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检查——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背离细胞电偶方向时, 可测得负电位,描出向下的 波(A);
③先面向细胞电偶方向后 背离细胞电偶方向,可测得 先正后负的波形(B) 。
电偶方向
除极方向
注意:ECG上记录的心室肌的除 极波QRS波群的方向常与心室肌 的复极波T波方向相同。
心室的除极是由心内膜面传 向心外膜面,心室的复极是由心 外膜面向心内膜面进行的。
➢ 此时细胞膜外侧具有正电荷(+),膜内侧具有负 电荷(-),细胞内外存在电位变化,为静息电位 (resting potential)。
➢ 此时,膜外任意两点间无电位差,没有电流产生 ,这种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三)心电产生原理 用微电极的一端刺 入正常静息状态下 的单一心肌细胞, 把电位计的正极端 与此微电极相连。 电位计的负极端置 于细胞外液中并接 地,胞外液的电位 为0,这时所测得的 细胞内电位约为- 90mv。
(三)心电产生原理
3除极:心肌细胞某处受刺激,膜电 位部分去极化,电位至-60~- 70mv (阈电位)水平时,受刺激处 细胞膜的钠通道(或快通道)开放 ,Na+的通透性急骤升高, 内流, 细胞内电位由-90mv突升到 +20~+30mv 。
(三)心电产生原理
4复极:整个复极过程分为1、2 、3、4期。
• 获得了1924年“诺贝
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历史溯源
1860-1927
历史溯源 “爱因托芬”三角
历史溯源
国际公认了美国心脏学会(AHC)在1954 年提出的倡议
1、 12导联心电图
Ⅰ、Ⅱ、Ⅲ、aVR 、aVL、aVF V1、V2、V3、V4、V5、V6
2、 18导联系统
增加了右胸V3R~V5R、左胸V7~V9
肌细胞依靠能量代 谢,通过Na+ --K+
泵的作用,将细胞 内的Na+ 、 Ca2+ 外运, 摄回细胞处的 K+。
5电偶学说
• 当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便开始除极(depolarization), 此时,膜外正电荷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外的电 荷逆转,即细胞膜外转为负电荷,细胞膜内转为 正电荷,产生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这种极化状态的消失,叫除极。
(三)心电产生原理
条件: 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差 细胞膜的选择通透性
细胞内K+浓度 :细胞外 = 35:1 细胞外Na+浓度 :细胞内 = 4.6:1 细胞外Ca2+ 浓度:细胞内=2万: 1 细胞内以A-为主,细胞外以Cl- 为主
(三)心电产生原理
2、动作电位: 心肌细胞某处受刺激,产
生一次快速、可扩布性的电位 变化,此为动作电位。
()
三、心脏解剖及生理功能
一 心 脏 特 殊 传 导 系 统
(二)心肌细胞生理特性
1、自律性
2、兴奋性
电生理特性
3、传导性
4、收缩性
a膜电位:
(三)心电产生原理
心肌细胞内、外电位差,是带电离 子活动的表现。
包括:静息与动作电位。
(三)心电产生原理
1、静息电位:又称钾离子平衡电位
心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极化状态
心电图检查
一基本知识
主讲人: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标准十二导联系统(重点) 2、了解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难点) 3、掌握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生理意义(重
点) 4、掌握心电图各波段命名(重点)
• Einthoven.Willem
1860年出生,荷兰科 学家
命名了心电图的波名
研制了心电图检测仪
提出了“爱因托芬” 三角
与心室壁内外温度差有关——温度差学说
由于心肌收缩时产生大量热能, 心外膜面因有 脂肪组织, 隔热性能高,而内膜面心肌靠近川流 不息的血液, 散热性能强, 细胞外膜血供好,冠 状A从外 → 内。 因此,外膜下心肌温度较内膜 下高,代谢功能旺盛,复极由外膜下心肌先开始 。
与心室壁压力差异有关——压力差学说
正电荷叫电偶的电源,负电荷叫 电偶的电穴。
方向规定电偶正极所指的方向为电 偶方向,是由电穴指向电源,两极间 连线的中点称为电偶中心。
5电偶学说
++++ ----
---- ++++
静息状态 (极化状态)
电偶方向
--++ ++- -
-+-++-+ -
除极过程
---- +++ +
-+ -+- -+ +
除极完毕
2、瞬间综合心电向量: 或遵 头循 尾平 相行 接四 法边 形 法 则 ,
综合心电向量
三、心电向量环
• 心脏是一立体器官,它产生的瞬间心电向量在空 间朝向四面八方,按时间顺序将顶点连接起来, 形成的环形轨迹就构成了空间心电向量环。
• 空间心电向量环是一个立体图形。
它是一个有大小、方位、运行方向 的立体图形。
处于平衡状态。
10ms
100~150ms
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
• 3期复极——在平 台 期末, 慢钙通道 关闭失活, 内向电流
消失,而细胞膜对 K+ 的通透性又显著 增加, K+ 迅速外流
,膜内电位迅速下 降至-90mv。
100~150ms.
• 4期复极——膜 复极完毕, 膜内电位 稳定于静息电位(90mv)水平. 此时心
电偶方向
-+-- --++
--++ - +- -
复极过程
++++ --- -
-+ +-+-+ -复极完毕
(复极化状态)
所以从单个细胞而言,其复极波和除级波的方向是 相反的
为了检测心肌细胞的 电位变化及波形的形成,将 电极分别放在细胞的不同的 部位。当检测电极:
①面对细胞电偶方向时, 可测得正电位,描出向上的 波(C);
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
1期复极——0期除 极之后快钠通道
•
已失活关闭,而
有瞬时性外向钾
2 期复极——非常 缓慢,接近零的等电 位状态,又称平台期
流通道激活。钾 。此期有Na+ 、Ca2+
快速外流,细胞 内电位由 +20~+30mv迅速 降到0mv左右。
内流和 K+ 外流,(而钙 通道是慢通道)。三者
心电向量环在立体面上的投影
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
(二)第二次投影 1.向量环在胸导联轴上投影 2.向量环在肢导联轴上投影
谢谢
导联轴?
• 此过程中细胞膜外相邻的一个尚未除极的部位仍 带有正电荷(+,电源)与一个已经除极了的负 电荷(-,电穴)构成一对电偶(dipole)。
• 除极完毕,心肌细胞开始复极(repolarization),膜 两侧离子又逐步变为外正内负,直至完全恢复到 原来的静息状态。
5电偶学说
由两个电量相等,距离很近的正负电荷 所组成的一对总体叫电偶。
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周期、连续性变化(大小、方向)。 反映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ຫໍສະໝຸດ Baidu、心电图临床意义 (能发现哪些问题)
(一)识别各种心律失常(最有价值) (二)辅助诊断心房、心室肥大 (三)反映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四)心电监护 (五)了解药物的疗效及对心肌的影响 (六)辅助诊断电解质代谢紊乱
其大小和方向采用额面、横 面、右侧面上的投影来表达。
三心电向量环
1、心房激动——P环
心房激动时,把各瞬间向量连接起来形成 的环,称P环。
2、心室激动——QRS环 心室除极时,把各瞬间向量连接起来
形成的环,称QRS环。
3、心室复极——T环 心室电激动恢复期(复极)各瞬间向量连
接起来形成的环,称T环。 运行方向与方位与QRS环一致。
后或上
右
左
前或下 T环
一个心动周期中有三个主要 空间向量环;
以QRS环为例,其位于左、 后、下。依心室除极先后顺序 ,含4个主要向量(室间隔、心 尖、左室、基底部)。
• 空间心电向量环在立体平面上的投影
(一次投影)
• 空间心电向量环在导联轴上的投影
(二次投影)
(一)第一次投影 心电向量环在立体平面上的投影
V=E*COSθ/r2
6容积导电
• 1与心肌细胞的数量成正比 • 2与探查电极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的
平方成反比 • 3与探查电极和心肌除极方向所构成的
角度有关,夹角越大,心电位强度越 弱
第二节 心电向量与 心电向量环
一、心电向量
(一)概念
➢心肌细胞在除极和复极过程中,电偶移动所产 生电动力,既有方向,又有大小(量),称向 量。 ➢一对电偶就是一个向量。箭矢的方向表示向量 的方向,箭矢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前端代 表正电荷(电源),尾端代表负电荷(电穴)
20世纪50年代北京协和医院开始心电图应用
黄宛
方圻
• 黄宛1918年生于北京, 17岁考取清华大学。
20岁考取协和医学院。1947年以总分第一名的
成绩,赴美学习。 1950年回国,和方圻教授一
起,开始了心电图的研究应用。
第一章 心电图基础知识
第一节 心电图临床意义 及产生基础
(一)心电图 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
当心肌收缩时,内膜下心肌承受压力大,不利 代谢,亦不利复极。
除极和复极的电流是有方向 的;
探测电极位置(导联轴方 向)不同,其与电流方向之间 的关系(角度)会影响波形的 大小与方向。
6容积导电
• 6容积导电 容积导体中任一点的电位(
V)与电偶电动势(E)成正比 ,与该点到电偶中心的距离(r )的平方成反比,与该点方位 角的余弦成正比。
③先面向细胞电偶方向后 背离细胞电偶方向,可测得 先正后负的波形(B) 。
电偶方向
除极方向
注意:ECG上记录的心室肌的除 极波QRS波群的方向常与心室肌 的复极波T波方向相同。
心室的除极是由心内膜面传 向心外膜面,心室的复极是由心 外膜面向心内膜面进行的。
➢ 此时细胞膜外侧具有正电荷(+),膜内侧具有负 电荷(-),细胞内外存在电位变化,为静息电位 (resting potential)。
➢ 此时,膜外任意两点间无电位差,没有电流产生 ,这种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三)心电产生原理 用微电极的一端刺 入正常静息状态下 的单一心肌细胞, 把电位计的正极端 与此微电极相连。 电位计的负极端置 于细胞外液中并接 地,胞外液的电位 为0,这时所测得的 细胞内电位约为- 90mv。
(三)心电产生原理
3除极:心肌细胞某处受刺激,膜电 位部分去极化,电位至-60~- 70mv (阈电位)水平时,受刺激处 细胞膜的钠通道(或快通道)开放 ,Na+的通透性急骤升高, 内流, 细胞内电位由-90mv突升到 +20~+30mv 。
(三)心电产生原理
4复极:整个复极过程分为1、2 、3、4期。
• 获得了1924年“诺贝
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历史溯源
1860-1927
历史溯源 “爱因托芬”三角
历史溯源
国际公认了美国心脏学会(AHC)在1954 年提出的倡议
1、 12导联心电图
Ⅰ、Ⅱ、Ⅲ、aVR 、aVL、aVF V1、V2、V3、V4、V5、V6
2、 18导联系统
增加了右胸V3R~V5R、左胸V7~V9
肌细胞依靠能量代 谢,通过Na+ --K+
泵的作用,将细胞 内的Na+ 、 Ca2+ 外运, 摄回细胞处的 K+。
5电偶学说
• 当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便开始除极(depolarization), 此时,膜外正电荷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外的电 荷逆转,即细胞膜外转为负电荷,细胞膜内转为 正电荷,产生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这种极化状态的消失,叫除极。
(三)心电产生原理
条件: 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差 细胞膜的选择通透性
细胞内K+浓度 :细胞外 = 35:1 细胞外Na+浓度 :细胞内 = 4.6:1 细胞外Ca2+ 浓度:细胞内=2万: 1 细胞内以A-为主,细胞外以Cl- 为主
(三)心电产生原理
2、动作电位: 心肌细胞某处受刺激,产
生一次快速、可扩布性的电位 变化,此为动作电位。
()
三、心脏解剖及生理功能
一 心 脏 特 殊 传 导 系 统
(二)心肌细胞生理特性
1、自律性
2、兴奋性
电生理特性
3、传导性
4、收缩性
a膜电位:
(三)心电产生原理
心肌细胞内、外电位差,是带电离 子活动的表现。
包括:静息与动作电位。
(三)心电产生原理
1、静息电位:又称钾离子平衡电位
心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极化状态
心电图检查
一基本知识
主讲人: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标准十二导联系统(重点) 2、了解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难点) 3、掌握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生理意义(重
点) 4、掌握心电图各波段命名(重点)
• Einthoven.Willem
1860年出生,荷兰科 学家
命名了心电图的波名
研制了心电图检测仪
提出了“爱因托芬” 三角
与心室壁内外温度差有关——温度差学说
由于心肌收缩时产生大量热能, 心外膜面因有 脂肪组织, 隔热性能高,而内膜面心肌靠近川流 不息的血液, 散热性能强, 细胞外膜血供好,冠 状A从外 → 内。 因此,外膜下心肌温度较内膜 下高,代谢功能旺盛,复极由外膜下心肌先开始 。
与心室壁压力差异有关——压力差学说
正电荷叫电偶的电源,负电荷叫 电偶的电穴。
方向规定电偶正极所指的方向为电 偶方向,是由电穴指向电源,两极间 连线的中点称为电偶中心。
5电偶学说
++++ ----
---- ++++
静息状态 (极化状态)
电偶方向
--++ ++- -
-+-++-+ -
除极过程
---- +++ +
-+ -+- -+ +
除极完毕
2、瞬间综合心电向量: 或遵 头循 尾平 相行 接四 法边 形 法 则 ,
综合心电向量
三、心电向量环
• 心脏是一立体器官,它产生的瞬间心电向量在空 间朝向四面八方,按时间顺序将顶点连接起来, 形成的环形轨迹就构成了空间心电向量环。
• 空间心电向量环是一个立体图形。
它是一个有大小、方位、运行方向 的立体图形。
处于平衡状态。
10ms
100~150ms
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
• 3期复极——在平 台 期末, 慢钙通道 关闭失活, 内向电流
消失,而细胞膜对 K+ 的通透性又显著 增加, K+ 迅速外流
,膜内电位迅速下 降至-90mv。
100~150ms.
• 4期复极——膜 复极完毕, 膜内电位 稳定于静息电位(90mv)水平. 此时心
电偶方向
-+-- --++
--++ - +- -
复极过程
++++ --- -
-+ +-+-+ -复极完毕
(复极化状态)
所以从单个细胞而言,其复极波和除级波的方向是 相反的
为了检测心肌细胞的 电位变化及波形的形成,将 电极分别放在细胞的不同的 部位。当检测电极:
①面对细胞电偶方向时, 可测得正电位,描出向上的 波(C);
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
1期复极——0期除 极之后快钠通道
•
已失活关闭,而
有瞬时性外向钾
2 期复极——非常 缓慢,接近零的等电 位状态,又称平台期
流通道激活。钾 。此期有Na+ 、Ca2+
快速外流,细胞 内电位由 +20~+30mv迅速 降到0mv左右。
内流和 K+ 外流,(而钙 通道是慢通道)。三者
心电向量环在立体面上的投影
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
(二)第二次投影 1.向量环在胸导联轴上投影 2.向量环在肢导联轴上投影
谢谢
导联轴?
• 此过程中细胞膜外相邻的一个尚未除极的部位仍 带有正电荷(+,电源)与一个已经除极了的负 电荷(-,电穴)构成一对电偶(dipole)。
• 除极完毕,心肌细胞开始复极(repolarization),膜 两侧离子又逐步变为外正内负,直至完全恢复到 原来的静息状态。
5电偶学说
由两个电量相等,距离很近的正负电荷 所组成的一对总体叫电偶。
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周期、连续性变化(大小、方向)。 反映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ຫໍສະໝຸດ Baidu、心电图临床意义 (能发现哪些问题)
(一)识别各种心律失常(最有价值) (二)辅助诊断心房、心室肥大 (三)反映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四)心电监护 (五)了解药物的疗效及对心肌的影响 (六)辅助诊断电解质代谢紊乱
其大小和方向采用额面、横 面、右侧面上的投影来表达。
三心电向量环
1、心房激动——P环
心房激动时,把各瞬间向量连接起来形成 的环,称P环。
2、心室激动——QRS环 心室除极时,把各瞬间向量连接起来
形成的环,称QRS环。
3、心室复极——T环 心室电激动恢复期(复极)各瞬间向量连
接起来形成的环,称T环。 运行方向与方位与QRS环一致。
后或上
右
左
前或下 T环
一个心动周期中有三个主要 空间向量环;
以QRS环为例,其位于左、 后、下。依心室除极先后顺序 ,含4个主要向量(室间隔、心 尖、左室、基底部)。
• 空间心电向量环在立体平面上的投影
(一次投影)
• 空间心电向量环在导联轴上的投影
(二次投影)
(一)第一次投影 心电向量环在立体平面上的投影
V=E*COSθ/r2
6容积导电
• 1与心肌细胞的数量成正比 • 2与探查电极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的
平方成反比 • 3与探查电极和心肌除极方向所构成的
角度有关,夹角越大,心电位强度越 弱
第二节 心电向量与 心电向量环
一、心电向量
(一)概念
➢心肌细胞在除极和复极过程中,电偶移动所产 生电动力,既有方向,又有大小(量),称向 量。 ➢一对电偶就是一个向量。箭矢的方向表示向量 的方向,箭矢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前端代 表正电荷(电源),尾端代表负电荷(电穴)
20世纪50年代北京协和医院开始心电图应用
黄宛
方圻
• 黄宛1918年生于北京, 17岁考取清华大学。
20岁考取协和医学院。1947年以总分第一名的
成绩,赴美学习。 1950年回国,和方圻教授一
起,开始了心电图的研究应用。
第一章 心电图基础知识
第一节 心电图临床意义 及产生基础
(一)心电图 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
当心肌收缩时,内膜下心肌承受压力大,不利 代谢,亦不利复极。
除极和复极的电流是有方向 的;
探测电极位置(导联轴方 向)不同,其与电流方向之间 的关系(角度)会影响波形的 大小与方向。
6容积导电
• 6容积导电 容积导体中任一点的电位(
V)与电偶电动势(E)成正比 ,与该点到电偶中心的距离(r )的平方成反比,与该点方位 角的余弦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