文、地理等科技知识的书籍。自此至清康熙在位(1662-1722)的100多年间,西方传教士频繁来华,带来西方有关地图、钟表、望远镜、天文历法、医学、水利、音乐、生理等方面的知识。如避暑山庄博物馆陈列的宫廷钟表中很多都是舶来品(见图)。
传教士秉承教皇的旨意,以自尊的态度来开展活动,激起康熙皇帝对传教士的反感,引起当时朝野一些人士的极力反对。雍正元年(1723)实行全面禁教。驱逐传教士,关闭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1757年,乾隆下令封闭江苏、浙江、福建三个海关,只留广州一口通商,对外国人在华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行动范围加以限制,开始对外闭关锁国直至鸦片战争。
明末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主要是传教,附带介绍近代西学和西方的情况。
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西方传教士又一次潮水般涌向中国。
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是马礼逊学校。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定后,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传教、办医院、办学校。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设于香港和五口通商口岸的确切可考的教会学校有近40所。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随之发展到内地,1860年不足200所,1876年发展到大约800所。1877年之后,基督教势力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教活动不断扩大,教会学校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这一时期还出现传教士与中国官绅共同创办新式学堂的情况。
教会学校的性质和影响:
教会学校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传教士宣称要以‚基督教征服世界‛,使中国完全基督教化,向中国传播西方的科学和文明。传教士的活动领域不限于文化和宗教,带有强烈的殖民性质。
教会学校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过度的促进因素。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被并称为新式学堂。但教会办学的整体规模远大于洋务教育的规模。教会学校带来了西方的科技和文化,客观上培养了一批西学人才,带来了一些革新思想。
除宗教课程外,教会学校的课程设臵和洋务学堂并无显著差别,特别是”西文”和”西艺”部分,都是当时中国人急需了解的西学成分.教会学校的广泛设立,无疑加速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进程.教会学校毕竟来自相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带有近代教育的特征.这样,教会学校就成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样本”.通过教会教育这个渠道,中国人逐渐开阔了教育的视野,如开放女子教育,设立学前教育机构,都是从教会教育开始的.中国教育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的起步阶段,需要大批”西学”的新式教师,但当时非常缺乏.教会学校的毕业生至少在知识结构上符合新式教育的需要,成为洋务时期乃至维新时期\清末新政时期新式学堂教师的重要来源.
(三)洋务运动——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形成了顽固派与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出于‚自强‛目的,中国进行了近代第一次社会和政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