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地道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穿铁路地道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2号路工程是XX经济开发区由市区进岛的第二条主要通道,本工程北起北环路南至钢厂北路,全长9.38KM。2号路在K8+489.466处下穿规划铁路。由于受规划铁路纵断面标高限制,因此在K8+339~K8+651范围内采用坞式结构地道,地道全长312米,以满足通车净空高度要求。在道设计荷载为汽车城—A级,结构净宽为16.5米,最在纵坡2.5%,横坡为1.5%,抗震基本烈度为7O。地道主要工程量有φ600mm抗拔桩192根共坟5444延米,地道节段及侧墙、挡土墙C30混凝土共计约16000立方米,横截沟一道及地道范围内的路面铺装层、防水层等。
二、施工组织设计依据
1、下穿规划铁路地道施工图-桥梁工程图纸(地道部分)
2、下穿规划铁路地道施工图-道路工程图纸(地道部分)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XX-2001)
4、《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236-2006)
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XX-2002)
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8、《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9、《建筑桩基技术标准》(JGJ94-94)
1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XX-2002)
1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XX-11-1999)
13、施工图技术交底大纲(3018-1A)
三、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料机安排
1、地道工程总体施工流程如下:
三通一平→挡水坝防护→混凝土管井点降水→插打钢板桩→抗拔桩试桩施工→单桩抗拔承载力检测→抗拔桩施工→抗拔桩检测→排水明沟及盲沟设置→地道底板基坑开挖→K8+495横截沟施工→地道底板垫层施工→地道底板施工→侧墙施工→挡土墙施工→防撞护栏施工
→铺装层施工
2、施工平面布置图如图1
新建线路
图例:
道路中线
图1:地道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工期计划
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情况,地道施工计划从20XX 年9月1日开始施工,到20XX 年3月10日结束,工期191天,因地道施工受规划铁路施工的影响,实际工期视铁路施工有所增减。施工计划安排表见附表1《地道施工计划横道图》。
4、机械设备计划安排
为保证施工质量,我部将从人力、物力等方面满足地道施工的需要。 机械设备组织安排如表1, 施工检测设备投入如表2, 组织机构管理人员表如表3,
表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表2:施工检测设备
表3:组织机构管理人员表
5、施工准备
5.1 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5.1.1 选配技术人员
首先根据该工程的需要,我单位抽调有施工经验的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4名,助理工程师(技术员)6名,担负该标段的专业技术工作,组成一支与本项目技术工作相适应的技术队伍。根据各施工队工程任务的划分情况,配齐技术人员的数量,其专业状况和能力状况,要适应工程施工的要求,同时做好技术人员的分工,实行定人、定岗制度、各负其责,以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5.1.2 复测并布网
测量人员根据现有水准点及导线网的基础上,利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在地道开工前完成导线点的复测与导线网的加密布设工作,对各主要坐标点认真作好防护,记录计算、测量无误后,整理成正规资料,将测量成果报设计单位和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控制测量布网,然后交施工队测量班,并协助测量队完成开工前的施工测量。
5.1.3技术培训
按照ISO9002等三个体系的贯标程序要求,结合该标段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和专业施工技术,对所有上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及环保方面的技能培训。
四、施工技术方案
(一)、防护及降水
防护与降水工作贯穿地道施工全过程,由于本地道两端的地基不同,分别是山皮石填海路基和吹沙造地路基,所以施工的方法不有所不同:
1、填海段施工
由于填海段K8+250~K8+480段两侧都是现状海域,施工时采取如下防护及降水措施:a、施工时先填筑挡水坝,挡水坝顶宽及路基边缘覆土厚度不随开挖断面变化,填筑时注意及时设置沙袋护岸,填料损耗控制在50%以内,挡水坝起点设置在K8+250,并在该处路基上设置混凝土深井降水管,形式与坝顶管相同,使之与挡水坝上降水管形成闭合圈,以保证已完成路基内水不侵入地道范围。
b、挡水坝完成后,在坝顶设置三排500mm混凝土降水管,纵向间距15m,三排交错布置,施
工期间始终将全段水位控制在低于地道施工最低处1m处。(因路基填筑有山皮石,无法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c、水位下降到要求标高后,先开挖至预留两米高程处,在两侧开始布打4.5m钢板桩,入土深度4m。然后继续开挖或开始施工具备条件的抗拔桩。
d、开挖到基底高程后,在坡脚线向内2米设置排水明沟和盲沟,盲沟采用2-4碎石外包裹土工布,考虑施工周期长,明沟坡面用土工隔删防护。在地道中段排水沟外侧设置1m×1.6m ×1.5m混凝土积水坑,施工期间持续抽水,以保证基底干燥。
e、路基左右幅形式如图2(填海段地道施工示意图),如吹填段左侧排水渠水位上升,影响地道施工时,则该段左侧也适用本施工工艺。
设计中线
图2:填海段地道施工示意图
2、吹填段施工
a、先开挖至原山皮石填筑底面,然后再开挖开口线范围内设置井点4×4m井点管降水20天,水位降至路基槽底面以下一米。然后开始开挖。
b、在井点降水拔管前在开口线外一米处设置三排500mm混凝土降水管,终点为K8+730,纵向间距15m,三排交错布置,施工期间始终将全段水位控制在低于地道施工最低处1m处,同时在K8+730断面横路基方向设置三排同型号同间距降水管,与路基两侧降水管形成闭合圈。
c、再开挖至预留两米高程处,在两侧开始布打4.5m钢板桩,入土深度4m。然后继续开挖或开始施工具备条件的抗拔桩。
d、开挖到基底高程后,在坡脚线向内2米设置排水明沟和盲沟,盲沟采用2-4碎石外包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