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AABR)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重要性
自动听觉脑干反应技术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曾 帅 , 周 沫
( 东 省 人 民 医 院 广 东 省 医学 科 学 院 产 科 , 东 广 州 5 0 8 ) 广 广 l 0 0
【 要 】目的 探讨 自动听觉脑干诱发 电位技 术( t ac uir ba s m r pneA B ) 于新生儿 听力普遍筛查 摘 a 0 t dty rnt s s,A R ̄ u m ia o i e e o
的 可 行 性及 效 果 , 总结 应 用 该 技 术 的护 理 要 点 。 法 方 采 用 美 国 N T S公 司 生 产 的 A G i 速 脑 干 诱 发 电 位筛 查 仪 , 用 自动 A U L 03 快 运 听觉 脑 干诱 发 电位 技 术 对 23 8例 新 生儿 在 出生 4 至 出 院 前 进 行 听力 初 筛 , 6 8h后 初筛 未 通 过 者 , 出 生 后 4 在 2d进 行 复 筛 , 仍 未 如
ZENG hua,ZHOU o S i M
(eto bttc, un dn e ea Ho ilG ag og Acd m dcl c n e, unzo 1 0 0 C ia D p.fO s r s C ag ogG n rl s t , un dn e yo Me i i cs G aghu5 0 8 , hn) ei pa a f aSe
通 过 , 转 至 广 州 市 儿 童 医 院新 生儿 听 力 筛 查 中 心 行 诊 断 性 测 定 。 结 果 则
TEOAE技术联合AABR检查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TEOAE技术联合AABR检查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临床意义1. TEOAE技术TEOAE技术是一种通过将声音信号输入耳道,再通过耳朵内部的耳蜗产生的反射性振动来检测听力的方法。
当耳蜗内部的毛细胞受到刺激时,会产生振动,这种振动就是通过TEOAE技术来检测的。
通过TEOAE测试,我们可以得知新生儿的耳蜗是否正常,从而评估其听力功能。
TEOAE测试方法简单、快速、无创,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AABR检查AABR检查是通过电极在头皮上贴附一些传感器,来监测脑干反应,从而判断听觉神经的功能是否正常。
AABR检查是一种非常准确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评估新生儿的听力功能。
TEOAE技术和AABR检查是两种互补的听力筛查方法,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
TEOAE能够直接测量耳蜗内的反射振动,可以评估耳蜗的功能;而AABR检查则是通过监测脑干的反应来评估听觉神经的功能。
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听力筛查,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估新生儿的听力功能。
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采用TEOAE技术联合AABR检查的方法,可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4. 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意义高危新生儿指的是出生时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可能会影响到听力的正常发育,如:早产,胎重低,母亲感染,母亲用药等。
对这些高危新生儿进行及早的听力筛查,可以帮助发现听力障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患儿的听力。
从长远来看,及早的听力筛查可以降低患儿的听力障碍对其语言、认知发展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5. 结语TEOAE技术联合AABR检查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临床意义非常重要。
通过这种联合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估新生儿的听力功能,及早发现潜在的听力障碍,从而能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患儿的听力。
对于高危新生儿来说,定期进行TEOAE技术联合AABR检查,可以帮助他们在听力上健康成长,减少语言、认知发展的障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AABR新生儿听力筛查仪

目前我国使用的听力筛查仪器,主要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
筛查的结果都以“通过”或“未通过”表示。
一般而言,OAE和AABR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可以达到95%以上,而OAE略低于AABR。
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技术(AABR):通过专用测试探头实现的快速、无创的ABR检测方法。
AABR技术的出现和使用,目的在于与OAE技术联合应用于筛查工作,全面检查新生儿耳蜗、听神经传导通路、脑干的功能状态。
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出现蜗后病变的比例较大。
如果单纯使用OAE,可能会漏筛蜗后病变。
因此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最好采用OAE和/或AABR联合进行听力筛查,以免漏筛本病。
新生儿听力筛查就是通过一种客观、简单和快速的方法,将可能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宝宝筛查出来,并进一步确诊和追踪观察。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都是无创性的。
我国大多数医院采用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主要用于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的听力筛查。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可以反映外耳、中耳、耳蜗及蜗神经通路的功能,自动听性脑干反应通不过,说明听觉通路上可能有问题。
康奈尔新生儿听力筛查仪专注听力检测技术研发,拥有完整的医疗研发团队,采用100%丹麦配件,引进德国先进的听力检测技术,并与中国多家新生儿听力研究协会合作,开创了新生儿听力筛查仪的新市场,率先开展三种模式的全范围听力筛查,成为听力检测行业的金标准。
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确保产品的技术领导力,推动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不断进步。
听性诱发电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总结
听觉诱发电位也称听觉脑干反应(ABR),是客观听力 测定的又一种方法。它是短声(Click)刺激后从头皮 上记录的由听觉通路传导的电位活动,通过测量波形、 波幅和潜伏期,分析脑干的功能和听力受损的程度。
和耳声发射法相比ABR不但能反映听力有无损害,而且 可反映听力受损的程度。但操作相对繁琐,每例测定时 间需40分左右,因此作为筛查方法有其局限性。
珠海市每年新增耳聋患儿100名左右,发病率 在6‰左右。
据我国当前的国情,以医院为基础,采用耳声 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相结 合作一线筛查的模式为宜。
先了解ABR发展概况:
1971年,ABR评价婴幼儿听力, 1974年,商品化上市, 1978年,引入中国,主要集中研究:使诱发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BR 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局限性:
①在刚出生的新生儿阳性率较低,一般到3 个月后听 觉系统发育比较成熟;
②耗时较长,40min 以上; ③缺乏频率特性,不能发现低频听力损失,因此作为
筛查方法有局限性; ④需在有屏蔽设备的隔声室内,要求婴儿安静或睡眠
状态。
ABR 测试方法
通常让儿童口服水合氯醛使患儿入睡,在患儿用药入 睡后约需30-45分钟进行测试。当患儿入睡后,分别 于耳后、前额、头顶中心皮肤放置电极,同时注意不 要伤害和惊醒患儿,然后戴上耳机。
有研究表明,AABR 用于婴儿听力普查的灵敏 度为100 % ,特异度为97. 5 %~99. 7 %。和 常规ABR相比,AABR无需专职的听力学家监督 或解释结果,并且为便携式、非侵入性检查, 对环境要求不高,平均检测时间少;
因此AABR 是一种非常准确、快捷的新生儿听 力筛查手段。
但AABR 对于低频或非常高频的听力损失不敏 感,对于听神经病需联合应用ABR 和OAE。
新生儿听力筛查报告

新生儿听力筛查报告当一个新生命降临到这个世界,父母都希望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而听力作为孩子感知世界、学习语言和发展认知的重要途径之一,新生儿听力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份报告将详细介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相关情况,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宝宝的听力状况。
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的和意义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存在听力障碍的儿童,并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听力损失对孩子语言、认知和社交发展的不良影响。
正常的听力对于新生儿的语言习得至关重要。
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如果孩子无法清晰地听到声音,他们可能会在语言发展方面遇到困难,导致说话延迟、发音不清甚至语言障碍。
此外,听力问题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社交互动和心理健康。
通过早期筛查,能够在孩子听力损失的关键时期进行干预,例如佩戴助听器或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等,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听力基础,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主要包括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
耳声发射是一种通过检测内耳产生并经中耳和外耳道传导的声音来评估听力的方法。
它操作简便、快速,通常适用于初步筛查。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则是通过测量由声音刺激引起的脑干神经电活动来判断听力状况。
这种方法对于检测神经性听力损失更为敏感,尤其适用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
在实际筛查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或联合使用多种方法,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
三、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时间一般来说,新生儿听力筛查分为初筛和复筛两个阶段。
初筛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的 48 小时至出院前进行。
如果宝宝在初筛中未通过,需要在出生后的 42 天内进行复筛。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宝宝出生时存在早产、低体重、高胆红素血症、窒息等高危因素,可能需要在出院前进行多次筛查或提前进行复筛。
四、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解读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通常分为通过和未通过两种。
AABR技术及其应用

JCIH报告更新内容
听力筛查和复筛方案的更新:NICU和母婴 同室病房分别使用不同的听力筛查方案
在NICU超过5天的婴儿的听力筛查应该包 括听性脑干反应测试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
Auto-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 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以听性脑干反应 原理为基础,通过新算法以及特殊测试耳 机实现的快速、可靠、无创的检测方法
70-80 dB nHL起
刺激声的速率 93次/秒(max) 10.7 - 30.9次/秒
判断结果方法 自动判断
测试人员判断
刺激速率降低,波形分化变好,
但相应测试时间延长。因此多
数AABR仪器均放弃对波形的要
求,选用较高的刺激速率以保
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测试。
ABR 电极位置
记录电极:颅顶或前额 参考电极:声刺激侧耳乳突 接地电极:鼻根处或声刺激对侧耳乳突 极间阻抗: < 5kΩ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技术及其应用
早期听力检测和干预(EHDI)的目标,是 为了能够使耳聋或者听力障碍的儿童获得 最大程度的言语交流能力和读写能力
----美国婴幼儿听力联合委员会(JCIH)
2007年形式报告
JCIH报告更新内容
目标性听力损失人群的定义:先天性永久 性双侧的、单侧的感音性听力损失或者永
比较
定义
ABR: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听觉系统在接受短声(click)刺激后,
10ms内在颅顶或前额记录的一组强弱不等 的连续波形,即为ABR。 OAE:otoacoustic emissions
预防听力残疾-全面普及听力筛查

结束 谢谢
设置1间通风良好、环境噪音 小于或等于45dB(A)的专用房 间,并配备诊查床。
人员配备
专业的筛查技术人员须岗前 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执行 操作规范。(另外,负责仪 器管理和校准,实现专人管 理,即:定期仪器设备校验 和维护,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做好仪器使用、检查、维护 记录。)
操作步骤
1、清洁外耳道;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
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
应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
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
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
无创的检查。
目的
实施听力筛查能够对大多数 听力障碍的患儿进行早期干 预,进而有效地实现早发现, 早诊断,早干预,尽可能地 降低听力损伤对儿童的不良 影响,所以,早期发现听力 障碍在预防聋哑和语言发育 障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筛查才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 的有效方法。
2、受检儿处于安静状态;
3、严格按技术操作要求、采用筛查型耳声发射仪/自
动听性脑干反应仪进行测试。(在正常新生儿中,双侧先 天性耳聋发生率约在1-3%0,由于仪器的敏感性等原因影响 筛查结果的因素较多如:筛查时周围坏境噪音的改变、宝 宝的安静程度、耳道的清洁度、感冒等原因引起的呼吸不 畅等都会导致听力筛查不通过,数据表明,初筛未通过者 最后被诊断有听力有问题的可能性仅为1-3%,所以告知家属 不必惊慌,只要做进一步筛查或诊断即可,复筛未通过的 新生儿应当在出生三个月进行诊断)。
听力筛查的对象
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主要有两种: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郝彩莉【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0(016)028【摘要】目的探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应用Smart OAE4 42的耳声发射系统(美国Intelligent Hearing Systems公司生产)和国际听力The Eclip Platform Operation Manual EP25诱发电位仪对160例(274耳)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儿,同时采DPOAE和AABR进行听力复筛,其中有任何一项复筛末通过者均要在婴儿3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声导抗测试等诊断性检查.结果 DPOAE检查复筛未通过率为19.71%,应用AABE复筛未通过率为10.95%.复筛未通过者,再经过两次ABE,声导抗检查等诊断性检查最后确诊有听力障碍者24耳.结论AABE具有方便、无创、快速、灵敏、客观等优点,是一种比较好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与应用DPOAE进行听力筛查比较,有较低的假阳性率.【总页数】2页(P67-68)【作者】郝彩莉【作者单位】西安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7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相关文献】1.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在高危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J], 陈广道;梁少媛2.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J], 黎青莲;蒙翠原;许海强3.耳声发射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联合应用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价值 [J], 钟文英;关翠柳;林晓婷4.耳声发射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J], 田野;刘清明;於娟娟5.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景佳;董娅萍;席敏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婴幼儿听力筛查的金标准

婴幼儿听力筛查的金标准
婴幼儿听力筛查的金标准包括如下几种:
1. AABR(自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这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金标准,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它能够筛查从外周听功能到大脑皮层的整个听觉通路,能够测出蜗后可能存在的听力缺陷,如听神经病等,没有任何遗漏,杜绝了假阴性。
2. 行为测听:这是低龄儿童听力测试的金标准。
随着小儿成长,定期复筛、完善行为测听及ABR 测试或转诊上级医院,从而对听力损失的患儿做出准确的听力评估,及时采取听力康复干预。
此外,新生儿听力筛查检测的正常值是耳朵听阈值在25分贝以下。
如果新生儿的听阈值超过了25分贝则是耳聋的表现,轻度耳聋的患儿听阈值通常在25\~40分贝之间,重度耳聋的患儿听阈值通常在70分贝以上。
请注意,听力筛查检测的结果可能受到中耳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羊水和胎粪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首次未通过筛查不必担心,可以在出生后42天内再次检查。
最迟应在6个月内进行听力筛查。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代替专业的医学诊断。
如有需
要,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到医院进行检查。
AABR技术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准确性的效果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9年第6卷第28期2019Vol.6No.2881AABR 技术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准确性的效果分析刘 静(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技术(AABR )筛查新生儿听力的准确性。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16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出生30天~3个月时采用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技术(AABR )进行听力筛查,如果第一次筛查没有通过的新生儿,于30天后再次使用AABR 技术进行筛查,对于仍没有通过的新生儿则需要做专门的听力诊断检查确诊。
结果 在采用AABR 技术进行初次筛查时,通过人数为1021例,通过率为87.87%,进行第二次筛查的新生儿人数为141例,筛查通过人数为133例,通过率为94.33%;且最终未通过筛查进行转诊的患儿中正常人数为5例,在通过筛查的新生儿中没有出现假阴性的情况。
结论 将AABR 技术应用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有助于在新生儿生长发育早期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听力障碍,以便及时开展有效的干预治疗,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AABR 技术;新生儿;听力筛查;准确性【中图分类号】R76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8.81.02听力障碍属于一种新生儿先天性缺陷,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正常出生的新生儿群体中出现听力障碍的比例占到3‰左右。
而为了避免新生儿存在的听力障碍影响到其语言能力、认知发育,在早期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具有较高的必要性[1]。
AABR 技术是一种当前较为常见的听力筛查技术,将该技术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中是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也成为许多医学研究者重点探讨的问题。
下面以我院实例调查研究对其筛查准确性作出研究。
新生儿听力筛查AABR未通过怎么办,治疗方法

新生儿听力筛查AABR未通过怎么办,治疗方法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新生儿出生后进行听力筛查以及早期听力干预,以便及早发现听力障碍,进行治疗。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使用AABR(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自动听觉脑干反应检测。
如果新生儿的AABR测试结果未通过,意味着他们可能存在听力问题。
不过,测试结果不能立即断定新生儿有听力障碍,测试有误差,但需要进一步确诊。
治疗方法1.听力干预治疗:如果新生儿被诊断出有听力障碍,听力干预治疗是最常见和有效的进行早期干预的方法。
干预治疗包括语言治疗、听觉康复等,全球范围内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听障项目强调的就是听力干预治疗。
听力干预治疗将把新生儿的听力障碍纠正为多重听力障碍患者的正常听力水平。
2.使用助听设备:如果新生儿的严重听力障碍需要进行助听设备支持,通常是在专业听力服务中进行的。
助听设备康复常常被用到缺陷明显的新生儿,这种方式可以使他们听到并理解环境声音,促进婴儿语言和认知对话成长。
3.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另外,在当代科技的支持下,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革命已成为技术工具,可以在听障患儿的听力障碍识别和治疗中有所帮助。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早期干预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于提高听障患者听力水平和重构听障患者的职场和生活状态做出贡献。
注意事项1.筛查不等于诊断:新生儿听力筛查是用来发现听力问题的一个工具,并不等同于诊断。
如果新生儿的AABR未通过,需要进一步进行诊断。
2.及早干预:如果新生儿被确诊为听力障碍,及早干预是关键,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提高听力和语言发展的机会。
3.婴儿沟通:对于听力障碍新生儿,家长需要使用图像、手势或其他手段进行沟通交流,以避免新生儿出现沟通障碍。
4.定期检查与跟踪:新生儿听力筛查后,即使通过了,在宝宝生长过程中也要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和跟踪,以确保宝宝听力发育正常。
总之,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及早发现听力障碍进行早期治疗的重要措施。
耳声发射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医技与临床 Yijiyulinchuang 《中外医学研究》第 19 卷 第 16 期(总第 492 期)2021 年 6 月
声,刺激重复率 21 次 /s,持续时间 10 ms,信号叠加 1 000 次, 滤波设置 200~3 000 kHz。开始筛查时,刺激强度初始值设 定为 80 dB,以 10 dB 开始逐渐递增或递减,重复 3 次,记 录出现的可重复波 V 时的最小声级。 1.3 观察指标 分 别 采 用 TEOAE 与 TEOAE+AABR 进 行 初 筛、 复 筛, 满月后到院采用 TEOAE+AABR 复筛,确诊以复筛结果为准, 比较两种初筛、复筛方法阳性率。TEOAE 通过标准:当总 反应能量 >5 dB,两套缓冲器发生信号的概率 >50%,且至少 有 3 个分析频率噪比 >3 dB,则为通过 [8]。AABR 通过标准: 出现可重复波 V。未通过即判定为阳性 [9]。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采用 字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筛查方法
初筛
复筛
TEOAE
507(6.41)
37(0.47)
TEOAE+AABR
571(7.22)
45(0.57)
字2 值
4.077
0.785
P值
0.044
0.376
3 讨论
目前我国听力障碍残疾人约占总残疾人数的 25%,其中 先天性听力障碍又占绝大多数 [10]。临床报道显示,导致新生 儿出现听力受损的原因主要包括感染、高胆红素血症、噪音、 宫内窘迫、遗传因素等 [11]。新生儿听力受损如果未及时确诊 则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听力受损程度加重甚至终身 听力障碍。大量研究证实,婴幼儿时期的听力受损时能够通 过积极干预得到改善甚至痊愈的,因此,对新生儿开展听力 筛查十分必要。 本 次 研 究 结 果 显 示,TEOAE 初 筛 阳 性 结 果 低 于 TEOAE+AAB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 TEOAE 联合 AABR 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与仅用 TEOAE 比较,可提 升阳性筛查结果,有利于早确诊、早治疗。李国立等 [12]、徐 孝玲等 [13] 研究报道与本次结果基本一致。TEOAE 为临床传 统检查方法,具有简单、快捷、安全性高等优点,但需新生 儿在睡眠或安静状态下进行,且诸如新生儿耳孔较小、外耳 道狭窄等情况则会减弱耳声发射能量 [14],易造成误诊。此外, TEOAE 只能对耳蜗外毛细胞功能产生检测效果,耳蜗后的 病变并不能完全准确检出。AABR 主要是通过特殊的测试耳 机及新算法,是一种无创、快速、高效地听力筛查方法,可
TEOAE与AABR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联合应用

TEOAE与AABR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联合应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保障婴儿听力发育的重要环节之一,而TEOAE(短时型耳廓发声)与AABR(自动听觉脑干反应)作为常见的听力筛查方法,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联合应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TEOAE与AABR的原理及其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联合应用优势,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一、TEOAE与AABR的原理1. TEOAE的原理TEOAE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听力筛查方法,其原理基于内耳毛细胞的自发振动。
当内耳受到外界声音刺激时,会产生一种称为OAE的声音,通过检测耳道中的OAE来判断内耳功能是否正常。
TEOAE可以快速判断听力是否存在问题,是一种常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
2. AABR的原理AABR是一种通过电极贴在头皮上来监测大脑对声音刺激的反应的方法。
在进行AABR测试时,会通过播放一系列的声音刺激,然后监测大脑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从而判断婴儿的听力状态。
AABR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听力检测结果,对于对TEOAE反应较差或不清晰的情况有更好的诊断效果。
1. 联合应用的意义TEOAE和AABR在理论和原理上有一定的差异,联合应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婴儿的听力状态。
TEOAE能够快速筛查出听力问题的存在,而AABR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结合两者可以有效地提高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提高筛查的可靠性在筛查过程中,婴儿的状况以及环境因素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联合应用TEOAE和AABR可以减少这些影响,提高筛查的可靠性。
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减少测试结果的误差,提高筛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EOAE和AABR在不同方面对婴儿的听力状态进行评估,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更好地识别出存在听力问题的婴儿。
这样可以提高患者发现率,尽早干预,减少听力损伤对婴儿的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TEOAE与AABR的联合应用对于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听力筛查技术总结

儿童听力筛查技术总结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和社会的关注焦点,而听力作为儿童感知世界、学习语言和发展认知的重要途径,其正常与否至关重要。
因此,儿童听力筛查技术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儿童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儿童在语言学习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存在听力障碍却未被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会导致语言发育迟缓、学习困难、社交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早期进行听力筛查,能够尽早发现潜在的听力问题,为后续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争取宝贵的时间,最大程度地减少听力损失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
二、常见的儿童听力筛查技术1、耳声发射(OAE)检测耳声发射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
它可以反映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
OAE 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无创等优点,常用于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
2、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筛查AABR 主要检测听觉通路中的神经传导功能。
通过电极记录由声音刺激诱发的脑干神经电活动。
该技术不受外耳道和中耳情况的影响,对于高危新生儿(如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的听力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3、行为测听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以采用行为测听的方法,如游戏测听、视觉强化测听等。
通过观察儿童对声音的反应来评估听力水平。
这种方法需要儿童的配合,但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其主观听力状况。
三、儿童听力筛查的时机1、新生儿期通常在出生后的 48 小时至出院前进行初次听力筛查。
如果初次筛查未通过,需要在出生后的 42 天进行复筛。
2、婴幼儿期6 个月、1 岁、2 岁、3 岁时可以进行定期的听力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听力问题。
3、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入学前的体检以及在校期间的定期体检中也应包含听力检查项目。
四、儿童听力筛查的流程1、准备工作确保筛查环境安静,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并对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
2、信息登记记录儿童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出生情况等。
3、测试过程根据儿童的年龄和配合程度,选择合适的筛查技术进行测试。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及耳声发射联合使用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临床意义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及耳声发射联合使用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临床意义史冬梅;益欢欢;史霞;张耀东;冯瑞玲【期刊名称】《中华耳科学杂志(英文版)》【年(卷),期】2018(13)2【摘要】目的探究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及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on,OAE)联合听力筛查在不同病情、胎龄新生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新生儿病区收治的84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时的病情分为:危重新生儿组(危重新生儿有听损高危因素的416例)、普通新生儿组(普通性疾病排除听损高危因素的430例)、健康对照组(健康体检新生儿178例);另外按新生儿胎龄分为足月儿组(胎龄≥37周,体重≥2500g的402例)、早产儿组(胎龄<37周但>28周,体重<2500g的444例).不同组别的新生儿均在病情稳定情况下接受AABR、OAE检测,统计不同组别新生儿在三种筛查模式(仅测试AABR、仅测试OAE、联合测试AABR及OAE)下的听力筛查未通过率.结果危重新生儿组、普通新生儿组和正常新生儿组经OAE测试后的未通过率分别为11.78%、7.93%和6.87%,经AABR测试后的未通过率分别为12.38%、8.36%和7.03%,经OAE联合AABR测试后的未通过率分别为17.67%、13.45%和7.89%,OAE、AABR、OAE联合AABR的未通过率在每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11.39,20.29,P均﹤0.05),危重新生儿组OAE、AABR、OAE联合AABR的未通过率均分别高于其他两组(OAE:与普通新生儿组比较χ2=7.16,P﹤0.05,与正常新生儿组比较x2=6.87,P ﹤0.05;AABR:与普通新生儿组比较χ2=7.32,P﹤0.05,与正常新生儿组比较χ2=7.44,P﹤0.05;OAE联合AABR:与普通新生儿组比较χ2=5.62,P﹤0.05,与正常新生儿组比较χ2=19.07,P﹤0.05);危重新生儿、普通新生儿组的OAE、AABR、OAE联合AABR测试后的未通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危重新生儿组χ2=14.57,普通新生儿组χ2=18.46,P﹤0.05),且危重新生儿、普通新生儿组OAE 联合AABR明显高于单独OAE测试和单独AABR测试(危重新生儿:与OAE比较χ2=11.49,P﹤0.05,与AABR比较χ2=9.11,P﹤0.05;普通新生儿:与OAE比较χ2=14.02,P﹤0.05,与AABR比较χ2=11.50,P﹤0.05);足月儿组、早产儿组经OAE测试后的未通过率分别为6.23%、10.59%,经AABR测试后的未通过率分别为13.64%、19.14%,经OAE联合AABR测试后的未通过率分别为15.64%、21.85%,OAE、AABR、OAE联合AABR的未通过率分别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4.56,5.24,P均﹤0.05),且早产儿组均高于足月儿组(P>0.05);每组的OAE、AABR、OAE联合AABR未通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足月儿组χ2=19.55,早产儿组χ2=21.56,P﹤0.05)),OAE联合AABR的未通过率均高于单独OAE、单独AABR,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足月儿组:与OAE比较χ2=18.43,P﹤0.05,与AABR比较χ2=3.13,P﹤0.05;早产儿组:与OAE比较χ2=20.72,P﹤0.05,与AABR比较χ2=2.95,P﹤0.05).结论OAE联合AABR筛查模式可对单一方法筛查模式进行有效补充,在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中的筛查未通过率较高,应积极在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群体中推广应用.【总页数】6页(P199-204)【作者】史冬梅;益欢欢;史霞;张耀东;冯瑞玲【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NICU 郑州450018;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标准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标准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出生后不久的婴儿进行听力功能的检查,目的是早期发现和干预婴儿听力障碍,提高婴儿听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质量。
根据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和国内的实际情况,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时机,新生儿听力筛查应在婴儿出生后尽早进行,最好在婴儿出生后1个月内进行。
这个时期进行听力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婴儿听力障碍,对婴儿的语言和认知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方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听觉诱发电位(AABR)和自动听觉筛查(OAE)两种。
其中,AABR是一种通过电极在婴儿头皮上监测听觉神经反应的方法,适用于出生后48小时以上的婴儿;OAE是一种通过耳朵内部的声音反射来检测听力功能的方法,适用于出生后48小时内的婴儿。
3. 标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标准主要包括通过率和误报率两个方面。
通过率是指在正常听力婴儿中,通过听力筛查的比例;误报率是指在听力障碍婴儿中,被误判为正常听力的比例。
根据国际上的相关标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应达到95%以上,误报率应控制在4%以下。
4. 人员,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儿科医生、听力师、护士等。
他们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和考核,熟练掌握听力筛查的操作技巧,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设备,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设备应具备一定的精密度和灵敏度,能够准确地检测婴儿的听力功能。
同时,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也至关重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准确性。
6. 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应及时、准确地通知家长,并建议有异常结果的婴儿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干预。
对于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儿,也应建议家长定期关注婴儿的听力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存在的听力问题。
综上所述,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标准包括时机、方法、标准、人员、设备和结果等多个方面,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才能确保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婴儿的听力健康保驾护航。
新生儿听力筛查制度

新生儿听力筛查制度
一、筛查对象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所有出生的婴儿进行听力测试,以评估其听力是否正常。
筛查对象包括所有出生时为足月儿的婴儿,以及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受了听力测试的早产儿。
二、筛查时间
新生儿听力筛查应在出生后48小时至72小时之间进行。
对于早产儿,如果无法在出生后48小时内进行测试,应尽可能早地进行测试。
三、筛查方法
新生儿听力筛查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和耳声发射(OAE)两种方法。
其中,AABR是一种客观、快速、无创的听力测试方法,适用于所有新生儿;OAE则是一种快速、无创的测试方法,适用于大部分新生儿。
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医院的条件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四、筛查结果解释
1.正常:如果筛查结果显示婴儿的听力正常,则无需进一步测试。
2.可疑:如果筛查结果显示婴儿的听力存在可疑情况,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诊
断性测试以确定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3.异常:如果筛查结果显示婴儿的听力异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性测试
以确定听力障碍的程度和类型。
五、随访
对于筛查结果异常的婴儿,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以监测其听力发展和语言发育情况。
随访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六、教育培训
对于所有医护人员,包括产科医生、儿科医生、护士等,应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以掌握正确的筛查技能和知识。
同时,也应向家长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相关知识,以帮助他们了解并配合筛查工作。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OAE和AABR及应用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OAE和AABR及应用关键信息项:1、筛查技术:OAE(耳声发射)、AABR(自动听性脑干反应)2、筛查目的3、适用对象4、筛查流程5、结果判定标准6、后续处理措施7、质量控制要求8、数据管理与隐私保护9、责任与义务10、培训与技术支持1、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新生儿听力筛查中 OAE 和 AABR 技术的应用,确保筛查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保障新生儿的听力健康。
11 背景新生儿听力损失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早期筛查和干预对于新生儿的语言和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OAE 和 AABR 是目前常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
2、筛查目的21 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听力损失对新生儿语言、认知和社交发展的影响。
3、适用对象31 所有出生后的新生儿。
4、筛查流程41 筛查时间正常新生儿应在出生后 48 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
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 42 天内进行复筛。
复筛仍未通过的新生儿,应在 3 个月内转诊至听力诊断中心进行诊断性检查。
42 筛查环境筛查应在安静、无电磁干扰的房间进行。
房间温度和湿度应适宜,以保证新生儿的舒适度和仪器的正常工作。
43 筛查设备使用经过校准和质量检测合格的 OAE 和 AABR 筛查设备。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稳定。
44 操作步骤OAE 筛查:将探头正确放置在新生儿外耳道,按照设备操作说明进行测试,记录结果。
AABR 筛查:将电极正确粘贴在新生儿头部,按照设备操作说明进行测试,记录结果。
5、结果判定标准51 OAE 筛查结果判定通过:在规定的测试频率范围内,反应幅值达到或超过设备设定的阈值。
未通过:在规定的测试频率范围内,反应幅值低于设备设定的阈值。
52 AABR 筛查结果判定通过:在测试过程中,仪器显示正常的反应波形。
未通过:在测试过程中,仪器未显示正常的反应波形或显示异常。
6、后续处理措施61 初筛未通过告知家长筛查结果,并解释未通过的可能原因。
TEOAE技术联合AABR检查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TEOAE技术联合AABR检查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临床意义作者:勾晶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9年第06期[摘要] 目的分析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技术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检查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纳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自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高危新生儿312例(624耳),于出生后3~20 d行听力障碍初筛,其中采取TEOAE技术检查法筛查出双耳均通过者159例(318耳)设为通过组,均未通过者153例(306耳)设为未通过组。
于出生后42 d、90 d行第1次复筛、第2次复筛,比较TEOAE技术检查法、AABR检查法分别与联合法检测的通过率,比较三种筛查法在通过组与未通过组初筛、复筛中的通过率。
结果 TEOAE技术检查法初筛、第1次复筛的通过率分别为50.96%、88.14%,均明显高于联合法的43.43%、83.17%(P<0.05)。
AABR检查法初筛、第2次复筛的通过率分别为77.72%、94.87%,均明显高于联合法的43.43%、88.30%(P<0.05)。
通过组初筛、第1次复筛、第2次复筛采取联合筛查法检测的通过率分别为85.22%、88.05%、94.97%,均明显高于未通过组的0、78.10%、81.37%(P<0.05)。
结论TEOAE技术联合AABR检查能够对单一筛查法进行有效补充,有助于降低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率及漏诊率。
[关键词] 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技术;自动听性脑干反应;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力障碍为人类常见的一种出生缺陷,亦是致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正常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约为1‰~2‰,而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明显提升,达2‰~4‰[1]。
既往文献证实,产程过长、新生儿脑膜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过高、极低出生体重兒等均为影响新生儿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AABR)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重要性
作者:徐曼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09期
【摘要】:分析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AABR)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重要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检查听力的1950名婴儿为研究对象,采用TEOAE筛查和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检查,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
初审采用TEOAE检查,不合格患儿再采用AABR筛查。
之后将筛查不合格的婴儿,转移至上级医院听力中心进行复查诊断,对比两种检查结果准确性。
结果对比初次TEOAE筛查结果和采用AABR筛查结果可知,采用AABR检查准确度显著高于采用TEOAE筛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AABR),方便快捷、可和TEOAE检查方式共同筛查,为听力障碍婴儿尽早治疗提供帮助。
【关键词】:听力筛查;自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听力障碍
【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2
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约为2‰,同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对听力障碍早发现、早治疗对预防儿童聋哑以及语言发育障碍有重要作用[1]。
现在常采用TEOAE、AABR(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等筛查方式检查儿童听力障碍。
现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检查听力的1950名婴儿为研究对象,分析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重要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检查听力的1950名婴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30例,女820例。
年龄30~90天,平均(54±5.21)天。
1.2 方法
1.2.1 测试室条件:检测人员、检测仪器、房屋符合卫生部《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中检测机构要求。
1.2.2 检测设备:丹麦国际听力OtoRead TEOAE、德国麦科MB11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仪。
1.2.3 检测方法和过程:初次筛查中采用丹麦国际听力OtoRead TEOAE进行简单筛查。
第二次筛查中采用德国麦科MB11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仪筛查,听力筛查均在筛查室内进行,本底噪声确保在40dB以下,在婴儿睡眠时进行筛查,首先将电极膏分别涂抹于婴儿乳突下部、耳垂上部和颅顶电极的直线方向位置,将电极置于电极膏涂抹处(保证电极处与婴儿头部接触良好,并通过阻抗测试),即可开始测试,左右耳分别进行测试。
测试声音强度为
35dB,可进行自行判定,分为通过和未通过两个等级。
对所有筛查时通过的婴儿进行常规体检,之后进行随访,对未通过患者转移至上级医院进行诊断,并进行随访[2]。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种筛查方式的准确性。
(2)分析对比两组听力障碍患者分别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处理数据,以X2检验计数资料(%、n),以t检验计量资料(`x±s),P
2 结果
2.1 筛查结果
初次筛查中采用TEOAE筛查,有1950例婴儿中有1900例婴儿通过初次检查,通过率为97.44%,有50例婴儿并未通过初查,未通过率为2.56%。
对比初次筛查第二次筛查的婴儿采用AABR检查,检查发现50例婴儿中有35例需转移至上级医院进行检查,占未通过婴儿的70%,其余15例则检查为正常,占未通过婴儿30%。
对初次筛查和复查中出现问题的婴儿全部转移至上级医院进行检查发现。
50例需进行诊断试验的婴儿进行检查发现,40例婴儿听力正常占80%,10例婴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占20%。
对比初次TEOAE筛查和采用AABR检查可知,采用AABR检查准确度显著高于采用TEOAE筛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听力损失婴儿分布特征
在确诊的10例听力障碍婴儿中,男6例,发病率为3.08‰,女4例,发病率为2.05‰,男女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依据听力损失,10耳中有4例为轻度听力障碍、中度听力障碍5例、重度听力障碍1例、极重度听力障碍0例。
3 结果
先天性听力障碍为常见出生缺陷,多因在胚胎发育和围产期疾病、遗传药物等多种因素造成。
国外研究发现,正常新生儿出现双侧听力障碍率在0.1~0.3%之间,重度和极度听力障碍发生率为0.1%。
正常听力为进行语言学习的重要保证,正常婴儿一般在4~9个月进行学语。
但因为缺乏声音刺激,听力障碍儿童会出现发育障碍,进而影响智力和情感发育[3]。
因此采用新生儿听力筛查,发现听力障碍同时进行干预对治疗聋哑残疾十分重要。
对比初次筛查和采用AABR检查可知,采用AABR检查准确度显著高于采用TROAE筛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在婴儿听力障碍中,并无性别差异,同时听力重度障碍人数少,因此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可预防患儿听力问题[5]。
综上所述,对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与TEOAE联合筛查准确率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吴凤燕. AABR联合DPOAE在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17, 30(10):80-81.
吴爱明,孙晓艳,楊佩文. 嘉兴市2010-2014年255441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4):761-762.
黄姝花. 耳声发射法与快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法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 江西医药, 2017, 52(8):790-791.
高胜利,罗仁忠,温瑞金,等. 听力筛查初筛与复筛双耳交替未通过新生儿的听力学表现[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7, 15(3):185-187.
盛王涛,方旭华,李菁,等. 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与听力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37(10):1383-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