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湖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设计研究_黄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derground space design of the core area in the new town of Taihu Lake Huang Chun,Song Houwen
( Suzhou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Suzhou 215021,China) Abstract: Increasingly nervous as the land resources,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s on the way of intensive. Suzhou Tai Lake New Town core area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is designed with the idea of “couple hardness with softness & harmonious city" ,five principles which are“the center,network,style,flow,ecological”are put forward to guide the practical design. A large viewing platform is built in the end of the center axis avenue which is in the core business district. Moreover,a sinking courtyard is set up to make the circulation flow with the upper,and weaken the sense of enclosed underground space as well. Then into a complete and effici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which is a set of rail transit, the ground bus,car,bike,walk is built,and the appropriate fire fighting measures are taken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Keywords: underground space; the new town of Taihu Lak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y
本项目地下一层按照小于 20000m2 来划分防火 分隔区段,各防火区段之间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 火墙进行分隔,采用下沉式广场、防火隔间、避难走道 等措施相互联系,见图 7。在小于 20000m2 的各防火 区段内,地下商业用房以不大于 2000m2 作为一个防 火分区( 加喷淋) ,餐饮以不大于1000m2 作为一个防
亚历山大 在《建 筑 的 永 恒 之 道 》中 指 出“活 动 和 空间是不可分的。活动是由这种空间来支撑的。空 间支撑了这种 活 动,两 者 形 成 了 一 个 单 元,空 间 中 的 一个事件模式。”不同的空间就会引发不同的活动,形 成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历史上地下空间给人们 留下的印象是“潮湿、昏暗、低质”的。这与现代商业 所需要的空间氛围是相矛盾的。我们的目标是将地 下空间构建成一个与自然相互融通的、令人愉悦的休 闲购物场所,建立一种新的“场所精神”。
图 3 水盘天窗
轨道车站作为地下空间的重要节点,我们在此处 设置了作为地下空间出入口的玻璃门庭,其外观是拥 有跃动感的波 浪 造 型,形 成 了 有 柔 美 的 城 市 天 际 线, 在实现下沉式 广 场 透 光、透 气 功 能 的 同 时,还 可 以 遮 雨,见图 4。
图 2 地下空间
3 地下空间设计策略 3. 1 建筑空间设计
图 1 苏州太湖新城中央商务区
功能为办公、商业、文化、酒店等,规划建筑面积为 240 万 m2 。本项目是连接太湖新城中央商务区的苏州轨 道交通 4 号线溪霞路站与太湖湖畔的中轴大道之下 的地下空间,规划地下 1 层是面积约 10 万 m2 的商业 设施,地下 2、3 层是面积约 20 多万 m2 的地下停车 场,总面积为 30 多万 m2 ,建成后将成为整个商务区地 下空间的核心区。本项目以地下空间与地上景观来
苏州市太湖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位于太湖新城 中央商务区中轴大道、太湖大堤及绿化带下方。项目 以“天之河”———银河繁星璀璨为概念,在地面上设置 了许多“星星”般的不同形式的下沉式广场和采光天
图 4 波浪形玻璃门庭
由中轴线向南边一直延伸到太湖苏州湾内的所 形成的空间格局将发挥未来周边空间景观资源推广 的高起点作用,结 合 周 边 的 连 续 水 系 穿 行 其 间 ,多 节 点与多景观视线的考量,可在不同视角将空间放大或 缩小,再加上分 设 的 各 种 灵 活 户 外 功 能 ,使 空 间 变 得 丰富而有节 奏。 区 内 空 间 主 次 分 明,动 静 结 合,逐 层 过渡,形成严谨的空间系统。将景观空间特性和归属 感一一对应,充分体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3. 2 交通组织
第 43 卷 增刊 2013 年 10 月
建筑结构 Building Structure
Vol. 43 S2 Oct. 2013
苏州太湖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设计研究
黄 春, 宋厚文
( 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 215021)
[摘要] 随着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城市的发展必然走上集约化的道路。苏州太湖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设计以 “刚柔并济·和谐城市”为理念,提出了中心、网络、格调、流动、生态 5 项原则来指导设计实践。在核心商务区的 中轴大道末端构建了大型的观景平台,设置下沉庭院使上层的流通更为顺畅,削弱地下空间的封闭感; 并构建集 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小汽车、自行车、步行为一体的完整高效的交通体系; 通过采取适当的消防措施,提高整个地 下空间的安全性。 [关键词] 地下空间; 苏州太湖新城; 可持续发展; 生态 中图分类号: TU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48X( 2013) S2-0178-05
窗,将自然景观 和 通 风 引 入 地 下,置 身 于 地 下 商 业 空 间与地上空间并无太大差别。在太湖大堤处营造了 一个具有丰富曲线美的裙摆造型的地上大平台,将步 行交通与城市机动车交通完全剥离,使人们可以悠闲 地欣赏太湖的美景。大平台上的椭圆形大水盘与波 光粼粼的太湖 交 相 辉 映,水 盘 下 方 是 贯 通 平 台、地 面 和地下商业的大台阶,使人们在地下就能感觉到太湖 风光的意境,见图 3。同时,围绕水盘天窗周边的是众 多的镂花似的圆形采光窗和通透的开孔,犹如天上的 银河,形成滨湖亮丽的景观地标。
图 6 地下停车场环道系统
火分区( 加喷淋) 。每个防火分区设有不少于两个安 全出口,每个防火分区按照商业业态功能计算总疏散 宽度: 通向下沉广场解决总疏散宽度按不大于 50% 计,借用相邻防火分区解决总疏散宽度按不大于 20% 计,直接疏散楼梯间解决总疏散宽度按不小于 30% 计。附设在各防火分区内的自备仓库面积不超过各 防火分区面积的 10% 且不超过 200m2 。按功能不同 每个防烟分区按不大于 500m2 划分,防烟分区不得跨 越防火分区见图 8。商业营业厅均设有自动喷水灭火 系统,柜架式营业厅安全疏散距离控制在 37. 5m 之 内,商铺式营业厅安全疏散距离控制在 50m 之内。地 下一层东南部设有地下自行车停车库,按照自行车库 的要求设非机动坡道出入口( 至少 2 个) ,且自行车库 的人员最大疏散距离控制为 30m,每个防火分区面积 按照 1000 m2 ( 加喷淋) 来分区控制[2]。考虑北街区 和南街区为不 同 的 建 筑 物,车 站 内 部 仅 为 公 共 通 道, 不用于商业用途,因此连接车站的部分设置了只用于 交通功能的 2000m2 防火隔离区,使轨道交通与商业 在火灾发生时可有效隔离,见图 9。
苏州作为 国 家 发 展 战 略 重 要 枢 纽———长 三 角 经 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首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地 级市,未来几年 是 苏 州 轨 道 交 通 迅 猛 发 展 的 时 期 ,以 轨道交通的建设为依托,苏州市正展开大力度的城市 地下空间建设。
苏州太湖新城中央商务区( 图 1) 位于苏州市中 心向南15 km的太湖之畔 ,基地面积约72 万m2 ,主要
0 引言 《孟子 · 滕 文 公》曰“下 者 为 巢,上 者 为 营 窟”,
《易·系辞》载“上 古 穴 居 而 野 处 ”,可 见 对 地 下 空 间 的利用古已有之。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 展及科技的进 步,土 地 资 源 日 趋 紧 张,城 市 交 通 日 趋 拥挤,平面化的城市扩张模式已无法支撑城市的持续 发展。城市发展正在经历一个从扩展到紧缩的过程, 城市中心的集聚发展成为各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 这个过程中地面城市与地下空间的综合立体式开发 利用显示出越来越强烈的优势[1],成为解决城市发展 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1 背景分析
图 5 步行交通系统
为解决地下空间及周边的停车问题,地下二、三 层主要用于机动车停车。机动车通过坡道由城市道 路直接进入地下二层停车场。每层在停车场的外围 设置了 3. 5 × 2 = 7m 宽度的双车道环廊,见图 6,环廊 内部再划分成不同的分区,机动车通过坡道由城市道 路直接进入地下二层停车场后,通过外围环廊再分散 到各个停车分区,可以为将来的交通指引提供极大的 便利,且对于环 廊 某 些 地 方 增 设 倒 流 带 提 供 便 利 ,地 下二层至地下三层的汽车坡道也配置在外围环状道 路内侧,保证了机动车交通系统内部的顺畅。考虑到 未来与周边地下机动车交通的整合,提高整个商务区 停车系统的利用率,在地下停车场的适当位置预留了 与相邻地块的接口。 3. 3 消防设计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良好的交通状况,为营造 一个亲切宜人、相 互 融 通、持 续 发 展 的 城 市 提 供 了 条 件。以“刚柔并济·和谐城市”为设计理念,推动太湖 新城核心区的 一 体 化 建 设,融 入 地 域 文 化 元 素,实 现 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培育城市新地标。为实现 这一理念,我们在太湖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的规划设 计中提出了中心、网络、格调、流动、生态五原则,使之 成为滨湖新城中央商务区发展的起点,创建吸引人们 聚集的都市中心轴,见图 2; 形成连接中心轴和城市的 网络,制作城市整体的骨架; 创建适合苏州太湖湖畔 新中央商务区风格的街景; 导入交通基础设施,创建 以步行者和公共交通为中心的城市; 创建与太湖丰富 的自然环境共存的城市。
建筑结构
ຫໍສະໝຸດ Baidu
2013 年
面以上设置横跨城市道路的人行景观平台。大平台 的中间位置设置椭圆形水盘天窗,在水盘朝向太湖方 向形成入口,通 过 大 台 阶 将 平 台、地 面 层 和 地 下 一 层 连通,实现了人行交通的无缝对接。为使人流从各个 方向都能很容易进入本区域,以通向太湖的中轴大道 规划为主动线,在整个街区设置了大量的下 沉 式 广 场,这些下沉式广场作为购物、散步的起点,将街区内 规划为网状的水平动线见图 5; 下沉式广场中所设的 自动扶梯和螺旋楼梯,为地面层和地下商业提供了明 快的竖向交 通。 同 时,本 项 目 以 轨 道 交 通 为 依 托 ,将 地下一层的商业空间与 4 号线溪霞路站相连,在下沉 广场处预留出与周边地块的接口,使城市步行交通体 系与周边建筑地下室连成整体,有效地提升了地下商 业空间的价值。
作者简介: 黄春,高级工程师,Email: chun. huang@ siad-c. com。
第 43 卷 增刊
黄 春,等. 苏州太湖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设计研究
179
强调中心商务区的中心轴,使各个街区与地下轨道交 通相连接,并且 确 保 行 人 专 用 步 行 道,使 得 地 下 商 业 空间更加具有活力。通过构建地下停车场系统来提 高整体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都市整体附加 价 值 的 提高。 2 地下空间设计原则
本项目以构建步行交通,优先集轨道交通、地面 公交、小汽车、自行车、步行为一体的完整高效的交通 体系为目标,不 但 要 使 各 类 交 通 系 统 自 身 更 加 完 善, 更要处理好各交通系统之间的关系。
为了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核心枢纽作用,构建区 域便捷、安全的步行系统,在地下一层设置商业,在地
180
( Suzhou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Suzhou 215021,China) Abstract: Increasingly nervous as the land resources,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s on the way of intensive. Suzhou Tai Lake New Town core area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is designed with the idea of “couple hardness with softness & harmonious city" ,five principles which are“the center,network,style,flow,ecological”are put forward to guide the practical design. A large viewing platform is built in the end of the center axis avenue which is in the core business district. Moreover,a sinking courtyard is set up to make the circulation flow with the upper,and weaken the sense of enclosed underground space as well. Then into a complete and effici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which is a set of rail transit, the ground bus,car,bike,walk is built,and the appropriate fire fighting measures are taken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Keywords: underground space; the new town of Taihu Lak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y
本项目地下一层按照小于 20000m2 来划分防火 分隔区段,各防火区段之间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 火墙进行分隔,采用下沉式广场、防火隔间、避难走道 等措施相互联系,见图 7。在小于 20000m2 的各防火 区段内,地下商业用房以不大于 2000m2 作为一个防 火分区( 加喷淋) ,餐饮以不大于1000m2 作为一个防
亚历山大 在《建 筑 的 永 恒 之 道 》中 指 出“活 动 和 空间是不可分的。活动是由这种空间来支撑的。空 间支撑了这种 活 动,两 者 形 成 了 一 个 单 元,空 间 中 的 一个事件模式。”不同的空间就会引发不同的活动,形 成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历史上地下空间给人们 留下的印象是“潮湿、昏暗、低质”的。这与现代商业 所需要的空间氛围是相矛盾的。我们的目标是将地 下空间构建成一个与自然相互融通的、令人愉悦的休 闲购物场所,建立一种新的“场所精神”。
图 3 水盘天窗
轨道车站作为地下空间的重要节点,我们在此处 设置了作为地下空间出入口的玻璃门庭,其外观是拥 有跃动感的波 浪 造 型,形 成 了 有 柔 美 的 城 市 天 际 线, 在实现下沉式 广 场 透 光、透 气 功 能 的 同 时,还 可 以 遮 雨,见图 4。
图 2 地下空间
3 地下空间设计策略 3. 1 建筑空间设计
图 1 苏州太湖新城中央商务区
功能为办公、商业、文化、酒店等,规划建筑面积为 240 万 m2 。本项目是连接太湖新城中央商务区的苏州轨 道交通 4 号线溪霞路站与太湖湖畔的中轴大道之下 的地下空间,规划地下 1 层是面积约 10 万 m2 的商业 设施,地下 2、3 层是面积约 20 多万 m2 的地下停车 场,总面积为 30 多万 m2 ,建成后将成为整个商务区地 下空间的核心区。本项目以地下空间与地上景观来
苏州市太湖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位于太湖新城 中央商务区中轴大道、太湖大堤及绿化带下方。项目 以“天之河”———银河繁星璀璨为概念,在地面上设置 了许多“星星”般的不同形式的下沉式广场和采光天
图 4 波浪形玻璃门庭
由中轴线向南边一直延伸到太湖苏州湾内的所 形成的空间格局将发挥未来周边空间景观资源推广 的高起点作用,结 合 周 边 的 连 续 水 系 穿 行 其 间 ,多 节 点与多景观视线的考量,可在不同视角将空间放大或 缩小,再加上分 设 的 各 种 灵 活 户 外 功 能 ,使 空 间 变 得 丰富而有节 奏。 区 内 空 间 主 次 分 明,动 静 结 合,逐 层 过渡,形成严谨的空间系统。将景观空间特性和归属 感一一对应,充分体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3. 2 交通组织
第 43 卷 增刊 2013 年 10 月
建筑结构 Building Structure
Vol. 43 S2 Oct. 2013
苏州太湖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设计研究
黄 春, 宋厚文
( 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 215021)
[摘要] 随着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城市的发展必然走上集约化的道路。苏州太湖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设计以 “刚柔并济·和谐城市”为理念,提出了中心、网络、格调、流动、生态 5 项原则来指导设计实践。在核心商务区的 中轴大道末端构建了大型的观景平台,设置下沉庭院使上层的流通更为顺畅,削弱地下空间的封闭感; 并构建集 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小汽车、自行车、步行为一体的完整高效的交通体系; 通过采取适当的消防措施,提高整个地 下空间的安全性。 [关键词] 地下空间; 苏州太湖新城; 可持续发展; 生态 中图分类号: TU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48X( 2013) S2-0178-05
窗,将自然景观 和 通 风 引 入 地 下,置 身 于 地 下 商 业 空 间与地上空间并无太大差别。在太湖大堤处营造了 一个具有丰富曲线美的裙摆造型的地上大平台,将步 行交通与城市机动车交通完全剥离,使人们可以悠闲 地欣赏太湖的美景。大平台上的椭圆形大水盘与波 光粼粼的太湖 交 相 辉 映,水 盘 下 方 是 贯 通 平 台、地 面 和地下商业的大台阶,使人们在地下就能感觉到太湖 风光的意境,见图 3。同时,围绕水盘天窗周边的是众 多的镂花似的圆形采光窗和通透的开孔,犹如天上的 银河,形成滨湖亮丽的景观地标。
图 6 地下停车场环道系统
火分区( 加喷淋) 。每个防火分区设有不少于两个安 全出口,每个防火分区按照商业业态功能计算总疏散 宽度: 通向下沉广场解决总疏散宽度按不大于 50% 计,借用相邻防火分区解决总疏散宽度按不大于 20% 计,直接疏散楼梯间解决总疏散宽度按不小于 30% 计。附设在各防火分区内的自备仓库面积不超过各 防火分区面积的 10% 且不超过 200m2 。按功能不同 每个防烟分区按不大于 500m2 划分,防烟分区不得跨 越防火分区见图 8。商业营业厅均设有自动喷水灭火 系统,柜架式营业厅安全疏散距离控制在 37. 5m 之 内,商铺式营业厅安全疏散距离控制在 50m 之内。地 下一层东南部设有地下自行车停车库,按照自行车库 的要求设非机动坡道出入口( 至少 2 个) ,且自行车库 的人员最大疏散距离控制为 30m,每个防火分区面积 按照 1000 m2 ( 加喷淋) 来分区控制[2]。考虑北街区 和南街区为不 同 的 建 筑 物,车 站 内 部 仅 为 公 共 通 道, 不用于商业用途,因此连接车站的部分设置了只用于 交通功能的 2000m2 防火隔离区,使轨道交通与商业 在火灾发生时可有效隔离,见图 9。
苏州作为 国 家 发 展 战 略 重 要 枢 纽———长 三 角 经 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首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地 级市,未来几年 是 苏 州 轨 道 交 通 迅 猛 发 展 的 时 期 ,以 轨道交通的建设为依托,苏州市正展开大力度的城市 地下空间建设。
苏州太湖新城中央商务区( 图 1) 位于苏州市中 心向南15 km的太湖之畔 ,基地面积约72 万m2 ,主要
0 引言 《孟子 · 滕 文 公》曰“下 者 为 巢,上 者 为 营 窟”,
《易·系辞》载“上 古 穴 居 而 野 处 ”,可 见 对 地 下 空 间 的利用古已有之。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 展及科技的进 步,土 地 资 源 日 趋 紧 张,城 市 交 通 日 趋 拥挤,平面化的城市扩张模式已无法支撑城市的持续 发展。城市发展正在经历一个从扩展到紧缩的过程, 城市中心的集聚发展成为各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 这个过程中地面城市与地下空间的综合立体式开发 利用显示出越来越强烈的优势[1],成为解决城市发展 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1 背景分析
图 5 步行交通系统
为解决地下空间及周边的停车问题,地下二、三 层主要用于机动车停车。机动车通过坡道由城市道 路直接进入地下二层停车场。每层在停车场的外围 设置了 3. 5 × 2 = 7m 宽度的双车道环廊,见图 6,环廊 内部再划分成不同的分区,机动车通过坡道由城市道 路直接进入地下二层停车场后,通过外围环廊再分散 到各个停车分区,可以为将来的交通指引提供极大的 便利,且对于环 廊 某 些 地 方 增 设 倒 流 带 提 供 便 利 ,地 下二层至地下三层的汽车坡道也配置在外围环状道 路内侧,保证了机动车交通系统内部的顺畅。考虑到 未来与周边地下机动车交通的整合,提高整个商务区 停车系统的利用率,在地下停车场的适当位置预留了 与相邻地块的接口。 3. 3 消防设计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良好的交通状况,为营造 一个亲切宜人、相 互 融 通、持 续 发 展 的 城 市 提 供 了 条 件。以“刚柔并济·和谐城市”为设计理念,推动太湖 新城核心区的 一 体 化 建 设,融 入 地 域 文 化 元 素,实 现 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培育城市新地标。为实现 这一理念,我们在太湖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的规划设 计中提出了中心、网络、格调、流动、生态五原则,使之 成为滨湖新城中央商务区发展的起点,创建吸引人们 聚集的都市中心轴,见图 2; 形成连接中心轴和城市的 网络,制作城市整体的骨架; 创建适合苏州太湖湖畔 新中央商务区风格的街景; 导入交通基础设施,创建 以步行者和公共交通为中心的城市; 创建与太湖丰富 的自然环境共存的城市。
建筑结构
ຫໍສະໝຸດ Baidu
2013 年
面以上设置横跨城市道路的人行景观平台。大平台 的中间位置设置椭圆形水盘天窗,在水盘朝向太湖方 向形成入口,通 过 大 台 阶 将 平 台、地 面 层 和 地 下 一 层 连通,实现了人行交通的无缝对接。为使人流从各个 方向都能很容易进入本区域,以通向太湖的中轴大道 规划为主动线,在整个街区设置了大量的下 沉 式 广 场,这些下沉式广场作为购物、散步的起点,将街区内 规划为网状的水平动线见图 5; 下沉式广场中所设的 自动扶梯和螺旋楼梯,为地面层和地下商业提供了明 快的竖向交 通。 同 时,本 项 目 以 轨 道 交 通 为 依 托 ,将 地下一层的商业空间与 4 号线溪霞路站相连,在下沉 广场处预留出与周边地块的接口,使城市步行交通体 系与周边建筑地下室连成整体,有效地提升了地下商 业空间的价值。
作者简介: 黄春,高级工程师,Email: chun. huang@ siad-c. com。
第 43 卷 增刊
黄 春,等. 苏州太湖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设计研究
179
强调中心商务区的中心轴,使各个街区与地下轨道交 通相连接,并且 确 保 行 人 专 用 步 行 道,使 得 地 下 商 业 空间更加具有活力。通过构建地下停车场系统来提 高整体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都市整体附加 价 值 的 提高。 2 地下空间设计原则
本项目以构建步行交通,优先集轨道交通、地面 公交、小汽车、自行车、步行为一体的完整高效的交通 体系为目标,不 但 要 使 各 类 交 通 系 统 自 身 更 加 完 善, 更要处理好各交通系统之间的关系。
为了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核心枢纽作用,构建区 域便捷、安全的步行系统,在地下一层设置商业,在地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