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学生姓名陈永师
学号200921259
院系化工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姓名:陈永师学号:200921259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摘要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本文简述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进展,介绍新一代表面活性剂geminis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应用,探讨表面活性剂在绿色化学中的进展。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高分子 geminis 生物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学
引言
表面活性剂具有吸附于物质表面,使其表面性质发生变化的特性,它的分子构造由亲水基和憎水基两部分组成,通常的表面活性剂几乎全是分子量为数百(300左右)的低分子量物质。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指那些分子量在数千以上并具有表面活性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

随着高分子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具有表面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引起了人们广泛注意。

最早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淀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等天然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1]。

1951年Stauss将含有表面活性基团的聚合物--- 聚l-十二烷-4-乙烯吡啶溴化物命名为聚皂[2],从而出现了合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1954年,美国Wyandotte公司发表了聚(氧乙烯-氧丙烯)嵌段共聚物作为非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报道以后,各种合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相继开发并应用于各种领域。

与常用的低分子表面活性剂相比,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差,成本偏高,始终未能占据表面活性剂领域的优势。

近十余年来由于能源工业(强化采油、燃油乳化、油/煤乳化)、涂料工业(无皂聚合、高浓度胶乳)、膜科学(仿生膜、LB膜)的需要,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得到了性能良好的氧化乙烯、硅氧烷共聚物、乙烯亚胺共聚物、乙烯基醚共聚物、烷基酚、甲醛缩合物、氧化乙烯共聚物等品种。

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称双子表面活性剂剂[3]。

从分子结构看,它们又相似于两个表面活
性剂分子的聚结,故有时又称为二聚表面活性剂(dimeric Sill"factants) [4]。

Geminis或dimerics 仅是低聚表面活性剂中的一部分,低聚表面活性剂目前已合成有三聚体和四聚体[5]。

从1991年开始,美国纽约州立大学Brooklyn学院的Rosen小组采纳了“Gemini”的命名,并系统合成和研究了氧乙烯或氧丙烯柔性基团联接的Gemini表面活性剂,撰写了一篇综述文章[6]。

同时,法国CharlesSadron研究所的Zana小组也以亚甲基链(-CH2-)作为联接基团研究了一系列双烷基铵盐表面活性剂[7]。

这些实验结果表明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单烷烃链和单离子头基组成的普通表面活性剂高得多的表面活性。

例如,和离子头基连接相同碳原子数链的普通表面活性剂相比,表征其降低表面张力效率的C2n值,Gemini表面活性剂约低3个数量级,而对临界胶团浓度cmc,Gemini表面活性剂则低2个数量级,故Rosen认为Gemini将成为新一代的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Biosurfactants)是由微生物所产生的一类具有表面活性的生物大分子物质[8]。

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除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稳定乳化液和增加泡沫等相同作用外,还具有一般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所不具备的无毒、能生物降解等优点。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这些特性尤其适合于石油工业和环境工程,如石油的生物降粘、提高原油采收率、重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等[9]。

另外,生物表面活性剂作为天然添加剂,在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医药和农业等工业方面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

随着人们崇尚自然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生物表面活性剂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有可能成为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的替代品或升级换代品。

鉴于表面活性剂能对界面过程产生影响, 因此,它往往能有效地改进相关的工艺过程, 或者能改善产品质量, 或者可节能降耗, 或者能改善环境, 使反应过程绿色化, 甚至起到“绿色使者”的作用,将表面活性剂更多的用于绿色化学的研究,将是表面活性剂未来研究主要方向之一。

1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应用研究
1.1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按离子分类,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和非离子型四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2)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按来源分类可分为天然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合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前者包括半合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1.1.1 天然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天然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从动植物分离,精制或经过化学改性而制得的水溶性高分子。

由海藻制的得的藻朊酸,由植物制取的愈疮胶和黄原胶等树脂胶类;从动物制得的酪朊和白朊等均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而纤维素衍生物、淀粉衍生物以及制取亚硫酸纸浆的副产品木质素磺酸盐等叫做半合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天然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增粘性、乳化性、稳定性和结合力,并且具有很高的无毒安全性和易降解等特点,所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及洗涤剂工业。

1.1.2 合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指亲水性单体均聚或与憎水性单体共聚而成,或通过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改性而毒I得.根据单体的种类、合成方法、反应条件和共聚物的组成等的不同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关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应用的研究正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

1.2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2.1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废水处理中应用[10]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作为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有机絮凝剂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被广泛的应用于城建、环保、造纸、印染、石油开采、食品、制药等各行各业的废水处理中。

其中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两性高分子絮凝剂、阴离子高分子絮凝剂、非离子高分子絮凝剂作为水处理剂都已用于废水处理。

1.2.2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纺织印染工业中应用[11]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作为纺织印染助剂应用已有较长历史.聚醚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常被用作低泡洗涤剂、乳化剂、分散剂、消泡剂、抗静电剂、润湿剂、匀染剂等;聚乙烯醇等高分子化合物作为增稠剂和保护胶体广泛应用于乳液型印染助剂的制备中;羧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被用于洗涤剂作为再沾污防止剂;聚丙烯酸及其共聚物被用作螯合分散剂;木质素磺酸盐、酚醛缩合物磺酸盐等被用作不溶性染料的分散剂.近年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印染助剂领域的应用又有了较大的发展。

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12]
2.1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微生物来源
2.1.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包括许多不同的种类。

依据他们的化学组成和微生物来源可分为糖脂、脂肽和脂蛋白、脂肪酸和磷脂、聚合物和全胞表面本身等五大类[13]。

2.1.2 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来源
生物表面活性剂多数由细菌、酵母菌、真菌(霉菌)等产生。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菌种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严格以烷烃作为碳源的微生物,如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sp.;一类是以水溶性底物为碳源的微生物,如杆菌Bacillus sp.另一类可以烷烃和水溶性底物两者作为碳源,如假单孢菌Pseudomonas sp。

2.2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中既有极性基团又有非极性基团,是一类中性两极分子。

亲水基团可以是离子或非离子形式的单糖、二糖、多糖、羧基、氨基或肽链;疏水基团则由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或带羟基的脂肪酸组成。

对于像蛋白质一多糖复合物等一些分子量较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分子,其亲水和疏水部分可以由不同的分子组成。

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在两相界面定向排列形成分子层,能降低界面的能量,即表面张力,多数生物表面活性剂可将表面张力减小至30mN/m。

它们在决定界面的流变学特性以及在两相间物质传递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热及化学稳定性,如由地衣芽孢杆菌产生的脂肽在75℃时至少可耐热140h。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pH5.5—12之间保持稳定,当pH小于5.5时,会逐渐失活。

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更具优越性,表现在其反应产物均一,可引进新类型的化学基团,其中有些基团是化学方法难以合成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安全、无毒、生产工艺简单,常温常压下即可发生反应。

2.3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生物表面活性剂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能用于石油开采业、环境工程、食品工业、农业和精细化工行业。

然而最有应用前景的是清除污染的油罐、重油的运移和提高原油采收率[14]。

2.3.1 应用于石油开采业
由于石油工业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纯度和专一性要求不高,所以可直接使用含完整微生物细胞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

微生物强化采油(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MEOR)技术就是指往油层中注入某些微生物,同时注入一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这些微生物在生长的同时,能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

这些生物表面活性剂可降低原油与水两相界面的张力,
从而可提高油田的开采量[12]。

2.3.2在环境生物工程上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排放的废水、固体废弃物、农田中施用的农药、石油开采中的井喷及运输中的泄漏等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日趋严重,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表明:加入微生物或表面活性剂(生物的或化学合成的),能够增强憎水性化合物的亲水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使进入环境的污染物不断地降解,该技术称为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其中使用到生物表面活性剂。

可以通过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继而提高烷烃的降解速度,而且降解速度的提高远远高于单独加入某种营养成分所提高的速度。

生物表面活性剂同样也可用于修复受重金属、菲、多氯联苯污染的土壤。

2.3.3在食品工业和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由于符合功能性食品和绿色食品添加剂的要求,在人们崇尚自然,健康至上的今天,生物表面活性剂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食品添加剂。

蔗糖酯、卵磷脂、山梨聚糖等都是目前食品工业常用的乳化剂。

另外,生物表面活性剂还可以用作食品加工业和精细化工中的保湿剂、防腐剂、润湿剂、起泡剂、增稠剂、润滑剂等。

据报道蔗糖酯加入食品中可以改善食品的加工性能、提高食品抗氧化防霉作用和香味质量,蔗糖酯对柑桔、苹果、梨等水果的保鲜已取得良好效果。

2.3.4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在农业方面,生物表面活性剂可用于土壤改良、用作肥料、清洁、植物保护以及杀虫剂等。

在医疗卫生方面,生物表面活性剂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据报道,红串红球菌(鼬odDc 螂erythropolis)合成的琥珀酰海藻糖脂能够抑制单纯疱疹病毒和流感病毒[15]。

用发酵法生产的磷脂蛋白对人体细胞中的免疫缺陷蛋白病毒具有抑制作用[16]。

生物表面活性剂还可用于高效细胞破碎和快速测定微生物的数量。

由于生物表面活性剂可高效地将细菌和真菌的细胞破碎,细胞内的ATP释放后与荧光素酶和荧光素系统反应产生荧光,ATP的量与细胞的数量相关,因此通过测定所产生的荧光的量即能推算出细胞的数量,从而达到快速测定的目的。

此外,生物表面活性剂还能用于杀菌剂、杀虫剂效果的监测,以及发酵工业发酵过程的细胞数量随程监控等方面
3 表面活性剂应用于绿色化学
表面活性剂由于其两亲分子结构特性,极易富集于界面,改变界面性质,对界面过程产生
影响[17],因而既广泛地应用于千家万户,又深入应用到了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因而对其进行绿色化学研究的呼吁较早,范围亦较宽。

根据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成果, 设计或改进分子结构, 开发易生物降解、对人体温和的表面活性剂。

降低现有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 推进产品的环境友好化。

参考文献
[1]王恩,表面活性剂工业,1989,2,9
[2]李宗石,徐明新编,表面活性剂合成与工艺.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版1990:276
[3] 赵国玺(ZhaoG X),物理化学学报(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199"/,13,76O一768.
[4]Zana R,Talmon Y,Nature,1,993,362,228 230.
[5]Zana R,In M,Levy H,Duportail G,Langmuir,1997,13,5552—5557
[6]Rosen M J,Chemtech.,1993,3O 33.
[7]Zana R,Benrraou M,Ruef R,Langmuir,1991,7,1072 1075.
[8]Georglou G,Lin S C,Shnrma M M.Surface—active compounds from microoq on isms.Bio /Technolng y,1992,10:60~65
[9]Harvey S,Elashvili I,Valdes J J,et a1.Enhanced n~moval of Exxon Valdes spilled oil from Alaskan gravel by a microbial surfac tant.Bio/Technology.1990,8:228~23O
[10] 严瑞碹.水处理剂中间体的现状和发展[J].化工进展,1999(6):14一l6
[11] 王祥荣,李伟勇.PVP 在印染加工用洗涤剂中的应用研究[J].印染助剂,2005(5):8-10
[12]方云,夏咏梅.生物表面活性剂.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l99l2.1~l6
[13]Desel J D,Ddsai A J.Biesurfactants:production,properties,apphcations,Marcel Dekker.Inc.,New York.N.Y,1993,65~97
[14]张景存.三次采油.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90一i16
[15]Uchida Y,Misava S,Naknhara T,et a1.Factors afecting tlIe production of succinohrehalose
lipids by Rhed oceccus erythrope lisSD一74 grown on n·alkane$.AgIic Bio Chem,1989,53:765~769
[16]J White R T,Damm D,Miller J,et a1.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of the hu man pulmonary surfactant apoprotein gene.Nature,1985,317:316~320
[17] 张高勇, 王军.表面活性剂的绿色化学进展,日用化学品科学,2003,7(23)200-2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