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中国古代文化史》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以《中国古代文化史》为例
福州第八中学骆志煌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高中课改转型期的一个课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学校和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面提供了政策上支撑和实验的平台。
我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和实施了《中国古代文化史》的校本课程,经过几年的课程建设与实践的行动研究,对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总结与反思。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与策略
1.根据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学生的需求,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出发点应该是要遵循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学生需求和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在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体现课程的“校本化”,这是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主要区别。
普通高中课程的校本化可以体现为课程结构和课程资源两方面,课程标准的界定是“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学校的办学特色、软硬件方面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需求等均可作为课程资源的有效因素加以考虑。
校本课程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外显形式,课程开发的主题、内容和课程的组织形式、评价方式等均会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无论是示范高中还是农村中学均可以根据它的地域特征、地方文化和学校传统等方面综合呈现出其校本化,学校在课程建设中也只有立足于地域环境、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杰出校友等社会资源,才能建构校本化的课程体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的最终作用者是学生,因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展历史视野与促进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目标的,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这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出发点。
2.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是动态的,可以并且需要及时调整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区别之一在于校本课程是动态的,可以并且需要根据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学情的变化进行及时的动态调整。
校本课程的建设不追求正规化,也不一定向标准教材看齐,在课程规范、整体目标及基本途径、基本操作方法等方面有一定规范的前提下,校本课程的建设
应该是动态发展、不断生长变化的。
首先是因为随着社会热点、教育改革的进程等教育环境诸多因素的变化,尤其是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校本化的课程资源也会不断充实丰富,课程内容和实施过程中的各环节均应该产生相应的变化;其次是因为作为课程开发者和实施者的教师,也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中不断地发现问题、积累经验,根据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主动优化教学策略和课程内容,使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一个具有自我反馈纠正功能的系统,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三是因为作为课程学习者的学生,会随着各方面因素的变化,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等方面也会在课程学习中不断提升,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自然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中国古代文化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环节包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
《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的开发是为了遵循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出学校的学科特色和办学目标,从学校现有的师资和其他教育资源的整体状况出发,开发和实施的一门普通高中选修Ⅱ课程。
(一)课程设计背景
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的课程“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我校在自1998年以来试行的《深化选课制、走班制、学分制,全面变革学习方式》的校本教改实验过程中,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006年福建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我校被确认为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样本学校和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历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在高中新课程的实验方面接受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予以的先行先试的任务,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教学实践,在切实推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积极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校本化的课程体系。
我校的历史学科在近年的校本教改中,结合学校的各方面教学资源,试行过一系列的校本课程,《中国古代文化史》是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的精神,结合我校在自主开发的《中国文化史》和《历史名城与地方文化》等校本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对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学科资源进行整合而开发的普通高中历史学科选修Ⅱ(校本选修)课程,申报为学校首批确认的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
1. 通过《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的实施,以姓氏文化、茶文化、建筑文化、中医药文化、经典文化和地方文化等专题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和优良传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
2. 认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厚博大,关心文化生活,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 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在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4. 整合跨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温故知新、学以致用,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学习态度。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由7个章节和1个探究活动组成,根据《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的精神,设置为18课时:
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化简介(1课时)
第二章姓氏溯源(2课时)
第三章茶和茶文化(2课时)
第四章古代建筑文化(2课时)
第五章中医药与中医学(2课时)
第六章经典文化与现代社会(4课时)
第七章历史名城与地方文化(4课时)
活动课探究活动课(1课时)
校本课程以教师的讲义和专题学习网站为载体,在实施过程中编订和完善《中国古代文化史》校本教材。
(四)课程实施
1.实施原则
(1)自主性原则:选修Ⅱ课程是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发若干模块,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模块,要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人生规划,学会作出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选择,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发展性原则:本课程应该在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感知和领悟传统文化,挖掘历史思维等方面的潜能,提升人文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等方面,为学生创设发展性平台,以提升高中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2.课时和学分:
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选修Ⅱ课程,提供给高一、高二学生选修,不分文理;
每周1课时,1个学期(2个学段)共18课时,按照《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规定的“选修Ⅱ课程按照模块开发,每个模块可以设计为18学时1学分”的精神,凡修满18学时,修习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良好,完成作业及各项学习任务(含考核)的学生均获1个学分。
3.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是教学实施的关键性因素。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设计是依据课程的内容和学习对象而因课因人而异的,本课程按照不同课型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策略,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实现课程目标。
(1)课型1:基本概念和古代文化史简介
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相关概念与界定,进而引导学生对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讨论,列举出他们感兴趣的相关方面。
几轮的课程实施实践证明,我们预设的姓氏文化、茶文化、建筑文化、中医药和历史名城等几个章节的内容大多为学生推举之列,对他们列出但未能在课堂上修习的内容建议作为最后一节“活动课”的内容,也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拓展到课外领域。
(2)课型2: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学习
这些专题的学习均从历史的角度,首先帮助学生了解姓氏、茶、建筑、中医药、经典和历史名城等社会元素和物质现象在历史上呈现出的历史表象,即他们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而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些社会现象和物质元素的产生和发展开展探究学习,对他们所承载的文化和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悟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现实的社会现象,深化对相关文化的理解与感悟,这才是我们开发文化史课程的意图所在。
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我们根据选修Ⅱ课程的目标和特点,在部分专题的学习中采取“基于网络资源的探究学习”的教与学策略,运用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基于网络的“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平台。
如我们运用webquest的模板创设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专题学习网站(如图1),网站设“引言”、“任务”、“过程”、“资源”和“感悟”几个模块,对学生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学习方面提供帮助。
图1.《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专题学习网站“任务”模块
/edu/webquest/jzwh/index.htm
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作为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主体,在
一定的任务驱动下,运用信息技
术教育所提供的“获取信息、传
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
能力”,以历史知识为内容,以
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为载体,在
完成历史知识学习任务的同时,
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更主要的是使他们学会了知识的建构,也培养了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如图2)。
(3)课型3:探究活动课
活动探究课的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平台,运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在预设的活动主题下开展探究活动的一种学习形式。
我们预设的活动探究课的策略是在学生了解活动内容和成果的基本要求的情况下,根据兴趣和特长自由组合,在老师的指导下,采取收集资料、开展讨论、交流成果或编演小品、编制课件,也可以采用开展辩论或竞赛等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自参与历史探究的体验,产生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自觉遵守合作规范的意识,懂得尊重和欣赏他人的思想和成果。
(五)课程评价
《中国古代文化史》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即对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和课程实施主体的学生进行评价:
(1)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其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情况直接决定了课程的质量,故而对教师的评价不容忽视,对教师评价从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两个方面进行。
对课程开发的评价由学校的课程委员会组织实施,从课程的论证和学生选课结果等方面来进行评价,这方面相对有些柔性的评价性指标;课程实施方面的评价则由教务部门执行,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方面组成,过程性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常规(考勤、计划、备课等)评价和随堂听课的评价结果,终结性评价由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的论文等可见性成果等方面组成。
把以上几方面因素的评价结果综合起来,形成对教师的整体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体,新课程实施以后的普通高中采取学分管理的评价方式。
根据《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学科类课程学分认定由学生修习该课程的课时记录(学习的学时总量)、修习该课程的表现(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和模块考试(完成一篇与中国古代文化史相关的论文或其它成果)的客观性成绩三方面进行认定。
对于校本选修课程而言,
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表现为主进行评价,最终将三方面的因素综合的结果予以学分。
三、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1.应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健康人格的塑造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有些学者将关注点转移到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方面,从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而言,这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针对青年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教育界和学术界关于当今中小学教育存在着重教学轻教育、重智商轻情商等方面问题的讨论,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其教学目标不仅仅只是传授学生历史知识与所谓的相关能力而已,更应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以“尊重事实、敬畏历史”的史学观为导向,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产生正面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而言,历史学科在内容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但是如果处理不好,负面影响也同样严重。
近年来清宫剧、穿越剧等戏说调侃历史的文艺作品的越来越热,其新奇、离奇和偶像化等特点比较容易迎合年轻人的心理,但是既然以古人为表现对象,就要尊重那个时代的事实、展现那个时代人物的真实人生,以某一历史事件为素材而不尊重特定历史事实进行随意的穿越,或随意篡改历史甚至践踏文化,将会严重误导青年学生对历史真实性的认知,甚至影响到高中生实事求是的人格塑造。
《中国古代文化史》等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由于其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较必修课程而言,不是那么的严格和功利,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其提供适合他们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的课程。
作为教师则可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秉承“用事实与证据说话”的文化信条,树立尊重事实、敬畏历史的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塑造有利于他们健康发展的人格。
2.应有利于整体提升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
(1)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求教师具备“课程”的理念与实施能力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直接而又深刻的影响是促使教师逐渐确立了“课程”的理念。
在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下,教师只需按照预设好的教科书和大纲等课程资源执行课程,对“课程”概念的要求不是太高,也没有开发课程的需求和任务,相对而言更缺乏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知识和技能。
校本课程开发则赋予教师一部分课程开发的权力,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对于教师的课程观念和课程意识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仅会教教材,而且要会实施课程。
由于历史学科的校本课程具有的开放性和人文科学的特征,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在实施中是可以而且应该依据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而动态生成和持续变化的,课程评价的标准和评价方式也可以因授课者掌握的课程资源和递授对象而异,适时调整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设计。
诸如福州三坊七巷厚重的人文积淀,遍布福州的如文庙、濂江书院、鳌峰书院、三元祠和螺州孔庙等文教遗迹,
十番、闽剧、伬唱、评话等地方文艺,寿山石、软木画、福州三宝等精品工艺,均可以作为高中历史的课程资源,动态生成到《中国古代文化史》的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中。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课程”和“课程资源”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会直接影响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效度。
(2)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求历史教师具备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行动研究是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
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
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是
实践工作者(教师作为课程开
发与实施者)为改善实践而进
行的系统的和自我反思的科学
探索,它主要是适用于教育实
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
究,因而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
实施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现实意
义。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
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实践者介入课程实施的各环节中,校本课程的动态性特征要求教师不仅仅作为课程的实施者,还要以研究者的角色置身于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对开发的校本课程在行动中观察,注重反思的环节,及时修正和优化教学环节的设计,一方面促使课程的良性发展,另一个方面也促进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探究和总结,形成规律型的认识,不断提升行动研究的意识与能力,整体上提升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刘军.中学历史教学探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骆志煌.网络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的探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0
[4]王俊.就校本课程若干问题对吴刚平教授的访谈[J].新课程(教师版),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