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和谐理念及其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儒家的和谐理念及其意义

王佥崇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摘要:儒家以和谐为价值旨趣,建构和谐社会是儒家的一贯理想。儒家不仅提出了一套有别于道家、

法家的和谐理念,并且提出了道德完善的和谐之方以及德治、仁政为主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儒家;和谐理念;孔孟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9)07-0024-04

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和谐理论思想资源。早在先秦,诸子百家就提出了丰富多彩的和谐思想,百家争鸣所争论的是和谐的具体方式和途径问题,其殊途同归的则是对和谐理念的共同追求和期盼。在诸子百家之中,儒家的和谐思想具有代表性,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可以借鉴的积极意义。

一、和谐的价值旨趣

对儒家学说的核心,学术界一直存有分歧。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儒家以和谐为价值旨趣,建构和谐社会是儒家的一贯理想。正因为如此,《论语・学而》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儒家秉持道德理想主义,其和谐思想的理想境界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谐社会。更为重要的是,儒家不仅提出了和谐的价值追求,而且从不同角度论证和彰显了和谐理念。孔子主要在人生、道德和政治哲学领域,从言与德、言与行、言与礼和言与政的关系切入问题。由于始终从道德维度来审视和对待问题,其伦理和道德内涵自不待言,作为中心话题的言行一致、名实相符等归根结底都是出于道德的权衡。这流露出其和谐社会主要是依靠道德的力量来建构的。与此相关,孔子之所以主张无言、谨言和慎言及其对言的限制,归纳起来,主要原因有:其一,言对德的破坏。孔子断言“巧言乱德”(《论语・卫灵公》)是针对言对德的破坏;在言与德的关系上讲究语言的朴实真诚,对花言巧语(侫)特别反感———认为花言巧语是道德的大敌,尤其与正直的品德相左。所以,《论语》中屡屡出现这样的话语:“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之所以反对花言巧语、巧舌如簧,是为了杜绝心口不一、言不由衷的现象,以确保语言在交往中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此相联系,孔子告诉人们“言思忠”,要讲真话、实话,不说谎话、假话和没有根据的话,“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与人交谈要保证内容真实、态度诚恳。其二,言对人的本质的掩盖。孔子在自己学生那里发现了言行分离的现象,震惊之余,将“听其言而信其行”改为“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样做不仅以光说不行为耻,而且耻于做得少、说得多的言过其实。因此,为了避免说大话、

作者简介:王佥崇,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黑龙江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说空话,在言与行的关系上孔子要求人们说之前要想想是否能够做到,最好是做了之后再说。有鉴于

此,他一再强调:“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

问》)“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循着孔子的思路,实行太难了,由于怕自己说到做不到,有道德的君子总是显得少言寡语。在此基础上,孔子把语言谨慎与人的思想品质联系起来,呼吁对言语持谨慎态度:“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论语・子

张》)更有甚者,孔子把慎言与仁联系起来、视寡言为仁的表现:“仁者,其言也。”(《论语・颜渊》)“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

言也訒,斯谓之仁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论语・颜渊》

)其三,言对礼的破坏。孔子探讨了言与礼的关系,在“非礼勿言”中强调言要符合礼的要求和规定,使言成为“克己复礼”的具体条目之一。总之,在孔子看来,言与不言或如何言、言什么对于人的道德、行为和修养都会造成不同影响。可见,孔子对语言的态度与道德、伦理相关,言与德、言与行和言与礼的关系与表白“予欲无言”一样都关系道德修养。换言之,孔子让人少说、慎言是从伦理学的角度考虑的,没有从认识论的层面否认语言功能的意思。恰好相反,正因为考虑到语言的交往功能,鉴于交往的和谐追求,故而让人寡言、少言而不可妄言。

为了臻于理想的和谐社会,孟子提出了“仁民而爱物”的和谐之方,并为此提倡王道而反对霸道。在把自己的理想定位在治国平天下这一层面上,孟子与其他儒家学者并无不同。所不同的是,孟子对实现平天下理想的手段进行了认定,明确把平天下区分为霸道与王道两种方式,并对二者给予不同的评价。对此,他指出:“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

也。”(《孟子・公孙丑上》)按照孟子的解释,以力服人与以德服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道路———一个

是崇尚暴力、以力服人的霸道,一个是崇尚道义、以理服人的王道。霸道与王道是平天下的两种道路和方法,更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和效果。孟子在此虽然摆出了两种道路,却对此褒贬不一,其言外之意是:以力称霸者尽管可以强国却也容易亡国,尚利与尚力一样为有道者所不齿;只有以德服人的王道才是人间正道,能够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孟子之所以对王道津津乐道,因为王道不仅凝聚了他的道德情结,而且是和谐社会的理想蓝图。

二、道德完善的和谐之方

儒家所讲的和谐以及天人合一不仅包括天与人的关系,而且包括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与此相联系,儒家的和谐重心在人类社会,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

就天人和谐而言,礼的制定是以天地为本的结果,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原则,故而成为天人和谐的标准和具体操作。有鉴于此,对于礼的来源和制礼原则,荀子提出了“礼有三本”说;三本之中,作为生之本的天地排在首位,成为制礼的首要依据。对此,他解释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

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

)据此说法,天地是生养人类的本原,人的自然属性和行为方式与上天是合一的。这决定了人的行为应该遵循自然法则。礼是人事的标准,也最能体现天人和谐。礼仪的制定固然符合人情世道,更应因顺天地自然的运行变化。例如,至亲之丧以周年断,是因为“天地则已易矣,四时则已遍矣,其在宇

中者莫不更始矣,故先王案以此象之也。”(《荀子・礼论》

)天地运行,春去秋来,一年为一个周期。所以,先王制礼至亲之丧以周年断是模拟天地自然的变化象征逝者已去、生者新的开始。由此可见,制礼作乐的主要方法和过程时刻体现着天人合一。不仅如此,与制礼的原则、初衷相呼应,礼的作用在于保持天人和谐。人类之生赖天地提供生活所需,人对天地自然仰慕、敬畏、事奉之,礼就是人事

52儒家的和谐理念及其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