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专业绘图技巧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动物石膏版画 ▏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动物石膏版画 ▏人美版(北京)](https://img.taocdn.com/s3/m/3852276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9.png)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动物石膏版画课程简介本节课程是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的第11课,内容为动物石膏版画。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动物石膏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石膏板的材质和特点,掌握制作石膏版画的基本方法;2.了解动物形象的构造和特征,掌握画动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创作出具有动物形象特色的石膏版画。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动物石膏版画的制作方法;2.熟悉掌握画动物形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创意,创作出有特色的动物石膏版画;2.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将动物形象生动自然地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程通过张贴少儿美术《动物石膏版画》图片,介绍动物石膏版画的制作材料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程内容。
2.了解石膏板让学生手感石膏板,观察石膏板的特点,了解石膏板的用途和特点。
3.学习动物形象的构造特征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动物的形象,让学生学习动物形象的构造和特征,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以便更好地绘制动物石膏版画。
4.制作动物石膏版画(1)设计草稿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出自己的石膏版画草稿。
老师可以在草稿上进行点评和指导。
(2)准备工具和材料让学生准备动物石膏版画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石膏板、铅笔、卡纸、剪刀、铁丝、工具等。
(3)制作过程首先,让学生将卡纸张贴在石膏板上,用铅笔画出动物形象。
然后,用铁丝将动物形象轮廓固定在石膏板上,再用刀将不需要的部分割掉,形成石膏版画。
最后,在石膏版画表面涂上颜料,用手指或刷子塑造出动物的肌肉轮廓和细节。
5.学生展示作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石膏版画作品,进行互评和交流,一起学习和提高。
作业布置1.完成动物石膏版画作品;2.自由创作一个动物石膏版画;3.复习本课程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程通过让学生亲手制作动物石膏版画,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动物形象的构造和特征,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鲁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1课彩线贴画》说课稿1
![鲁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1课彩线贴画》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c9f60d4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2.png)
鲁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1课彩线贴画》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11课彩线贴画》是鲁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彩线贴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教材通过详细的步骤说明和图片示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彩线贴画作品。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彩线贴画的基本技巧练习,也有创作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线条有一定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绘画和手工制作,对于本课的彩线贴画应该不会感到陌生。
然而,学生对彩线贴画的技巧和创作方法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行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需要进一步的激发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彩线贴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能够运用彩线创作出有创意的贴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和评价,学生能够掌握彩线贴画的制作技巧,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彩线贴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创作出有创意的贴画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彩线贴画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贴画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和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彩线、画纸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彩线贴画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彩线贴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2.讲解与示范:讲解彩线贴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并进行示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实践环节: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和方法,进行彩线贴画的创作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鼓励和指导。
最新《平面设计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第11课:路径与通道使用技巧课件PPT
![最新《平面设计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第11课:路径与通道使用技巧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7032d3b551810a6f52486da.png)
17
人生的灯塔
▪ 如果没有灯塔的指引,万吨巨轮也将迷失 在茫茫的大海;如果没有生活目标的指引,
绝顶聪明的神童也会沦为碌碌无为的庸人。 有了目标的指引,还要有追逐目标的勇气、
自信和毅力,方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18
大学生活规划的流程
25
三年级为冲刺期:
▪ 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 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在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时,可 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 造性;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 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 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 谈话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接触 留学顾问,参与留学系列活动,准备TOEFL、GRE、注意留学 考试资讯,向相关教育部门索取简章参考。
24
二年级为定向期:
▪ 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 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 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 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 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 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英语口语能力, 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 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
▪ 1.产生规划意识。 ▪ 2.进行自我评估。 ▪ 3.确立目标。 ▪ 4.制定行动计划。
19
1.产生规划意识
▪ A.你是否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活没有什么意义呢? ▪ B.你是否觉得每天都在忙碌,却没有收获呢? ▪ C.你是否觉得,自己老是比别人慢半拍呢? ▪ D.你是否觉得应该利用大学宝贵的时间和有限
小学美术第11课《画汽车》课件
![小学美术第11课《画汽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7983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9.png)
观看汽车相关影片
组织学生观看与汽车相关的影片,如《速度与激情》、《赛车总动员》等,激发学生对汽车的兴趣。
完成拓展性绘画创作任务
1 2 3
绘制不同角度的汽车
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汽车,并尝试用画笔表 现不同角度下的汽车形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和造型能力。
小学美术第11课《画汽车》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汽车造型与结构分析 • 绘画技巧指导与实践 • 创意拓展与个性化表达 • 作品展示与课堂总结 • 课后延伸活动安排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本节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概述
本节课将通过讲解汽车的基本构 造和外观特征,引导学生学习如 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来 表现汽车的形象。
02 汽车造型与结构分析
汽车基本造型特征
车身轮廓
汽车的车身轮廓是造型的基础, 通常包括车头、车厢和车尾三个 部分。不同的车型轮廓各异,但 一般都呈现出流线型或方正型的
特点。
车窗设计
车窗是汽车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形状、大小和位置都会影响到 汽车的整体外观。现代汽车的车 窗设计越来越注重美感和实用性。
行李舱
行李舱位于汽车后部,用于存放行李和物品。它的造型和 结构需要与车身整体相协调,同时也要考虑实用性和便利 性。
不同类型汽车造型特点
轿车
轿车通常呈现出流线型的车身轮廓,车窗设计简洁大方,车灯造型 犀利时尚。整体造型注重优雅、动感和科技感。
SUV
SUV的车身较高大,轮廓呈现出方正型的特点。车窗设计通常较为 宽大,车灯造型粗犷有力。整体造型注重力量感、越野性能和实用 性。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水墨画动物|苏少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水墨画动物|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d1a2b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5.png)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水墨画动物|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水墨画的基本特点,掌握动物水墨画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水墨画简介:介绍水墨画的历史、特点和基本技法。
2. 动物水墨画:学习动物水墨画的构图、用笔和用墨技巧。
3. 实践创作:学生亲自体验水墨画动物,完成一幅个人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动物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如构图、用笔和用墨。
2. 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动物的神态和特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墨画作品图片、PPT、教学视频。
2. 学具:宣纸、毛笔、墨汁、颜料、调色盘、洗笔筒。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水墨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讲解水墨画的基本特点,示范动物水墨画的画法。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水墨画动物的实践创作。
4. 展示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水墨画动物提纲:1. 水墨画简介2. 动物水墨画技巧3. 实践创作4. 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一幅水墨画动物作品。
2. 选做题:研究水墨画的其他题材或技法,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了解了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动物水墨画的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作能力的培养,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课后作业的设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水墨画技法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水墨画作品:选择几幅具有代表性的水墨画动物作品,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初步感受水墨画的艺术魅力。
浙美版美术五下第11课《植物写生》课件1
![浙美版美术五下第11课《植物写生》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280b044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d.png)
指导学生进行植物写生活动
1
选择植物
带领学生到户外或花园选择自己喜欢的
观察细节
2
植物。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植物的各个部分,注
意形状、纹理和颜色。
3
绘制素描
鼓励学生使用铅笔进行素描,捕捉植物
添加细节
4
的基本形状和轮廓。
指导学生使用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为植 物作画,增添细节和色。
展示学生的作品
学生作品1
学生作品2
学生作品3
这是学生们用心绘制的植物画作。 他们在作品中展现了丰富的色彩 和细节。
这幅画展示了学生对鲜花的绘制, 色彩鲜艳,生动逼真。
这是学生们在素描本上的植物写 生作品,展现了他们的技巧和创 造力。
总结和评价
1 技巧提升
通过植物写生活动,学生 们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技巧 和观察力。
2 创造力发展
学生们在绘制植物时展现 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表 达能力。
浙美版美术五下第11课 《植物写生》ppt课件1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探讨植物写生的基本技巧,以及相关材料和设备的准 备。我们将指导学生进行植物写生活动,并展示他们的作品。让我们开始吧!
植物写生的基本技巧
1 观察细节
仔细观察植物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2 捕捉光影
注意植物受光的方式,捕捉和表现植物的阴 影与光亮。
3 欣赏他人作品
学生们展示了彼此的作品, 并互相欣赏和评价,促进 了艺术交流和合作。
3 表达层次
使用不同的线条、阴影和色彩来表达植物的 层次感。
4 用心描绘
用心去描绘植物的细节和特点,如花瓣的纹 理和叶子的脉络。
相关材料和设备准备
铅笔和橡皮擦
使用铅笔进行初步素描,橡 皮擦可用于修正和调整。
浙美版美术三上第11课《大狮子》课件1
![浙美版美术三上第11课《大狮子》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38cb41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7.png)
让学生动手绘画,锻炼他 们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 能力。
学习资源
ppt课件
提供详细的课程内容和示范绘画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绘画工具
准备颜色鲜艳的绘画工具,如彩色铅笔和水彩笔,供学生使用。
结语
通过学习《大狮子》一课,我们可以了解到狮子作为野生动物的特点,同时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祝 大家学得开心!
课程内容
狮子的外貌特征
探索狮子的体形、毛发和颜色 特征,了解狮子的眼睛和牙齿。
狮子的生活习性
了解狮子的栖息地、狩猎方式 和家庭结构,探索狮子作为社 会动物的特点。
绘画技巧
学习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和线 条来描绘狮子的形象,掌握颜 色的运用和绘画技巧。
课程重点
1
外貌特征
掌握描绘狮子体形、毛发和颜色特征的技巧。
浙美版美术三上第11课 《大狮子》ppt课件1
这节课介绍了浙美版美术三上第11课《大狮子》。通过学习这节课,学生将 会了解狮子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绘画技巧。
课程介绍
1 学习目主题概述
通过学习大狮子的形态特征和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2
生活习性
了解狮子的栖息地、狩猎方式和社会结构,体会狮子作为社会动物的特点。
3
绘画技巧
学习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和线条描绘狮子的形象,运用合适的颜色和绘画技巧。
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
2 互动讨论
3 创作实践
通过示范绘画狮子的过程, 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和 方法。
通过观察和讨论狮子的形 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 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11-9化工制图
![11-9化工制图](https://img.taocdn.com/s3/m/b3dd458cec3a87c24028c4dc.png)
作业:24页4-6 (3)(4) (6)
两个线框相邻,表示两个面高低不平或相交。
⒊ 利用虚、实线区分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
⒋ 将各个视图联系起来阅读
例1:已知物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画出左视图。
体3 体1 体2
⒈
分析投影,想象出物体的形状。 ⑴ 对线框,分解形体。 ⑵ 综合起来,想象整体。
⒉ 根据投影规律及“三等”关系,画出第三视图。
4.3 组合体视图的阅读方法
一、读图的基本方法 1、形体分析法 2、线面分析法 (1)分析面的形状; (2)分析面的相对位置; (3)分析面与面的交线。
二、读图的基本要领 ⒈ 弄清视图中图线的含义 ① 面的投影 ② 面与面的 交线 ③ 回转面轮 廓素线的 投影
交线 圆柱面轮廓素线
平面
⒉ 利用线框,分析体表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视图中一个封闭线框一般情况下表示一个面的 投影,线框套线框,通常是两个面凹凸不平或者是 具有打通的孔。
注意:要逐个形体画
例2:求作左视图
例3:求作左视图
P
P
p
例3:求作左视图
p
例4:已知物体的三视图,想象出物体的形状
Ⅰ Ⅱ Ⅲ
例5:求作左视图
●●● ●●●● ●
●
例5:求作左视图
例6:求作俯视图 利用局部 孔和槽分 解形体
例6:求作俯视图
例6:求作俯视图
练习:英汉对照 : 22页:4-4; 24页4-6(1)、(2)、(5)
浙美版美术三上第11课《大狮子》课件1
![浙美版美术三上第11课《大狮子》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bbef889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3.png)
浙美版美术三上第11课《大狮子》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1课《大狮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狮子造型的描绘方法、线条的使用以及色彩的搭配。
具体章节为《大狮子》的第一部分,详细内容涉及狮子的五官、毛发、身体结构的绘画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狮子造型的基本特点,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狮子画作。
2. 培养学生对线条、色彩的感觉,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狮子五官、毛发、身体结构的描绘,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
教学重点:掌握狮子造型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线条、色彩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画作、画笔、颜料、画纸等。
学生准备:画笔、颜料、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狮子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讲解:通过课件,详细讲解狮子造型的特点、线条的使用和色彩的搭配。
3. 示范:现场示范绘制一幅狮子画作,讲解绘画技巧。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狮子画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狮子造型的基本特点2. 线条、色彩的运用3. 绘画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狮子画作。
2. 答案:作品要求狮子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难点、重点的突破程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动物,尝试进行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鼓励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提升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重点:狮子造型的描绘方法、线条的使用以及色彩的搭配。
补充说明:教学内容应紧扣狮子的特点,如狮子头部的毛发、五官表情、身体结构等。
在描绘方法上,引导学生运用线条的粗细、曲直、疏密来表现狮子的毛发和质感。
CAD课件 第11课
![CAD课件 第11课](https://img.taocdn.com/s3/m/9daafd63783e0912a2162a8f.png)
第十一课图案填充一.图案填充作用:工程图样中,常用剖视图或剖面图来表示物体内部的结构(又称剖面线)。
二.图案填充的方法方法一:HATCH命令。
注:用户自定义图案填充。
方法二:●BHATCH<BH>命令。
●工具按钮。
●绘图-----图案填充。
注:1.须指定图案的类型、角度和填充的比例。
2.边界的拾取:1)拾取点:必须在封闭的图形内部拾取。
2)选择对象:图形可以不封闭。
3.图案填充的关联性:填充的图案随图形的变化而变化,反之则不变化。
4.继承特性:可以将当前图形文件中的图案填充到其它图形中。
三.图案填充中的孤岛检测方式?1.在大的填充区域内不被填充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叫做孤岛2.孤岛检测方式:1)普通:间隔填充。
2)外部:由外向内当探测到第二条边界时就停止填充。
3)忽略:所有边界都填充。
注:删除孤岛时一定要使用拾取点的方法选择边界,否则不能使用这个命令。
四.创建边界?功能:将封闭区域创建成多段线。
方法一:BOUNDARY命令(BO)。
方法二:绘图----边界。
五.对象选择方式?1.直接点取对象。
2.窗口选择<W>。
(完全在窗口中的图形)3.交叉窗口选取<C>。
(完全在窗口中或与窗口交界的图形) 4.多边形选取<WP>。
(完全在多边形窗口中的图形)5.交叉多边形选取<CP>。
(完全在窗口中或与窗口交界图形) 6.栅栏选取<F>。
(只要与指定的线条相交就可选择图形)7.全部选取<ALL>。
(绘图窗口中的所有图形)8.组选取<G>。
(将选择集命名存储)方法:GROUP命令----录入选择集名称----单击“新建”按钮---选择图形----确定。
9.快速选择。
方法一:QSELECT命令。
方法二:工具----快速选择。
六、关建点选取(直接在图形上单击)。
所谓关建点,是对象上一组特殊的点,默认为蓝色。
注:不同对象,关建点个数不同。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学画松树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学画松树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7eae8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8.png)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松树绘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创作实践:指导学生将所学技巧应用于实际创作中,完成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松树作品。
举例:在讲解松树的外形特征时,可以通过实物观察、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松树的结构;在绘画技巧方面,教师应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掌握如何用线条的粗细、长短和色彩的深浅对比来表现松树的立体感和季节变化。
2.教学难点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松树的基本特征、观察方法和绘画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松树绘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绘画创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这节《学画松树》的美术课上,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松树的绘画技巧。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经典的松树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松树在不同季节、光线和角度下的表现方法,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来塑造松树的形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松树的观察方法和绘画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质感和立体感的塑造,我会通过示范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松树绘画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但在实际应用中,他们可能还会遇到各种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以便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反馈和指导。
2024年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大狮子课件1浙美版
![2024年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大狮子课件1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f6bba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b.png)
2024年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大狮子课件1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主题为“大狮子”,使用浙美版教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二章第三节“动物世界”,详细内容为大狮子的绘画技巧、形态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狮子的基本形态特征,掌握绘画大狮子的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美术表现力。
3. 增强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狮子的毛发、面部表情的描绘。
教学重点:大狮子的整体形态、线条运用和色彩搭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教材、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狮子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观察大狮子的特征,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大狮子的基本形态特征,示范绘画大狮子的步骤和技巧,强调线条、色彩和细节的处理。
3. 实践:学生根据讲解和示范,自行绘画大狮子,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4. 互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巩固: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大狮子的绘画技巧。
六、板书设计1. 大狮子的基本特征:头部、身体、四肢、尾巴。
2. 绘画步骤:构图、勾线、上色、细节处理。
3. 色彩搭配:皮肤色、毛发色、背景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绘制一幅以大狮子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 答案:作品要求线条流畅、形态准确、色彩搭配和谐,能够表现出大狮子的神态和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其他动物,尝试绘画其他动物,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亲近大自然,激发创作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大狮子的毛发、面部表情的描绘。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包括学生绘画、教师指导、互动交流等。
3. 作业设计中的作品要求及答案。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1课 学画松树》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1课 学画松树》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96a76bb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7.png)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1课学画松树》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11课学画松树》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松树的基本画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松树的画法,以及松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方便学生学习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观察能力,他们对松树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对松树细节的认识和画法技巧的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松树的细节,并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松树的画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松树的基本画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美感。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松树的基本画法和技巧。
2.观察和描绘松树的细节。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松树的图片,分析松树的形态和特点。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画松树,掌握松树的画法。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绘画心得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松树的图片、视频和相关的绘画材料。
2.布置教室,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松树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松树的形态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松树的基本画法和技巧,展示优秀的松树作品,让学生对松树绘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画松树,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松树的画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绘画心得和技巧,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绘画松树的拓展任务,如:画出不同季节的松树、松树与其它事物的组合等,让学生自由发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松树绘画的要点和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松树绘画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下节课进行展示和点评。
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什物拼贴》教学设计1
![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什物拼贴》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8f5e609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a.png)
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什物拼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1课什物拼贴》是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什物拼贴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拼贴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什物拼贴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他们对绘画和创作充满了兴趣。
但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材料的使用和拼贴技巧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物拼贴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什物拼贴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学生对不同材料的运用和搭配。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什物拼贴的方法和技巧。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和材料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各种拼贴材料(如彩纸、废旧物品等)。
3.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拼贴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作品的创意和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什物拼贴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展示一些优秀的拼贴作品,让学生对什物拼贴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什物拼贴的重要性和创作方法。
2024版年度人美小学美术六下《第11课画故事》PPT课件
![2024版年度人美小学美术六下《第11课画故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c4512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9.png)
2024/2/2
4
教材内容与结构
教材内容
本课以故事画为主题,介绍了故事画的概念、特点、 创作方法和欣赏方法。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引导 学生运用绘画语言表现故事场景和人物形象。
2024/2/2
教材结构
本课内容分为导入、新授、实践、拓展四个部分。 导入部分通过欣赏故事画作品,激发学生兴趣;新 授部分介绍故事画的基础知识和创作方法;实践部 分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拓展部分则提供了更多的学 习资源和创作思路。
2024/2/2
创意性 技巧性 故事性 美观性
评价作品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意和 想象力,是否能够吸引观众的注 意力。
评价作品是否能够讲述一个清晰、 有趣的故事,是否能够引起观众 的共鸣。
21
优秀作品点评及建议
2024/2/2
点评优秀作品
挑选出几幅优秀的作品进行点评,分析它们在创意、技巧、故事 性和美观性等方面的优点。
8
色彩运用原理
色彩的三属性
色相、明度、饱和度,是 色彩的基本特征。
2024/2/2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通过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可 以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和 情感表达。
色彩的心理效应
不同色彩可以引发不同的 心理感受和联想,运用色 彩可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 意境。
9
构图基本原则
画面的均衡与对称
通过合理安排画面元素的位置和 大小,使画面达到均衡和对称的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故事画的相关知识,包括如 何创作连环画和组画等。
在下节课前,建议同学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 识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请同学们提前准备好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色铅笔、水 彩笔、画纸等。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请及时与老师或同学沟通交 流,共同解决问题。
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画几何图形》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画几何图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59f94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e.png)
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画几何图形》教案年级:二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人教版(一、二年级起点)【教材分析】《画几何图形》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绘图工具,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绘制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悉绘图工具的基本操作,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和特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绘图工具的基本操作:介绍绘图工具的基本界面、工具栏和菜单栏等,使学生熟悉绘图环境。
2. 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讲解点、线、面等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为后续绘制复杂的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3. 几何图形的绘制方法:详细介绍如何绘制常见的几何图形,如直线、矩形、圆形、多边形等。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学生掌握使用画图软件(如WPS画图或其他适合小学生的画图软件)绘制几何图形的基本方法。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和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几何图形的基本认识。
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选择工具、设置颜色、线条粗细等。
2. 教学难点:使用画图软件绘制不规则图形和复杂图形的技巧。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能够绘制出个性化的几何图形。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可以通过情境导入的方式,将几何图形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物体相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绘图技能。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教学资源等,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软件:WPS画图或其他适合小学生的画图软件。
2. 教学课件:包含几何图形基本知识和画图软件操作演示的PPT。
第11课 水墨画动物(教案)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1课 水墨画动物(教案)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b30b23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c.png)
第11课水墨画动物(教案)课程内容在本节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水墨画动物的基础技巧和理论,了解水墨画动物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征,通过实践和创作加深对水墨画动物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了解水墨画动物的定义和艺术特征。
•掌握水墨画动物的线描和水墨渲染技巧。
•能够通过实践创作出符合水墨画动物艺术特征的作品。
教学准备•教练PPT•水墨画动物鉴赏资料•水墨画、毛笔、宣纸、水、墨等绘画工具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了解水墨画动物的定义和艺术特征(20分钟)教师通过PPT和水墨画动物鉴赏资料,向学生介绍水墨画动物的定义、发展历史、艺术特征等方面内容,并带领学生观看多组水墨画动物的作品,点评其中的线描、水墨渲染等技巧和特点。
第二步:实践线描技巧(30分钟)教师向学生演示水墨画动物的线描技巧,并讲解线描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如线条平稳流畅、形态简练、比例协调等。
随后,学生可以在宣纸上自由练习线描,教师及时点评纠正。
第三步:实践水墨渲染技巧(40分钟)教师向学生演示水墨画动物的水墨渲染技巧,并讲解渲染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如轻重、黑白、干湿等。
随后,学生可以在宣纸上自由练习水墨渲染,教师及时点评纠正。
第四步:实践创作(3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使用学过的线描和水墨渲染技巧进行创作,注重动物的神态和形体,同时体现出水墨画的气韵和神韵。
教师现场指导,学生创作完毕后互相欣赏和评价。
课后作业1.梳理学过的线描和水墨渲染技巧,简单总结。
2.回顾课上所学内容,观察生活中的动物,进行素描练习。
3.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水墨创作,注重气韵和神韵。
总结本节课程主要介绍了水墨画动物的基本要素和技巧,以及艺术特征和发展历史。
通过实践和创作,加深了学生对水墨画动物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高中基础美术训练选修课(中外人像造型艺术):第11课照片写生的技法和写生
![高中基础美术训练选修课(中外人像造型艺术):第11课照片写生的技法和写生](https://img.taocdn.com/s3/m/c28ea606856a561253d36f9d.png)
第十一课照片写生的技法和写生线可以是轮廓,是边沿,但又不完全是。
线造型是依据对象所呈现的轮廓和结构变化寻找出线的构成形式,舍弃那些不必要的杂线,巧妙地找到轮廓和边沿,并将线组织成有结构有形式且和造型相吻合的形,这样造型才算基本上达到了要求。
线有自己的独特性的审美价值,怎么才能把线组织成品味高雅、有情感的形式,这就要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线条的认识,掌握用线的规律和技巧。
工笔画中的线条勾勒,其操作性、技术性、功力性是很强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刻苦练习,多写书法,体味其中之内涵,才能勾好线。
传统工笔画中勾线讲究中锋用笔,毛笔含墨浓淡、饱渴适中,落笔、行笔、收笔力量均匀,或柔和匀洁,或瘦硬刚劲,追求流畅自然,意韵长久。
这都是值得我们反复体味的。
另外线条的勾勒方法也是丰富多变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创造出自己的线造型风格,这的确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做到的,嘴上说得再巧,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不行。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全面掌握工笔画技法,更深入地理解传工笔人物画的技术精髓与美感内涵。
2从勾线到渲染,掌握工笔画的基本技法,更深入理解工笔人物的内在美。
二.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感受人物的形态美。
2在尝试中,大胆用线与色的方法,表现自己的观察。
3在欣赏中,感受大师的作品。
三.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1感受工笔人物的形态美2热爱艺术3大胆用笔表现教学重点:感知工笔人物的线面色的组合及其美感。
教学难点:掌握工笔渲染的基本技法,形象表现出人物的形态。
教学过程:一.教学辅导:1、处理好画面的虚、实与主、次关系。
、肤色单纯明亮,避免画灰、画脏。
2用笔调墨时,颜色或墨加水调开使用,并需调出一定数量,不能边调便用。
3渲染的时候,要达到没有水迹、没有笔痕,干净明快、均匀。
4在绢上淡墨作底色、渲染的技术,在染第一、二遍淡墨或颜色时不应太重,要薄染。
5、皮肤与纱质的衣服画出层次与质感。
渲染结构时,不要染太多遍,否则影响人体质感的表现。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