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分析的视角:谈思想

合集下载

语理分析的思考方法

语理分析的思考方法

语理分析的思考方法李天命著思考方法论集序古往今来,有多少思想性的论争不是由纠缠不清的语言所引起的名辞之争?有多少观念上的困扰不是由玄虚蒙昽的字眼所导致的庸人自扰?最要警惕的是:有多少社会、政治、宗教、人生等方面的悲剧不是由闭塞、迷信、盲目、甚至疯狂所铸成的人为悲剧?没有什么比清晰明辨的思考更为重要的了。

今天,种种教条神话以及主义口号交织成了重重的迷阵。

在迷阵里,清新的空气太少,混浊的尘埃却实在太多。

处于这片暗昧的氛围之中,人类最需要掌握破出迷阵的技巧,也就是说,最需要掌握判别是非的方法。

关于是非的判别,我们或许会感到悲哀,因为长久以来,我们看到的每每是黑白颠倒真假混淆的现象。

但我们不必灰心。

尽管在历史的过程当中不时有昏蒙的世代出现,有虚妄的思潮形成,可是从大势着眼,我们却能够肯定:这一切终要过去,世界的主流到底在逐渐趋向开明循理的境地。

然而‚开明循理‛这个目标怎样才能确保达到呢?不论答案是什么,至少有一点无可怀疑,那就是:思考方法的普遍教育乃达到这目标的根本条件。

本《论集》正是为此目标而撰写的。

一九八一年六月第一篇引言:语理分析(语言分析)什么是正确思考的基本法则?怎样才能使得思想清晰、精审、合理?诸如此类的问题构成了“思考方法学”(methodology of thinking)的研究领域。

思考方法学的第一环节或基础部门乃是“语理分析”(logical linguistic analysis)。

所谓语理分析,初步来说,就是“厘清主要用语的意思,辨明关键论点的义理,由此着手去分析问题”的一种思考的方法。

这种方法有时又叫做“语言分析”(linguistic analysis)。

究竟语理分析有什么重要性呢?让我们从罗素讲过的一个故事说起——有一位教徒跟人辩论神学问题,争得面红耳赤,难解难分;到了几乎要诉诸暴力、演出一场“圣战”的紧急关头,幸好他忽然如梦初醒地叫起来:“我现在搞清楚了,原来你的‘上帝’,即是我的‘魔鬼’,你的‘魔鬼’即是我的‘上帝’!”这个故事可反映出历来许许多多起于言语纠缠的议论纷争在实质上是何等滑稽无聊。

传播学研究的话语分析视野

传播学研究的话语分析视野

传播学研究的话语分析视野一、本文概述《传播学研究的话语分析视野》这篇文章旨在探讨话语分析在传播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话语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然后阐述了话语分析在传播学中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接着,文章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展示了话语分析如何揭示传播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结构和意义,以及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传播行为。

文章总结了话语分析在传播学中的贡献和前景,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潜在挑战。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话语分析在传播学中的应用和价值的视角。

通过对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的介绍,文章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话语分析这一研究方法,从而推动传播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文章也对话语分析在传播学中的局限性和挑战进行了探讨,以期激发更多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

二、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理论涉及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领域。

在语言学领域,话语分析主要关注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研究如何通过语言实现交际目的。

在社会学领域,话语分析则侧重于话语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话语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现象。

心理学领域的话语分析则关注话语与认知、情感、动机等心理因素的关系,研究话语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在传播学领域,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符号学、互动社会学、批判语言学等。

符号学认为,话语是一种符号系统,通过符号的编码和解码过程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互动社会学则强调话语的社会互动性,认为话语是社会互动的重要媒介,通过话语可以构建和维护社会关系。

批判语言学则关注话语的社会权力关系,认为话语是权力斗争的工具,通过话语可以揭示社会不平等和权力结构。

话语分析在传播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话语的分析,可以揭示信息传播的过程和机制,探究信息如何被编码、传递和解码,以及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形和失真。

话语分析的多个视角论文

话语分析的多个视角论文

话语分析的多个视角论文话语分析的多个视角论文论文摘要:文章用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原则来研究话语分析。

用实例来探讨理解话语的整体意义,从而使说话者能从语句的表层意义暗藏自己的深层意图,听话者则能从其表层意义洞察其深层意图。

论文关键词:语用原则,话语分析,面子原则,礼貌原则一、引言话语分析是现代语言学里的一个新兴学科,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话语分析这一术语是由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Harris首先使用的,是国内外语言学界许多人关注的课题。

它具有跨学科性质,各种研究途径都是从一个侧面研究话语,或者说都是研究话语的一个侧面。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用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原则来阐释话语分析。

二、话语分析的理论形成及概论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主要理论之一。

这一理论首先由哲学家Austin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后来,他的学生Searle进一步拓宽和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确立了此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地位,并被广泛运用。

Austin(1962)认为一个思想,即人们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说话,当他说一句话的同时可以实施一个行为。

Austin是从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交际中的行为关系来分析话语的职能的。

他坚信不是所有的语句都有真值可言,他在理论初期把所有的语句分成“表述句”(constatives)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两大类,把施为句内的主要动词称作施为动词(performativeverbs),构成“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的雏形。

后来,Searle整理了Austin关于言语行为的分类,根据适合条件总结出五种基本言语行为句:表述句(representatives)、指令句(directives)、承诺句(commissives)、表情句(expressives)和宣告句(declaratives)。

Searle发现,语言里的句子其实都是间接的言语行为句,都具有“以言行事”的功能。

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商务英语语言意识探讨

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商务英语语言意识探讨

2015.1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作者简介:周文萱(1978-),女,山东淄博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改项目“体裁视角下的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建设”(2012C77);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商务英语书面体裁分类研究”(12542209)阶段性成果。

话语研究包括对语言使用和使用过程中语言所发挥的社会功能的分析。

语言意识的概念源自于语言学和心理学,是指通过弥合母语和外语之间的差距来提高语言学习的质量,关注语言形式与功能的感悟和意识(黄波,2010)。

对商务英语语言意识的界定能够帮助学习者有效地运用商务英语沟通并完成商业活动。

1话语分析概述Ken (2013:25-40)在对现有的话语分析理论研究,总结话语分析方法包括:文本分析、语境分析、批判话语分析。

1.1文本分析文本分析是指从语言的语法和结构特点角度分析话语的文本意义,通过文本分析,能够理解人们如何通过语言进行沟通和思考。

文本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体裁分析、语料分析和多模式的文本分析。

体裁分析是从语言功能到语言的使用数量上来分析语言特征,从个体的行为来分析其如何创造文本;语料分析是用来研究生活语言,语料分析包括分析语言在不同语法种或某种体裁中出现的频率和语言词汇的使用频率,侧重于对语言文本的分析,不包括语境和语义的分析;多模式文本分析(Multimodal analysis)主要分析语言在不同模式下的使用情况,包括词汇、语言结构以及语言使用的限制条件等。

1.2语境分析话语的语境因素是话语分析的重要部分,这些语境因素涉及社会学、科学、社会历史以及人种学等研究。

在研究专业话语中,将语境分为制度语境和社会语境,通过这种划分来解释专业话语中的研究内容和其所在的专业学科的意识形态;社会历史研究方法侧重于研究话语出现的特定情境以及在该时期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群体,通过这种方法的研究来解释社会语境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专业话语理解的差异以及文化差异的重要性,这种研究方法侧重于从社会习俗、文化以及不同文化所产生的行为角度来研究话语的产生,以及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写作规范;人种学研究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研究话语所在的语境、人们用话语做什么事情、使用话语的过程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商务英语语言意识探讨周文萱,石梁(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语言意识是商务英语使用和商务英语教学的核心,目前对商务英语语言意识的界定主要从语言角度,这一界定无法涵盖商务英语作为话语在商务语境下的意义和功能。

话语分析理论简介

话语分析理论简介

西方语言学史课程作业话语分析小组成员:仲秋月(组长) 2009213133 09中文汪藜 2009213032 09中文白慧 2009212887 09中文志琼 2009213125 09中文敏 2009212963 09中文话语分析【摘要】自 Zellig Harris于1952年在Language 杂志上发表题为“ Discourse Analysis”的论文至今,在各个语言学家的努力下,话语分析的概念逐渐为人们熟悉,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本文较为详细的整理介绍了话语分析的有关理论,包括定义、主要流派、发展阶段,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指出了一些不足,对未来的一些展望。

【关键字】话语分析理论阐释一、话语及话语分析1、话语的概念话语是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及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的言语活动。

“话语”一词的流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语言学转向”巴赫金( M.M.Bakhtin )贡献突出。

在他看来,作为一种言说或表述的话语,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它的围小到一个符号、一个词或单独一句话,大到一篇文章、一部作品,甚至无形的舆论等,其真实含义都只能通过社会交往与对话实践才能获得。

最终奠定流行性“话语”理论基础的是福柯(Michel Foucault)。

他将“话语”定义为“隶属于同一的形成系统的述整体”。

在福柯看来,每一种“话语”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它具有特定的实践功能,而“话语实践”又通过话语对象、述、概念和策略等可供分析的关系网络在动态运行中反映出来。

福柯非常自觉地将他的话语实践即知识考古学的分析法与传统的思想史研究加以区别。

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新事物的确定;2.关于矛盾的分析;3.关于比较的描述;4.关于转换的测定。

2、话语分析的概念“话语”和“话语分析”是棘手的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存在着如此之多的相互冲突和重叠的定义,它们来自各种不同的理论和学科的立场。

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

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

2009年12月外国语文Dec.,2009第25卷第6期ForeignLanguageandLiteratureV01.25No.6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纪卫宁1辛斌2(1.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109;2.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提要:费尔克劳夫在批评话语分析研究领域影响深远,对他近20年关于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溯和归纳,解读了其辩证、建构的话语观和贯穿其话语分析思想的核心概念,厘清了其不同阶段话语分析模式的变化,并对其批评话语分析的思想进行了批判性评价。

关键词:建构;辩证;话语秩序;互文性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414(2009)06—0021—05OnFairclough’sTheoryof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JlWei—ningXINBinAbstract:Faricloughhasbeencastgreatinfluencetheresearchof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Thispaperreviewsandconcludeshisachievinginthefieldof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duringtherecentnearlytwentyyears,analyseshisstructiveanddialecticviewofdiscourseandkeyconcepts,clarifiesthechangesofhisanalyticmodelsindifferentperiods,andfinallygivescriticalcommentshiswholetheoreticalsystem.Keywords:construction;dialectic;ordersofdiscourse;intertextuality1.引言费尔克劳夫是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的领军人物,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专著和文章,在国外话语分析尤其是批评话语分析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话语分析理论简介

话语分析理论简介

话语分析理论简介话语分析理论是一种研究语言使用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方法。

它关注的是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传达意义、构建社会关系以及塑造社会现实。

话语分析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它还具有社会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

话语分析理论认为,语言使用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

人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也在不断地塑造和改变着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

因此,话语分析理论关注的是语言使用背后的社会权力关系、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

话语分析理论强调语言的动态性和语境依赖性。

它认为,语言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

语境包括说话者、听话者、话题、时间、地点等因素,它们共同影响着语言的使用和解释。

因此,话语分析理论注重分析具体语境中的语言使用,以及语言使用对社会关系和文化意义的影响。

话语分析理论也关注语言的社会功能。

它认为,语言不仅仅用于传递信息,还具有表达身份、建立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等功能。

通过分析语言使用,我们可以了解人们如何通过语言来构建自己的身份、建立社会联系以及维护社会秩序。

话语分析理论提供了一种深入理解语言使用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方法。

它帮助我们认识到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还具有社会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

通过话语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如何通过语言来构建社会关系、塑造社会现实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话语分析理论简介(续)在话语分析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话语实践”。

话语实践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使用语言的方式。

它包括说话者如何选择词汇、语法结构和语调,以及听话者如何理解和使用这些语言元素。

通过分析话语实践,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社会群体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反映和影响社会关系和文化价值观。

话语分析理论还关注语言与权力的关系。

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还是一种权力工具。

在话语中,权力关系通过语言得以体现和维持。

例如,在政治领域,政府官员通过话语来宣传政策、塑造公众形象和维护政治权威。

话语分析理论简介

话语分析理论简介

西方语言学史课程作业话语分析小组成员:仲秋月(组长) 33 09中文汪藜 32 09中文白慧 87 09中文张志琼 25 09中文李敏 63 09中文话语分析【摘要】自 Zellig Harris于1952年在Language 杂志上发表题为“ Discourse Analysis”的论文至今,在各个语言学家的努力下,话语分析的概念逐渐为人们熟悉,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本文较为详细的整理介绍了话语分析的有关理论,包括定义、主要流派、发展阶段,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指出了一些不足,对未来的一些展望。

【关键字】话语分析理论阐释一、话语及话语分析1、话语的概念话语是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及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的言语活动。

“话语”一词的流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语言学转向”巴赫金( )贡献突出。

在他看来,作为一种言说或表述的话语,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它的范围小到一个符号、一个词或单独一句话,大到一篇文章、一部作品,甚至无形的舆论等,其真实含义都只能通过社会交往与对话实践才能获得。

最终奠定流行性“话语”理论基础的是福柯(Michel Foucault)。

他将“话语”定义为“隶属于同一的形成系统的陈述整体”。

在福柯看来,每一种“话语”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它具有特定的实践功能,而“话语实践”又通过话语对象、陈述、概念和策略等可供分析的关系网络在动态运行中反映出来。

福柯非常自觉地将他的话语实践即知识考古学的分析法与传统的思想史研究加以区别。

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新事物的确定;2.关于矛盾的分析;3.关于比较的描述;4.关于转换的测定。

2、话语分析的概念“话语”和“话语分析”是棘手的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存在着如此之多的相互冲突和重叠的定义,它们来自各种不同的理论和学科的立场。

按照后现代主义的逻辑,由于谁也不宣称对“真理”的占有,故谁也都不能被简单“排除在合理性”之外,这就更增加了今人选择概括的难度。

《2024年传播的话语分析理论》范文

《2024年传播的话语分析理论》范文

《传播的话语分析理论》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传播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社交媒体、新闻报道、广告宣传,还是口头交流、书面交流,都离不开传播的影子。

而话语分析理论作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我们理解传播现象、把握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话语分析理论进行详细阐述。

二、话语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话语分析理论是研究特定文化背景和社会语境下的话语、言语交流的理论体系。

它通过分析不同领域、不同形式的文本(如语言、图像、视频等),研究语言的符号、语义、结构以及社会功能,从而揭示话语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权力关系。

三、话语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1. 符号学视角:话语分析理论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通过符号的组合和表达来传递信息。

因此,话语分析需要关注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以及符号在特定语境下的意义。

2. 结构主义视角:结构主义视角强调语言的结构性特征,认为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各种语言单位(如词、句、篇章等)组成。

这些语言单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和规则,需要通过结构分析来揭示其内在逻辑。

3. 话语的社会性:话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

话语分析需要关注话语的社会性特征,包括话语的生成、传播和接受过程,以及话语与权力、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的关系。

4. 跨学科研究:话语分析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因此,跨学科研究是话语分析的重要特点之一。

跨学科研究有助于全面深入地探讨话语的内在机制和外在影响。

四、话语分析理论的实践应用1. 广告传播:广告是典型的以语言为主要传播手段的传播形式。

通过对话语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广告文本背后的意义和意图,进而评估广告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2. 媒体传播:在媒体传播中,话语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新闻报道、节目主持人的言语行为等媒体行为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从而对媒体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和监督。

浅谈多元话语分析

浅谈多元话语分析

浅谈多元话语分析2013级俄语班刘雅文2013202087摘要:话语分析就是对那些已经说出来的“话”究竟是以怎样的方式以及按照什么样的规则被说出和被传播的过程加以分析。

多元话语分析就是从多元主义的立场对话语进行分析。

倡导多元话语分析的目的是消除以实证主义和古典诠释社会学为主要代表的传统“实在论”分析模式在社会研究中的影响。

多元话语分析包括话语策略分析和话语构成规则分析等基本程序。

采用多元话语分析模式进行社会研究,对我们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多元话语分析社会分析模式多元话语分析是从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引申出来的一种与实证主义、诠释(或现象学)社会学、批判理论等传统社会分析模式有所不同的社会分析模式,它试图借鉴传统话语分析的一些技巧,将其与后现代思潮所倡导的多元主义视角相结合,构成一种以“话语分析”和“多元主义”为特征的社会研究思路。

一、什么是多元话语分析以及话语分析与语言分析的不同多元话语分析可以拆分成两个词——“多元”和“话语分析”。

“多元”即多元立场、多元视角;“话语分析”则是最近几十年西方学术界首先从语言学、常人方法学、传播学和教育学等领域中形成发展起来并扩散到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新的社会研究方法、研究模式。

多元主义和话语分析都不是新概念,但将两者结合是我们这里所要探讨的问题。

“话语”一词在英文里是discourse(讨论、推论、辩论、话语)。

关于“话语”一词的解释,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说法(波特、韦斯雷尔,[1987]2006;戴伊克,1993;费尔克拉夫,[1992]2003;麦克洛斯基等,[1985]2000;Brown,1983;Dijk,1985;Fairelough,2003)。

笔者认为话语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其表达效果根据解读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这里的“说”是广义的“说”,包括两种形式:即声音和书写。

凡是已经用声音说出来的、用符号写出来的话或“文本”就是话语,相当于索绪尔的“言语”。

针对话语分析中反思与建构的浅析

针对话语分析中反思与建构的浅析

针对话语分析中反思与建构的浅析作者:栗斐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6年第04期【摘要】话语分析作为语言学分支,以积极话语与批评话语共同构成了其作为语言学、语言哲学、社会学的存在的属性。

本文就话语分析中批评话语的反思及语言哲学视野下话语分析建构进行了探讨,对话语分析的学科属性进行了探讨,为话语分析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话语分析批评话语反思建构话语分析作为语言学新分支,发展到现在还尚不成熟,作为一门学科,话语分析目前主要以批评话语分析为主流,通过利用话语揭社会存在的问题、展现社会的优点与长处,为有关社会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话语分析的发展作为语言学不断成熟的重要表现,为语言进一步发挥自身服务优势提供了无限可能,也为语言学的修正、发展、完善提供更多可供探寻的路径。

下面针对话语分析中的反思与建构做简要探讨。

一、话语分析中的反思话语分析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的观察,探索语言的组织特征和使用特征,并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的使用者的认知特征方面来解释语言中的制约因素。

话语分析有积极话语与批评话语之分。

积极话语与批评话语对立,它强调社会现实中积极且正义的一面,更加强调优秀、正能量等的传承,诸如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优秀文化,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对爱与和平的向往与倡导,这些事为最为常见的,在积极话语中这些东西为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路径,从而实现自己的使命——促使社会进步发展。

与积极话语不同,批评话语通过话语揭示社会中消极、阴暗的一面,将诸如权利、阶级、独裁、负面意识形态等本质进行揭露,通过这种揭露实现批评,以改进、修正为目的提出对社会发展、完善有益的话语,从而实现批判基础之上的社会发展,可以说,批评话语证实话语分析中代表反思的一面。

批评话语自诞生起就旨在探索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对权力、阶级与于是形态的洞悉,通过研究这些话语背后或显性、或隐性存在的“歧视”、“权力”、“控制关系”等,实现对社会发展的督促,从这一层面来看,批评话语是一种具有跨学科性、跨意识形态的话语。

话语分析讲座心得体会

话语分析讲座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逐渐融合,话语分析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话语分析的讲座,通过这次讲座,我对话语分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话语分析的定义与意义在讲座中,主讲人首先对话语分析进行了定义。

话语分析是指对语言在实际使用中的现象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旨在揭示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话语分析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探索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及语言与个体心理、文化背景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话语分析的基本方法讲座中,主讲人介绍了话语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文本分析: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分析语言的结构、意义和功能。

2. 语境分析:关注语言在实际使用中的语境,分析语境对语言表达的影响。

3. 语用分析:研究语言在实际交流中的运用,关注语言表达的意义、效果和策略。

4. 社会文化分析:从社会文化角度出发,探讨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5. 心理分析:关注语言与个体心理之间的关系,分析语言表达的心理机制。

通过这些方法,话语分析可以揭示出语言在各个层面的特点和规律。

三、话语分析的应用领域话语分析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1. 语言学:通过话语分析,可以研究语言的结构、语义、语用等方面的规律。

2. 心理学:话语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认知过程和情感表达。

3. 社会学:话语分析可以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语言机制,有助于理解社会关系和文化变迁。

4. 媒体研究:话语分析可以揭示媒体话语的传播规律,有助于提高媒体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5. 教育领域:话语分析可以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个人感悟通过这次讲座,我对话语分析有了以下感悟:1.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载体,话语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话语分析视角下教师话语策略的分析

话语分析视角下教师话语策略的分析

话语分析视角下教师话语策略的分析作者:修芸秦岩来源:《学理论·下》2012年第11期摘要:通过话语分析方法对教师话语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剖析,重点分析了影响教师话语功能和效果的因素,以期能够通过灵活应用各种教师话语策略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课堂内学生进行大学英语学习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话语分析;教师话语;大学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191-02一、话语分析话语分析这一术语是由Z.Harris在1952年发表的《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一文中第一次使用的。

早期的话语分析侧重于表述语言现象,而后期的发展使得更多的语言研究者将注意力放在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语言编译,把语句看成是社会行为的一种,重点分析语言变异和社会语境的作用。

Van Dijk认为应该把话语视为一种语言的使用形式,通常应当包括三个方面:语言使用、思想传递和社会情境中的交际。

因此,话语分析应当对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

简单地说,话语分析是一种将自然生成的话语作为一个语篇,并对其进行结构、认知、社会文化方面对其进行表达层、意义和动作层级的分析,考查语言的功能以及语言的使用者的编码和解码过程的语言学分析工具。

话语分析通常把话语看作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轰动,因此十分重视语义、上下文、社会文化语境以及话语各个成分和层次之间的联系,研究话语中的规则和策略,尤其重视认知的作用。

从方法上看,话语分析可以分为结构分析法、社会文化分析法、认知分析法、批评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五大类。

为了更好地进行的关于教师话语功能的相关研究,本文将综合使用结构分析法、社会文化分析法和认知分析法三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结构分析法就是对话语的结构进行描写,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规则。

社会分析法则将话语视为一种交际行动,注重分析其社会动能,并且关注其中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

话语分析理论简介

话语分析理论简介

西方语言学史课程作业话语分析小组成员:仲秋月(组长) 2009213133 09中文汪藜 2009213032 09中文白慧 2009212887 09中文张志琼 2009213125 09中文李敏 2009212963 09中文话语分析【摘要】自 Zellig Harris于1952年在Language 杂志上发表题为“ Discourse Analysis”的论文至今,在各个语言学家的努力下,话语分析的概念逐渐为人们熟悉,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本文较为详细的整理介绍了话语分析的有关理论,包括定义、主要流派、发展阶段,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指出了一些不足,对未来的一些展望。

【关键字】话语分析理论阐释一、话语及话语分析1、话语的概念话语是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及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的言语活动。

“话语”一词的流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语言学转向”巴赫金( M.M.Bakhtin )贡献突出。

在他看来,作为一种言说或表述的话语,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它的范围小到一个符号、一个词或单独一句话,大到一篇文章、一部作品,甚至无形的舆论等,其真实含义都只能通过社会交往与对话实践才能获得。

最终奠定流行性“话语”理论基础的是福柯(Michel Foucault)。

他将“话语”定义为“隶属于同一的形成系统的陈述整体”。

在福柯看来,每一种“话语”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它具有特定的实践功能,而“话语实践”又通过话语对象、陈述、概念和策略等可供分析的关系网络在动态运行中反映出来。

福柯非常自觉地将他的话语实践即知识考古学的分析法与传统的思想史研究加以区别。

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新事物的确定;2.关于矛盾的分析;3.关于比较的描述;4.关于转换的测定。

2、话语分析的概念“话语”和“话语分析”是棘手的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存在着如此之多的相互冲突和重叠的定义,它们来自各种不同的理论和学科的立场。

话语分析理论的评价

话语分析理论的评价

话语分析理论的评价西方语言学史课程作业话语分析小组成员:仲秋月(组长) 200921313309中文汪藜 200921303209中文白慧 200921288709中文张志琼 200921312509中文李敏 200921296309中文话语分析【摘要】自zellig harris于1952年在language 杂志上发表题为“ discourse analysis”的论文至今,在各个语言学家的努力下,话语分析的概念逐渐为人们熟悉,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本文较为详细的整理介绍了话语分析的有关理论,包括定义、主要流派、发展阶段,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指出了一些不足,对未来的一些展望。

【关键字】话语分析理论阐释一、话语及话语分析1、话语的概念话语是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及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的言语活动。

“话语”一词的流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语言学转向”巴赫金( m.m.bakhtin )贡献突出。

在他看来,作为一种言说或表述的话语,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它的范围小到一个符号、一个词或单独一句话,大到一篇文章、一部作品,甚至无形的舆论等,其真实含义都只能通过社会交往与对话实践才能获得。

最终奠定流行性“话语”理论基础的是福柯(michel foucault)。

他将“话语”定义为“隶属于同一的形成系统的陈述整体”。

在福柯看来,每一种“话语”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它具有特定的实践功能,而“话语实践”又通过话语对象、陈述、概念和策略等可供分析的关系网络在动态运行中反映出来。

福柯非常自觉地将他的话语实践即知识考古学的分析法与传统的思想史研究加以区别。

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新事物的确定;2.关于矛盾的分析;3.关于比较的描述;4.关于转换的测定。

2、话语分析的概念“话语”和“话语分析”是棘手的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存在着如此之多的相互冲突和重叠的定义,它们来自各种不同的理论和学科的立场。

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

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

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思想。

费尔克劳夫是当代批评语言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核心观点、方法论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的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思想的全景图。

本文将简要介绍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背景和发展脉络,阐述其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及其与语言学其他流派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详细解析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的核心观点,包括话语、社会、认知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话语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现实。

本文将介绍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论,包括文本分析、语境分析和解释性分析等具体方法。

这些方法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将帮助我们揭示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权力关系和社会结构。

本文将探讨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领域,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都能为我们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

本文还将对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费尔克劳夫(F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深植于语言学、社会学和批判理论的多元融合,构建了一个独特而全面的分析框架。

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三个核心领域: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理论和批判理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费尔克劳夫提供了话语分析的基本工具。

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功能性和社会性,认为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社会活动的媒介。

费尔克劳夫借鉴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将话语视为社会过程的一部分,认为话语的生成和理解都受到社会结构和文化语境的影响。

社会理论为费尔克劳夫提供了分析话语与社会关系的重要视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分析的视角:谈思想
思想,这个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也在许多学科术语上、学术术语上,经常见到。

现在,就来谈谈我对思想的认识。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版),“思”的含义是:1.思考,想;2.思念,怀念,想念;3.希望,想;4.思路;5.心思,情趣;
6.姓。

“想”的含义是:1.开动脑筋,思索;2.推测;3.希望,打算;
4.怀念,想念;
5.回忆,回想;
6.记住。

谁在思考,想?谁在开动脑筋,思索、推测?
是人,是人的个体,是在现实生活中生活的或者曾经在现实生活中生活的个人在想,开动脑筋,思索。

这个人,他在思什么,想什么呢?
什么是这个人的思想的内容?
什么是这个人的思想的对象?
是他,这个人的生活的现实世界,还是这个人的生活的现实世界之外世界?
是他,这个人的现实生活的周围的人或事物,还是这个人的现实生活的周围之外的人或事物?
是他,这个人的现实生活,还是这个人的本身?
是他,这个人的所思所想,还是对他为什么会有这样所思所想的本身进行思考呢?
如此等等。

可能全部都是,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些,就是一个人,他对世界、对组成这个世界的人或事物和他自身的思想。

他的思想、他的认知,形成了他,这个人的知识。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人而言,他的一生是有限的,他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他的条件是有限的,这些,都对这个人造成了限制,限制了这个人,他的思想内容的广度和思想内容的深度。

因此,对于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个人而言,他的思想内容的广度和思想内容的深度,可能是很广泛、很深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这就是一个人,他的思想的广泛性、深远性。

生命本身,生活条件的限制,使他的思想的广泛性、深远性收到了限制。

这就是一个人,他的思想的局限性。

由此可见,思想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具有现实性;
思想具有个人性;
思想具有广泛性、深远性;
思想具有局限性。

对于一个人来说,他说出来的能够表达他的思想的声音,或者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就是这个人,他的话语。

所以说,话语本身就含有思想的各种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