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创造与价值形成及分配问题研究(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富创造与价值形成及分配问题研究(一)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变化的新情况,重新考察了商品的本质属性、财富的源泉、价值的内涵与外延等传统理论范畴,在此基础上,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创造与价值形成及分配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关键词]劳动价值自然价值非劳动要素价值价值规律虽然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但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运行规律和特点。本文根据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理论要素,结合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形成与分配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正确认识商品的本质属性

传统劳动价值论是从分析商品的“二因素”开始的。要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探索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形成与分配问题,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商品的本质属性。传统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具有两个属性,即:“用于交换”和“劳动的产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的范围早已突破了“劳动的产品”这一范畴的外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用于交换的商品不仅有劳动产品,而且有稀缺的天然物品;不仅有物质产品,而且有智力产品。理论与现实的差异,说明我们对商品本质属性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

从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来考察,“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1]土地这一天然的财富,在它没有成为私人占有物之前,它仅仅是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一般劳动对象。但是,土地一旦成为私人占有物之后,这种天然的劳动对象就由生产的自然条件变成了社会的生产条件,从而成为能够与劳动产品进行等价交换的商品。天然的劳动对象之所以成为商品,这是因为:一方面,作为商品的购买者,它所需要的并不是商品的价值,而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无论是天然物品或是劳动产品,只要物品具有使用价值,它就能够满足购买人的消费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在数量上有限的天然劳动对象被私人占有,那些在竞争中失去劳动对象的劳动者要获得天然的使用价值,就必须用自己的劳动或劳动产品与之交换。这样,未经劳动协助就客观存在的天然使用价值就与劳动产品一样具有商品的社会属性,从而由天然物品变成了商品。由此说明,用于交换的“劳动的产品”必然是商品,但商品不一定是“劳动的产品”。一切在数量上有限(经济学上称之为稀缺规律)的天然物品都能成为商品。

在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时,需要澄清一种认识。长期以来,我们在分析商品的使用价值时,只认识到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质的区别,却忽视了同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数量不同而具有量的大小。使用价值是指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的效用。不同物品的效用当然不能在量上进行比较,但不同数量的同一物品的的效用却有量的大小。按照商品的物理计量单位来计量,100公斤粮食是10公斤粮食的10倍,因此,100公斤粮食的效用也是10公斤粮食的10倍。

从商品的社会属性来考察,商品是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在社会分工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条件下,每个生产者只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满足各方面的消费需要。因此,商品的本质属性就在于“交换”。这一本质属性不仅使商品与其它物品相区别,同时反映了商品所有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根据这一本质属性来表述商品这一概念的内涵,那么,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物品或效用。换句话说,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使用价值。

二、财富的生产、分配与交换

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物质实体,是社会物质资料的总和。“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2]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切财富都可以通过价值来表现。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3]由此说明,商品是财富在市场经济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商品经济实质上是人类财富生产的一种表现形式或社会过程。

(一)财富的源泉

从财富生产的自然过程来考察,“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要素构成财富的源泉,或者说,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共同创造财富。”4]在财富生产的过程中,劳动对象的物质内容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劳动使这个物质内容具备了对人类有用的形态,两者之和构成效用,劳动资料使劳动能够有效地进行。因此,马克思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5]例如“土地(在经济学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物,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它未经人的协助,就作为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而存在。”6]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借用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弟的话来阐明这一问题:“劳动是产品的父亲,土地是产品的母亲。人们不能说,在生产一个婴儿时谁是最重要的——是父亲还是母亲。因而一般不能说,究竟有多少产出是由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单独产出来的。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相互发挥作用。”7]正是居于这一认识,党的十六大报告才明确提出:“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在财富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

1、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生产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通过与劳动资料相结合而产生的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能力。”8]生产力由三大要素构成,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是生产力的主体,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客体,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媒介。生产力反映的是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综合能力。构成生产力的三大要素中的单个要素不能独立创造新的财富和实现价值增值,只有在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形成生产力,并创造新的财富。

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来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后代人可以在短时间内直接继承前代人通过长期努力取得的成果,加上后代人的智慧,取得同样成果所花的时间会越来越短,这就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加速度的特征。由于生产力具有能动地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各种生产要素一旦组合形成生产力,就能创造新的财富和实现价值增值。

2、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来考察,各种生产要素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财富的生产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传统农业社会,土地虽然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但劳动者的劳动仍然在财富的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工业社会初期,资本成为生产要素的新成员;在知识和信息经济时代,知识、信息和科技都已成为生产要素家族中的新成员,出现了生产要素的多维结构。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生产要素的构成结构还会发生新的变化。但是,在现代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劳动者的活劳动仍然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他通过劳动工具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使劳动对象发生对人类有用的形态变化;劳动对象以其自身的物质内容和存在形式构成劳动作用的对象物,在劳动作用下,成为对人类需要的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劳动能够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在与劳动者结合的前提下,使劳动对象原有的使用价值在质上得到提升(扩大产品的用途)、在量上得到增加,从而创造新的财富。特别是通过改进生产工具,可以使劳动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劳动者在同一劳动时间内能够产出更多的使用价值。我国经济学家何新曾经指出:“我们可以把机器与电脑看作是价值的第二次创造能力。因为他们并非简单地把自己的成本转移到生产物中。在与人相结合的前提下,它们本身确实也成为具有生成新价值的创新力量。”9]

以上分析说明,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财富并不单纯是某一生产要素独立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是生产力的各种构成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结晶。各种生产要素在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中不断追求财富的增值,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