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诊断与治疗原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学者在捕获的伊蚊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 粒,可经卵将病毒传给下一代(意见不一), 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最有 效
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卵) 白纹伊蚊(雌)
白纹伊蚊(雄) 白纹伊蚊孳生场所
白纹伊蚊
登革热通过雌蚊传播 主要在白天进食 生活在房屋周围 在清洁的小积水容器中产卵和孵幼虫
➢ 少数患者在病程第天还可在血液中分离出登革病 毒。
➢ 在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倍,隐 性感染者为人群的,隐性感染者多,可能是重要的 传染源
三、流行病学()
传播媒介:伊蚊 海南、东南亚诸国埃及伊蚊 广东、太平洋岛屿白纹伊蚊
在℃ 时病毒在蚊体内复制天后即具有传染性 (病毒分布到蚊体全身:唾液腺、肌肉和细 胞),传染期长者可达日。具有传染性的伊 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
毛细血管内皮损害 ↓
皮疹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二次感染学说:第二次感染Ⅱ型病毒后,机体大量产,形成 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大量补体,使血通透性增高而出血、 休克;另外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再激活导致。 病毒变异学说:病毒变异使毒力改变。 免疫调节缺陷学说:登革病毒与寄生物双重感染,使抑制性 细胞减少,和大量产生,导致免疫复合物反应和速发超敏反 应同时出现,血管活性介质释放和休克综合征的形成。 全身微血管功能损害,导致血浆蛋白渗出及出血。消化道、 心内膜下胃肠粘膜、心包、心内膜、胸膜、腹膜、充血或瘀 斑状出血。
登革热诊断与治疗原则
内容提要
一、概述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五、临床表现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预后 七、治疗
一、概述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 染病。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传 染病 临床以高热、肌肉骨关节痛、极度乏力、皮疹、出 血倾向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
方性 凡有伊蚊孳生的自然条件及人口密度高的
地区 城镇的发病率高于农村
季节性 发病季节与伊蚊密度、雨量相关 广东、广西为~月,海南省~月
突然性 流行多突然发生
传播迅速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带登革病毒伊蚊 ↓叮咬 人 ↓ (增殖)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淋巴组织 ↓(增殖、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合征
登革休克综
我国分型:典型登革热
轻型登革热
重型登革热
五、临床表现 ()
(一)典型登革热()
、 发热: 成人起病急骤,小时内体温可高达 ℃,
持续天,体温下降至正常,天后又再上升,称双峰 热或马鞍热;
面潮红、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 儿童起病较慢,症状较轻,体温也较低。
、疼痛: 头、眼球后、腰背部,周身骨、肌肉、关节疼痛;
41.0
40.0
体温(℃)
39.0
38.0
37.0
36.0 0
35.0
1
2
3
4
5
6
7
8
9
时间(天)
登革热病例体温曲线
五、临床表现 ()
、皮疹:大部分于病程的第天出现,持续天,为多样性皮疹
皮疹先是充血性,如颜面、颈、胸及四肢皮肤潮红,~天后 变点状出血疹 多为针尖样出血性皮疹(出血点)、红斑疹、麻疹样皮疹、 猩红热样皮疹等多样性皮疹或“皮岛”样表现(特征性皮疹 为典型的斑疹或斑丘疹发生融合,中间有少量正常皮肤,称 为红色海洋中的岛屿—皮岛) 在同一患者身上可同时出现两种或多种皮疹 皮疹多先见于四肢,然后逐渐蔓延,最后可分布于全身皮肤 皮疹可有痒感,持续~天后逐渐消退,部分可持续周,疹退 后大部分不脱屑及无色素沉着
➢ 病毒颗粒呈哑铃状(×)、棒状或球形 (直径为);
➢ 核心为单股分, 四个血清型;与其他组 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可交叉免疫反应。
二、病原学 ()
➢ 登革病毒对寒冷的抵抗力强,在人血清贮存于普 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可存活年之久
➢ 但不耐热,℃或℃皆能使之灭活
➢ 不耐酸、不耐醚
➢ 用乙醚、紫外线或福尔马林可以灭活
三、流行病学()
易感性与免疫力: 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以青壮年为主
地方性流行区:以儿童为多
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免疫力,并可维持多 年,对异型病毒也有年以上免疫力
感染登革病毒后,对其它组虫媒病毒,也 产生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如登革热流行
人群易感性 人群
普遍
感染后产生
易感
的同型免疫
抗体保持终
生
同时获得对其 它血清型的免 疫能力(异型 免疫)仅持续 6~9个月
儿童第二次感染登革型病毒时, 较易发生登革出血热。
三、流行病学 ()
流行特征 地理:伊蚊孳生的热带地区,东南亚、太平 洋岛屿
和加勒比海。我国海南、广东和广西 等 季节:雨季,海南为月,广东为月 其他:多首发于市镇,后向农村蔓延,有一 定地方性
流行区有隔年发病率升高的趋势
三、流行病学()
地方性 多首发于市镇,后向农村蔓延,有一定地
登革出血热病理变化为全身微血管损害,导致血浆蛋白渗出 及出血。消化道、心内膜下、皮下、肝包膜下、肺及软组织 均有渗出和出血,内脏小血管及微血管周围水肿、出血和淋 巴细胞浸润。 脑病患者尸检可见蛛网膜下腔及脑实质灶性出血,脑水肿及 脑软化
五、临床表现 ()
潜伏期:天,通常天。
分型:
:典型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无休克)
登革():西班牙语,意指装腔作势。描写本病急性期 由于关节疼痛、其步态好像装腔作势的样子。
二、病原学 ()
登革病毒
登革病毒 —骑在蚊
子身上的 火枪手
登革病毒的三维结构图样
登革病毒 : 科:黄病毒科 属:黄病毒属
二、病原学 ()
➢ 病原体:登革披盖病毒,为B组虫媒病毒, 披盖病毒科,黄病毒属;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的病理生理改变 血管通透性增加,无毛细血管内皮损伤 患者出现白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变 红细胞压积增加 血小板减少及凝血障碍 血浆渗漏是的主要临床表现 在热退期间,血浆大量进入腔隙中,血容量 减少 血液浓缩,血压降低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肝、肾、心、脑退行性,心内膜、胸膜、胃肠粘 膜、 肌肉、皮肤、 不同程度出血。 皮疹内小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瘀 斑中有广泛性血管外溢血。 重症患者可有肝小叶中央坏死及淤胆,小叶性肺炎,肺小脓 肿形成等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低等灵长类动物 为主要传染源
未发现病毒携带者
三、流行病学()
自然宿主是人、低等灵长类 动物和蚊
●丛林型疫源地地区--猴 ● 类城市动型物疫源地地区--隐性感染
者和百度文库人
传染源
三、流行病学()
➢ 传染期:患者在发病前小时至起病天之内可使叮 咬的伊蚊受感染。
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最有 效
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卵) 白纹伊蚊(雌)
白纹伊蚊(雄) 白纹伊蚊孳生场所
白纹伊蚊
登革热通过雌蚊传播 主要在白天进食 生活在房屋周围 在清洁的小积水容器中产卵和孵幼虫
➢ 少数患者在病程第天还可在血液中分离出登革病 毒。
➢ 在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倍,隐 性感染者为人群的,隐性感染者多,可能是重要的 传染源
三、流行病学()
传播媒介:伊蚊 海南、东南亚诸国埃及伊蚊 广东、太平洋岛屿白纹伊蚊
在℃ 时病毒在蚊体内复制天后即具有传染性 (病毒分布到蚊体全身:唾液腺、肌肉和细 胞),传染期长者可达日。具有传染性的伊 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
毛细血管内皮损害 ↓
皮疹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二次感染学说:第二次感染Ⅱ型病毒后,机体大量产,形成 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大量补体,使血通透性增高而出血、 休克;另外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再激活导致。 病毒变异学说:病毒变异使毒力改变。 免疫调节缺陷学说:登革病毒与寄生物双重感染,使抑制性 细胞减少,和大量产生,导致免疫复合物反应和速发超敏反 应同时出现,血管活性介质释放和休克综合征的形成。 全身微血管功能损害,导致血浆蛋白渗出及出血。消化道、 心内膜下胃肠粘膜、心包、心内膜、胸膜、腹膜、充血或瘀 斑状出血。
登革热诊断与治疗原则
内容提要
一、概述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五、临床表现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预后 七、治疗
一、概述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 染病。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传 染病 临床以高热、肌肉骨关节痛、极度乏力、皮疹、出 血倾向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
方性 凡有伊蚊孳生的自然条件及人口密度高的
地区 城镇的发病率高于农村
季节性 发病季节与伊蚊密度、雨量相关 广东、广西为~月,海南省~月
突然性 流行多突然发生
传播迅速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带登革病毒伊蚊 ↓叮咬 人 ↓ (增殖)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淋巴组织 ↓(增殖、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合征
登革休克综
我国分型:典型登革热
轻型登革热
重型登革热
五、临床表现 ()
(一)典型登革热()
、 发热: 成人起病急骤,小时内体温可高达 ℃,
持续天,体温下降至正常,天后又再上升,称双峰 热或马鞍热;
面潮红、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 儿童起病较慢,症状较轻,体温也较低。
、疼痛: 头、眼球后、腰背部,周身骨、肌肉、关节疼痛;
41.0
40.0
体温(℃)
39.0
38.0
37.0
36.0 0
35.0
1
2
3
4
5
6
7
8
9
时间(天)
登革热病例体温曲线
五、临床表现 ()
、皮疹:大部分于病程的第天出现,持续天,为多样性皮疹
皮疹先是充血性,如颜面、颈、胸及四肢皮肤潮红,~天后 变点状出血疹 多为针尖样出血性皮疹(出血点)、红斑疹、麻疹样皮疹、 猩红热样皮疹等多样性皮疹或“皮岛”样表现(特征性皮疹 为典型的斑疹或斑丘疹发生融合,中间有少量正常皮肤,称 为红色海洋中的岛屿—皮岛) 在同一患者身上可同时出现两种或多种皮疹 皮疹多先见于四肢,然后逐渐蔓延,最后可分布于全身皮肤 皮疹可有痒感,持续~天后逐渐消退,部分可持续周,疹退 后大部分不脱屑及无色素沉着
➢ 病毒颗粒呈哑铃状(×)、棒状或球形 (直径为);
➢ 核心为单股分, 四个血清型;与其他组 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可交叉免疫反应。
二、病原学 ()
➢ 登革病毒对寒冷的抵抗力强,在人血清贮存于普 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可存活年之久
➢ 但不耐热,℃或℃皆能使之灭活
➢ 不耐酸、不耐醚
➢ 用乙醚、紫外线或福尔马林可以灭活
三、流行病学()
易感性与免疫力: 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以青壮年为主
地方性流行区:以儿童为多
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免疫力,并可维持多 年,对异型病毒也有年以上免疫力
感染登革病毒后,对其它组虫媒病毒,也 产生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如登革热流行
人群易感性 人群
普遍
感染后产生
易感
的同型免疫
抗体保持终
生
同时获得对其 它血清型的免 疫能力(异型 免疫)仅持续 6~9个月
儿童第二次感染登革型病毒时, 较易发生登革出血热。
三、流行病学 ()
流行特征 地理:伊蚊孳生的热带地区,东南亚、太平 洋岛屿
和加勒比海。我国海南、广东和广西 等 季节:雨季,海南为月,广东为月 其他:多首发于市镇,后向农村蔓延,有一 定地方性
流行区有隔年发病率升高的趋势
三、流行病学()
地方性 多首发于市镇,后向农村蔓延,有一定地
登革出血热病理变化为全身微血管损害,导致血浆蛋白渗出 及出血。消化道、心内膜下、皮下、肝包膜下、肺及软组织 均有渗出和出血,内脏小血管及微血管周围水肿、出血和淋 巴细胞浸润。 脑病患者尸检可见蛛网膜下腔及脑实质灶性出血,脑水肿及 脑软化
五、临床表现 ()
潜伏期:天,通常天。
分型:
:典型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无休克)
登革():西班牙语,意指装腔作势。描写本病急性期 由于关节疼痛、其步态好像装腔作势的样子。
二、病原学 ()
登革病毒
登革病毒 —骑在蚊
子身上的 火枪手
登革病毒的三维结构图样
登革病毒 : 科:黄病毒科 属:黄病毒属
二、病原学 ()
➢ 病原体:登革披盖病毒,为B组虫媒病毒, 披盖病毒科,黄病毒属;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的病理生理改变 血管通透性增加,无毛细血管内皮损伤 患者出现白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变 红细胞压积增加 血小板减少及凝血障碍 血浆渗漏是的主要临床表现 在热退期间,血浆大量进入腔隙中,血容量 减少 血液浓缩,血压降低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肝、肾、心、脑退行性,心内膜、胸膜、胃肠粘 膜、 肌肉、皮肤、 不同程度出血。 皮疹内小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瘀 斑中有广泛性血管外溢血。 重症患者可有肝小叶中央坏死及淤胆,小叶性肺炎,肺小脓 肿形成等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低等灵长类动物 为主要传染源
未发现病毒携带者
三、流行病学()
自然宿主是人、低等灵长类 动物和蚊
●丛林型疫源地地区--猴 ● 类城市动型物疫源地地区--隐性感染
者和百度文库人
传染源
三、流行病学()
➢ 传染期:患者在发病前小时至起病天之内可使叮 咬的伊蚊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