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就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时也要看到,即使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国职业技术类学 生的就业率还是比较高的。毕竟高层次、高学历的人才需求还是少数, 大部分的工作岗位需要技能型、技术型人才来承担,这与职业技术类 学校的培养日标是一致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2.1.2 毕业生应了解的就业方针、原则
②与年龄成反比青年群体中职业流动的数量和频率远远超过中年和 老年群体。
③区域性差别一方面职业流动的方向为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 另一方面,不发达地区内职业流动较缓慢,发达地区内的职业流动的 频率远远高于不发达地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④现代社会职业流动与家庭背景的相关因素较少现代社会开放、公 正,以素质、能力为本位,打破了子承父业的框框,竞争能力是职业 向上流动的资本。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2)市场机制下职业流动的特点在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作用下, 职业流动日趋正常化,其特点也逐渐明显,总体上表现为六个方面:
①与人力资本投入成反比受教育和训练的时间长,人力资本投入高 的劳动者,一般从事地位高、声望高、收入高的职业,流动的数量少、 频率低;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因为人力资本投入低、适应工 作能力差,流动的数量多、频率高。
就业政策是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风向标,也是毕业生就业活动的指挥 棒。例如,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市场导向、政策调控、 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方 向。毕业生在就业前,务必深入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和原则,熟悉就 业的主要注意事项,各个环节实施的过程。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了 解有关地区、行业的就业原则和要求,做到知己知彼。
第2章国家就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2.2 劳动法 2.3人事代理制度 2.4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2.1.1 我国的就业形势及其发展趋势
1.形势严峻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面临着新的就业形势,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 问题。要想在当前人才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寻找到理想的职业,除了要 加强自我能力的培养外,还应该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一定了解。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待业现象已经出现。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改革以来,就业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 与劳动力总量过大、劳动力素质与职业要求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将长 期存在。当前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增多,城镇新 增就业量难以满足需要安排的就业劳动力;此外,每年还有大量的农 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高校、职校扩招以来,毕业生数 量猛增,每年都有几百万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
下一页 返回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2.国家扶持 党和政府对就业工作十分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全国再就业
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 来抓。此外,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调整经济结构, 大量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 发展战略等,都为毕业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大好契机,为就业和创业 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发展趋势 就业形势的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从所有制结构上看国家采取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及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的政策,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私 营、个体经济成为增加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职业技术类 学生来说,很多私营企业非常需要技术型人才,中职生也可以利用自 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业,搞个体经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2)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国产业经济发展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 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逐年增加,成为扩大就的一 个主要出路。除了传统的商贸服务、餐饮业之外,保洁、绿化、保安、 公共设施护卫等都成了新兴的就业岗位。
(3)从企业结构上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我国新增就业的主体。 中小型企业比重大,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多,提供的产品、 技术、出口所占比例也不低,中小型企业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及 时而快捷的服务,满足了人们的常生活需要。职业技术类学生不要好 高鹜远,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自己的不足,向中小型企业 进军,为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历练机会。
⑤正常流动与非正常流动在职业流动中,凡是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 发挥专长,使其最大潜能得到施展的流动属正常流动;以某一方面的 偏好或由于个别原因使劳动者从适合自己的岗位流动到不能发挥自己 特长的岗位属非正常流动。
⑥自由与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就业契约关系的形成有利于 职业流动,但契约双方应信守合同,解契约也需符合规范。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1.市场机制对就业的影响 (1)市场就业制度概况解决就业问题,根本出路要靠市场,需要充
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 化,人才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市场管理和配置人才的功能不断完善, 市场机制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中已开始发挥作用。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我国从199年开始实行市场就业制度。市场就业制度是国家出让劳动 者就业的承揽权,将劳动力纳人市场,使劳动力市场成为沟通劳动力 供需双方的渠道;劳动力供需双方直接见面、互相选择,并以合同方 式维系双方关系;劳动者在国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己开创事业, 国家给劳动者提供优惠政策,并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 近年来,我国的人才市场有了很快发展,人才市场实现计算机储存、 检索、建立人才网站,与全国各地人才服务机构相互链接,实现资源 共享、信息互动,拓展服务领域,搭建了更为广阔的人才服务平台, 网上找工作已经成为毕业生的主要方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2.国家的宏观调控 在积极发挥市场对人才的基础性配置作用的同时,国家也在积极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2.1.2 毕业生应了解的就业方针、原则
②与年龄成反比青年群体中职业流动的数量和频率远远超过中年和 老年群体。
③区域性差别一方面职业流动的方向为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 另一方面,不发达地区内职业流动较缓慢,发达地区内的职业流动的 频率远远高于不发达地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④现代社会职业流动与家庭背景的相关因素较少现代社会开放、公 正,以素质、能力为本位,打破了子承父业的框框,竞争能力是职业 向上流动的资本。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2)市场机制下职业流动的特点在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作用下, 职业流动日趋正常化,其特点也逐渐明显,总体上表现为六个方面:
①与人力资本投入成反比受教育和训练的时间长,人力资本投入高 的劳动者,一般从事地位高、声望高、收入高的职业,流动的数量少、 频率低;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因为人力资本投入低、适应工 作能力差,流动的数量多、频率高。
就业政策是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风向标,也是毕业生就业活动的指挥 棒。例如,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市场导向、政策调控、 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方 向。毕业生在就业前,务必深入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和原则,熟悉就 业的主要注意事项,各个环节实施的过程。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了 解有关地区、行业的就业原则和要求,做到知己知彼。
第2章国家就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2.2 劳动法 2.3人事代理制度 2.4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2.1.1 我国的就业形势及其发展趋势
1.形势严峻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面临着新的就业形势,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 问题。要想在当前人才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寻找到理想的职业,除了要 加强自我能力的培养外,还应该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一定了解。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待业现象已经出现。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改革以来,就业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 与劳动力总量过大、劳动力素质与职业要求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将长 期存在。当前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增多,城镇新 增就业量难以满足需要安排的就业劳动力;此外,每年还有大量的农 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高校、职校扩招以来,毕业生数 量猛增,每年都有几百万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
下一页 返回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2.国家扶持 党和政府对就业工作十分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全国再就业
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 来抓。此外,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调整经济结构, 大量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 发展战略等,都为毕业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大好契机,为就业和创业 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发展趋势 就业形势的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从所有制结构上看国家采取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及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的政策,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私 营、个体经济成为增加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职业技术类 学生来说,很多私营企业非常需要技术型人才,中职生也可以利用自 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业,搞个体经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2)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国产业经济发展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 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逐年增加,成为扩大就的一 个主要出路。除了传统的商贸服务、餐饮业之外,保洁、绿化、保安、 公共设施护卫等都成了新兴的就业岗位。
(3)从企业结构上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我国新增就业的主体。 中小型企业比重大,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多,提供的产品、 技术、出口所占比例也不低,中小型企业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及 时而快捷的服务,满足了人们的常生活需要。职业技术类学生不要好 高鹜远,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自己的不足,向中小型企业 进军,为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历练机会。
⑤正常流动与非正常流动在职业流动中,凡是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 发挥专长,使其最大潜能得到施展的流动属正常流动;以某一方面的 偏好或由于个别原因使劳动者从适合自己的岗位流动到不能发挥自己 特长的岗位属非正常流动。
⑥自由与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就业契约关系的形成有利于 职业流动,但契约双方应信守合同,解契约也需符合规范。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1.市场机制对就业的影响 (1)市场就业制度概况解决就业问题,根本出路要靠市场,需要充
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 化,人才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市场管理和配置人才的功能不断完善, 市场机制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中已开始发挥作用。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我国从199年开始实行市场就业制度。市场就业制度是国家出让劳动 者就业的承揽权,将劳动力纳人市场,使劳动力市场成为沟通劳动力 供需双方的渠道;劳动力供需双方直接见面、互相选择,并以合同方 式维系双方关系;劳动者在国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己开创事业, 国家给劳动者提供优惠政策,并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 近年来,我国的人才市场有了很快发展,人才市场实现计算机储存、 检索、建立人才网站,与全国各地人才服务机构相互链接,实现资源 共享、信息互动,拓展服务领域,搭建了更为广阔的人才服务平台, 网上找工作已经成为毕业生的主要方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2.国家的宏观调控 在积极发挥市场对人才的基础性配置作用的同时,国家也在积极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