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 (10)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优秀PPT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优秀PPT教学课件
2.济南的冬天
老舍
导入新课
说起冬,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寒冬,脑海
中浮现的多是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画面。
但在老舍先生的文章中,济南的冬天不仅让 人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温暖的春意。
那么,称为“宝地”的济南的确如作者描绘 的那样诗情画意吗?今天,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 领下,一起去观赏如水墨画般的济南的冬天吧!
两个“卧”字用拟人手法赋予小村庄、雪以生命和感情, 简笔勾勒出一幅由老城、村庄、山坡、房顶、雪构成的淡 雅的水墨画,形象传神地照应了前文“暖和安适地睡着”, 表现出济南冬天的安闲、舒适。
6.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特点:绿、清、亮。 修辞手法: (1)拟人,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表现出济南冬 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2)比喻,”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 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薄雪覆盖下的山

山上 松树的尖上顶白花(像看护妇)
山尖 全白(镶银边)
பைடு நூலகம்

山坡 白雪黄草(穿花衣)

低 山腰 薄雪露粉色 ( 害羞 )
5.城外的远山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 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 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10.按要求品读语句。(4分) (1)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加点词语“镶”有何表达作用?)
“镶”的意思是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此句中 “镶”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 边缘的景观,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 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七年级上《济南的冬天 》课件 (一等奖)2022年部编版语文PPT

七年级上《济南的冬天 》课件 (一等奖)2022年部编版语文PPT

温晴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阳光朗照下的山
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的远山
绿萍
水 水藻
垂柳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
喜爱 赞美
课文赏析
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思考: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 南冬天的总体特点?
课文赏析
经过一番比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 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 得算个宝地”这个结论。点出“气候温晴” 这一特点。
济南的冬天
七年级二班语文PPT课件
doloremque laudantium, totam rem aperiam, eaque ipsa quae ab illo invento doloremque laudantium, totam rem aperiam, eaque ipsa quae ab illo invento
• 《故宫博物院》这篇说明文是作者在1979年夏天所写。
课前导读
故宫概况
•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永 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 距今约有600年的历史。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 去的皇宫。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 (1368—1911年)的皇宫,现称为“故宫博物院”。 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 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 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 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课文鉴赏
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后,作者按照什么顺序, 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建筑?
武英殿
课文鉴赏
神武门
御花园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一等奖说课稿

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一等奖说课稿

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一等奖说课稿1、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济南的冬天》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其次课,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描写了济南冬天气候温柔、风景如画,通过对济南冬天的描写,抒发了对祖国河山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文章的题目直接交代了所描写的地点及季节,文章抓住“温晴”这个特点来进展描写,描绘出济南冬天的特有的魅力,在进展景物描写时语言美丽生动,深深地表达出对济南冬天的宠爱之情,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文章中的语言进展赏析,学习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体会的赞美之情。

二、说学情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根底,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根本的概括和归纳的力量,抽象思维处于进展阶段,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抒情散文,因而重心在观赏美丽语句,体会情感上。

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纳诵读,感悟的方法进展文本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理念动身,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通过朗读的方式,学生能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

通过朗读,小组争论的方式,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

3.感受对济南冬天的宠爱之情,体会对祖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依据学生已有的学问构造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对济南冬天的宠爱及对祖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说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纳以下的教学法。

朗读法;争论法;教师导读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2济南的冬天老舍[]优质课教案[市一等奖]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2济南的冬天老舍[]优质课教案[市一等奖]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2济南的冬天老舍[]优质课教案[市一等奖]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和课文结构,掌握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济南的冬天之美。

2.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情分析我所带的班级,学生来自十几个乡村小学,学生的语文基础差,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汉语拼音基础参差不齐。

针对这种学情,我加强了字词教学和朗读教学。

3重点难点重点 :1.了解作者,和课文结构,掌握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济南的冬天之美。

2.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难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和课文结构,掌握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对比的写法和作用。

4.1.2学时重点1.了解作者,和课文结构,掌握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济南的冬天之美。

2.学习第一自然段。

4.1.3学时难点 .对比的作用。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它不仅带给人视觉上的享受,而且给人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说起冬天,特别是北中国的寒冬,人们脑海中大多浮现的是:北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满目萧肃的画面;带给我们的是刺骨的寒冷,满目的萧条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令人向往的温暖。

今天我们一起追随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去感受“济南的冬天”。

(板书课题)活动2【活动】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了解作者和课文结构,掌握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济南的冬天之美。

2.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编辑活动3【活动】作者介绍活动4【练习】课前热身:(字词积累)注音,解词课前热身:1,正确流利的读出下列词语济( )南真得( )算个宝地暖和( ) 一髻( )儿看护妇( ) 镶( )上薄( )雪水藻( )贮( )蓄( ) 澄( )清着( )落着( )急 2,词语积累: 响晴: 响亮: 空灵: 安适: 澄清:奇迹: 水墨画: 慈善:(读书空听写点评确认)活动5【讲授】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a.济南冬天总的气侯特点是什么?b.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可以概括成哪几幅图画?c.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济南冬天总的特点: 温晴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可以概括成哪几幅图画? 阳光下的小山山和水小雪后的小山济南冬天的山城外的远山绿萍水藻济南冬天的水垂柳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喜爱赞美活动6【讲授】课文结构总――分――总活动7【讲授】问题探究: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写了什么内容?是用什么手法写的? 2、抒了什么情?抒情方式是怎样的? 3、用对比有什么作用? 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 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天比较北平的冬天风声满天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济南的冬天与伦敦的冬天比较伦敦的冬天云遮雾笼济南的冬天响晴济南的冬天与热带地方比较热带地方的冬天日光永远火毒响亮济南的冬天温晴与北平相比――无风声温情与伦敦相比――响晴宝地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名师整理)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美好目标1.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在阅读中积累课文的优美语句。

4.能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一、美好开课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领略冬日的景色。

(课件屏示济南冬天的美景,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屏示)1.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在阅读中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

4.能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明确目标,学习更有效)三、简介作者并解题(课件屏示)11.学生看课文解释①后师补充: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2.解题《济南的冬天》是作者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季节。

(补充文学常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四、美好感知——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2-1 同桌交流,互相帮助解决生字词。

2-2 投影明确:(还有不懂的字词课后查找工具书)(1)注音:(课件屏示)济南(jǐ)镶(xiāng)水藻(zǎo)贮蓄(zhù)发髻(jì)澄清(chéng)着落(zhuó)看护(kān)(2)释义:响晴:文中指天气晴朗、燥热。

设若:假若。

2秀气:文雅,不粗俗。

贮蓄:储存积蓄。

澄清:清澈明亮。

空灵:清净透明。

(落实双基,夯实基础)3.默读课文,学生边读边圈点,感受课文:作者所写的济南的冬天有着怎样的特点?他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阅读第一段,找出特点及方法:“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

”“和北平、伦敦、热带对比,赞美济南的冬天。

通过济南的山与水呈现这一特点。

【补充:统观全文可以看出“温晴”“宝地”两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温晴”偏重特点,“宝地”偏重感觉】(师生互动,展开探究)随机板书:无风声温山无重雾3晴水无毒日4.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眼中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也就是说老舍带着我们欣赏了冬天济南的几幅美景,你能用五字短语给每一幅图拟一个名称吗?(1)(2)(3)(4)4—1 生独立思考后,二人小组交流、讨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 》课件 (共24张PPT)优秀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 》课件  (共24张PPT)优秀课件PPT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 济南的冬天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导入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学习目标
1.熟读全文,知道济南的冬天的特点,体会作者赋予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景•物第的二深级厚感情。 2.体会文• 第中•三第比级四喻级 、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精妙。 3.学习本文由• 里第五到级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城内--城外(卧 村庄、雪 小水墨 画)
狭窄 宽敞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读思议说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冬• 第天二,级济南的山有怎样的特点?
• 第三级
• 第四阳级光朗照下的山 • 第五级
温暖、可爱
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秀气、美丽
城外的远山
素淡、雅致

• 第二级
• 第三级

把• 终第年四贮级蓄的绿色全拿出来
绿
• 第五级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读思议说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比较•下第面二几级组语句的优劣,说说好在哪儿。 甲:这一• 第圈•三第小级四山级 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 在一个小摇篮• 里第五,级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 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运用了比喻、拟人,把山写得小巧秀丽,充满温 情。
注• 单•击第此二宽处级 敞编(辑母ch版ǎn文g 本)样式贮蓄( zhù )
• 暖和( huó )
• 第五级
发髻( jì ) 水藻( zǎo )
看护 ( kān ) 薄雪 ( báo )

部编人教语文七上《2济南的冬天》[孙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部编人教语文七上《2济南的冬天》[孙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第二课济南的冬天大门中学孙甜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并情景交融的写法,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语言的准确和生动。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2.学习本文平易自然、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疑,激发兴趣学过了朱自清的笔下,江南春天的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那我们就来见识一下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他在《济南的秋天》里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给了济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济南的冬天》,看上帝赐给了济南什么样绝美的景致,竟那样令作者心醉神迷。

二、朗读课文,培养语感1.作家作品。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自舍予,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等,散文清新优美。

2.关于济南。

位于山东境内,南面为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有马鞍山、四里山,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

他们都是“小山”,最高千佛山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其他地方的冬天气候截然不同,城内多泉水,号称“泉城”。

3.教师配乐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教师语感的把握。

4.学生自由读。

(1)扫除文字障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响(xiǎng)晴着(zhuó)落宽敞(chǎng)贮(zhù)蓄澄(chéng)清髻(jì)水藻(zǎo)狭(xiá)窄空灵(2)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朗读本文方法。

如语速较慢、语调柔和、语气亲切、读出喜爱之情等等。

教师点拨:朗读课文时,脑海中要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

三、整体把握,理清全文脉络教师提示阅读方法:粗读,把握基本内容;细读,理解主题,揣摩生动的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述的。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学PPT课件

品冬之景
2、妙在雪态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 肌肤”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
以动写静,写 出动人的形态;
把薄雪比喻成 害羞的少女, 写出雪的情态。
品冬之景
城外的远山
我会填: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
山坡上( 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 卧)
( chénɡ)澄清 澄
( dènɡ )澄清
动词,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
新词语
宽敞:宽阔;宽大。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澄清:(水、天空)清亮。
慈善: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响晴: 晴朗无云。
安适:安静而舒适。 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
名手:因文笔、技艺等高超而著名的人。
秀气:清秀。文中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仔细品读第四段,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因为 这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拟人/比喻)的修辞 手法,将_______比作/比拟为__________,这 生动形象地体现了_______。
品冬之景
薄雪轻盈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 着一髻
②用比喻、拟人手法: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 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 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品冬之景
阳光朗照下的山
“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 有了依靠”
③从人们的感受: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 出心理活动。
品冬之景
小山围城 比喻 小山 拟人
济南的 老舍 冬天

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一等奖优秀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一等奖优秀课件

品景
DONG TIAN
冬日的山 摇篮安睡图 雪后小山图
山村卧雪图
冬日的水 玲珑水晶图
品景
DONG TIAN
冬日的山
山上
摇篮安睡图 雪后小山图 山村卧雪图
冬日的水
山尖
玲珑水晶图
山腰
山坡
品读知美之文美
DONG TIAN
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推荐一
句你认为最优美的句子,说出推
荐的理由。(可从用词或修辞方
概括析情
DONG TIAN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服务的,那么作者把济南冬天的山水写得如此之美,是想表达什么思
想感情呢?
温晴 文 章 围 绕 济 南 冬 天 ________ 这 一 特 点 , 描 绘 了 一 副
山 清 ____ 水 秀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日 ____ 喜爱 和 _______ 赞美 之情。 的 _______
法角度分析)

DONG TIAN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 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品析:这句话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济南比作婴
儿,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
南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巧妙地突出了济南冬天阳光朗照下的
小山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南 的 冬
JI NAN DE DONG TIAN

老 舍 , 著 有 长 篇 小 说 《 小 坡 的 生 日 》 、 《 猫 城 记 》 、 《 牛 天 赐
传 》 、 《 骆 驼 祥 子 》 等 , 短 篇 小 说 《 赶 集 》 等 。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2济南的冬天(老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2)体会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精妙;学习本文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精妙。

教学难点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讲演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知道日本第一个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是谁吗对,是川端康成。

1969年的一天,日本的许多知名人士都在为川端康成庆祝他的成功,包括许多外国使节,只有一位瑞典大使走道川端康成面前没有说祝贺的话,而是说,“你知道吗,这次得奖的本不应该是你,是一位中国作家,只可惜他已去世,而这个奖项只颁给健在的作家。

”大家想知道是谁吗对,他就是我们的老舍先生。

他的语言很独到洗练却又韵味无穷。

老舍曾经在山东济南和青岛生活过,现在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别样的“济南的冬天”吧。

(作者简介: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老舍的资料)二、清理字词1.注音济.南( jǐ)着.落(zhuó)宽敞.(chǎng)贮.蓄(zhù)澄.清(chéng)暖和.(huó)发髻.( jì)水藻.( zǎo )看.护 ( kān) 薄.雪 ( báo )2.解释词语响亮:很明亮。

慈善: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这里指温和,合乎人心意。

秀气: 清秀,这里指美丽而柔弱。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设若:假若。

贮蓄:存放、储藏。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三、朗读课文,感知文意学习活动(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写法(方法与要求: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圈画出关键字句,写在微卡上,4人小组交流。

《济南的冬天》课件 (公开课专用)---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济南的冬天》课件 (公开课专用)---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一、注音


济南〔 jǐ 〕着落〔 zhuó 〕

宽敞〔 chǎng 〕贮蓄〔 zhù 〕
澄清〔 chéng 〕暖和〔 huo 〕
发髻〔 jì 〕水藻〔 zǎo 〕
看护 ( kān ) 薄雪 ( báo )
露出〔 lù 〕
二、几个多音字
济南 jǐ〔济南 人才济济〕 jì〔接济 同舟共济〕 得 dé 〔得到〕 děi〔应该〕我得走了 着落 zhāo 〔着数〕 zháo〔着急〕
阳光朗照下的山
温暖

薄雪覆盖下的山
秀气
城外的远山
淡雅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 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 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 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 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济南冬天的水有怎样的特点?
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水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
绿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济南的冬天——宝地
温 晴
写作特点
1、善用比喻和拟人,准确而恰到好处,予人美感。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或直接抒情,或创设意境,流露深情, 或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标题不可以换。因为“济南的冬天〞说 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 “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 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阳 照
围 可爱 小山 像小摇篮 (比喻拟人)
温暖

的 山
人们
含笑 不着急
侧面描写
冬天温晴的原因
薄雪覆盖下的山
山上 - 矮松 - 一髻儿白花 - 日本看护妇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学课件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济南的冬天
第1课时
语文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写景的抒情散文,课文选取一个个独 特的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动人景色。其语言准 确生动,充满了对济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教学过 程中需以学生的朗读、品味为主,教师适当加以点 拨引导,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 感悟济南冬天的独特魅力。
学习任务二 悟读:感受文章节奏之美
1.朗读指导与示范
一个老城∧,有山有 水,全在蓝天下很温 和安适地睡着,只等 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这∧是不是个理想的 境界?
重读“全”“暖和安 适”,突出济南的冬天 给人带来的舒适感; “一个老城”“这”后 面的停顿可适当拉长, 给人以舒缓的感觉; 语速要慢,要读出一种 慵懒舒适的感觉。
··
··
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
·
· ·· ·
··
①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要重 读,如“特别”“全”“准 保”。 ②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如 “放”。 ③比喻句中的喻体要重读,如 “小摇篮”。 ④表示人物情态的词要重读, 如“安静不动”“低声”。
写作背景
此文约写于1930-1931年间,是作者在济南齐鲁 大学任教时写的。老舍先生于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 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对山东产 生了深厚的感情,将山东视为“第二故乡”。此文一 反作者以往厚重、富有沧桑感的现实主义风格,以轻 快、自然的笔调描绘了济南冬天的温晴之景。
学习任务一
2.完成朗读训练任务。
(1)运用重音、停连等符号进行朗读设计。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 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 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2.朗读训练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精品教学课件
从 “微黄”“忽然”“微微”这三个词的运用,可见作 者遣词造句 的 精妙妥帖;并且运用了拟人的 修 辞 手法,把雪后日落中的小山比作害羞的少女, 生动形象地将山腰的薄雪在夕阳下发生的变化 细腻地描写出来,使小山显得格外情态可掬,同时 也隐含了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
学习任务一
文中一些词语用得准确生动,请举例说明。
(3)山坡上卧着 些小村庄,小村庄 的房顶上卧着点 儿雪。
“卧”字运用了拟人 的修辞手法,将小村庄 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济南小村庄的可 爱,表达了作者对济南 冬天的喜爱之情。
学习任务二 【悟情】
品味抒情性的语句
1.抒情方式有哪些?
学习任务二
一、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大致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1.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 件表达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2.间接抒情:讲究含蓄、凝练,包括因事缘情、借景 抒情、托物言志、借史抒怀等。
济 南 的 冬 天
品句—修辞角度 品词—炼字角度
比喻 拟人
直接抒情
热 爱 赞 美
悟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抒情方式 间接抒情
【回顾总结】
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知识点,并 总结交流本课学习心得
课后作业
01 完成课后练习题 02 课时练习题(选取)
学习任务二
勾画出文中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句子,分析它们各自的 特点,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直接抒情:
特点分析:
直接抒情的语句中往往有作者情感的形
1.济南真算得上是宝地。容词,让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作者的强
2.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 烈赞美,如“宝”“妙”“秀气”等;
有表示强调的副词,如“最”“太”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