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分析法导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度基本方程式:
R4nr2,r12, 11k'k '1
n有 效r2,11 4 r2,1
n16R2(r2,r12, 11)2( k'k' 1) 2
n有效16R2
( r2,1 )2 r2,1 1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1)分离度与柱效的关系
R
n 4
r2,r12,1仪1器k分'k'析1
n越大,R越大——n=L/H, (R1/R2)2 = n1/n2 = L1/L2 增加柱长的色谱柱可以提高分离度,但延长了分析时间。
相对保留值(2,1):也称选择性因子,为两组分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
t V R(2)
2,1
,
t V R(1)
, R(2)
, R(1)
一般选择tR2’大于tR1’,所以值大于1, 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仪器分析
色谱峰的个数——判断组分的个数
色谱图 色谱峰的保留值——定性分析 信息 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定量分析
分配比影响因素:组分、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 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流动相及固定相的体积。
k' tR' tR t0
t0
t0
k' VR' VR V0
V0
V0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量越多,相当于柱的容量大,因此分
配比又称分配容量或容量因子)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二、色谱分析法基本理论
仪器分析
A,B组分未分离
A 1.065hY 0.15Y 0.85 ( 非 对 称 峰 ) 2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仪器分析 ③保留值: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内停留状况的指标,反映组分分子与
固定相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通常用时间和流动相的体积表示。
用时间表示的保留值(单位:min,s等)
死时间(t0):不被固定相保留的组分,从进样到出现最大峰所
解 :(1)柱的分离度 R = 2(17.63 - 16.40)/(1.11 + 1.21)= 1.06 (2)柱的平均塔板数 n = 16 (16.40 /1.11)2 = 3493 n = 16 (17.63 /1.21)2 = 3397 n平均 = (3493 + 3397)/ 2 = 3445 (3)达到1.5分离度所需的柱长度 R1 / R2 = ( n1 / n2 )1/2 n2 = 3445 (1.5 / 1.06)2 = 6898 L = nH = 6898(300 /3445) = 60 cm
(2)常用术语
仪器分析
①基线:柱中只有流动相流过时,检测器的响应信号记录值, 稳定的直线应是一条水平直线。
②峰高h:色谱峰顶点与基线的垂直距离 峰宽:峰底宽Y 半峰宽:1/2h处的峰宽,Y1/2 标准偏差:0.607h处的峰宽为2 峰面积:
Y4
Y12 2.354
A 1 .0 6 5 h Y 12 (对 称 峰 )
范氏方程
HABCu u
2dp
2Dg
u
0.01k'2 [(1k')2
d2p Dg
2k' 3(1k')2
d2f ] Ds
总的影响因素:填充物的均匀程度,填充物粒度的大小,流动相的种类 和线速,固定相的液膜厚度
H A B Cu u
BCu2 BCu2 BC
u
u
H最小=A+2 BC
B u最佳 = C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相对保留值——固定相与流动相的选择是否合适 保留值、区域宽度——评价色谱柱分离效能的好坏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3)分配平衡
样品组分在固定相 与流动相之间进行 多次分配使其得到 分离。
仪器分析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仪器分析
色谱分离原理及分离参数
样品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进行分配,很快达到平衡,即分配平 衡。当流动相流过时,样品将在流动相和新的固定相中又达到分配平 衡,同时原来仍在固定相中的样品与新的流动相之间也会形成新的分 配平衡,随着流动相的不断流过,它们携带发生分配平衡后仍存在于 流动相中的样品沿着柱子向前流动,从而达到不同组分分离的目的。
气相色谱(GC) 气液色谱(固定相为固定液,即固定相是附着在惰性载体上
的一薄层有机化合物液体) 气固色谱(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
液相色谱(LC) 液液色谱 液固色谱
(2)按固定相的固定方式分
柱色谱(固定相装于柱内的色谱法) 纸色谱(固定相是滤纸上的水分,呈平板状 ) 薄层色谱(固定相是吸附剂粉末制成的薄层,呈平板状)
B/u-分子扩散项(纵向扩散项)
样品在纵向上的浓度梯度而造成的扩散
仪器分析
B2Dg
(a)柱内组分扩散
n影响因素:
(b)相应的响应信号
:弯曲因子。填充柱中由于固定相颗粒的存在,使分子自由扩散受
到阻碍,扩散程度降低,<1;空心毛细管柱=1。
Dg:组分分子在其气相中的扩散系数。组分分子量大,柱温高, 柱 压大, 载气分子量大, Dg小;反之则大。
u:流动相平均线速,纵向扩散与组分在色谱柱内停留时间有关,流 动相流速小,组分停留时间长,纵向扩散就大。
n结论:
采用分子量较大的载气,较高的载气流速,控制较低的温度,可使 分子扩散项系数减小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仪器分析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Cū-传质阻力项
物质迁移过程中存在的阻力
CCmCs
Cs:固定相传质阻力项系数,组分分子由流动相进入固定相内部,达到分配
平衡,又回到界面,再溢出界面,被流动相带走这一过程受到的阻力
Cs
2k' 3(1k')2
d2f Ds
n 影响因素:容量因子k’ ,固定液液膜厚度df ,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扩散系数Ds n 结论:降低液膜厚度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仪器分析
一、色谱分析法及其基本概念
1、色谱法的发展
1906年,俄植物学家M.Tswett分离植物色素 植物叶的色素组成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b(黄绿色) 胡萝卜素(橙色) 叶黄素(黄色)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Developing of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
A,B组分分离不完全
两组分的分配系数有差异 区域扩散速率小于区域分离速率
受哪些因素影响?
A,B组分分离完全
n 塔板理论 n 速率理论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1、塔板理论
仪器分析
假设:
(1)色谱由一系列连续的,相等的水平塔板组成,
每一塔板高度为H,理论塔板数n=L/H
(2)在每一塔板内,组分可在两相间迅速达到平衡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2、速率理论
1956年,荷兰,范弟姆特,速率理论
H A B Cu u
A:涡流扩散项系数,B:分子扩散项系数, C:传质项系数,u:平均流速
A,B,C越小,H越小,n越大,柱效高 A,B,C越大,H越大,n越小,柱效低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仪器分析
A-涡流扩散项
仪器分析
由于流动相流经填充物的不规则空隙时,其流动方向改变,形成 紊乱的类似“涡流”的流动而引起
A2dp
涡流扩散过程示意图
n 影响因素: :填充不规则因子; dp:填充物平均直径
n 结论 dp越小(采用小颗粒填充物),越小(颗粒均匀),A就越小,空心
毛细管柱A=0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仪器分析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改变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性质、组成或降低柱温,可有效增大r2,1值。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已知物质A和B在一根30.00 cm长的柱上的保留时间分别为仪器分析 16.40 min和17.63 min。不被保留组分通过该柱的时间为1.30 min。峰底宽度分别为1.11 min和1.21 min,计算:(1)柱 的分离度;(2)柱的平均塔板数;(3)达到1.5分离度所 需的柱长度。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Developing of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
仪器分析
1982, less than 30 minutes separation for 18 of amino acids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仪器分析
2、色谱法分类
(1)按流动相和固定相所处状态分
制备一根性能优良的柱子,通过降低板高,以提高分离度。
(2)分离度与分配比的关系
k增大可使R增大,当k >10时,k/k+1改变不大,R增长是不大, 一般取k为1~10最宜。 改变柱温和相比,可以改变k。
(3)分离度与相对保留值的关系
r2,1= 1时,R = 0,不能使两组分分离。 r2,1>1才可进行分离。 r2,1大,选 择性好。 r2,1的微小变化,就能引起分离度的显著变化。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分离度
仪器分析
分离度概念:又叫分辨率或分辨度,色谱峰中相邻两峰分离程度的量 度,是相邻两峰保留值之差与两峰峰底宽的平均值之比。
R tR(2) tR(1)
1 2
(Y1
Y2
)
R值越大,表明相邻两组分分离越好 Rs<1,两峰部分重叠 Rs=1,两峰刚好分离(分离程度可达98%) Rs>1.5,两峰完全分离(分离程度可达99.7%)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3)按分离原理分
仪器分析
吸附色谱(利用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吸附能力强弱不同 而得以分离的方法)
分配色谱(利用组分在(固定相)中溶解度不同而达 到分离的方法称为分配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利用组分在离子交换剂(固定相)上 的亲和力大小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
排阻色谱(利用大小不同的分子在多孔固定相中的选 择渗透而达到分离的方法,又称凝胶色谱法)
Y12
Y
n有效5.54(Yt1R ' 2)2
16(tR ' )2 Y
L H 有效 n有效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仪器分析
理论优点:解释了流出曲线的形状,提出了计算和评价柱 效能高低的因素(n ) 如果若tR一定,那么n越大,H越小,则色谱峰越窄,柱 效能越高。
理论缺点: (1)色谱过纵向扩散等不能忽略, (2)塔板理论只能定性地给出板高的概念,不能解释板 高受哪些因素影响,无法提出降低塔板高度的方法 (3)不能说明为什么在不同的流速下,可以测得不同的 理论塔板数 (4)分配系数与浓度无关只能在有限的浓度范围内成立 (5)色谱柱中没有真正的平衡体系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3、色谱图及常用术语
仪器分析
(1)色谱图:试样各组分经色谱分离后,从柱后流出进入检测
器,检测器将各组分浓度(或质量)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电压或 电流),再由记录仪记录下来,所得的电信号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 线,即为流出曲线,也称为色谱图,曲线上突起部分就是色谱峰。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仪器分析
1948, 8 days separation for 16 amino acids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Developing of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
仪器分析
1958, 22 hours separation for 19 of amino acids
(3)流动相进入是间歇的,而非连续,每次进入为一个塔板体积
(4)所有组分开始存在于0号塔板上,而且试样沿纵向扩散不计
(5)分配系数K恒定不变
结论: n与半峰宽及峰底宽的关系 n大于50,可得到峰形基本对称的曲线 只要被分离组分K有差异,只要n足够大,
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后均可进行分离
n5.54( tR )2 16(tR)2
需的时间,也即流动相流经色谱柱所需的时间
保留时间(tR):试样从进样到出现最大峰所需的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tR’):tR’=tR-t0
L t0 u
用体积表示的保留值(单位:mL) 死体积(V0):不被固定相保留的组分,通过色谱柱所消耗的流动相
体积,由死时间确定
保留体积(VR):试样从进样到出现最大峰所通过的流动相体积 调整保留体积(VR’):VR’=VR-V0
仪器分析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仪器分析
Cm:流动相传质阻力项系数,即为待测试样组分从流动相移动到固定相
表面的进行分配时所受到的阻力
Cm
0.01k'2 (1 k')2
d2p Dg
n 影响因素:容量因子k’ ,填充物平均直径dp,组分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Dg n 结论:采用颗粒小的填充物,及分子量小的载气
仪器分析
3、色谱分离效能的衡量
柱效:色谱分离的动力学因素,由理论塔板数来衡量。如果若tR 一定,那么n越大,H越小,则色谱峰越窄,柱效能越高。
选择性:两峰间的距离衡量色谱的选择性,距离越大选择性越好, 一般以表示
(a) 两组分没有完全分离 (b) 两组分完全分离,但柱效不高 (c) 两组分分离不完全,但柱效较好 (d) 两组分分离完全,且柱效很好
K C 分配系数
s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
C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m
k n 分配比 '
s (组分在固定相中物质的量)
n m (组分在流动相中物质的量)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பைடு நூலகம்
仪器分析
k' nS cSVS KVS nm cmVm Vm
分配系数影响因素:组分、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 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